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聚酰胺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688065):癸二酸放量带动长链二元酸销量创新高,生物基聚酰胺复材商业化持续推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21: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凯赛生物维持"增持"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6.71亿元(YoY+16%),归母净利润3.09亿元(YoY+25%),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YoY+24%),25Q2单季度营收8.95亿元(YoY+18%,QoQ+15%),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21%,QoQ+25%),业绩符合预期 [7] - 25Q2毛利率34.03%(YoY+0.52pct,QoQ+0.40pct),净利率17.86%(YoY-0.20pct,QoQ+1.83pct),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7] -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长链二元酸(含癸二酸)放量贡献营收15.00亿元(YoY+14%,毛利率42.59% YoY+3.27pct),定增募资带来利息收入0.67亿元 [7][8] 业务进展 - 长链二元酸系列销量创新高,生物法癸二酸成功复制月桂二酸对化学法的替代路径 [8] -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营收0.66亿元(YoY-16%),毛利率-7.66%(YoY+11.09pct),境内收入12.05亿元(YoY+25%),境外收入4.63亿元(YoY-4%) [8] - 新增生物基哌啶生产销售,与合肥市政府等合作建设年产4.1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联合设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布局250万套/年电池壳产能 [8]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48/8.12/10.12亿元,对应PE 57/45/36X [8] - 2025E营收35.39亿元(YoY+19.6%),2026E营收46.49亿元(YoY+31.4%),2027E营收61.21亿元(YoY+31.7%) [7][10] - 2025E毛利率34.1%,2026E/2027E回落至31.5%/30.3%,ROE从2025E的3.6%提升至2027E的5.4% [7][10]
凯赛生物20250815
2025-08-18 09:00
凯赛生物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6.71 亿元(同比+15.68%),毛利 5.65 亿元(同比+25.4%),净利润 3.09 亿元(同比+24.74%)[2][37] - **资产与融资**:总资产 238.21 亿元(较年初+25.23%),完成定增募资 59.15 亿元,净资产 174.53 亿元(较年初+51.67%)[2][37] - **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 0.47 元(同比+11.90%)[37] **2 核心业务进展** - **长碳链二元酸**: - 癸二酸项目(山西4万吨)上半年满产,销售向好,计划适时扩产(原规划8万吨)[2][5][6] - 出口业务稳定,欧洲知识产权诉讼胜诉,海外代理商停止侵权产品代理[21] - 美国关税豁免,影响有限[20][21] - **生物基聚酰胺**: - 与招商局专班合作,推进纺织、建材、公路、光伏等领域试点,海澜之家等品牌已应用[2][5][21] - 高铁领域测试座椅/把手等零部件[22] - **复合材料**: - 聚焦建筑、物流、新能源三大领域,与华东建筑企业、货运箱厂合作试点[5][12] - 长碳链尼龙进入商用车管路批量生产,乘用车内外饰形成批量采购[5][9] **3 重点项目与合作** - **宁德时代电池壳项目**: - 规划18条产线(一期4条),配套4.1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预计年底供货[2][7][26] - 目标客户包括动力电池/储能企业,未披露具体收入和回报率[3][8][30] - **光伏边框**: - 打通供应链获小批量订单,工艺迭代中,计划2025Q3试生产[11][26][27] - 复合材料边框较铝材更轻薄,成本优势显著[25] - **集装箱业务**:与湘东企业合作订单落地,全辅材货箱预计2025年推出样箱[12][13] **4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降本增效**:通过AI/数字化手段降低生物基制造成本,研发非粮化原料(如秸秆)[18][23] - **政策利好**:国家推动"生物制造"替代传统化工,预期税收/原料支持政策出台[19][24] - **碳关税机遇**:2026年欧洲碳关税实施,增强生物基产品竞争力(如替代PET)[29] **5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单体产品**: - 癸二酸/月桂二酸市场占有率超50%,开发吡啶等新品种[15][16] - 哌啶2025年上半年销售良好[15] - **机器人材料**:开发低成本尼龙替代PEEK(价格或低10倍以上)[26][32] **6 挑战与未来方向** - **复合材料推广**:客户接受度低、工艺差异导致推广慢,但成本优势显著(1/10-1/30市场价)[34][35] - **战略规划**:继续聚焦热塑性复合材料与单体研究,优化工艺并拓展应用场景[36][38][39] (注:未提及部分如具体产品价格、投资回报率等因原文未披露而省略)
凯赛生物: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22: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68%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 [5] - 研发投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3.13%,占营收比例7.37% [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9亿元,同比下降22.08% [5] - 总资产238.21亿元,同比增长25.23% [5] 产品与技术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11.5万吨,生产线位于金乡、乌苏和太原 [10] - 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5万吨,实现全球奇数碳二元胺首次规模化生产 [13] - 生物基聚酰胺年产能10万吨,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2023年结项 [10] - 生物基连续纤维热塑型复合材料可替代传统热固性材料、铝材和钢材 [17] - 新型生物基哌啶产品已开始生产销售,应用于医药、农药及新材料领域 [25] - 拥有516项专利,其中400项发明专利 [27] 行业与市场 - 生物制造可降低工业过程能耗、物耗,减少废物排放与污染 [10] - 全球特种聚酰胺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3% [15] - 国内己二腈产能约80万吨,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13] - 生物基聚酰胺56比传统尼龙66或尼龙6减少50%碳排放 [30] - 