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航空燃料
icon
搜索文档
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举办
中国化工报· 2025-10-28 11:19
峰会核心信息 - 公司于10月22日在北京举办第四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主题为“碳‘循’新动力” [1] - 峰会旨在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核心议题,为“双碳”战略注入技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新动力 [1] - 峰会通过主题演讲、CEO圆桌论坛及战略签约等形式,探索炼化、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的新能源转型路径 [1]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与上海骤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就绿氢催化剂涂层膜技术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上的适配性研究达成战略合作 [3] - 公司与中科一碳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位于浙江舟山市的10万吨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落地 [3] - 公司已通过历届峰会发布多份行业白皮书,推出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绿氢催化剂涂层膜、环保制冷剂等多项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3]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全球能源结构正逐步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型,需通过全生态链协作打通绿色发展瓶颈 [1] - 中国各领域对系统性、全链条的低碳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以技术创新助力中国合作伙伴实现脱碳与增长的双重目标 [3]
Darling Ingredients(DAR)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22:02
Darling Ingredients (NYSE:DAR)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3, 2025 09: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Dushyant Ailani - Equity Research SVPRandall Stuewe - Chairman and CEOSuann Guthrie - SVP of Investor RelationsConor Fitzpatrick - VPBen Mayhew - VP of Ag/Protein Equity ResearchRobert Day - CFOManav Gupta - Executive DirectorBetty Zhang - Associate DirectorMatthew Blair - Managing Director of Refiners, Chemicals, and Renewable FuelsJason Gabelman - Director of Energy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 ...
新加坡将对国际航班征收绿色航空燃料税
商务部网站· 2025-10-20 21:27
新加坡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6年,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使用比例要提高到 1%以上,并计划进一步将其提升至2030年的3%至5%之间。该政府表示,这一 举措不会显著增加机票价格。相关费用将由所有航空运输用户共同承担。根据 早期估算,乘坐经济舱直飞航班的乘客所需支付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附加费为3 新元(约合2.30美元)至16新元不等,具体费用取决于飞行距离。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计,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够为航空业实现 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所需的减排量贡献约65%。然而,全球范围内对这种绿 色燃料的采用程度仍然非常低:今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在航空燃料总量中的占比 预计仅为0.7%,而与此同时,航空旅行量预计将增长6%,这反而会导致碳排 放进一步增加。 (原标题:新加坡将对国际航班征收绿色航空燃料税) 据曼谷邮报10月20日报道,新加坡议会周二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规定 对出境航班征收固定费用,旨在减少航空排放,并鼓励航空公司使用可持续航 空燃料。 在一场议会辩论中,交通部高级官员孙雪玲表示,这笔税款将上缴给新加 坡民航局,由该机构负责采购和管理可持续航空燃料。 孙表示,该国将把各家航空公司的燃油需求汇总起来,然后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连绵秋雨影响煤炭生产,华西秋汛电量同比高增
国金证券· 2025-10-19 16:41
核心观点 - 报告对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维持“买入”评级,核心逻辑在于电力供需偏紧格局下,火电板块受益于煤价上涨、冷冬预期带来的电量增长以及容量电价机制托底;水电板块虽电价承压但来水丰沛;新能源运营商业绩稳健;煤炭板块在供应受限与需求释放下拐点向上 [1][6] 行情回顾 -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市场表现分化,上证综指下跌1.47%,创业板指下跌5.71% [1][12] - 煤炭板块领涨,涨幅达5.66%;公用事业板块微涨0.05%;环保板块下跌0.97%;碳中和板块下跌3.14% [1][12] - 公用事业子板块中,核力发电(+1.91%)和水力发电(+1.80%)表现较好;其他能源发电(-14.96%)和光伏发电(-4.41%)跌幅居前 [12] - 环保子板块中,固废治理上涨0.99%;大气治理下跌5.08%,跌幅最大 [1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火电**:景气度下行趋缓。煤价因主产地秋雨、安全环保监察等因素供应受限,国庆节后加速上涨;电量方面,NOAA预测10-12月拉尼娜发生概率高达71%,冷冬预期叠加低基数,未来3个月电量增速偏乐观;电价因长协锁定和容量电价机制有望维持稳定 [6][31][33] - **水电**:景气度下行趋缓。25年中长期交易电价同比下降带来收入压力;新机组关注大渡河流域硬梁包水电站投产;来水方面,华西秋雨致长江上游来水集中,9月三峡、溪洛渡入库流量同比大幅增长80%+,10月1-8日长江干流六座水电站累计发电约103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 [6][33] - **绿电运营**:景气度稳健向上。