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控制单元
icon
搜索文档
莫森泰克冲刺北交所,董事长周玉成技术工程师出身、大专学历
搜狐财经· 2025-09-14 09:50
公司上市进展 -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在安徽证监局办理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券商为国投证券[2]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8日获得全国股转公司同意股票公开转让及挂牌的函[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9.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42%[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32%[2] - 毛利率为19.91% 较上年同期20%略有下降[2]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芜湖投控直接持有公司42.87%股份(4545万股)并间接持有2.29%股份 为公司控股股东[2] - 芜湖市国资委直接持有芜湖投控95.59%股份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 主营汽车天窗、玻璃升降器等汽车开闭器件及相关电子控制单元研发制造[2] - 同时从事粉末冶金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2]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周玉成现年56岁 具有技术工程师背景[3] - 周玉成自1991年起历任芜湖轴承厂技术工程师、芜湖市机电设备总公司设备部主管等职务 2009年加入公司任副总经理[3] - 2012年8月起担任总经理 2018年5月至今任董事长兼总经理[3]
博世将在德国裁员1100人
财经网· 2025-07-30 12:39
据外国媒体报道,日前,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的一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表示,受汽车市场急剧恶 化导致销量下滑影响,该公司将在2029年前裁员1100人,并对其德国罗伊特林根(Reutlingen)工厂进行 重组。 博世在声明中表示,由于罗伊特林根工厂的电子控制单元生产业务已失去竞争力,博世将把该工厂的重 点放在半导体制造上——博世认为这一领域对其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盖世汽车) ...
宁波华翔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宁波华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与业绩提升**:抛弃国际化战略,剥离欧洲亏损资产,二季度完成剥离,预计三季度单季度利润达3.5 - 4亿元,年化备考利润15 - 16亿元,当前估值约10倍;引入新管理团队,加强费用控制和激励机制,经营体系质变,从高分红、低估值标的转变为高增长潜力和执行力的新兴企业[2][3] - **机器人业务进展**:成为智源ODM最核心供应商,临港工厂负责本体制造,与立讯精密合作;在轻量化材料领域超预期进展,目标全球前三甚至第一;选择赛道锚定全球领先位置,推进商业化进程[2][5] - **与智源合作模式**:合作集中在本体制造,是ODM模式,供应链由宁波华翔控制,凭借执行力赢得智源信任,在资源链上占据核心制造地位[6] - **未来发展方向**:巩固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导地位,提升零部件自给率;在轻量化材料领域追求全球领先;优化管理架构、激励机制及费用率控制,实现高效竞争力发展[7] - **业务战略与资本市场沟通**:业务战略和资本市场沟通显著提升,兑现度大幅提高,透明度高,被认为是白马股;市盈率不到10倍,机器人业务有实质性进展,稀缺性高,预计股价超300亿人民币[2][9] - **主业拐点与增长**:主业面临欧洲业务剥离和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两大拐点;今年自主品牌占比预计达40%,明年50%,后年60%,推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持续上升,预计增速10% - 15%[2][11] - **业绩预期**:2025年利润3 - 5亿元,2026年15 - 16亿元,之后持续增长至17 - 18亿元;收入将增长至400亿元,总营业收入可达28亿元[4][23] - **客户结构变化**:自主品牌客户收入翻倍增长,占比从去年32%提升至今年40%,明年预计超50%;合资品牌占比从70%以上降至50%以下[17][18] - **定增用途**:定增募集30亿元,投资国内产能布局,重点在重庆和安徽芜湖,配合赛力斯和奇瑞;投入3 - 4亿元用于机器人相关研发布局[4][19] - **毛利率与净利率**:自主品牌毛利率较海外高,国内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回升和净利润增长空间,稳态净利率至少回到约7%,去年约5%[19] - **北美业务预期**:已采取战略改进措施,预计收窄国内业务亏损;去年北美整体亏损约1.5亿,扣除汇率影响后大幅缩窄,今年预计拖累约8000万,明年实现净利润[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历史壮大方式**:创立于1988年,通过收购并购壮大收入规模,目前收入超200亿人民币,投资机器人领域有很多计划[14] - **业务结构**:主要包括软件(电子后视镜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金属件(冲压件、车身底盘等)、塑料件(装饰条、内装饰等)业务,零部件与很多机器人零部件通用性强[15] - **全球布局**:在北美、东南亚等地区有销售及产能布局,应对潜在关系问题[16] - **下游市场与产品布局**:主要下游市场是汽车行业,60%左右销售来自内外饰件业务,正布局座椅和金属件领域,如行星减速器;电子件占比不到10%,通过优质客户拉动整体增速提升[24][25] - **定增预案进程**:6月13日发布定增预案,7月7日股东大会正式通过,预计募集资金约30亿元[26] - **估值与发展空间**:当前估值不到10倍,一些机器人公司估值达100倍PE,正常业绩良好公司PE至少20 - 25倍,公司有翻倍以上发展空间[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