生物法癸二酸比化学法癸二酸减碳约40%以上 [30] 战略发展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引入59.15亿元资金 [25]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曜修,招商局集团注资已完成 [25]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26] - 设立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加速产业链生态搭建 [26] - 成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公司,拓展新能源和交通领域应用 [27] 研发创新 - 在绿色二元酸、生物基哌啶、生物基长链聚酰胺等研发项目取得进展 [25]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商业化验证 [25] - 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加速生物制造流程优化 [23] - 保持与国际同步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水平 [22] - 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AI技术推动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23]
凯赛生物: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22:1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5.61亿元,发行价每股133.45元,发行数量4166.82万股,扣除承销保荐费用2.78亿元及其他发行费用1833.38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52.80亿元[1]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9.19亿元,扣除承销保荐费用710万元及其他发行费用464.50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59.15亿元[2] 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 2019年IPO募集资金累计投入54.48亿元,利息收入净额1.54亿元,应结余募集资金为募集资金净额52.94亿元减去累计投入金额加上利息收入[2]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累计投入59.21亿元,利息收入净额329.40万元[3]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与多家银行及保荐机构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6][7][9][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部分募集资金专户已按计划使用完毕并完成注销手续[10][1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2019年IPO募投项目中,"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实际投资5.09亿元,超承诺投资796.18万元[12] - "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结余资金1925.44万元,主要由于成本控制优化[12]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因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需求释放需要时间[12]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59.21亿元,超承诺投资607.30万元[15]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聚酰胺行业概况 - 人工合成聚酰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电子电器、运动器材及医疗等行业,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酰胺材料消费市场,年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1] - 聚酰胺6(PA6/尼龙6)和聚酰胺66(PA66/尼龙66)产量最大,占聚酰胺总产量的90%以上 [1]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如PA1010、PA11、PA610、PA410等逐渐受到关注 [1] 聚酰胺合成技术 - 聚酰胺合成依赖于特定单体如内酰胺、二元酸、二元胺及ω-氨基酸等,其多样性赋予聚酰胺丰富品类和特性 [1] - 化学法生产核心单体存在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等挑战,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二元酸、二元胺等单体成为产业关注焦点 [1]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研究 - 团队长期致力于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开发,如戊二胺、δ-戊内酰胺与5-氨基戊酸等 [2] - 多项生物基单体开发技术与烟台万华化学、广东金发科技、重庆万凯新材料、中石油等单位合作 [2] - 团队科技成果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L-哌啶甲酸等,将在SynBioCon 2025大会展示与对接 [3] SynBioCon 2025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9]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将探索可替代石油化工关键原材料如二元酸/醇、二元胺、精细化学品等的开发与产业化合作 [9] - 王丹教授将出席大会并分享《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主题演讲 [3]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6 21:18
聚酰胺行业概况 - 全球聚酰胺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电子电器、运动器材及医疗等行业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酰胺消费市场,年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1] - PA6和PA66是主要品种,占聚酰胺总产量的90%以上 [1]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如PA1010、PA11、PA610、PA410等逐渐受到关注 [1] 聚酰胺单体生产技术 - 化学法生产核心单体存在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等挑战 [2] - 合成生物技术成为产业关注焦点,可用于开发二元酸、二元胺等核心单体 [2] -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专注于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开发,包括戊二胺、δ-戊内酰胺与5-氨基戊酸等 [2] - 团队与万华化学、金发科技、万凯新材料、中石油等企业开展合作 [2] 行业活动与交流 - 第四届合成生物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3][7] - 大会将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7]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将探讨可替代石油化工关键原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合作 [8] - 王丹教授将在大会分享《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主题演讲 [3] - 王丹教授团队的多项科技成果将在大会展示,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L-哌啶甲酸等项目 [4] 技术突破 - 重庆大学王丹团队开发出生物合成1,5-戊二胺的新策略,产量达211 g/L [7] - 团队在L-哌啶甲酸的生物合成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7] - 生物制造技术正瞄准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领域,引领化工产业变革 [7]
2025年新材料产业未来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10000字)
材料汇· 2025-06-01 22:59
产业变革背景 - 全球政策加速材料迭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实施,覆盖钢铁、铝等行业,倒逼材料低碳化转型,巴斯夫投资30亿欧元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年减碳10万吨 [9] - 中国"十四五"新材料专项规划落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255Wh/kg,较传统电池提升20%,支持快充技术突破 [10] - 技术交叉催生颠覆性突破:DeepMind的GNoME系统预测217万种新晶体结构,研发效率提升10倍;IBM与杜邦合作开发耐极端环境复合材料,性能提升50% [13][14] 六大核心赛道 固态电池材料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方案布局2025年量产,与丰田竞争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丰田全固态电池续航将超1000公里,充电10分钟 [17][19] - 清陶能源"无隔膜"技术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较液态电池翻倍 [20] 超导材料 - 西部超导液氮温区超导带材降低电网损耗30% [23] - IBM拓扑量子比特保护材料纠错效率提升300% [24]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 - 凯赛生物"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成本较石油基PA66降40% [26] - 蓝晶微生物PHA材料应用于医美缝合线,实现商业化 [27]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 天岳先进8英寸碳化硅衬底良率突破90%,电驱系统损耗降65% [29] - 华为氮化镓射频芯片使基站能耗降50% [31] 智能响应材料 - 歌尔股份电致变色智能眼镜透光率调节速度达0.1秒 [33] - 哈佛大学4D打印水凝胶实现靶向给药智能化 [34] 超材料 - 深圳光启技术隐身蒙皮雷达反射面积降99% [36] - 加州理工负折射率材料实现光学隐身原型 [37] 2025年战略方向 - 固态电解质商业化临界点临近,丰田计划2025年量产500Wh/kg电池,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 [40] - 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突破22%,协鑫光电推动商业化,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20亿美元 [41] - 分子级自组装材料推动生物医学革命,美敦力人工血管进入临床,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 [43] - 中国宝武氢脆抑制合金助力氢能产业链,预计2025年氢能市场2000亿美元 [44] - 南大光电极紫外光刻胶突破14nm工艺,菲利华高纯石英砂纯度达99.999%,打破国际垄断 [46][47] 企业突围路径 - 宁德时代构建"材料-电芯-回收"闭环,电池材料回收率超90% [50][53] - 陶氏化学数字孪生平台缩短复合材料研发周期60% [55][56] - 中国石墨烯联盟主导ISO/IEC标准制定,推动导电油墨市场份额从30%增至50% [59][60]
4.1万吨/年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5-19 22:30
招商凯赛生物材料项目 - 公司计划投资4 685亿元建设年产4 1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 主要产品包括2万吨/年复材产品(7400吨自用) 0 3万吨/年光伏边框产品 1 8万吨/年建筑模版产品 建设周期为2025年4月至2026年12月 [1] - 生物基聚酰胺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 具有绿色环保特性 广泛应用于纺织 医药 汽车 电子电器等领域 [1] - 招商凯赛生物材料成立于2024年12月 由上海凯赛生物技术投资 专注于生物基聚酰胺树脂复材加工 产品应用于汽车 新能源 电子电气等行业 [2] 凯赛生物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开发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高温聚酰胺等新型材料 推进连续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 聚酰胺弹性体等创新项目 [2] - 2024年5月合肥市与招商创科 凯赛生物签订50亿元合作协议 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复材及聚酰胺改性项目 二期计划投资40亿元 涉及与宁德时代 韩国3P公司等合作 [2] 行业会议与论坛 - 2025年5月25-27日将在上海举办生物基产业会议 包含生物基产业宏观论坛 关键化学品与材料创新技术论坛 可持续应用论坛等 同期举办第十届生物基展览(1000+创新产品) [17][18][19] - 汽车专场论坛将探讨生物基材料在汽车内饰 轮胎等领域的应用 参与企业包括广汽研究院 固特异轮胎 三菱化学等 [33][35] - 包装专场聚焦绿色包装创新 议题涵盖欧盟包装法规 PHA新材料产业化等 参与方包括麦德龙商业集团 微构工场等 [36][37] 技术研发进展 - 生物基纤维专场将讨论非粮生物基化学纤维 聚乳酸纤维 PLA复合熔喷无纺布等技术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深圳光华伟业等 [39][40] - 生物基皮革专场关注菌丝体材料 植纤面料等创新技术 企业包括上海贻如生物 璞然维生物科技等 [45][46] - 国际合作专场涉及芬兰 韩国 荷兰等国的生物基产业政策与投资机会 参与方包括芬兰投资署 nova institute等 [43][44]
凯赛生物,再成立一家绿色复合材料子公司
DT新材料· 2025-05-07 00:02
