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债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2025年6月月报:“存款搬家”遇到监管指引-20250604
国信证券· 2025-06-04 16:48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6月04日 银行理财 2025 年 6 月月报 优于大市 当"存款搬家"遇到监管指引 5 月银行理财规模继续保持高增长。5 月存款利率下行,而理财收益基准维 持较高水平,这带动了银行理财规模扩张。从收益看,国股行一年期存款利 率降至 1%以下,而 5 月银行理财业绩表现较好,当月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 收益率 2.57%,较上月持平;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1.49%,纯债 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2.69%。收益率优势促进存款搬家和理财规模增长,5 月 份存量规模回升至 31.3 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 0.5 万亿元。 同时监管政策持续规范理财业务,理财产品的形态、运作模式仍在调整中。 一方面,监管政策通过机构评级办法鼓励理财子公司重视业务质量,弱化规 模增长。根据 21 世纪资管研究院披露,理财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办法试点阶 段相关内容正进入讨论期:未来银行理财分类监管评级办法不再鼓励银行理 财公司单纯冲规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资管能力、风险管理、信息披 露、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系统六大方面,其中资管能力权重最高。监管评 级结果分为 1-6 级,数值越大即评级得分越低,越需要重 ...
中粮资本(002423)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5:38
中粮资本整体情况 - 中粮资本为控股型公司,子公司涉及寿险、期货、信托、银行等领域,为中粮集团及更多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1]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达 252.5 亿元,同比增加 13.32%,归母净利润达 12.1 亿元,同比增加 18.55%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92 亿元,现金资产健康 [1] - 各业务条线有蓝图目标,中英人寿要成中国最佳合资寿险公司,中粮期货力争成国内领先产业特色衍生品金融服务公司,中粮信托力争综合排名进行业前十 [1][2] 中粮信托业务情况 - 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回归信托本源,坚守定位,推进转型,优化结构,强化风控 [3] - 聚焦“3 + 1 + 3”业务赛道,丰富标品资管产品体系,形成全品种、多资产、收益稳健的资管产品体系 [3] - 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组织架构和复合化销售体系,加强资产配置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 [3] 中粮期货业务情况 - 锚定战略目标,围绕三大原则,夯实一体两翼业务,提升一体化运营能力 [4] - 境内经纪业务立足产融结合,聚焦交割业务,打造产业特色服务品牌 [4][5] - 国际业务坚持工作主线,打造境外期货交易服务平台 [5] - 风险管理业务受市场影响,积极布局策略研投开拓新路线 [5] - 资产管理业务聚焦期货和衍生品,完善 CTA 策略投研团队,丰富产品线 [5]
比价效应”下银行理财产品再度“走俏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41
存款利率下调与理财市场变化 - 3年期存款利率从2%降至1.25%,5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3%,中长期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 [1][2] - 六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2年期、3年期定存利率最高分别为0.98%、1.05%、1.25% [1][2] - 存款利率下降推动资金流向理财产品,"比价效应"促使定存资金转向低风险理财 [1][2] 理财产品收益与费率调整 - 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回升,4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现金管理类、纯债类、"固收+"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5%、3.34%、3.01% [2] - 理财公司掀起"降费潮",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下调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及托管费 [2][3] - 交银理财将某产品固定管理费率从0.2%降至0.05%,兴银理财某产品投资管理费从0.3%降至0.01% [3] 权益类资产布局与产品创新 - 理财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指数化产品(ETF)成为重要切入点,因其成本低、流动性高且管理难度较低 [4][5] - 中银理财、中邮理财、交银理财等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方式增持ETF,布局指数策略和指数增强策略产品 [4][5] - 截至5月26日,市场存续73只指数相关银行理财产品,覆盖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平安理财等头部机构 [5]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业绩比较基准或持续走低,需建立与收益挂钩的费率机制以增强客户黏性 [6] - 银行理财客群偏好稳健,对权益类产品接受度有限,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和投资者教育 [6][7] - 理财公司需补齐权益投资短板,包括人才储备、经验积累及产品业绩表现优化 [7]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摸高至31万亿元上方 短期有望继续扩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1 00:11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4月份全市场银行理财规模重回31万亿元历史高位[1] - 5月20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继续扩容至31.28万亿元[2] - 银行理财规模季节性规律明显 季末回表季初出表推动规模修复[1] - 4月份银行理财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 较上月继续回升[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股债"跷跷板"效应推动理财规模增长[1] - 定期存款到期后"搬家"到理财产品[1] - 二季度银行理财加大营销力度[1] - 存款利率下调增强银行理财作为类存款产品吸引力[2] - 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推动新产品发行[1] 产品收益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1] - 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1] - "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1] 未来发展趋势 - 存款利率下降是推动理财规模增长最重要短期力量[2] - 预计5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大概率维持高增长[2] - 全年理财规模高增长面临挑战 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2]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加大 2025年规模增量可能不高[2]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建议 - 持续增强债券投资能力 关注信用挖掘和量化投资[3] - 利用国债期货对冲或套利优化收益结构[3] - 加强多元资产配置综合能力建设[3] - 构建多元资产投研能力和投资团队[3] - 建立投资驱动的新产品研发体系[3]