8月多家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到账改善现金流;6月以来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利于弃电率和电价企稳,预计未来3-6个月业绩稳中有增 [33] - **风电**: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装机57.8GW,利用小时数1348h弱于去年;9月多数市场风电捕获价上涨,预计后续价格趋稳 [34] - **光伏**:至8月25日年内累计新增装机230.61GW,装机增速明显放缓;利用小时数785h,弃电率上升;9月所有市场光伏捕获价均下降,预计后续价格继续下行 [34] - **核电**:景气度底部企稳。长协电价下降带来利润压力,但1-8月电量维持高增,后续关注漳州2号机组投运;广东月度电价企稳,天然铀成本预计持平 [35] - **煤炭**:景气度拐点向上。供应受秋雨及政策约束,需求端电厂日耗不减反增,北方供暖开启释放冬储需求,港口库存去化 [36] 行业数据跟踪 - **煤炭价格**:国内煤价普遍上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报759.93元/吨,环比涨3.02%;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报740.00元/吨,环比涨4.82%;北方港煤炭库存2497万吨,环比涨8.78% [37] - **天然气价格**:ICE英国天然气价周环比下跌1.74%;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价周环比下跌15.61%;欧洲TTF天然气价周环比上涨0.42%;国内LNG到岸价周环比上涨0.21% [49] - **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报价52.21元/吨,环比下跌10.34%;北京市场周成交量最高,为160,484吨,平均成交价108.74元/吨 [56] 行业要闻 - 魏桥集团自备电厂于10月15日正式并入国家电网,结束二十余年“孤网”运行历史,被视为在“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6][59] -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6号机组于10月16日投产,标志其6台10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达6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总投资205亿元,年发电量可达330亿千瓦时 [6][59]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节能降碳、煤炭清洁替代等项目,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被列入示范,多数项目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 [6][60]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建议关注资产布局于电力供需偏紧、竞争格局较好地区的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华电国际 [4][65] - **水电板块**:建议关注龙头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 [4][65] - **核电板块**:建议关注龙头企业中国核电 [4][65] - **新能源发电**:建议关注风电龙头运营商龙源电力(H) [4][65] - **环保板块**:建议关注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服务商龙头企业玉禾田 [65]
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举行
信达证券· 2025-10-19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持续深化,中国积极参与G20等多边合作并展示绿色发展成效 [3] - 国际层面,IMO净零框架等重要议程的决策进程出现调整,凸显全球绿色转型的复杂性 [4] - 中国ESG金融市场持续壮大,债券、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规模显著,绿色债券占据主导地位 [5] - 中国正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旨在通过高质量信息发现高质量投资机会 [7][40] 热点聚焦:国内动态 - 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于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核心议题进行探讨 [3][12] - 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指出,中国在空气质量改善、森林资源培育、能耗强度降低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12] - 湖北省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于2025年10月18日上线,整合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五大功能 [13] - 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0月14日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拟支持41个项目和9个区域 [14] - 国家发改委于2025年10月14日印发专项管理办法,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支持绿色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等项目 [15] - 三部门于2025年10月10日联合公告,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新标准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16] 热点聚焦:国际动态 -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5年10月17日投票决定将"净零框架"投票推迟一年 [4][18] - 新加坡与澳大利亚于2025年10月8日达成协议,将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领域加强合作,新加坡计划自2026年起实施SAF混合规定 [19]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5年10月7日发布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国际标准ISO 17298 [20] - 美国三家银行监管机构于2025年10月宣布撤回针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原则 [21] - 新加坡政府签署超过200万吨基于自然的碳信用额合同,协议价值约7600万新元(6000万美元) [22] ESG金融产品跟踪:债券 - 截至2025年10月19日,中国已发行ESG债券达3685只,存量规模为5.61万亿元人民币 [5][23] - 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62.04% [5][23] - 