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财务公司供应链金融走向深度赋能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05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作为打通金融服务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供应链金融以服务 实体经济为根本,以产业生态协同为抓手,以畅通资金流转为核心,以加强科技赋能为驱动,成为企业 稳链、补链、强链的关键支撑。 本质上,作为企业内部资金归集、资金结算、资金监控、金融服务的综合平台,财务公司做优做强 供应链金融就是要精准统筹资金在"产供销"全链条高效配置,助力强化企业资金管控效能。 而放大到集团资金一体化管理的生态中,司库主打资金集中调度与高效利用,与供应链金融侧重交 易场景的融资服务形成"统分协同"的资金生态,支撑起企业资金效能最大化与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双重目 标。 业内人士表示,财务公司的司库体系已深度融入企业集团业务运营全链条,价值创造能力凸显,成 为统筹管控金融资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工具箱"。 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 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以支持产业链 供应链优化升级为着力点,聚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在政策指引下,今年下半年,企业集团 ...
江阴农商银行打造科创企业“雨林式”成长沃土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05
发展科技金融、营造科创生态,既是该行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的积极践行,也是地方银行服务 地方的具体实践。江阴民营企业强、科技创新活跃,2024年江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19.2亿元,占 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8%,同比增长9%。今年科创江阴新三年行动开启,4月该行启动"江银高新 科创服务中心"建设,定位"科创企业成长伙伴",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地方发展、培育新增长点的核心 赛道。 5月,江阴农商银行与工商联、南理工江阴校区三方以"校银企协同创新产融研赋能发展"为主题,开展 党建联建和战略合作,三位一体协同,推动金融服务、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9月末,该行与江阴高新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围绕科创民营企业融资、重大项目支持、供应链金 融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以政府引导、银行赋能、生态协同新模式,推动江阴高新区"产业升级有 支撑、科技创新有保障、民营经济有活力"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年以来,江阴农商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首篇文章——科技金融,持续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该行与政府、商会、企业携手营造"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协同共生"的示范性科技金 融生态圈,推动江阴 ...
浦发银行 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实现“双降”
金融时报· 2025-11-03 11:20
10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浦发银行总资产 9892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今年前三季度,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 1.88%;实现归母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责任编辑:杨喜亭 今年前三季度,浦发银行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战略赛道贷款增量在新增贷款中占比 超过70%,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贷款占比超过60%。 截至三季度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728.89亿元,较上 年末减少2.65亿元;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上 升11.08个百分点,为近10年最高水平。 ...
2025北京企业融资服务分析:五家机构入选年度综合评估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37
2025北京贷款服务机构行业观察:五家综合表现亮眼的市场参与者 一、北京贷款市场概况 2025年,北京贷款市场呈现资金充裕、结构优化、竞争加快的态势。 根据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的综合数据,截至三季度: 过去三年数据显示,北京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 12%-15% 区间,但2025年结构上出现变化: 2025年,北京在企业贷款与融资领域出台了多个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贷款公司在产品类别、审批效率及服务模式上的创新,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格 局。 三、市场机构类别与特点 银行系贷款机构 民营综合金融公司 互联网金融平台 担保与增信服务机构 四、2025北京贷款服务机构综合评估榜单(五家代表性市场参与者) 全市贷款余额突破 9000亿元,同比增长 1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两个百分点; 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为 62%,同比增长 14%; 政策性贷款(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制造升级)同比增速超过 25%,呈现出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产 业升级的趋势。 政策性贷款比重提升 民营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扩大 互联网贷款平台活跃度提高,资金到位时间更短 二、政策环境与市场驱动因素 1. 专项资金倾斜:对 ...
