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聚酰胺

搜索文档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如何跨越“中试转化”瓶颈,企业怎么干?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2 20:00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信部等两部门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1][2]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发力,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形成"技术突破—政策护航—资本涌入"的全链条发展活力 [2]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将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地方层面如北京、江苏等地也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12]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3] - 合成生物学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补充或颠覆,赋能传统行业实现低碳生产,提升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 [6] - 高校团队在聚砜塑料回收、羊毛甾醇合成等领域取得进展,企业如凯赛生物、锦波生物等加码布局,弈柯莱自主研发的燕窝酸获批准入新食品原料清单 [2]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在建产能90万吨,并与招商局集团、合肥市政府、海澜之家、宁德时代等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9]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与全球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制造竞争力 [7]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7] AI赋能与数据驱动 - AI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加速"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赋能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10] - 华东医药利用AI在靶点发现领域将蛋白质结构预测时间从数月压缩至小时级,代谢通路设计效率提升40%-60%,研发成本降低超50% [11] - 弈柯莱组建专业AI团队,构建数据收集整理体系并开展自主算法研究,拥有相关算法专利,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10] 原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凯赛生物开发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物制造"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16] - 弈柯莱攻关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6] - 富邦科技在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生物农药与根结线虫防治、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领域进行布局 [17]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 合成生物学面临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的技术壁垒和发酵纯化环节的工程化挑战 [15] - 未来3-5年合成生物领域将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展深化的发展态势,AI技术深度赋能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14] - 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的自然筛选阶段,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具备技术沉淀的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形成竞争壁垒 [14]
凯赛生物: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1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1.60% [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1亿元,同比增长44.16% [34] 业务发展 - 生物法癸二酸产能放量显著,成为以生物法取代化学法的典型案例 [17] - 新产品生物基哌啶已于2024年底顺利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17]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其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物流等场景获得商业化订单 [17]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全面展开,招商凯赛合肥项目落地 [18] 资本运作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59.15亿元 [18] - 公司注册资本由5.83亿元变更为7.21亿元 [37] - 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支付资金总额2891.60万元 [9]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9] 财务指标 - 货币资金53.47亿元,占总资产28.11% [33] - 在建工程59.49亿元,占总资产31.28%,同比增长9.30% [33] - 短期借款12.47亿元,同比增长67.09% [33] - 研发费用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 [34]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共召开11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 [22] - 2024年度共完成4份定期报告及71份临时公告披露 [22] - 连续两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获得A级 [22] - 举办5次业绩说明会,回复投资者各类问题 [23]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万亿赛道亟待跨越“中试转化”瓶颈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58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1]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 [1]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缩短审批时间至30个工作日 [8] - 北京、江苏、上海、广东、苏州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8]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 [1] - 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实现DNA精准切割 为合成生物产业爆发奠定技术基石 [2] - 凯赛生物开发的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单位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50%或以上 [3] - 富邦科技"天生旦"系列禾本科固氮产品和"前锋线"系列微生物制剂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 [4] - 华东医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优化菌种代谢路径 实现维生素K2高效生产 [3]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 与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 [5]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 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 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6]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 在建产能90万吨 [6] - 凯赛生物通过定向增发引入招商局集团 与多方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6] AI赋能与研发效率 - AI加速合成生物学DBTL循环 推动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7] - 弈柯莱通过AI辅助酶筛选与改造 使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7] - AI使新酶发现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代谢路径设计效率提升40%-60% [7] - AI虚拟筛选淘汰90%无效化合物 研发成本降低超50% [7] 行业发展趋势 - 合成生物学有望替代传统化工中部分长流程、高能耗的生产路径 [9] - 未来两三年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阶段 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 实力企业形成竞争壁垒 [9] - 生物制造未来有望成为制造产业重要支柱 七大突破领域包括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生物燃料等 [10] - 多家公司布局非粮原料开发 如凯赛生物开发农作物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 [10][11] - 弈柯莱攻关以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1]
2025年新材料产业未来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10000字)
材料汇· 2025-06-01 22:59
产业变革背景 - 全球政策加速材料迭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实施,覆盖钢铁、铝等行业,倒逼材料低碳化转型,巴斯夫投资30亿欧元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年减碳10万吨 [9] - 中国"十四五"新材料专项规划落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255Wh/kg,较传统电池提升20%,支持快充技术突破 [10] - 技术交叉催生颠覆性突破:DeepMind的GNoME系统预测217万种新晶体结构,研发效率提升10倍;IBM与杜邦合作开发耐极端环境复合材料,性能提升50% [13][14] 六大核心赛道 固态电池材料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方案布局2025年量产,与丰田竞争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丰田全固态电池续航将超1000公里,充电10分钟 [17][19] - 清陶能源"无隔膜"技术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较液态电池翻倍 [20] 超导材料 - 西部超导液氮温区超导带材降低电网损耗30% [23] - IBM拓扑量子比特保护材料纠错效率提升300% [24]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 - 凯赛生物"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成本较石油基PA66降40% [26] - 蓝晶微生物PHA材料应用于医美缝合线,实现商业化 [27]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 天岳先进8英寸碳化硅衬底良率突破90%,电驱系统损耗降65% [29] - 华为氮化镓射频芯片使基站能耗降50% [31] 智能响应材料 - 歌尔股份电致变色智能眼镜透光率调节速度达0.1秒 [33] - 哈佛大学4D打印水凝胶实现靶向给药智能化 [34] 超材料 - 深圳光启技术隐身蒙皮雷达反射面积降99% [36] - 加州理工负折射率材料实现光学隐身原型 [37] 2025年战略方向 - 固态电解质商业化临界点临近,丰田计划2025年量产500Wh/kg电池,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 [40] - 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突破22%,协鑫光电推动商业化,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20亿美元 [41] - 分子级自组装材料推动生物医学革命,美敦力人工血管进入临床,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 [43] - 中国宝武氢脆抑制合金助力氢能产业链,预计2025年氢能市场2000亿美元 [44] - 南大光电极紫外光刻胶突破14nm工艺,菲利华高纯石英砂纯度达99.999%,打破国际垄断 [46][47] 企业突围路径 - 宁德时代构建"材料-电芯-回收"闭环,电池材料回收率超90% [50][53] - 陶氏化学数字孪生平台缩短复合材料研发周期60% [55][56] - 中国石墨烯联盟主导ISO/IEC标准制定,推动导电油墨市场份额从30%增至50% [59][60]
凯赛生物:山西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已建成;合肥Bio-PPA CFRT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
synbio新材料· 2025-05-21 14:41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由作者重新编写,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5月20日, 凯赛生物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 目前公司位于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的项目建设正在进 行中,受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变动影响,公司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有所延期, 但项目的一 部分—— 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 已经建成,可满足目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开发的需求 。 公司在合肥规划建设的 Bio-PPA CFRT生产基地 也已经开始建设。 关于凯赛生物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 据了解,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于 2020年10月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 生态园",计划 总投资规模为800亿元 ,其中一期投资计划投资450亿元,二期计划投资 350 亿元。 核心项目 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及 500 万吨 / 年生物发酵液项目、年产 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 目、年产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 8 万吨生物基长链二元酸项目(含 4 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 目)。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 项目详情: 凯赛 ...