本月(2025年10月)发行ESG债券36只,发行金额达275亿元人民币 [5][23] - 近一年发行ESG债券1098只,发行总金额达12,086亿元人民币 [5][23] ESG金融产品跟踪:公募基金 - 截至2025年10月19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936只,净值总规模达10,353.20亿元人民币 [5][32] - 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0.41% [5][32] - 本月(2025年10月)发行ESG产品0只,近一年共发行242只,发行总份额为1,600.74亿份 [5][32] ESG金融产品跟踪:银行理财 - 截至2025年10月19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1091只 [5][37] - 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5.64% [5][37] - 本月(2025年10月)发行ESG产品39只,近一年共发行1134只 [5][37] 指数跟踪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当周,主要ESG指数中除300ESG领先(长江)外均跑输大盘,300ESG领先(长江)跌幅最小为0.81%,万得全A可持续ESG跌幅最大为3.58% [6][38] - 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万得全A可持续ESG涨幅最大为21.70%,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小为13.50% [6][38] 专家观点 - 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表示,中国正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信心坚定不移 [7][40] -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国家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体系,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有助于发现高质量的投资机会 [7][40] - 未来中国将展现大批高质量的绿色低碳投资项目和商业机会,吸引更多优质投资 [7][40]
当美国议员警告中国地沟油威胁时,他坐的飞机正烧着这玩意儿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32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政治舆论与产业实践存在显著矛盾 政治人物和媒体将中国废弃食用油渲染为国家安全威胁 而美国企业却大量进口该原料以生产可持续燃料 满足绿色转型需求 [1][3][16][17][18] 舆论恐慌与事实 - 媒体和部分政客将经过严格工业处理的合法原料废弃食用油与非法回收的"地沟油"概念混淆 夸大食品安全风险和产业依赖危险 [9] - 舆论的议程设置和选择性报道导致信息不对称 使公众误将UCO视为不安全物质 但该原料实为循环经济典范 是生产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原料 [9][15] 产业依赖与经济现实 - 美国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废弃食用油供应 2024年从中国进口了创纪录的127万吨UCO 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废弃食用油供应国 [13] - 美国国内回收体系分散且成本高 无法满足激增的可再生燃料需求 因此依赖中国产能 拜登政府的2030年碳中和目标要求航空和运输企业增加生物燃料使用 进一步推高了原料需求 [13] -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宣布大幅增加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使用 其原料正是来自中国的废弃食用油 体现了产业对原料的实际依赖 [3] 政治与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 政治目标与经济逻辑存在根本性分裂 舆论为选票和流量服务 而企业追求利润 导致政客在镜头前谴责中国原料 但产业在背后持续采购 [17] - 此类矛盾并非孤例 此前在华为、新疆棉花等事件中亦有体现 但废弃食用油事件的荒诞性在于 被污名化的原料恰恰是美国绿色转型的核心 [16] - 最终 政治表演无法改变现实的经济逻辑 企业的实际操作揭示了真相 受虚假信息影响的普通公众成为矛盾中的主要受损方 [17][18]
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运净零框架投票推迟一年
新华财经· 2025-10-18 21:45
国际海事监管动态 - 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闭幕,原定对全球航运净零框架的投票推迟一年 [1] - 被推迟的净零框架包含全球燃料排放标准和对船舶排放的温室气体设定分段价格的定价机制,船舶需逐年降低燃料温室气体强度,对超排部分支付费用 [1] - 该框架适用于总吨位超过5000吨的大型远洋船舶,这类船舶约占全球海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 [1] - 净零框架原计划于2027年3月生效,推迟表决意味着政策细节讨论和生效时间等后续工作面临调整 [1] 中国国内支持政策 - 发展改革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提出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支持比例达核定总投资的20%,同时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1] - 工信部在《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中提出稳步扩大LNG船用发动机市场应用规模,突破甲醇、氨燃料等低碳零碳燃料船用发动机核心技术 [2] - 《纲要》提出发展液化石油气、生物柴油等燃料船用发动机,开展氢燃料船用发动机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国际接轨,提升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 [2]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提出推广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构建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体系 [2] 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 - 从燃料生产到船舶应用,中国对推进航运绿色化已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能源和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已就船用绿色燃料生产供应先行布局 [2] - 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等国内码头已具备LNG、绿色甲醇等单种或多种船用绿色燃料加注能力 [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球航运绿色化转型的大趋势仍将持续 [3] - 绿色能源领域在成本与技术方面仍存在挑战 [3] - 建议相关部门及企业逐步完善产业布局以应对后续挑战 [3]