浦发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22:11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1.88%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1] - 成本收入比为27.53% [1] - 截至三季度末资产总额9.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 [1] - 截至三季度末负债总额9.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3% [1] 资产负债与信贷情况 - 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5.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06.00亿元,增长5.20% [1] - 母公司日均生息资产中信贷(不含票据贴现)占比同比提升约2.58个百分点 [1] - 本外币存款总额5.6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9% [1]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不良贷款余额728.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5亿元 [1] - 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1] - 拨备覆盖率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 [1] 重点业务发展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5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2]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规模突破百亿,实现18个试点城市业务全覆盖 [2] - 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3.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2.91% [2] - 前三季度实现在线供应链业务量5748.56亿元,同比增长267.65% [2] - 绿色信贷余额7002.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70% [2] - 累计向217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73.62亿元 [2] - 绿色产品托管规模693.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32% [2] 特色与创新业务 - 前三季度落地约40项全市场首单、首批业务 [3] - 境内外并购贷款余额23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3% [3] - 前三季度新发放并购贷款834亿元,同比增长33.33% [3] - 避险业务服务企业客户数超2.3万户 [3] - 面向企业客户的避险交易量超7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3]
这场“四链融合”专场对接会 助企业破解融资难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46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吸引聚光新材料、华沃德源、捷佳泰机械等4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有效搭建政银企协 同桥梁,打通了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最后一公里",让潼南区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与金融支持,为 推动潼南产业生态优化注入新的金融动能。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实习生 邓秋雨 10月28日,2025年聚焦"大技改"服务"大融通"暨"四链融合"巡回对接活动——融资专场对接会在潼南高新 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潼南区经济和 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针对《重庆市迭代优化"技改专项贷"二十条政策措施(2024-2027 年)》《重庆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金融应用》等重要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助力企业"知、懂、 用、享"惠企政策;招商银行重庆分行现场分享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涵盖信用贷款、供应链金 融等多元产品,为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选择;随后,民丰化工、快思瑞企业代表依次上台,简要阐述了企 业自身发展现状与具体融资需求,金融机构现场予以回应,气氛热烈。会场外还设置了自由洽谈区 ...
共探跨境金融创新路径 这场大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29
大会概况与核心目标 - 10月28日中资企业走出去跨境金融超链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超50家核心金融机构及百余家出海企业参与共探跨境金融创新路径[1] - 大会旨在解决企业出海面临的资金需求难满足跨境结算效率低汇率波动风险高等金融难题致力于让跨境服务不再难不再贵不再慢[1] - 大会目标是以金融赋能实体产业聚合全球优质金融资源为中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1] 临港新片区出海业务成果 - 临港新片区自揭牌以来已备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超450个中方投资总额近70亿美元[1] -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于2024年6月设立8月正式运营已与近520家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其中跨境金融和涉外保险服务商近60家[3] - 平台还联合近70家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及国际组织并在全国设立40余家分中心及联络处[3] 大会特色活动与金融产品 - 大会创新设置闪电路演与金融集市多家头部金融机构限时发布跨境融资涉外保险跨境租赁支付结算等出海金融爆款服务产品[1] - 金融集市集结银行保险租赁证券支付等不同领域金融机构全方位覆盖出海全周期金融服务场景[1] - 针对企业海外本地化需求大会精选阿联酋阿根廷两大出海热门目的地搭建专属国别馆提供区域介绍备案咨询法律仲裁人力资源等一站式解决方案[2] 企业案例与具体需求 - 觅亿汽车科技公司已在亚洲非洲多国设置海外合作网点其总经理表示最关注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金融新能源汽车出口专项融资三类金融服务[2] - 企业希望金融支持更贴合场景并期待平台更多组织对接会让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牵手[2]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 -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表示将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通过深化创新试点构建金融生态圈等措施将片区打造为中资企业出海的金融枢纽和战略跳板[1] - 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未来将以生态化精准化国际化为方向深化平台加金融生态共建推进数字金融与跨境服务融合强化国际化金融能力建设[3] - 随着走出去金融生态持续完善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发挥战略跳板作用推动更多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3]
2025年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汇丰&IIGF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航运业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预计需要1至1.9万亿美元的投资,绿色船舶作为转型核心,亟需多元化金融支持 [1][17] 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将于2028年生效,引入强制性减排与碳定价机制,欧盟已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 [2][20] - 中国出台《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设定了2025年与2030年两阶段发展目标 [2][24] - 绿色船舶技术形成清洁能源、能效提升、碳捕集三大方向,其中LNG和甲醇燃料船舶已规模化应用,氢、氨燃料技术处于示范阶段 [2][25][26]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中游领跑、下游分散”特征,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各有侧重 [2][51] 金融支持路径与国内外对比 - 中国金融支持涵盖债权、权益、保险三大领域:债权端以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为主,交银金租等机构2024年绿色船型投放超100亿元;权益端依赖政府引导基金与国企并购;保险端探索共保模式 [3][55][57][60] - 国际层面形成以《波塞冬原则》为核心的成熟融资体系,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应用广泛,租赁模式创新迭出,如日本JOLCO模式 [3][66][75][80] - 对比显示,国际资金来源更多元、产品更丰富;中国则以政策引导为主,环境效益量化评估与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3][90][91] 上海实践与全国发展挑战 - 上海形成技术集群、市场化减排、金融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将31家航运企业纳入地方碳市场,2023年碳配额交易量达77万吨;发布国内首个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推出利率与降碳目标挂钩的融资产品 [4][95] - 全国层面面临挑战:市场化激励机制不足,全国碳市场未纳入航运业;绿色船舶融资面临技术迭代、政策波动等风险;金融产品适配性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不明晰 [4][93] 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与市场协同,将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制定自愿减排方法学 [5] - 发展组合融资,引导债权、股权资金精准匹配不同成熟度技术 [5] - 丰富金融产品,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工具,探索“技术流”定价机制 [5] -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清洁燃料加注网络与碳捕集示范项目建设 [5]
