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盲盒等)
icon
搜索文档
当旅游旺季遇上世运会 “赛事+文旅”为暑期游再添“一把火”
央视网· 2025-08-17 14:47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 - 成都借助世运会展现城市发展活力 通过赛事推动"运动无限"与城市气象结合 [1] - 赛事期间新建改造体育公园77个 建设社区运动角407个 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 开放130个"世运空间" [9] - 两年内举办140多项国际和全国性赛事 显著提升城市影响力并拉动经济消费 [9] 文创与特许商品销售 - 世运会吉祥物"蜀宝"和"锦仔"衍生出三星堆青铜面具、川剧变脸等文创产品 成为热门赛事限定款 [3] - 赛会纪念品商店及集装箱销售点遍布场馆与街道 吸引大量消费者 [3] - 非遗特色市集汇集大漆、银花丝、竹编等手工艺 运动员积极参与制作体验 [13]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成都为国际游客提供500多家离境退税商店 优化消费体验 [7] - 地铁全线支持银联卡及境外信用卡刷卡乘车 提升交通便利性 [7] - "火锅巴士"、"锦江游船"及熊猫基地等景点吸引国际游客赛后观光 [5] 文化传播与体验活动 - 世运村设立中医药体验区 推拿和正骨服务受运动员青睐 助力体能恢复 [16] - 书画体验区吸引外国运动员参与中文书写和山水画临摹 [16] - "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展出百余件体育文化主题展品 累计接待超20万人次 [17][18]
潮玩“谷子”爆发,阅文集团上半年净利大增68.5%,IP衍生品GMV达4.8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13 15: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9亿元同比下滑23.9%主要因版权运营授权收入减少48.4% [2] - 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68.5%得益于收入成本减少25.1%及营销开支缩减20.4% [2][5] - 在线业务收入19.85亿元占总收入62.2%同比增长2.3% [2] 业务结构 - 在线业务由付费阅读、广告和游戏分销构成MPU达920万同比增长4.5% [2][3] - 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12.05亿元同比减少46.4%因新丽传媒无新剧上线贡献收入下降 [3] - 2024年影视爆款如《热辣滚烫》《与凤行》带动业绩但2025年项目排期导致收入断层 [4] IP衍生品发展 - 衍生品GMV达4.8亿元接近2024全年水平头部IP如《全职高手》《诡秘之主》表现突出 [6][8] - 覆盖谷子、卡牌、盲盒等全品类并投资Hitcard、超级元气工厂等产业链企业 [8][9] - 举办《全职高手》瑞士主题线下活动吸引数千粉丝参与强化IP生态联动 [6] 内容生态 - 上半年新增20万作家和41万本小说平台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0% [3] - 动漫领域推出《斗破苍穹》等续作其中《斗破苍穹》登顶腾讯视频付费榜第一 [6] - 影视储备丰富新丽传媒下半年计划播出5部剧集包括已播出的豆瓣8.0分《扫毒风暴》 [4] 战略方向 - 加速IP生态链发展通过影视化、衍生品开发及第三方IP合作提升商业化空间 [7][8] - 强调衍生品业务需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计划拓展中腰部IP定制产品 [2][8] - 行业层面潮玩领域并购活跃如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万达投资52TOYS等 [8]
离境退税服务升级,“即买即退”提速消费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02 14:02
政策推广与升级 -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4月将"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四川天府新区借世运会契机全面升级离境退税服务[1] - "即买即退"政策将退税环节从离境时提前至购物时,境外旅客可现场领取退税款[13] - 政策调整包括退税物品金额门槛从500元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4] 服务实施细节 - 工商银行作为代理机构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和零钱包便利,支持退税款二次消费[15] - 成都IFS在2024年设立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将退税窗口前移至商业综合体[15] - 天府新区12家"即买即退"商店覆盖世运特许商品、3C产品、川酒川茶等热门品类[16] 商业布局与成效 - 兴隆湖世运特许商品零售店位于3大赛场中心位置,8月7日前全面启动退税功能[9] - 2024年成都离境退税商店达429家(同比+34%),其中49家为"即买即退"商店[15] - 成都2024年离境退税金额近3000万元,带动商品销售额2.5亿元(同比+400%)[15] 地理分布 - 天府新区12处"即买即退"点位包括兴隆湖零售店、三利广场店、华为体验店等[18]
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减少收费区域,串起周边商圈—— 算对这笔长远账(记录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13 05:58
景区改造与免费开放 - 南昌市滕王阁景区实施重大改造,向北扩建188亩新景区并串联周边商圈,收费区域从120亩缩减至57亩,大部分区域24小时免费开放[1] - 免费开放政策导致景区每年减少门票收入1000多万元,同时开放面积扩大到640多亩使保洁、安保成本翻倍[1][2] - 改革初衷是打破景区围墙封闭状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赣江岸线资源,将城市名片与自然景观重新连接[2] 商业模式转型 - 景区转变思路从"流量"到"留量",通过串联周边网红商圈、引入灯光秀和文化展演等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3] - 重新规划商业布局并提升服务质量,所有服务人员接受重新培训,绩效与服务星级挂钩[3] - 文创产品销售表现亮眼,6月销售额环比增长5%,新推出的VR体验和文创产品如香薰、盲盒受到游客青睐[3] 经营成果与周边效应 - 2024年买票游客同比增加2.4万人次,景区旅游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3] - 古街商铺招租火爆,租金相比此前上涨超60%,已签约金额近千万元[3] - 上半年核心景区接待游客210.5万人同比增长15.81%,免费开放区域累计吸引游客超650万人次[7] 区域经济带动 - 景区开放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大士院街区等老旧区域涌现新晋网红打卡点[5] - 周边餐饮业显著受益,有小吃店从6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客流量大幅增加[6] - 不仅核心景区消费增长,还带动了南昌市老城区整体景点消费,形成旅游综合收益[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