香港中华煤气集团黄俊璋:不同的行业怎么把握ESG背后真正的价值,这个是很重要的
新浪财经· 2025-10-18 17:27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1] 公司能源业务 - 公司在1967年已停止使用煤炭进行生产 [5] - 公司是香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所有可再生能源业务的企业,业务涵盖氢能和可持续航空燃料 [5] - 公司生产针对航运业的绿色甲醇,并在内蒙古设有厂房和多个光伏项目 [6] - 公司目前服务的客户群超过4000万,以每个客户三口人计算,服务受众超过1亿人口 [6] 行业战略与观点 - 能源行业进行新能源投资时,首要步骤是审视减排需求所在,而非盲目生产 [6] - 若仅在观察到需求后才开始生产,容易导致一窝蜂式的投资,进而引发产能过剩问题 [6] - 历史原因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客户端的产业链结构以及现有产品是否已能应用新能源,这是能源行业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6] ESG与业务发展 - 公司的新能源发展与ESG有密切关系,低碳环保能源业务源于ESG减碳的趋势 [7] - ESG功能是辅助业务盈利和定义标准的重要策略性功能 [7] - 如何把握ESG背后的真正价值,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7]
Gevo获美能源部14.6亿美元贷款承诺延期
新浪财经· 2025-10-15 22:32
公司股价表现 - 可再生燃料技术开发公司Gevo股价在美股周三早盘上涨4.7% [1] 公司融资进展 - 公司获得美国能源部14.6亿美元贷款承诺延期 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1] - 贷款延期使公司能够探索项目调整方案 [1] 公司项目规划 - 项目调整方案包括建设低成本航空燃料生产设施 [1] - 项目调整旨在符合能源政策要求 [1]
零碳园区等节能降碳项目,将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4] - 专项投资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导向,坚持“一钱多用”,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符合条件的项目 [2][7] - 投资资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等方式进行安排,并聚焦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节能降碳潜力大的领域 [3][5][8] 专项支持范围 - 专项支持范围涵盖五大方向: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 [2][11] - 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以及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的节能降碳改造 [11] - 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具体支持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零碳园区、零碳运输走廊相关设施建设与改造、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2][14] 投资支持标准与比例 - 对于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等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比例均为项目核定总投资的20% [3][14] - 对于地方政府投资的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比例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为60%,中部地区为70%,西部和东北地区均为80% [3][14] -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项目原则上可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全额安排 [3][14] 项目申报与审核 -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中央单位作为项目汇总申报单位,需建立健全项目动态储备机制,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谋划储备 [17] - 项目单位需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内容需包括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申请投资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前期手续落实情况、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等 [17][18][20] -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中央单位需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包括现场审核,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 [21][24] 投资计划下达与项目管理 - 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下达到项目或打捆下达等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评估结果择优选取项目并下达投资计划 [24][26] - 项目单位需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等规定,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进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禁转移、侵占或挪用专项资金 [26][29] - 实行项目调整制度,对于计划下达后超过一年未开工、实施期延期超6个月、总投资等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目标无法按期完成等情况的项目将予以调整 [31]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投资计划的绩效目标审核和跟踪监控,绩效评价和整改情况将作为未来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35] - 项目单位若出现弄虚作假骗取投资、转移挪用资金、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开工或建设等行为,将面临责令整改、通报、停止拨付并收回资金、暂停申请资格等处理 [36] - 项目日常监管责任单位和项目汇总申报单位若出现监管失职、未按时下达计划等问题,也将面临通报、约谈乃至暂停相关投资申请等处理措施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