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证券化

搜索文档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深圳改革创新再大步向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0:5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 - 政策聚焦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实施等具体内容 [1] - 深圳将推进"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作为产业发展重要经验 [4] 人才机制改革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管理和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2] - 加强产学研协同,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3] 生产要素优化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和知识产权证券化 [4]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 [4] - 进一步对标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4] 产业基础优势 - 深交所创业板新增577家上市公司,90%为高新技术企业,首发募资近5500亿元 [6] - 深圳人才总量超700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经营主体448.7万户 [6]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6]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16.4%),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16.5%) [6]
提振消费,金融要回归服务本质
北京商报· 2025-05-27 21:32
消费与金融的关系 - 消费是经济的"毛细血管",连接人间烟火和发展大局,金融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杠杆 [1] - 金融提振消费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精准识别需求、优化产品设计、降低消费门槛,回归服务实体和改善民生的本质 [1] - 金融既能通过消费信贷解放预算约束,又能通过乘数效应撬动经济循环,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 消费升级的必要性 - 当前经济面临外部贸易摩擦与产业链重构,内需需做大做强,内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矛盾凸显 [1] - 消费升级是破解结构性矛盾的钥匙和经济转型的新支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1] - 居民储蓄意愿强、养老教育负担重、优质供给缺口大等问题阻碍消费潜力释放 [1] 激活消费潜力的关键 - 破解"能消费"需提升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2] - 破解"敢消费"需完善社会保障、减轻民生负担 [2] - 破解"愿消费"需丰富消费供给、优化消费体验 [2] 金融提振消费的原则 - 金融可以"解近渴"但非"万金油",需坚持"适度普惠、精准滴灌",避免居民杠杆率失控 [2] - 金融要"造活水"而非"发大水",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如支持国货研发、助力老字号焕新 [3] - 金融需当"筑堤坝",守住民生底线,如探索"保险+信贷"组合产品,加强金融素养教育 [3] 金融与产业升级的联动 - 金融资源精准灌溉优质供给端,形成"供给升级-需求释放"的正向循环 [3] - 通过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证券化、消费大数据反哺生产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3] - 金融机构需以用户需求为圆心、产业升级为半径,真正激活消费潜力 [3]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0:34
构建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的战略意义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保障,提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1] -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优化创新资本供给 [2] - 增强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力,支撑国家战略安全与产业链稳定 [2] -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下沉 [3] - 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际竞争力 [3] 科技金融顶层设计的核心政策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4] -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投入机制,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及企业创投基金 [5] - 推出十五条政策措施,覆盖资金供给、产品创新、风险分担、生态营造及开放合作 [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向 - 发展科技贷款专属产品,建立差别化授信政策与投贷联动机制 [6] -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证券化试点,开发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6] - 鼓励保险机构研发覆盖研发全周期的科技保险,如首台套装备保险 [6] - 简化科技企业上市流程,发展创新创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 [6] 风险分担与评价体系构建 - 建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基金 [7] - 推行科技金融风险容错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 [7] - 创新积分制动态评估企业创新能力,引导资源精准配置 [7] 区域协同与生态建设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建设科技金融试验区 [8] - 发展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与技术交易平台 [8] - 推动高校与金融机构联合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8] 开放合作与政策执行保障 - 鼓励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与国际并购,对接全球创新资源 [9] -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科技金融政策清单与责任分工 [9] - 加强政策执行监测评估,确保措施落地 [9] 实践层面的关键制度完善 -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能力与激励机制 [10] - 强化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体系与资源精准投放 [10] - 推动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缩短政策落地路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