Workflow
环境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工业总会:2023年香港工业占GDP比例为4.4%,新型工业发展迅速
搜狐财经· 2025-05-09 22:50
香港工业现状与结构 - 香港工业2023年增加值为1271亿港元,占GDP的4.4% [1] - 与工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4735亿港元,占GDP的16.2% [1] - 制造业占GDP的1%,新型工业占1.4%,分判制造工序占1.8% [1] 新型工业的发展 - 新型工业包括电脑编程、数据及工业互联网服务、研发设计测试及环境工程服务、污水处理及废弃物管理 [2] - 新型工业整体增加值从2000年83亿港元增至2023年402亿港元,增长近4倍 [2] - 电脑编程、数据及工业互联网服务2023年增加值为255亿港元,占新型工业的63% [2] - 研发设计测试及环境工程服务2023年增加值为133亿港元,较2000年增长约3倍 [2] 分判制造工序的角色 - 分判制造工序指香港机构将生产工序分判给内地及其他地区的合约安排 [2] - 该模式是香港参与跨地域工业价值链的核心部分 [2] 未来发展方向 - 新型工业化是香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可推动经济多元化 [1] - 香港有望成为产业链控制中心 [1] - 需培养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建立新型工业教育和培训系统 [3]
中国电建(601669):收入小幅增长,减值显著收窄
长江证券· 2025-05-09 18: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小幅增长但净利润有所减少 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12.03%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13.99% [1][7] - 公司一季度收入小幅增长 新签订单有所下滑 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其他业务新签金额同比下滑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新签金额同比增长 [12] - 公司Q1毛利率有所下滑 费用率同比增长 减值同比收窄 归属净利率和扣非后归属净利率同比下降 [12] - 经营性现金流Q1同比净流出 流出幅度有所扩大 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12] - 2024年公司主动收缩投资规模 新能源+抽水蓄能构成未来增长点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2%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4.82元 总股本1722616万股 流通A股1307153万股 每股净资产8.18元 近12月最高/最低价6.24/4.33元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34552、700110、787109、883059百万元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015、12954、13620、14255百万元 [17]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1289001、1363175、1466115、1575873百万元 负债合计分别为1017424、1078779、1166413、1260146百万元 [17]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4546、76905、72011、81304百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55580、 - 65937、 - 63791、 - 63320百万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8703、 - 3686、 - 1204、 - 2171百万元 [17]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3、0.75、0.79、0.83元 市盈率分别为8.60、6.41、6.10、5.82 市净率分别为0.57、0.48、0.45、0.42 [17]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1:43
公司基本情况 - 惠博普是一家国际化的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油气工程及运营服务(EPCC)、环境工程及服务、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 [1] - 公司聚焦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新能源两大业务,完善了二氧化碳减排领域的技术体系 [2] - 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华油科思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城市燃气、天然气管道运营管理、LNG业务,业务覆盖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5] 2024年度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826.27万元,同比下降2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98.33万元,同比下降281.40% [6] - 期末在手订单50.46亿元,主要来源于海外地区的油气工程服务项目 [6] - 油气工程及服务业务收入199,279.40万元,同比下降31.62%,占营业收入76.40% [7] - 环境工程及服务业务收入9,130.49万元,同比增长22.49%,占营业收入3.50% [8] - 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收入52,416.39万元,同比下降2.62%,占营业收入20.10% [9]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 - 2025年预计与控股股东长沙水业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过6,800万元 [13] - 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金额约为1,255.94万元 [13] - 关联交易定价以市场化为原则,参考市场公允价格协商确定 [22] 2024年度计提减值准备 - 2024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8,905.95万元 [28] - 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合同资产等 [28] 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油气工程服务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34] - 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主要受营业收入下降及资产减值损失影响 [34] -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正在履行中,部分项目进度受外部因素影响有所延迟 [36]
考研,突然不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0 21:35
985高校调剂现象 - 2025年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985高校接收大量调剂考生,为落榜生提供"捡漏"机会 [1] - 厦门大学30个院系拟接收超270名调剂生,人工智能专业占11人,生物与医药专业占18人 [2] - 华东师范大学10个院系接收超200名非全日制调剂生,软件工程专业余额达78人 [2] - 兰州大学33个学院131个专业方向接收调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个学院53个专业方向接收调剂 [2] 调剂名额增加原因 - 公共科目及自命题专业科目难度提高导致第一志愿上线不足,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部分专业出现无人复试现象 [7] - 非全日制专业遇冷,工商管理、法律等学费高昂专业性价比下降,在职人群更倾向保住工作而非深造 [8][10] - 土木类专业需求萎缩,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调剂名额从7人增至19人,厦门大学需调剂14人 [8] - 冶金工程、水利工程等艰苦领域专业长期面临招生困难,依赖国家照顾政策维持生源 [8] 非全日制专业现状 - 武汉大学4个非全日制专业共接收248名调剂生,厦门大学MBA/EMBA项目接收93人 [10] - MBA学费普遍超10万元,EMBA达30万元起步,经济压力导致潜在考生数量萎缩 [11] - 非全日制MBA招生院校增加但生源不足,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拟招200人且"招满为止" [11] - 现行统考制度使在职人群难以通过考试,导致非全日制专业依赖应届落榜生调剂 [12] 调剂竞争与乱象 - 985高校调剂名额竞争激烈,个别高校调剂报考人数超一志愿几倍 [4] - 高校为抢生源设置极短确认时限,有考生仅获4小时复试确认期或30分钟录取确认期 [4] - 名校倾向优先接收校内调剂或高分生源,加剧普通考生调剂难度 [6] 双非高校对比 - 云南大学、河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双非高校调剂规模更大,分别达1026人、676人、640人 [3] - 双非高校一志愿录取情况良好且高分调剂生增加,反映考生目标选择更趋理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