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在京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16:22
数字金融发展与监管 - 数字金融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能催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范式 [1] - 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网络安全 市场 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数据开放和金融监管等多重风险与挑战 [1] - 欧美数字金融监管实践显示 中国需加强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资产和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建设的研究探索 [1] 金融监管体系与行业进展 - 报告系统总结2024年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事件 并对2025年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1] - 分报告详细分析2024年中国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信托业及外汇领域监管进展 [1] - 专题研究聚焦系统性金融风险 重点分析金融风险演进状况和金融监管重大问题 [2] 研究报告价值与定位 - 报告系统全面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现状 发展和改革历程 [2] - 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 为金融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15:30
分报告具体剖析了2024年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进展,呈现给读者 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5日讯 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联合发布《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着力深化对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研究,数字金融已经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典型技术 创新可能会催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范式,同时也可能会在网络安全与技术、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数据开放、金融监管等方面带来多重风险与挑战;回顾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数字金融监管实践, 中国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应用、数字资产、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数 字金融发展体系,有效统筹创新与监管,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总报告还对2024年中国金融监管领 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25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专题研究部分以系统性金融风险观察为核心,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总体判断,着力分 ...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将开展6000亿MLF操作
Wind万得· 2025-08-25 07:09
公开市场操作 - 8月25日-29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0770亿元逆回购到期、3000亿元MLF到期、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及4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1] 资金面 - 央行连续资金注入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常态宽松 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回购加权利率均回落约5个基点 DR001降至1.41%附近 DR007降至1.46%附近 [3] - 匿名点击系统隔夜报价集中在1.4%附近 供给规模达数百亿 [3]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1% [4]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成交利率为1.67% 较上日持平 [8]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2% 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8% 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7% 2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1% [15] 要闻资讯 - 央行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6] - 财政部新发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1.83%(全场倍数2.58 边际倍数1.67) 3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2.15%(全场倍数2.89 边际倍数2.59) [16] - 市场传言中小机构债券对话报价受限未获官方通知确认 [16] - 日本2026/27财年预算申请金额达120万亿日元 连续三年创新高 财务省计划将长期利率假设设定为2.6% [17] - 韩国财政部下调2025年GDP增长预期至0.9%(原1.8%) 维持2026年增长1.8%预期 通胀预期均调整为2.0% [17] 债券负面事件 - 湖南华侨城文旅投资22湘侨02、中交房地产25交房01、深圳集团22深业MTN002等10只债券发生隐含评级下调或违约事件 [18] - 非标资产风险涉及私募基金、信托计划及债权计划等9起案例 包括中融-隆晟1号信托计划违约、高密市基础设施建设债权资产违约等 [19] 发行计划 - 国开行8月25日招标增发不超过110亿元金融债 农发行同日招标增发不超过200亿元固息债 [21] - 广西9月计划发行408.583亿元地方债 山东(不含青岛)9月计划发行412.23亿元地方债 [21]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9年以来历史新高 [21]
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14:03
(原标题: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版权局等7部门印发《北京市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 信托",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方案》聚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机制、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 生态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 以下为《方案》全文: 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部署,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 好"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金 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部署,现就稳步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 态综合试点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 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北京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提 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 ...