“存款搬家”加速:理财规模突破31万亿元,港股等权益策略增加
第一财经· 2025-05-20 21:00
理财规模增长 - 2025年5月理财总规模突破31万亿元大关,达到3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万亿元 [1][2] - 4月是理财市场关键分水岭,单月规模大增2.2万亿元,前4个月大行理财公司增长一般,部分股份行增幅较高 [3]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短期限产品,1个月(含)以下产品增长最快,较年初上升8369亿元 [2][4] 产品结构变化 - 短期限产品占比明显提升,每日开放型产品规模达11.3万亿元,1个月(含)以下产品规模5.9万亿元 [2][4] - "存款替代"效应增强,现金管理类、纯债类产品早前畅销,近期"固收+"策略产品受欢迎 [1][5]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下限低于2% [5] 市场利率趋势 - 5月央行实施"降息10BP+降准50BP+结构性降息25BP"一揽子计划,LPR下调10BP [1] - 机构预计下半年仍有降息可能,3个月以内短端债券利率可能下降10BP~20BP [6][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报1.903%,机构预计未来3个月波动范围在1.5%~1.8% [7][8] 权益策略发展 - "固收+"产品出现频率提升,权益资产占比一般不超5%,控制波动仍是首要任务 [9] - 港股策略产品增多,部分产品一季度净值增长率达3.73%~4.84% [9][10] - 民生理财推出混合类产品,不超过40%资产投向权益类,侧重A股和香港市场 [10] 机构动态 - 理财规模前三机构为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 [3] - 2025年2月光大理财、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三 [5] - 青银理财"璀璨人生成就系列"产品一季度净值增长率3.73%,通过港股ETF增厚收益 [10]
银行理财2025年5月月报:负债增长与产品配置的背离
国信证券· 2025-05-07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到历史高位,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提升,规模回升到30.8万亿元,接近2022年下半年历史最高水平,增长驱动力包括股弱债强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搬家、银行理财加大二季度营销力度 [1] - 同期理财未同步于负债端增长做配置,4月加大存单、金融二永债配置,原因一是信用债票息缺乏吸引力,资产与负债倒挂明显,二是监管政策博弈,银行理财有意控制浮盈释放节奏 [2] - 后续理财行为要观察业务转型与监管政策博弈,若监管政策执行宽松,理财子大概率拉长信用债久期,加大金融二永债配置;若监管政策执行严格,理财子大概率拉长负债久期,缩短资产久期,预计下半年收益基准显著下降,行业规模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率:继续回升 - 2025年4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继续回升,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 [9] 存量:规模回升 - 4月存量规模回升,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30.8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1.8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采用普益口径统计结果 [10] 新发:业绩比较基准继续回落 - 4月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3524亿元,按募集规模统计,产品基本为固收类,运作模式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 [16] - 4月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2.56%,较之前再度回落 [16]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 4月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127只,大部分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26]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权益、非标资产等,报告展示了相关资产近一年及近一个月的表现情况 [29]
银行理财2025年5月月报:负债增长与产品配置的背离-20250507
国信证券· 2025-05-07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到历史高位,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提升,规模回升到30.8万亿元,接近2022年下半年历史最高水平,增长驱动力包括股弱债强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搬家、银行理财加大二季度营销力度 [1] - 同期理财未同步于负债端增长做配置,4月加大存单、金融二永债配置,原因一是信用债票息缺乏吸引力,资产与负债倒挂明显,二是监管政策博弈,银行理财有意控制浮盈释放节奏 [2] - 后续理财行为要观察业务转型与监管政策博弈,若监管政策执行宽松,理财子大概率拉长信用债久期,加大金融二永债配置;若监管政策执行严格,理财子大概率拉长负债久期,缩短资产久期,预计下半年收益基准显著下降,行业规模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率:继续回升 - 2025年4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继续回升,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50%,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3.34%,“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3.01% [9] 存量:规模回升 - 4月存量规模回升,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30.8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1.8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 [10] 新发:业绩比较基准继续回落 - 4月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3524亿元,按募集规模统计,产品投资性质基本为固收类,运作模式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 [16] - 4月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2.56%,再度回落 [16]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 4月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127只,大部分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26]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权益、非标资产等,报告展示了相关资产近一年及近一个月的表现情况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