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文旅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赛事经济激活文旅消费 深圳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超22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1-18 15:02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 文旅消费齐升级 11月17日上午,第十五届全运会第三场"城市体育性格"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举行。深圳市 政府副秘书长吴筠在会上披露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累计接待游客达1.42亿人次, 同比增长5.7%;实现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同比增长12.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入境游客突破3000 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达2748.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1%。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深圳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通过"赛事+文旅"深度融合,有效激活消 费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跟着赛事去旅行 渐成消费新趋势 深圳秉承"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将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提升行动, 并推出"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动。 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生就是"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一员。他专程来深圳观看在宝安体育场举行的足球比 赛。观赛后,李先生利用赛事门票上的"票根超值大礼包",带着家人登上了"湾区之光"摩天轮,并在欢 乐海岸享受美食。"一场比赛,带动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短途旅行,住宿、餐饮、门票等消费加起来超 ...
东莞放大招!即日起至明年3月,市民游客将享受多项消费优惠
搜狐财经· 2025-11-05 17:16
活动概览 - 东莞于11月5日启动主题为“乐购东莞 潮起来”的跨年消费季活动,活动时间从2025年11月持续至2026年3月,覆盖岁末年初消费旺季 [1] - 活动围绕零售、餐饮、文旅、农业、文化、体育六大领域推出“乐购”、“乐尝”、“乐游”、“乐耕”、“乐赏”、“乐竞”六大主题活动 [1] - 活动预计带动超千家企业与平台参与,采用“赛事引流—活动体验—消费转化”的闭环模式 [1] - 活动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民受益”为原则,旨在抢抓十五运会、APEC峰会、双十一、元旦、春节等关键节点,创新“制造+商贸+文旅”消费场景 [3] 零售消费(乐购东莞) - 聚焦零售消费,推出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数码等以旧换新补贴 [4] - 联合电商平台开展“莞货优品”线上促销,并在元旦、春节期间发放覆盖3C、家居、食品等重点品类的零售消费券 [4] - 依托家博会、莞货会、名家具展、汽车消费文化节、年货集市、“正!香港”嘉年华等活动,推动“制造+设计+商贸”融合发展 [4] - “广东优品购”消费券覆盖四大类产品:汽车购新最高补贴5000元,电视机、冰箱等8类家电最高补贴1000元,手机、平板等5类电子产品及运动自行车等6类体育用品最高补贴500元 [13] 餐饮住宿(乐尝东莞) - 着力激活住宿餐饮消费,联合美团、抖音、饿了么、云闪付等平台开展秋冬美食促消费并发放餐饮消费券 [4] - 举办“食在东莞”乐购嘉年华、腊味大会、盆菜节等活动 [4] - 结合“赛事+活动+消费”场景为持票观众提供住宿立减、餐饮满减及免费茶饮等专属优惠 [4] - 餐饮消费券为8折优惠,覆盖整个消费季 [13] 文旅体育(乐游东莞/乐竞东莞) - 围绕十五运会、APEC峰会、“请到广东过大年”三大主题推出10+N项文旅促消费活动,持续打造“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 [4] - 发布“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精品路线,开设“赛事+观光”游览专线,推动景区推出“赛事+景区”套餐产品,实现凭票享优惠 [4] - 推出6条“跟着全运游东莞”精品路线,在A级景区、观赛酒店、高铁站投放旅游攻略,联动商家推出门票优惠、延时退房等服务 [8] - 充分利用全运会赛事氛围,引进承办高水平赛事、培育本土品牌赛事,推出篮球项目惠民门票,深化“体育+”融合,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5] 农业与文化(乐耕东莞/乐赏东莞) - 聚焦农业观光消费,11月将在中堂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设置非遗美食街、组织农企展销 [5] - 2026年2月7-16日将举办厚街镇迎春花市年货嘉年华,元旦至春节期间还将举办朱顶红花卉促消费活动并发放满减消费补贴 [5] - 着力激活文化消费,将举办第二届“岭南水乡国际动漫周”、新年潮玩灯会等活动,开发人文风景、东莞烧鹅文创周边及纪念册 [5]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于11月21日在中堂镇举办,亮点包括稻田丰收开割活动、农产品直播购物、展示现代化农业装备及凤岗分会场的金枪鱼加工交易中心宣传与试吃活动 [14] 潮玩产业联动 - 作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4家潮玩企业入选十五运会特许商品生产商,分别为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东莞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广东我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9] - 相关企业推出创新产品,如康达公司生产的AI毛绒吉祥物可互动学习,文博公司将醒狮非遗与赛事精神融合推出岭南特色吉祥物 [9] - 围绕商圈、比赛场馆、酒店及邮政网点设置了吉祥物售卖点,包括3处潮玩快闪店、3个比赛场馆特许零售店、4个酒店内零售摊位及邮政网点 [9] 支持保障机制 - 建立了“市镇、政企、政银、线上线下”四维联动机制强化保障 [6] - 政银联动方面,动员金融机构参与活动并推出自有优惠叠加政府优惠,开展“乐购东莞・支付有礼”活动,推进消费贷政策实施,建设“一刻钟数字生活服务平台”,开展发票抽奖活动 [6] - 线上线下联动打通渠道构建全域消费生态,线上依托电商平台发放电子消费券,线下聚焦商圈、展会等场景打造沉浸式消费氛围,同步优化多语言支付服务便利跨境消费 [6]
目标打造“综合性顶流赛事品牌”
新华日报· 2025-11-05 15:41
赛事体系规划 - 构建“一超多强、全面开花”的赛事体系,重点打造全省城市足球联赛作为超级品牌,并发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群众基础广泛的赛事 [2] - 积极引进培育世界箭联射箭世界杯、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形成“一城市多品牌,一县区一特色”的赛事矩阵 [2] - 鼓励支持水上运动、航空飞行等精品户外赛事,以及“村BA”、飞盘、桨板等大众特色和潮流赛事,推动赛事活动百花齐放 [3] - 健全赛事熔断机制、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联合惩戒以保障赛事经济发展环境 [3] 消费提振举措 - 联动打造573个集观赛、购物、美食、互动娱乐于一体的“苏超第二现场”,覆盖重点商业综合体、商场等场景 [4] - 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公园、进街区、进商圈”,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实现“特色赛事+苏新消费”深度融合 [4] - “十五五”期间每年将打造10—15个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 [4] - 推出消费促进政策如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消费满减活动,探索打包票务、住宿、交通、餐饮的文体旅套餐 [5] - 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以提高可售票数量,直接增加优质赛事市场供给并释放观赛消费潜力 [5] - 利用“金角银边”建设体育设施,鼓励利用存量资源并简化审批流程以保障用地 [5] 产业融合发展 - 深化“赛事+文旅”融合,“十五五”期间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每年打造3—5个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6] - “苏超”赛季期间全省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1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8%,其中外地游客14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3.22% [6]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145.7亿元、同比增长27.1%,将构建环太湖、沿长江等“水韵江苏”户外运动目的地体系 [6] - 推动“赛事+制造”强链升级,引导体育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建设创新研发中心,打造若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 [7] - 拓展“赛事+服务”新兴业态,围绕康养、休闲农业、教育培训等领域延长价值链 [7] - 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1604家体育重点企业的银行授信金额达2288亿元、同比增长39.8% [7]
江苏出台17条举措提振体育消费 “苏超”下一步怎么走目标打造“综合性顶流赛事品牌”
新华日报· 2025-11-05 07:22