平安银行:经营策略转型进阶 核心板块协同发展
中金在线· 2025-10-25 17: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9月整体业务经营保持稳健,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 [1] 零售业务 - 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52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 [2] - 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消费性贷款余额4,605.3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 [2] -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516.73亿元,同比增长23.1%,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0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 [2] - 个人存款余额12,796.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6%,但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075.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 [3] - 财富客户149.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其中私行客户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46.59亿元 [3] 对公业务 - 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企业存款余额22,753.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4]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3,551.81亿元,同比增长11.8% [4] -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851.83亿元,同比增长17.4% [4] - 对公客户数93.5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7%,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67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7% [5] - 科技企业客户数28,859户,较上年末增长9.5%,科技贷款余额2,97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 [5] - 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14,130.44亿元,同比增长24.8%,数字财资平台签约集团客户数4,090户,较上年末增长37.5% [5] 资金同业业务 - 境内外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4.59万亿元,同比增长49.5%,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2,307.80亿元,同比增长9.7% [7] - 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 [7] - 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4,875户,同比增长12.2% [7]
平安银行2025年三季报:深化转型 业绩稳健 推进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54
核心经营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 [2] - 同期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 [2] - 净息差为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 [2] - 业务及管理费276.49亿元,同比下降9.6%,信用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 [2] - 9月末资产总额57,667.64亿元,负债总额52,488.34亿元 [2][3] 资产与负债管理 - 9月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177.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2] - 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 [2][4] - 9月末吸收存款余额35,54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 [3]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同比下降47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0%,同比下降43个基点 [3] 资产质量与风险 - 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为229.60% [3]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52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 [4] - 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消费性及经营性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下降3.0% [4] -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0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516.73亿元,同比增长23.1% [4] - 9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2,796.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6%,但日均余额同比增长4.2% [5] - 财富客户149.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私行客户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46.59亿元 [5] 对公业务表现 - 企业存款余额22,753.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平均付息率1.61%,同比下降46个基点 [6][7] - 对公客户数93.5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7% [7] - 总行级战略客户数239户,其贷款余额3,67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7% [7] - 科技企业客户数28,859户,较上年末增长9.5%,科技贷款余额2,97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 [7] - 1-9月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3,551.81亿元,同比增长11.8%,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851.83亿元,同比增长17.4% [7] - 数字财资平台签约客户数4,090户,较上年末增长37.5%,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14,130.44亿元,同比增长24.8% [8] 资金同业业务表现 - 9月末同业机构价值客户数达1,438户 [9] - 1-9月境内外机构现券交易量4.59万亿元,同比增长49.5%,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2,307.80亿元,同比增长9.7% [9] - 9月末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 [9] - 1-9月办理外汇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4,875户,同比增长12.2% [9] 社会责任与专项金融 - 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612.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 [10] - 9月末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9,000.33亿元 [10] - 1-9月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432.95亿元,累计投放1,955.42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累计发卡29.04万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