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涡流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乘风破浪立潮头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04:02
政策引导 打响"车谷"产业名片 在中国车谷展示中心,一张1991年的老照片引人注目:当时为承接中法合资30万辆汽车项目,武汉经开 区正式破土动工,开工典礼的红色横幅醒目,黄土岗上推土机的履印刻下"车谷"的起点,讲述着武汉经 开区从"一辆车"到"一座城"的蜕变。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熊彦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武汉经开区这片产业沃土,智能网联汽车穿梭在街头,新能源整车工厂的机械臂高速运转,中试基地 里科研人员正攻克技术难关……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这片以"车"闻名的热土,实地探访其从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迈进的转型历程,解析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车谷样本"。 车轮滚滚,浪潮奔涌。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浪潮来袭,武汉经开区以"车"为核,向产业链上下游 纵深突围。"一边是传统燃油车优势逐渐减弱,一边是新能源赛道起步稍慢,转型迫在眉睫。"武汉经开 区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委员张于威说。 岚图汽车的黄金工厂与云峰工厂内,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复合式机器人团结协作,AI视觉检测 系统精准扫描记录,两大生产基地平均每63秒即可下线一台车,有效承接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 11月10日,岚图 ...
武汉年轻工程师让汽车座椅学会“思考”
长江日报· 2025-06-24 09:30
如今,他们的产品批量搭载于吉利、小鹏、岚图、赛力斯等头部新能源汽车,国内品牌 覆盖率超80%。最新研发的座椅控制器能通过压力感知自动调节支撑,在汽车转弯时让身体 保持平衡,"就像给座椅装了一套'神经系统'"。研发人员举起一个巴掌大的控制器解释道。 销售额从2021年的100万元到去年超1亿元,盛势启创快速成长,今年将量产10万件电涡 流传感器,未来目标是年产500万件,并拓展至机器人、飞行汽车领域。 编辑:胡之澜 传感器就像汽车的"神经系统",它们如神经元般感知并应对环境,一辆新能源汽车通常 搭载有几十到上百个传感器。盛势启创成立之初,新能源汽车传感器的"战场"还被国际巨头 垄断。"当时国产芯片根本进不了供应链。"黄继军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21年。某头部车厂因国际供应商断货陷入困境,盛势启创临危受命,经客 户同意后,采用国产芯片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替代。那批电流传感器装在了7.5万辆新能源 车上,盛势启创一战成名。 走进位于武汉经开区的盛势启创武汉总部,六间会议室的名字透露着团队底色:珞珈 山、喻家山、马房山(分别对应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湖、太子 湖、三角湖。"每次走进这些会议室,就像 ...
苏奥传感:新能源业务释放新活力 产业链纵深整合进一步塑造核心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10:2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0亿元 同比增长48.8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11.31%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79.29万元(含税) [1]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部件收入达2.54亿元 同比增长102.84% 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汽车传感器及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7% [2] - 汽车燃油系统附件收入同比增长5.9% [2] - 产品矩阵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四大核心板块 [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研发投入6064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3.63% [3] - 拥有专利192件 其中发明专利25件 实用新型专利163件 外观设计专利4件 [3] - 国产化MEMS压力传感器实现规模化前装应用 质量对标进口件 [3] - 电流传感器在动态范围、温度补偿及电池安全监控精度取得良好效果 [3] - 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轻量化及耐久性优势 应用于汽车及新型飞行器领域 [3] - AMB氮化硅覆铜载板突破800V高压平台技术瓶颈 导热与耐高温性能行业领先 [3]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延伸 - 2024年成功控股博耐尔 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深度延伸 [5] - 博耐尔主要生产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包括HVAC总成模块、冷凝器及电池冷却器等产品 [5] - 通过并购实现传感器、新能源部件及热管理系统等多模块协同共生发展 [5][6] - 参股英达森斯及芯华睿两家科技创新企业 强化核心器件领域技术储备 [6] - 成功拓展DPF压差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新产品线 [6] 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 - 为混合动力系统定制的多款传感器通过头部车企测试认证 [7] - 空气悬架温度传感器成为主流供应商全系标配产品 [7] - GPF差压传感系统已开启实车道路测试 [7] - 基于MSG技术开发的无密封圈空调压力传感器及P+T传感器成功实现降本 [7] - 系列传感器产品通过市场验证 包括ESC压力传感单元、悬架压力检测模块及高低压双轨传感方案 [7]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动力系统、车身结构、智能化服务等方面零部件变革 [2] - 市场竞争多元化 全球化采购趋势日益明显 [2] - 公司积极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