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供热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凯丰投资调研长青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6-10 08:13
公司调研信息 - 长青集团2024年度经营亮点包括非补贴收入增长、燃料成本下降、出售鱼台项目补充现金储备 [1] - 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燃料成本下降及增值税退税额增加 [1] - 生物质燃料采购价格下降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减少和供应充足 [1] - 公司看好生物质供热发展前景 国家政策支持环保要求推动企业转向集中供热 [1] - 正在关注"绿电直连"模式 未来可能以补贴到期项目为试点 [1] - 与中科信控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 控股股东向中科泓源协议转让股份仍在审核中 [1] 机构背景 - 凯丰投资为宏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 投资范围涵盖全球大宗商品、债券、权益类资产及其衍生品 [2] - 公司管理多只阳光化基金产品 业绩与规模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 [2] - 投研团队50余人 研究覆盖国内外期货市场主要交易品种 [2] - 2016年计划加强与实体企业合作 提供产业咨询、合作套保、产业基金等综合服务 [2]
江苏:零碳园区应配置新型储能,推动微电网与主网协同发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12 16:53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核心观点 - 江苏省提出零碳园区建设框架,要求通过新型储能配置、微电网协同、能碳监管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园区碳中和目标 [1] - 文件适用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要求3年内无重大安全环境事故,建设范围可为整体园区或"园中园" [10][15] - 提出7大类28项绩效指标,包括单位能耗碳排放<0.3tCO2/tce、非化石能源占比≥80%、光伏覆盖率≥75%等强制性指标 [31][34] 能源系统建设 - **储能配置**:要求在电网/电源/用户侧配置新型储能,容量≥日均用电量10%,支持多元化技术应用 [1][20][31] - **微电网发展**:推动数字化微电网建设,实现新能源/负荷/储能聚合调控,与主网分层分级协同运行 [1][20] - **绿电供应**:要求可再生电力消费占比≥70%(含绿证),开发分布式光伏/风电,推进电能替代和绿证交易 [19][20][31] 基础设施要求 - **建筑标准**:新建公共建筑需达二星级绿色标准,超低能耗建筑面积≥3万㎡,推广光伏建材/热泵技术 [21][31] - **交通体系**:新增车辆100%使用新能源,布局充换电/加氢站,建设智慧路灯等辅助设施 [21][31] - **数字基建**:数据中心PUE需优于国家要求,通过水冷/余热回收等技术实现节能 [21] 产业运营管理 - **企业要求**:规上企业100%完成清洁生产审核,50%以上开展碳足迹认证,80%披露环境信息 [24][31][34] - **技术创新**:鼓励CCUS/BECCS技术应用,探索绿氢制备/燃料电池等场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 [28][29][34] - **监管平台**:建设能碳监管系统集成电/热/冷等多维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碳排放溯源 [1][26] 循环经济措施 - **资源利用**:要求工业固废利用率≥80%,余热利用率≥50%,推动中水回用和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25][31] - **产业链协同**:通过延链补链形成闭环物料流,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培育绿色工厂占比≥30% [23][24][31] 政策实施机制 - **评价体系**:将指标分为强制类(一类)、参考类(二类)和激励类(三类),实施分级考核 [34] - **服务支撑**:构建一体化低碳服务平台,提供碳资产/绿电交易等服务,与省级系统互联互通 [27]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规模达4599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4-18 11:11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吉焦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 [1] - 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1] - 生物质能具有零碳特征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可呈现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终端能源形式 [1] 生物质能应用与重要性 - 生物质能可广泛替代化石能源消费作为绿色二氧化碳重要来源受到绿氢制绿色甲醇燃料产业高度重视 [1] - 生物质能是实现交通运输燃料低碳化的重要途径 [1] - 生物质能具备零碳生态循环属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 [1] 生物质能发展潜力 -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较大可实现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并保障能源安全 [1] - 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1]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5年生物质产业将呈现技术突破驱动效率提升应用场景多元化政策市场双轮联动特征 [2] - 通过绿色金融与标准体系完善实现更多环境价值 [2] 论坛背景 - 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2] - 论坛主题为绿色征程创新驱动赋能未来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