核心观点 - 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化赛事体系、拓展消费场景、延伸产业链条,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产业“增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赛事体系构建 - 着力构建“一超多强、全面开花”的赛事体系,重点打造全省城市足球联赛作为超级品牌,推进其专业化、品牌化建设 [2] - 在做强足球联赛的同时,大力发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群众基础广泛的赛事,并积极引进培育世界箭联射箭世界杯、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形成“一城市多品牌,一县区一特色”的矩阵 [2] - 鼓励和支持水上运动、航空飞行等精品户外赛事,以及“村BA”、飞盘、桨板等大众特色和潮流赛事,推动各类赛事活动百花齐放 [3] - 提出健全赛事熔断机制、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假赌黑”风险监测预警和联合惩戒,以优化赛事经济发展环境 [3] 消费场景拓展与潜力激发 - 通过打造沉浸式“第二现场”和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公园、进街区、进商圈”,使赛事活动本身成为消费目的地,已联动打造573个“苏超第二现场” [4] - 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每年打造10—15个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并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实现“特色赛事+苏新消费”的深度融合 [4] - 推出一系列消费促进政策,包括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消费满减活动,以及探索打包票务、住宿、交通、餐饮的文体旅套餐 [5] - 提出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以提高可售票数量,并利用“金角银边”建设体育设施、简化审批流程,以增加优质赛事市场供给和释放观赛消费潜力 [5]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赋能 - 围绕深化“赛事+文旅”、提升“赛事+制造”、做精“赛事+服务”,推动赛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6] - 在“赛事+文旅”方面,“十五五”期间将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每年打造3—5个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出10个以上省级体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6] - “苏超”赛季期间,全省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1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8%,其中外地游客14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3.22%,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145.7亿元、同比增长27.1% [6] - 在“赛事+制造”方面,将引导体育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建设创新研发中心,打造若干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户外运动装备、健身器材等特色产业集群 [7] - 金融支持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1604家体育重点企业的银行授信金额达2288亿元、同比增长39.8%,并探索运用“苏体贷”、门票收费权质押等工具 [7]
内蒙古库布齐:赛事拉动假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10-12 07:23
赛事活动与市场反响 - 2025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杭锦旗站暨库布齐大越野沙漠拉力赛于国庆中秋期间举办,吸引了全国越野爱好者[1] - 赛事期间杭锦旗累计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4亿元[3] - 大型实景马术剧《英雄》几乎场场爆满,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区域综合消费水平[3] 区域经济与消费拉动 - 赛事期间杭锦旗各大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现象,餐饮及特色产品销量显著提升[1] - 牧民经营的牧家乐等业态座无虚席,成为“赛事+文旅”模式惠及普通民众的例证[1] - 库布齐07号沙漠公路在“双节”期间每天吸引至少上百辆越野车体验穿沙,带动沿途商业活动[2] 发展战略与品牌建设 - 当地政府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旅游权益包,整合景区、住宿与餐饮资源,设计多条沙漠主题旅游线路[2] - 系统推进“赛事引流-旅游承接-产业延伸”发展路径,将赛事观众转化为旅游客群以拉动复合型消费[2] - 持续打造“穿越库布齐”沙漠文旅品牌,计划拓展沙漠研学、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2] 行业趋势与模式创新 - 专业赛事与自然地貌融合塑造出库布齐独有的沙漠运动品牌,吸引全国各地选手和观众[1] - “沙海天路”沙漠公路为游客提供兼具平坦柏油路速度与沙丘越野的双重体验[2] - 探索出一条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径,改变人们对沙漠的传统印象[3]
沙海变金海 内蒙古库布齐:赛事拉动假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10-10 19:56
