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金类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14家理财公司8月规模增超2800亿元!现金理财规模占比创年内新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0:13
行业规模动态 - 8月份规模排名前14位的理财公司中有12家实现存续余额净增长,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至25.02万亿元 [1] - 8月份行业规模增量(约2857亿元)环比7月增量(约1.8万亿元)出现明显缩窄 [1] 产品结构变化 - 14家理财公司现金类理财产品余额共计约5.9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超2965亿元 [1] - 现金类理财产品在合计管理规模(25.02万亿元)中的占比约为23.78%,较一月末的27%减少超3个百分点,创出年内新低 [1]
14家理财公司8月规模增超2800亿,现金类占比创年内新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0:08
行业规模增长 - 14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8月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总规模达25.02万亿元 [1] - 8月规模增量较7月增量(约1.8万亿元)明显缩窄 [2] - 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规模或已突破33万亿元 [2] 产品结构变化 - 现金类理财产品余额约5.9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超2965亿元 [3] - 现金类产品占比降至23.78%,较1月末的27%减少超3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 [3] 规模扩张驱动因素 - 零售端"固收+"产品通过配置5%~10%仓位的指数增强、量化中性等策略,实现2.5%~3.0%的业绩基准 [2] - 企业理财需求增长源于利率下行、汇率升值促使美元存款转向人民币理财 [2] - 对公理财产品以R1、R2风险等级为主,涵盖现金增厚及高等级信用债纯债类产品 [2]
货币市场日报:7月11日
新华财经· 2025-07-11 21:54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7月11日开展84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于1 40% [1] - 当日逆回购到期340亿元 实现净投放507亿元 [1] - 本周累计逆回购操作4257亿元 到期6522亿元 净回笼2265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上涨1 70BP至1 3330% [1][2] - 7天Shibor微涨0 10BP至1 4750% [1][2] - 14天Shibor上涨1 60BP至1 5140% [1][2] - 中长期利率普遍上行 1M/3M/6M/9M/1Y分别变动+0 30BP/+0 20BP/+0 20BP/+0 30BP/+0 30BP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利率上行2 0BP至1 3427% 成交额减少529亿元 [5] - R001利率上行1 7BP至1 4038% 成交额减少4687亿元 [5] - DR007利率下行2 3BP至1 4718% 成交额增加268亿元 [5] - R007利率下行1 2BP至1 5086% 成交额增加1095亿元 [5] 同业存单市场 - 7月11日发行120只同业存单 实际发行量1635 9亿元 [11] - 二级市场交投活跃 3M利率上行1BP至1 565% 6M利率上行1 25BP至1 6125% [11] - 足年国股存单利率冲高至1 635% 供需两旺 [11] 金融机构动态 - 上海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 73万亿元 同比增长8 6% 存款余额22 33万亿元 同比增长5 7% [14] - 湖南省农信联社要求暂停"养老贷"业务 相关产品已下架 [14] - 14家机构6月末理财规模22 96万亿元 较5月下降9500亿元 现金类产品单月流失超5500亿元 [15] 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要求建立客户信息保护机制 禁止单一销售业绩考核 [13]
理财年中时点规模回吐:14家公司6月环比减少9500亿元,上半年增量回落至5300亿元
快讯· 2025-07-11 16:48
银行理财公司规模变动 - 汇总14家银行理财公司(含6家国有行和8家股份行)截至6月末理财规模达22.96万亿元 较5月末下降约9500亿元 [1] - 14家机构上半年规模增幅收窄至5300亿元 主要受6月规模波动影响 [1] - 6月规模缩水主要源于现金类产品流失 该类产品较5月末下降超5500亿元 较年初降幅约8000亿元 [1] 后市展望 - 跨过年中时点后 7月份理财市场规模或将迎来快速回流 [1] - 华西证券预计7月回升幅度或维持在万亿级以上 [1]
银行理财首季减少8100亿 4月强势回升 存款搬家带来增量资金
证券时报· 2025-04-25 06:33
银行理财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8100亿元 [1][2]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为25.74万亿元,较年初减少约5700亿元,占全市场比重达88.33% [1][2] - 仅2025年3月单月,规模排名前14的理财公司存续余额就减少逾1万亿元 [1][2] 规模变动驱动因素 - 一季度规模回落主要受债市阶段性调整、季末理财回表、降准降息预期延后、银行卖债兑现收益及季末存款考核等多因素叠加影响 [2] - 进入4月份后,理财规模强势回升,第三周(4月14日至20日)环比抬升约3200亿元 [4] - 近期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多数跌至2%以下,存款搬家现象有望为银行理财带来增量资金 [5] 不同类型产品表现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97.22%,较年初下降约8200亿元 [3] - 现金类理财产品规模3月单月下降近4000亿元,非现金纯债类产品余额3月单月减少超5000亿元 [3]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较年初小幅下降约100亿元至0.72万亿元,权益类产品则较年初增长约200亿元至约800亿元 [3] 收益与资产配置 - 2025年一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其中理财公司贡献1740亿元 [6] - 2025年3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56%,回升明显 [5] - 3月末银行理财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为23.3%,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配置同业存单占比为13.5%,较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 [5] 市场展望与机构观点 - 多家理财公司表示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将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3] - 有观点认为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若外部风险升级,国债收益率可能突破前期下限,可考虑增加久期与信用债配置 [6] - 对于国内股市,认为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相对海外市场或有超额收益空间,短期建议等待市场企稳,关注内需发力板块及对美反制受益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