公司概况 - 合肥氢禾成立于2025年4月9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凯赛生物持股55%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生物化工产品的技术研发等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红光,自2019年8月至今任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兼任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2] 股东结构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认缴出资额1100万元 [3] - 韩国3P.COM公司持股45%,认缴出资额900万元 [3] - 凯赛生物与韩国3P.COM公司于2024年1月签订合资协议,专注于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氢气储存与运输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3] - 韩国3P.COM公司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绿色能源及储运技术方面具备行业领先能力,创始人河成奎教授曾获JEC复合材料设计创新奖和终身成就奖 [3] 业务布局 - 凯赛生物近年来参与设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包括招商凯赛复合材料(合肥)、安徽禾纤新材料、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等 [4] - 安徽凯酰系凯赛生物、宁德时代旗下产投平台溥泉资本及卡涞复材三方联合设立,主要从事生物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储能箱体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财务表现 - 凯赛生物2024年度总营收达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创历史新高 [5]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5] 产品产能 - 凯赛生物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和生物基连续纤维热塑型复合材料等 [6] - 截至2024年底各类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 [6]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11.5万吨 [6] - 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5万吨 [7] - 生物基聚酰胺年产能10万吨,太原年产90万吨项目正在建设中 [8] - 生物基连续纤维热塑型复合材料具有高流动性特点 [9] 产品销售 - 2024年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营收26.70亿元,销量90876.94吨 [9] -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营收1.44亿元,销量7740.57吨 [9] - 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生产量同比增长26.69%,销售量同比增长51.41% [10] - 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生产量同比下降13.58%,销售量同比增长2.15% [10] 应用拓展 - 2024年3月与招商公路、招商交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提升工程产品力学性能、环保特性并降低成本 [11] - 为青岛鸿鹄航空科技有限公司RAP-AT1主动航空温控集装箱提供低碳、高性能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 [12] 行业活动 - 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将于2025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行 [18] - 活动包括1大赛事、5大论坛、17大专场,涵盖生物基产业全产业链 [18] - 特色活动包括4场终端品牌对接会(汽车、鞋服、食品品牌等材料需求对接) [17]
大涨35.21%!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05 18: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3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31.4% [1] - 研发投入6055.06万元,同比增长35.21%,占营业收入比例7.81%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48.94万元,同比下降59.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27.7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同比增加0.24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246.90亿元,同比增长29.8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64亿元,同比增长52.64%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增长 [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上升39.91% [3] - 2024年营业利润5.52亿元,同比上升21.4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上升33.41% [3] 产品与产能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 [3] - 截至2024年底各类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近30万吨 [3] -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 [3] - 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 [3] - 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 [3] - 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 [3] - 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2024年底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3] 行业竞争格局 - 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自2015年底逐步退出市场 [3] - 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环保优势主导市场 [3] - 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3] 产品应用领域 - 长链二元酸(LCDA)下游用途广泛,如癸二酸用于聚酰胺610、医药行业等 [2] - 月桂二酸(DC12)用于聚酰胺612、高级香料、润滑油等 [2] - 长链二元酸在合成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有广阔用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