赛事活动与品牌建设 - 2025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杭锦旗站暨库布齐大越野沙漠拉力赛在国庆中秋期间举办,吸引全国越野爱好者[1] - 库布齐沙漠赛道因地形复杂多变极具挑战性,持续吸引选手和观众,塑造出独有的沙漠运动品牌[1] - 除核心赛事外,鄂尔多斯草原旅游景区推出的大型马术剧《英雄》几乎场场爆满,作为优质配套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6] 旅游消费与经济影响 - 假日期间杭锦旗各大酒店一房难求,餐饮及特色产品销量显著提升,人潮带动消费热潮[3] - 10月1日至5日杭锦旗累计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4亿元[6] - 赛事经济辐射至沙漠腹地,牧民经营的牧家乐等生意兴隆,体现“赛事+文旅”模式对当地居民的惠及[3] 基础设施与游客体验 - 库布齐07号沙漠公路被网友称为“沙海天路”,假期吸引大量越野车和摩托车爱好者体验穿沙[5] - 该沙漠公路提供平坦柏油路享受速度与驶入沙丘体验越野的双重独特体验[5] - 当地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旅游权益包,整合景区、住宿与餐饮资源,设计多条沙漠主题旅游线路[3] 发展战略与产业延伸 - 当地系统推进“赛事引流—旅游承接—产业延伸”路径,将赛事观众转化为旅游客群以拉动复合型消费[5] - 未来将持续打造“穿越库布齐”沙漠文旅品牌,提升赛事专业度并拓展沙漠研学、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5] - “赛事+文旅”模式作为支点,撬动沙漠资源向经济动能转化,为沙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样本[6]
“川超”川南川北赛区球迷商家各有“超”法,持续催热文旅市场 “超宠客”带给城市“钞能力”
四川日报· 2025-10-10 08:18
赛事活动概况 - 10月7日至8日,“川超”联赛举行南北赛区焦点对决,川南赛区内江主场迎战宜宾,泸州与自贡展开对决,川北赛区阿坝对阵甘孜,绵阳对阵德阳 [2] - 赛事结合“赛事+文旅”模式,有效带动举办地文旅消费市场,实现体育竞技与城市经济的协同促进 [3]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内江在赛场周边打造特色集市,集中展销本地老字号和名小吃,如板板桥油炸粑,吸引大量游客消费 [4][8] - 绵阳主场外设立“乐享川超”消费集市,展示绵阳米粉、江油肥肠等美食及非遗文创产品,德阳队也将广汉缠丝兔、剑南春等特产带至绵阳进行展销 [4] - 宜宾推出“三免三游”活动,为外地游客提供免费燃面、充电、品酒及文旅产品抽奖福利 [9] - 泸州在五环广场集市设置展位,凭观赛票根可领取两瓶“川超”纪念版小酒 [9] - 凭“川超”球票,游客在内江可免27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在绵阳可享所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及12家星级酒店预订全网最低价再打9折的优惠 [8][9] - 甘孜州对运动员实行全州115个A级旅游景区门票全免,持票根观众享收费景区门票半价,阿坝州对购买九寨沟等景区门票的游客提供其他多个景区门票7折优惠 [9][10] - 德阳发放汽车、3C数码、家电消费券,部分酒店和餐饮商家推出菜品赠券、套餐优惠等专属活动 [9]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川超”赛事将观赛人流转化为旅游客流,带动举办地文旅消费高峰,例如内江主场比赛前一天,当地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08% [6] - 内江老字号牛肉面店假期24小时营业,椑木镇门氏板板桥油炸粑门店出现排长队情况,生意火爆 [8] - 赛事成为球迷的“文旅向导”,球迷追赛的同时进行周边旅游,延伸为深度游,城市凭借独特吸引力实现经济赋能 [5]
“苏超”淘汰赛火热,“票根+”经济带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中国证券报· 2025-10-08 18:09
赛事热度与游客规模 - 购票场均中签率仅5%左右,显示赛事门票需求极为旺盛 [1] - 苏超1/4决赛现场观赛人数再创新高,达61355人 [1] - 国庆假期前四天(10月1日至4日16时),江苏纳入监测的文旅单位累计接待游客超3825万人次,已接近去年整个国庆假期接待人次 [1] - 10月6日16时至7日16时,单日接待游客达802.12万人次 [1] 文旅融合活动与政策 - 双节期间江苏省文旅厅联动全省推出文旅活动超4200项,打造集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旅产品 [2] - 围绕苏超赛事推出系列文旅融合活动,通过“赛事+旅游”、“票根+优惠”等创新模式打造假日消费新场景 [2] - 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优惠券、特定人群优惠等150余项暖心惠民措施 [2] - 将赛事与新“夜”态结合,联动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策划开展演艺展览、市集展会等137项多元活动 [2] - 例如南京玄武区举办“长江路文博之夜”系列活动,宿迁在足球场外设置30个“第二现场”并推出100项文旅活动及18项旅游优惠政策 [2] - 苏州、扬州、常州等地文旅部门积极配套,如扬州新增5条赛事定制公交专线,镇江景区面向特定球迷及游客推出免费游等福利 [3] 赛事经济与消费拉动效应 - 苏超常规赛期间,常州6个主场赛事预计观赛人数超50万人次,带动客流200万人次以上 [4] - 常州景区游客同比增长超过27%,其中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38.8%,拉动消费超过15亿元 [4] - 各地推出“票根+”联动优惠,如苏州支持相关游客免费游览多个古镇,镇江通过平台提供20%政府补贴且最高优惠达50% [4] - 南京升级“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活动,参与市场主体增至418家,观众凭票可享景区、住宿餐饮、商场购物三重优惠 [4] - 长假前五天南京市累计接待游客1406.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上升13.4% [4] 行业趋势与消费模式转变 - 行业观察指出中国旅游市场消费结构正从单一走向多层次,“旅行+票根”是文旅融合的典型样本 [5] - 票根正成为撬动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旅行者消费场景从交通、住宿、观光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娱与休闲领域 [5] - 消费偏好从功能导向转向个性化与体验导向 [5]
