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类产品
搜索文档
明微电子第三季度净利884.1万元,同比猛增785.02%
巨潮资讯· 2025-10-31 18:22
10月30日,明微电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5.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84.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85.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0.4万元,同比增长131.21%; 2025年前三季度,明微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4.4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1.49万元,同比下降577.53%;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4114.97万元。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上年同期增 | | 年初至报告期 末比上年同期 | | --- | --- | --- | --- | --- | | | |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 | | | 减变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76, 554, 014. 86 | 15. 96 | 462, 367, 390. 99 | 4. 41 | | 利润总额 | 7, 016, 565. 63 | 376. 99 | -35, 347, 481. 06 | -1, 078. 98 | | ...
英集芯(688209):多领域新品驱动销量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15 20:27
业务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深度挖掘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新兴市场需求 [1] - 公司推动电源管理类、数模混合SoC类及电池管理类三大核心业务产品线快速放量与市场突破 [1]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成功推出国内首款符合AEC-Q100标准的USB hub芯片,并开始导入Tier1头部客户 [1] -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产品矩阵实现从微瓦级微光搜集到千瓦级大功率MPPT DC-DC的全覆盖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在PMU领域,公司联合多家先进制程算力芯片原厂协同研发,成功研发多款PMU产品并实现稳定供货 [1] - 在锂电池管理领域,公司凭借高集成度解决方案(单芯片内置MCU、Buck boost充电和PD快充协议)在电动工具、智能家电等场景的行业头部客户中完成大批量出货 [1] - 在AC-DC领域,公司量产具有创新架构的Buck PFC芯片,显著降低方案BOM成本与产品尺寸,并为多个手机品牌的Inbox充电器提供全套方案,实现大批量出货 [1] - 公司与参股公司联合开发的连续血糖检测CGM AFE芯片性能指标比肩国际一线品牌,具备超低功耗优势,并开始导入国内一线CGM客户 [2] 外延并购与产品矩阵 - 公司成功竞得成都蕊源半导体15%股权,该公司以DC-DC芯片为主,产品涵盖多系列电源管理芯片 [2] - 此次交易助力公司快速切入DC-DC领域,实现消费、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安防监控市场全覆盖 [2] - 并购丰富了公司产品矩阵,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智能电力、消费电子等场景,客户涵盖海康威视、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 [2]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16.6亿元,2026年为19.3亿元,2027年为21.9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2026年为2.0亿元,2027年为2.6亿元 [3]
【机构调研记录】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调研顺络电子
证券之星· 2025-08-04 08:06
业务进展 - 数据中心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2025年上半年实现订单重要增长 [1] - 汽车电子产品实现三电系统等电动化场景全面覆盖 并延伸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应用场景 [1] - 手机通讯应用领域是传统优势市场 AI+应用推广对电源管理类产品需求提升 [1] 产品与技术 - 新型结构钽电容产品采用PCB封装 性能大幅改善 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 持续投入扩产主要为新兴领域及新工艺系列产品 如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 [1] 经营状况 - 公司海外业务敞口不足20% 海外客户上半年存在季节性备库存行为 [1] - 公司订单饱满 不同业务线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1] - 公司毛利率保持在同行业较优水平 预期维持稳定 [1] 研发与费用 - 公司费用支出整体受控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努力控制其他费用率 [1]
顺络电子:手机通讯应用领域是公司的传统优势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1 19:09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覆盖 - 手机通讯应用领域是公司的传统优势市场且份额占比较高 [1] - 公司是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并已实现产业链核心客户的全覆盖 [1] - 横向拓展单部手机中能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产品线系列 [1] 研发投入与产品竞争力 - 公司不断投入研发力量并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1] - 推动新产品快速增长且份额快速提升 [1] AI技术驱动需求增长 - AI+应用大量推广且AI端侧功能应用对电源管理类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 [1] - AI技术应用带动公司产品在手机单机价值量逐年持续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