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ABS)
icon
搜索文档
解锁“知产”变现的N种方式 上海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37
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模式 -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银行合作推出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业务 通过团队、市场、技术等维度对医药管线进行全面考量 为企业在研管线提供价值赋能[2] - 该模式通过技术权益登记和质押登记解决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产权益认定问题 形成"一价两证"机制[2] - 和径医药通过该模式获得上海银行5000万元授信额度 贷款期限达3年 用于推进核心管线HJ-002和HJ-004的临床试验[3]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 - 上海金融机构探索多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模式 包括专利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专利开放许可信贷模式、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等[4] - 数据权益质押方面 11家企业共获得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约2.74亿元 浦发银行落地生物医药临床管线数据资产质押研发贷[4] - 人保财险上海市科技分公司落地上海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 为数据知识产权提供被侵权损失、调查费用等风险保障[4] 专利质押融资规模与效率 - 上海上半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132.28亿元 同比增长29.33% 登记笔数1019笔 惠及企业905家[5] - 上海27家商业银行总分行和330家区级及以下支行开通专利质押线上全流程无纸化业务办理[5] - 上海叠腾网络科技通过工行上海市分行无纸化质押登记 3个工作日内获得数百万元融资[5] 专利密集型产品质押融资 -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 提供最高5000万元授信额度[6] - 该产品具有主动授信、较低利率、打包质押、免费评估等优势 支持多领域专利组合打包质押[7] - 上海谙邦半导体凭借22项核心专利集群质押获得1000万元贷款 用于新一代智能化传送设备量产[7] 知识产权信托与证券化 - 上海探索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 上海国际信托与临转院建立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9] - 信托公司发挥资产隔离功能 为知识产权提供资产保护、收益分配、管理专项资金账户等服务[10] - 上海推进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通过资产支持证券(ABS)实现更便捷高效的直接融资[11] 金融生态体系建设 - 上海成为全国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之一 拟出台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11] - 太平洋安信农保为高新技术园区提供专利密集型产品维权保险 增强企业创新投入信心[8] -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计划3年内为上海科创企业提供超20亿元专利集群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
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14:03
(原标题: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版权局等7部门印发《北京市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 信托",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方案》聚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机制、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 生态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 以下为《方案》全文: 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部署,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 好"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金 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部署,现就稳步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 态综合试点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 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北京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提 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 ...
七部门印发《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7-25 17:13
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到2027年基本建成服务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畅通、体制机制完备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构建具有北京创新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 [1][2] -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实现质押融资余额、年度累放金额、新增融资户数合理增长,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2] - 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2] 具体任务 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便捷化 - 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线上办理全覆盖,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 [3] - 推动版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和在线平台建设,优化登记流程并缩短办理周期 [3] - 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示共享,通过多平台查询权属状态等关键数据 [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 - 鼓励商业银行对单笔1000万元以下质押贷款采用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确定价值 [4] - 制定符合北京特点的专利、商标、版权价值评估指引,建立智能化评估模型和行业报告 [5] - 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白名单和金融导师库,发挥专业机构作用 [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 -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文创支行或专门机构,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和内部资金定价优惠 [5] - 开发线上线下质押产品,延长贷款期限并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 [6] - 探索将动植物新品种权、数据权益等纳入质押范围,创新ABS、ABN、信托等业务模式 [7] - 针对"卡脖子"技术领域定制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8] 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完善 - 提升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精准服务能力,协助银行判断知识产权价值 [6] - 推动交易市场成熟后探索资管产品参与确权登记,扩大交易主体范围 [6] - 设置质物处置专门版块,探索集中拍卖、第三方收储等运营模式 [6] 金融协作机制强化 - 完善市区两级风险补偿和分担政策,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共同体支持关键技术转化 [6] - 推动政务数据与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打造"一站式"线上融资服务平台 [6] - 优化企业白名单机制,通过银企对接活动赋能重点产业 [6] 保障措施 - 建立市区两级试点工作机制,实行责任制考核,行业协会加强培训与案例推广 [6] - 组织金融机构申报试点并加强动态管理,完善监测分析制度与审慎监管政策 [8] - 加大宣传力度,对成效突出的机构及个人给予激励支持 [9]
政策给力企业需要 知识产权ABS步入重要发展期
证券日报· 2025-05-30 00:10
知识产权ABS市场发展 - 2024年截至5月29日共有11只知识产权ABS产品发行起息,发行规模合计达11.91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分别同比增长57.14%和22.78% [1] - 深圳市近期推出两只聚焦前沿领域的知识产权ABS产品,分别涉及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行业 [1] 政策推动因素 -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包括证监会2月7日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4月份表态将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工作 [2] - 地方政府配套出台资金支持和服务措施,形成政策合力 [2] 市场环境改善 -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和侵权惩戒机制严格化提升了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稳定性 [2] - 资产违约风险降低,流通性和收益可预期性提高为ABS底层资产估值提供支撑 [2] - 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专业投资机构开始关注并参与知识产权ABS投资 [3] 企业需求驱动 - 科创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重知识产权"特征,传统融资面临抵押物不足困境 [3] - 知识产权ABS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金融资产,开辟全新融资渠道 [3] - 证券化过程促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形成创新投入与融资支持的良性循环 [3] 未来发展前景 - 政策、市场、企业需求多重因素推动知识产权与资本加速融合 [4] - 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4] - 未来随着条件优化,知识产权与资本联结将更加紧密,释放更大创新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