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长链二元酸

搜索文档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如何跨越“中试转化”瓶颈,企业怎么干?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2 20:00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信部等两部门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1][2]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发力,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形成"技术突破—政策护航—资本涌入"的全链条发展活力 [2]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将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地方层面如北京、江苏等地也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12]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3] - 合成生物学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补充或颠覆,赋能传统行业实现低碳生产,提升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 [6] - 高校团队在聚砜塑料回收、羊毛甾醇合成等领域取得进展,企业如凯赛生物、锦波生物等加码布局,弈柯莱自主研发的燕窝酸获批准入新食品原料清单 [2]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在建产能90万吨,并与招商局集团、合肥市政府、海澜之家、宁德时代等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9]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与全球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制造竞争力 [7]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7] AI赋能与数据驱动 - AI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加速"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赋能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10] - 华东医药利用AI在靶点发现领域将蛋白质结构预测时间从数月压缩至小时级,代谢通路设计效率提升40%-60%,研发成本降低超50% [11] - 弈柯莱组建专业AI团队,构建数据收集整理体系并开展自主算法研究,拥有相关算法专利,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10] 原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凯赛生物开发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物制造"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16] - 弈柯莱攻关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6] - 富邦科技在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生物农药与根结线虫防治、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领域进行布局 [17]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 合成生物学面临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的技术壁垒和发酵纯化环节的工程化挑战 [15] - 未来3-5年合成生物领域将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展深化的发展态势,AI技术深度赋能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14] - 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的自然筛选阶段,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具备技术沉淀的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形成竞争壁垒 [14]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万亿赛道亟待跨越“中试转化”瓶颈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58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1]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 [1]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缩短审批时间至30个工作日 [8] - 北京、江苏、上海、广东、苏州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8]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 [1] - 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实现DNA精准切割 为合成生物产业爆发奠定技术基石 [2] - 凯赛生物开发的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单位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50%或以上 [3] - 富邦科技"天生旦"系列禾本科固氮产品和"前锋线"系列微生物制剂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 [4] - 华东医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优化菌种代谢路径 实现维生素K2高效生产 [3]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 与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 [5]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 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 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6]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 在建产能90万吨 [6] - 凯赛生物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 与多方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6] AI赋能与研发效率 - AI加速合成生物学DBTL循环 推动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7] - 弈柯莱通过AI辅助酶筛选与改造 使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7] - AI使新酶发现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代谢路径设计效率提升40%-60% [7] - AI虚拟筛选淘汰90%无效化合物 研发成本降低超50% [7] 行业发展趋势 - 合成生物学有望替代传统化工中部分长流程、高能耗的生产路径 [9] - 未来两三年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阶段 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 实力企业形成竞争壁垒 [9] - 生物制造未来有望成为制造产业重要支柱 七大突破领域包括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生物燃料等 [10] - 多家公司布局非粮原料开发 如凯赛生物开发农作物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 [10][11] - 弈柯莱攻关以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1]
凯赛生物,再成立一家绿色复合材料子公司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获 悉 ,近日,由 凯赛生物 及 韩国 3P.COM 公司 共同出资的 合肥氢禾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合肥氢禾") 正式成立。 据悉, 合肥氢禾 注册于2025年4月9日,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凯赛生物持股55% 。 经营范围包括生 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生物化工产品的技术研发等内容。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 张红光 , 自2019年8月至今任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兼任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禾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 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 | 序号 |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 | --- | --- | --- | --- | --- | |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55.00% | 1100 | | | 大股东 | 凯赛生物 (688065.SH) 科 | | | | 2 | 株式会社 3p.com | | 45.00% | 900 | | | 韩国 | | | | 此前,2024年1月, 凯赛生物 与 韩国3P.COM 公司 曾于在上海签订 ...
凯赛生物,营收喜创历史新高!
DT新材料· 2025-04-22 22:55
凯赛生物2024年度业绩与产能 - 2024年度总营收达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创历史新高 [2] - 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2] - 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包括长链二元酸11.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5万吨、生物基聚酰胺10万吨、生物基连续纤维热塑型复合材料等 [2] - 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营收26.70亿元,占总营收主导地位 [2] -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营收1.44亿元,销量7740.57吨 [2] 主要产品产销数据 - 长链二元酸系列生产量83,198.21吨,同比增长26.69%;销售量90,876.94吨,同比增长51.41%;库存量14,969.92吨,同比减少33.90% [3] -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生产量8,902.82吨,同比减少13.58%;销售量7,740.57吨,同比增长2.15%;库存量25,489.33吨,同比增长4.78% [3] 生物基聚酰胺业务发展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因处于早期示范推广阶段 [3] - 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完成59.15亿元融资用于业务发展 [3] - 设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公司,聚焦生物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储能箱体等领域的应用 [3] - 设立合肥氢禾新材料公司,开发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氢气储存、风电叶片等领域的应用 [3] - 2025年计划建成合肥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和Bio-PPA CFRT工厂 [3]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通量研发平台 [3] - 开发长链二元酸新品种及衍生产品 [3] - 开发更高效的生物废弃物高值化应用技术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顺利投产 [3] 生物基产业活动 - 2025年5月25-27日将在上海举办第十届生物基产业展览,包含1000+产品展示 [5][6] - 活动包含1大赛事、5大论坛、17大专场,覆盖全产业链 [4] - 将举办第三届新叶奖颁奖典礼,包含创新材料奖、创新应用奖等四大奖项 [7] - 生物基产业社群已链接50000+产业上下游人员,提供供需对接服务 [8]
凯赛生物: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4-02 22:14
发行基本情况 - 本次发行股票类型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面值1元/股 [9] - 发行数量137,911,755股,未超过发行前总股本30% [12] - 发行价格经调整后为42.9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9.26亿元 [13][14] - 发行对象上海曜修为实际控制人XIUCAI LIU家庭控制企业,认购股份限售60个月 [15][16] 股权结构变动 - 发行后控股股东上海曜修持股比例从20%提升至35.29% [2][20] - 实际控制人XIUCAI LIU家庭合计控制股份从30.82%提升至44.04% [20] - 招商局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上海曜修,承诺60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2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为合成生物学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聚酰胺产品 [6]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全球市场主导,应用于聚酰胺/香料/热熔胶等领域,2018年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7]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应用于工程塑料/纺丝/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开发复合材料/弹性体等新型材料 [7] 财务数据摘要 - 2024年1-9月营业收入22.15亿元,归母净利润3.68亿元 [32] - 2021-2023年资产负债率从9.33%升至21.56%,2024年9月回落至18.23% [32] - 2024年9月末总资产188.33亿元,净资产147.73亿元 [32] 发行相关机构 - 联合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 [34][35] - 审计及验资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33] - 法律顾问为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