4.1万吨/年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5-19 22:30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招商凯赛生物材料(合肥)有限公司 年产 4.1 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 目公示。 据悉, 年产 4.1 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计划 投资 4.685亿元 ,主要生产 2万吨/年 (7400吨自 用 ) 复 材 产 品 ( 长 宽 1.3mx2m , 厚 0.3mm~5mm ) 、 0.3 万 吨 / 年 光 伏 边 框 产 品 ( 长 300mm ~2000mm)以及 1.8万吨/年 建筑模版产品( 宽300mm~1500mm,长500mm~3400mm),项目建设 周期为2025年4 月至2026年12月。 生物基聚酰胺 是以生物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用于合成聚酰胺的 单体,包括生物基内酰胺、生物基二元酸、生物基二元胺等, 再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香料、汽车、电子电器、日用消 费品等多个领域。 招商凯赛生物材料(合肥)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4 年12 月,是由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 资注册的法人企业, 主要研究、生产利用凯赛专有的生物基聚酰胺树脂进行复材产品加工 ,充分利 用 ...
中石化、三菱化学、金发科技......20家企业生物基材料新品发布
DT新材料· 2025-05-13 23:14
【DT新材料】 获悉, 在4月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上,展出生物基材料的企业越来越多,用 途也不再局限于一次性用品或包装材料等领域,而是往更高端、更重要的场景升级,产业蓄势待发! ▲金发科技构建从原料获取到再生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图源:金发科技)。 金发进一步探索 "再生+生物基" 复合技术路径,采用生物基BDO替代部分石 油基原料,制备出 生物基含量达31%的化学回收PBT树脂 。 巴斯夫 ▲ 生物基电动汽车充电线 。 优异的耐用性和柔韧性,可延长使用寿命, 避免撕裂和开裂事故;卓越的机械性能和柔韧性造就了更细更轻,更软 的线缆;稳定的加工性,良好的哑光表面;根据ASTM D6966-12测试标 准, 生物基含量高达40% ,同时保持一致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本文盘点了值得一提,下属众多企业将参与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欢迎参与,现场交流合作。 金发科技 凯赛生物 ▲ 生物基充电线 。 满足UL V0阻燃等级;通过ISO 125摄氏度耐温测 试;优异的耐磨、耐化学品性能;优异的柔韧性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本次展会,凯赛生物聚焦 生物基材料 在 汽车轻量化、电子电器、工业品、轨道交通、消 ...
1.64亿元!浙江理工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5-12 16:59
导读: 浙江理工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4项,预算总额达1.64亿元。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历经多次变迁和发展,1959年开始 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 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科专业: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专业 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位居ES I学科全球排名 前2‰,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 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点专业28个。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发布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64亿元,涉及核磁共振仪、真空热重系统等,预计采购 时间为2025年4~8月。 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4~8月仪 ...
凯赛生物,再成立一家绿色复合材料子公司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获 悉 ,近日,由 凯赛生物 及 韩国 3P.COM 公司 共同出资的 合肥氢禾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合肥氢禾") 正式成立。 据悉, 合肥氢禾 注册于2025年4月9日,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凯赛生物持股55% 。 经营范围包括生 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生物化工产品的技术研发等内容。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 张红光 , 自2019年8月至今任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兼任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禾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 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 | 序号 |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 | --- | --- | --- | --- | --- | |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55.00% | 1100 | | | 大股东 | 凯赛生物 (688065.SH) 科 | | | | 2 | 株式会社 3p.com | | 45.00% | 900 | | | 韩国 | | | | 此前,2024年1月, 凯赛生物 与 韩国3P.COM 公司 曾于在上海签订 ...
大涨35.21%!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5 18: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1]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同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上升39.91% [3] - 2024年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上升21.4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上升33.41% [3] 产品与产能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 [3] - 截至2024年底各类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 [3]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3]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3]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3]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3] 行业竞争格局 - 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自2015年底逐步退出市场 [3] - 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主导市场 [3]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3] 产品应用领域 - 长链二元酸(LCDA)下游用途广泛,如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行业等 [2] - 月桂二酸(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润滑油等 [2] - 长链二元酸在合成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有广阔用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