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促进“四链”融合 构建更具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专家建言“十五五规划”
证券时报· 2025-09-04 08:11
中国科技创新生态挑战与机遇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中国处于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跃迁的关键节点 [1] - 人工智能、纳米科技、量子信息、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 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历史性机遇 [1] - 面临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不足的结构性梗阻 存在"转化难、融资难、留人难"问题 [1] 四链融合核心挑战 - 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不足 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存在"两张皮"现象 转化效率待提升 [4] - 人才链支撑需优化 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与懂技术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4] - 资金链服务功能不完善 对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精准度不足 投后管理跟不上 资本退出机制不健全 [4] - 产业链应用场景不够丰富 民生领域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 [4] 顶层设计解决方案 - 打造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体系 从单个项目思维转变为生态思维 充分回收失败项目的人才技术价值 [5] - 优化人才链支撑体系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中间人" 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人员激励机制 [5] - 健全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培育"耐心资本" [6]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 转化率偏低主因在于政策执行、科研生态与转化能力三方面障碍 [8] - 需建立"有权转、愿意转、能转好"长效机制 设立跨部门政策协调服务机构提供一门式服务 [9]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将专利质量和布局作为重要指标 引导高校设立产业共性难点课题 [9] - 支持建设中试熟化、概念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 帮助实验室成果跨越"死亡之谷" [9] 人才流动制度突破 - 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向旋转门"机制 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 [10] - 推广"科技副总""校企双聘"制度 建立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旋转门机制 [10] - 支持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 吸引国际化人才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10] 科技金融体系构建 - 培育长期资本关注企业长期成长价值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示范引领作用 [12] - 促进创投行业多元化发展 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12] - 优化激励政策 实施针对性税收优惠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12] - 完善多元化资本退出机制 发展并购市场 培育S基金 [12] 长期资本引导策略 - 将社保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比例上限从10%提高至20% 允许养老金以适当比例投入股权领域 [13] - 鼓励中长期资金以组合投资方式进入股权领域 不对单个项目考核 [13] - 发展S基金让中长期资金在直投基金运行中后期进场 降低投资不确定性 [13] - 鼓励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自主配置创投基金产品 为风险偏好较高者提供充足策略选择 [14]
专访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促进“四链”融合 构建更具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9-04 05:10
中国科技创新生态挑战与对策 - 中国处于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跃迁的关键节点 人工智能 纳米科技 量子信息 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 [2] - 面临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协同不足的结构性梗阻 具体表现为科研成果转化难 初创企业融资难 高端人才留人难 [2] 四链融合核心挑战 - 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不足 存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现象 转化效率待提升 [3] - 人才链支撑不足 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及懂技术 通市场和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衔接不紧 [3] - 资金链服务功能不完善 对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精准度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 投后管理跟不上 资本退出机制不健全 [3] - 产业链应用场景不够丰富 民生领域存在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短板 [3] 顶层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 - 打造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体系 从单个项目思维转向生态思维 回收失败项目的人才 技术 资金设备及经验教训价值 [4] - 优化人才链支撑体系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中间人" 高校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人员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给予技术转移人士高端人才待遇 [4] - 健全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早期投资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培育"耐心资本" [5]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障碍 - 政策执行层面存在文件分散 协调不足 监测评估缺失导致传导不畅 [6] - 科研生态层面部分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基金会和孵化器等支撑体系功能不完善 [6] - 转化能力层面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短缺 难以弥合实验室与市场鸿沟 [6] 长效转化机制构建 - 设立跨部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协调服务机构 提供"一门式"政策咨询与辅导服务 确保"有权转" [7]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参与科研立项与评估 将专利质量和布局作为重要指标 提升专利许可价值 [7] - 支持建设中试熟化 概念验证 企业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 帮助实验室成果跨越"死亡之谷" [7] 人才流动制度创新 - 探索灵活人事管理制度 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 保障合法权益 [8] - 鼓励高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专家 推广"科技副总"和"校企双聘"制度 建立双向"旋转门"机制 [8] - 支持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 吸引国际化人才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技术指导与项目合作 [8] 科技金融体系构建 - 培育长期资本关注企业长期成长价值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特别是省级母基金的示范引领作用 [9] - 促进创投行业多元化发展 拓宽资金来源 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创投配置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9] - 优化激励政策 实施针对性税收优惠 简化行政审批 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和信用增信支持 [9] - 完善多元化资本退出机制 发展并购市场 股权转让渠道和S基金 [9] 长期资本引导策略 - 将社保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比例上限从10%提高至20% 允许各省份养老金以适当比例投入股权领域 [11] - 鼓励中长期资金以组合投资方式进入股权领域 不对单个项目考核 [11] - 发展S基金允许中长期资金在直投基金运行中后期进场 降低不确定性并享受资产价格折让 [11] - 鼓励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自主配置创投基金产品 为高风险偏好者提供充足配置策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