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猪贷
icon
搜索文档
各地探索“多路径”破解农户贷款抵押难题 “信用+”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更精准
央视网· 2025-09-15 10:53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为农户建立金融画像,整合家庭资债、医保参保、信用历史等信息以确定授信基础额度 [5][7] - 浙江农商银行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截至7月底基本实现全域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信全覆盖,惠及农户956.8万户,授信总额达1.44万亿元 [9] - 浙江省农户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已达68% [9] 整村授信与特色产业贷款 - 金融机构推广“整村授信”等主动授信模式,通过批量授信缓解农村经营主体资金瓶颈 [10] - 湖南岳阳县通过整村授信支持377个村,涉及农户6317户,授信金额达16.1亿元 [14][16] - 湖北试点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信用价值最高A级的农民个人可获得不高于100万元授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高于1000万元 [18] 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 - 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及33家省级农担公司通过财政加金融合力化解农户贷款难题 [23] - 全国农担体系累计为超过480万个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76万亿元 [29] - 建设银行江苏新沂支行与农担公司合作,今年投向“三农”领域的信贷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 [27][29] 农村信用贷款发展趋势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49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50.41%,较去年同期上升5.37个百分点 [30] - 全国已有18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获贷主体数量比年初增长10.18% [32] - 福建、山西、吉林、河北、海南、上海、青岛、西藏等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获贷率均超过70% [32]
探索“再贷款+”融资新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精准赋能县域产业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9-11 14:3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通过创新"再贷款+"模式 为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民营小微等实体经济领域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截至2025年7月末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17.24亿元 限额使用率97% [1][8] 科技创新领域支持 - 创新"支农支小再贷款+省级贷款贴息"模式 贷款利率比普通企业低80个基点 企业预计可申报贴息1.1万元 [2] - 深度衔接广东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将研发成果转化价值和技术改造实际效应作为授信评定依据 [3] - 已梳理2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推动发放贷款1.58亿元 预计可申报省补贴息165.94万元 [3] 乡村振兴领域支持 - 创新生猪活体抵押融资服务 为养殖合作社提供300万元贷款 采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模式带动200余户养殖户 年产出栏生猪达10万头 [4] - 打造"再贷款+现代农业产业链"模式 创新"产业园实施主体贷""生猪贷""南药贷""花卉贷"等信贷产品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惠贷款5.6亿元 [5] - 支持"政银企村共建"养殖项目和家庭牧场建设 累计发放贷款3.02亿元 带动8个乡镇养殖农户就业 [5] - 截至2025年7月末投向县域及以下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2.7亿元 占全市余额七成以上 [5] 小微个体领域支持 - 出台全省首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专项文件 贷款额度与利率优惠措施与经营成果动态挂钩 [7] - 对"名特优新"个体户已授信1.13亿元 发放贷款4109万元 惠及71家商户 [8] - 推广"粤质贷-云质贷"模式 通过24项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形成企业"质量画像" 300多家企业进入融资增信"白名单" 银行对接250多家 累计发放贷款2.79亿元 [8] 金融服务机制优化 - 简化低风险机构再贷款质押手续 优化办理流程 新兴农商银行成为全省首批以信用方式借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地方法人银行 [4] - 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与地方法人银行服务县域及涉农小微水平紧密挂钩 服务较好机构可获得更大再贷款投放力度 [4]
荆楚大地上的普惠金融创新:“冷数据”算账,“暖分析”帮扶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2:33
普惠金融创新实践 - 湖北银行创新推出"茶香贷"等纯信用贷款产品,实现200万元贷款2天内到账,解决小微企业采茶季资金困境[2] - 公司构建覆盖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民群体的三大"价值信用贷"产品体系,包括知识价值信用贷、商业价值信用贷和两农信用价值贷[6] - 通过"301"线上快贷模式实现3分钟申贷、0抵押0担保0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审批效率提升30%[10] 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 知识价值信用贷为科技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无抵押贷款,已覆盖全省28.5万家科技企业[6] - 商业价值信用贷基于纳税记录等"软实力"量化评分,为孝感新材料公司发放200万元贷款[6] - 两农信用价值贷包含"茶香贷""生猪贷"等特色产品,县域涉农贷款规模超430亿元[7] 服务网络建设 - 254家营业网点实现市县全覆盖,配备普惠专营团队和移动金融服务站[8] - 在宜昌设立20多个普惠金融乡镇服务站,客户经理驱车10小时实地考察企业[8] - 为偏远地区提供"当日申请、次日放款"服务,解决金融服务可达性问题[8] 科技赋能风控 - 新智慧小微系统整合税务、专利等数据,自动化生成客户画像[10] - 系统对接"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等平台,智能流程节点精简40%[10] - 在黄石模具钢产业集群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精准授信200万元[10] 政银企协同生态 - 与宣恩县农业农村局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政府提供风险补偿[11] - 推出"一县一品"定制方案,在安陆禽蛋产业带投放"蛋鸡贷"超3000万元[11] - 计划2025年实现全省103个县域特色产业产品全覆盖[12]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94万亿元,占GDP65.7%[4] - 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达910万户,连续4年年增超百万户[4] - 9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民营企业培育,80%以上科技创新成果来自民营领域[4]
融资协调机制破难点疏堵点支持小微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创新模式 - 宁波创新推出"组合登记"模式 实现抵押注销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 企业仅需提交一套材料并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抵押登记无缝衔接 大幅降低企业资金和时间成本并解决新旧抵押权间"空档期"和"超额抵押"问题 [1]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效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走访超7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其中近900万户纳入"推荐清单" 银行对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超18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近14万亿元 平均贷款利率3.65% 近1/3为信用贷款 [2] - 协调机制单列外贸板块优先对接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2400亿美元 创新"跨境电商保"模式为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 [3] 外贸小微企业专项融资支持案例 - 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通过"外贸e贷"数字化方案 为新能源技术研发企业提供300万元信用贷款 基于报关收入和成立年限等资质线上审批 [4] - 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为生物药品企业办理200万元"跨境快贷—信保贷" 依据退税记录放款并提供汇率风险防范方案 [4] - 蚌埠农商行向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100万元贷款 同时提供关税政策分析报告协助市场拓展 [3] 抵押障碍破解与增信创新 - 辽宁采用"执法意见函+容缺受理"模式 通过协调产权合规证明、压缩确权周期至3天及组合增信方式 为存在厂房产权遗留问题企业发放690万元信贷 [6] - 云南云县农商行通过跨区域协调 采用应收账款质押加保证形式 为缺乏传统抵押物但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提供500万元3年期贷款 首贷利率3.1% [7] 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 - 建设银行厦门分行通过"善科贷"量化科技要素 2个工作日内为生物科技公司发放120万元信用贷款 [8] - 安徽无为市通过"排污权质押"登记备案和环保设备抵押登记 使羽绒制品企业获300万元贷款 [8] - 新疆昌吉州工作专班联合气象部门推出"气候贷" 将气象数据融入信贷流程 [8] - 湖北银行荆门分行试点"生猪贷" 以农业保险为养殖户增信 [9] - 长沙市望城区通过知识产权评估、融资担保公司40%风险分担及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20%补偿 帮助企业获1000万元贷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