追光|这场国际比赛,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新华社· 2025-10-04 16:59
行业技术实力展示 - 国际汽联生态拉力杯是国际汽车联合会为新能源汽车打造的国际顶级赛事,2025年共设14站比赛,中国站为第11站且是欧洲之外举办的唯一一站[7] - 国内外车手驾驶中国自主生产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成功应对山区连续弯道、陡坡及多变天气等复杂挑战,顺利完成比赛任务[7] - 赛事不仅关注竞技成绩,更注重驾驶能耗指数和环保表现,集中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和技术实力[7][9] 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 - 通过该赛事,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国际汽联赛车目录,成为全球顶级车手可直接选用的参赛车型[9] - 赛事有奇瑞、江淮、蔚来、理想、五菱等多个中国车企参与,提供了参赛和保障车辆[11] - 赛事组织国际车手参观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国际车手对高科技感的生产线印象深刻,称合肥为新兴的“电动汽车之都”[11] - 赛事有利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运动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打入海外市场[9] 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 - 赛事路线经过精心设计,800公里路线串联安徽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形成“赛事+文旅”的沉浸式体验[13][14][16] - 为放大赛事效应,已推出“跟着赛事游安徽·百千万系列”主题活动,从9月持续至国庆假期,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优惠举措[16] - 活动形成“观赛+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为沿线城市带来文旅消费增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6] - 国际赛事成为展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激活消费、拉动经济的“强引擎”[18]
“花式宠粉”,不负球迷的每一分热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06:49
赛事组织与服务体验 - 通过“科技赋能”提升观赛体验,提供“一起乒乒乓乓”小程序,集成赛事日程、场馆分布、服务导览、票务预约及沉浸式探馆服务[4] - 优化交通出行方式,推出4组对开巴士串联全区商圈,并安排11辆微循环接驳车覆盖首钢园区,同时提供覆盖多个商圈和重点区域的停车福利[4] - 国庆假期首钢园P3、P4停车场免费开放,喜隆多、京西大悦城、郎园Park等场所停车场对持WTT当日票根的球迷提供减免优惠,打造“丝滑”观赛体验[4] 文旅配套与消费激活 - 围绕赛事精心安排“智游”、“惠游”、“畅游”三大板块配套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5] - “智游”板块依托“智游石景山AI助手”为游客生成“千人千面”专属行程,“惠游”板块发售涵盖110余项权益的区域型城市文旅年票,并激活“票根经济”[5] - “畅游”板块在国庆期间推出中国国际糖果季、模式口驼铃音乐嘉年华、西山八大处文化周、石景山游乐园京彩灯会等丰富活动[5] 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 - “赛事+文旅”模式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及综合带动性强的特点,展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独特魅力,是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7] - 作为昔日的北京重工业基地,石景山区正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7] - 通过打造独特沉浸式体验吸引人们“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形成“情感共鸣—口碑传播—客源增长”的良性循环,带动经济社会多领域发展[7] 消费趋势与市场反馈 - 当前文旅消费趋势从追求地理迁移转向心灵栖居,从走马观花打卡转向情绪沉浸式体验,用户更愿意为“氛围感”和“体验感”买单[6] - “花式宠粉”的努力过程与积极市场反馈证明,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丰富产品供给能为游客带来更舒心体验,为城市发展创造更美好明天[8] - 快乐成为“刚需”和生产力,解锁新奇可持续的消费场景和美好难忘的消费体验是用户思维的体现,能有效促进消费、繁荣市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