央行等三部门: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客户及信托业务性质、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
北京商报· 2025-08-04 20:0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日。 同时,对于客户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或者客户的资金为信托资金或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金融机构 应当了解客户以及信托的业务性质、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按照有关规定识别并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 的受益所有人。客户的资金为信托资金或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金融机构还应当获取其名称、成立的协 议文件以及管理人的姓名、注册地址或主要经营地址等信息,识别并核实其身份。当管理人的注册地和 主要经营地不一致时,以主要经营地为准;对于在境外注册或经营的,至少识别和登记国家或者地区信 息。 《办法》提到,信托公司在设立信托或者为客户办理信托受益权转让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委托人身份, 了解信托财产的来源,登记委托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委托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 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
杜国栋|企业融资与实控人担保:最适合跨境执行的债权债务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12
企业融资+实控人担保模式的核心观点 - 该模式通过"企业融资+实控人担保"的交易设计突破企业有限责任屏障,显著扩展可追索资产范围至实控人全球个人资产 [1][4][6] - 相较于单纯企业融资或个人借贷,该模式兼具高额融资规模与广泛追索范围的优势,解决国内40%-50%执行案件"无可供执行财产"的困境 [4][12] - 2024年中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达3.8万亿元,企业融资占比显著高于个人借贷,凸显该模式在债务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5] 交易结构与增信机制 - 典型结构中企业作为融资主体,实控人提供个人连带责任担保作为核心增信措施,触发违约时可追索其境内外全部资产 [4][6] - 增信手段还包括资产抵押、股权质押等,但实控人担保能覆盖企业资产负债表外的财富,尤其针对高净值人士海外资产 [4][7] - 中国对外金融资产总额达10.22万亿美元,主要分布在香港(6101亿美元)、美国(3316亿美元)等地区,构成重要追索标的 [7] 跨境资产追索工具与案例 - 美国《统一虚假转让法修正版》(UVTA)允许撤销欺诈性资产转移,如2023年加州法院In re Zhang案撤销低价房产转让 [9] - 香港Mareva禁制令可冻结资产,英国Norwich Pharmacal披露令强制第三方提供信息,形成全球追索网络 [9][13] - 债务人通过离岸公司(BVI注册量年增12%)、信托或虚拟货币隐藏资产,但法律工具可穿透复杂结构 [8][12] 战略优势与行业适用性 - 清偿率显著提升:海航集团破产案普通债权清偿率仅4.45%,而追索实控人海外资产可弥补国内清收不足 [12] - 覆盖商业银行、信托、保险、私募等多类金融机构,适用贷款、信托、股权投资等多种融资场景 [12] - 2024年中国投资者在香港豪宅交易占比持续上升,高价值资产成为重点追索标的 [8] 全球化资产配置与执行效率 - 实控人海外资产包括豪宅、股权(如开曼群岛1156亿美元)、私募基金等,通过法律工具可实现高效冻结 [7][8] - 美国移民局数据显示85%入籍申请需提交完整身份历史,限制债务人通过身份变更逃避债务 [10] - 《纽约公约》全球执行框架与各国法律工具协同,形成对抗资产转移策略的有效体系 [13]
慈善信托点亮银龄生活,建行联合多方构建“公益+金融+文化”模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6 21:12
老龄化与养老金融 - 老龄化浪潮下,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需要被关注,建行上海市分行、建信信托、上海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及艾郎科技共同探索设立慈善信托并开展慈善项目,构建"公益+金融+文化"的服务新模式 [1] - 该慈善信托项目以信托资金长效支持银发族艺术教育、记忆传承及社会参与,打造可持续的养老公益生态 [2] - 建行上海市分行紧跟建行养老金融"1314"发展战略部署,发布"健养安-安心善养"养老慈善信托产品,聚焦养老重点难点领域,链接属地养老公益慈善需求 [3] 慈善信托项目 - 基金会与艾郎科技完成捐赠协议签订,并在6月将爱心捐赠资金100万元人民币委托建信信托,正式推出"养老+艺术"的"建信信托-安心善养-上海临港养老慈善信托"项目 [2] - 捐赠资金将用于慈善项目的"Young老"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提升临港新片区养老生活品质 [3] - 2024年以来,"健养安-安心善养"养老慈善信托项目已陆续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设立 [3] 参与方背景 - 艾郎科技作为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大兆瓦风电叶片研发制造领域,持续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2] - 上海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三年来通过"文化+公益"创新模式累计募集善款逾2000万元,资助了涵盖青少年视觉艺术、社区公共美育、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等领域的70多个公益项目 [2] - 建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作为艾郎科技的服务银行,为公益慈善行动架起了沟通桥梁,介绍了建行集团的"健养安-安心善养"慈善信托产品 [2]
中央汇金、张素芬、刘少鸾长期重仓的5家公司,3家净利率高过茅台!
搜狐财经· 2025-06-15 17:50
核心观点 - 汇金公司在A股持有167家上市公司,其中仅5家净利率超过50%,3家高于茅台[1] - 高净利率公司被称为"A股印钞机",中央汇金、张素芬、刘少鸾等长期重仓[1] 陕国投A - 信托行业公司,毛利率62%,净利率54.78%,在行业爆雷背景下净利润持续增长[3] - 立足陕西参与省内重点产业,实现逆势发展[5] - 前十大股东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股13.71亿股(占流通股26.8%),张素芬持股8150万股(一季度加仓1.13万股,增幅119.5%),中央汇金持股5096.63万股(占比1%)[6] 贵州茅台 - 毛利率92%,净利率54.89%,为价值投资标杆[7] - 前十大股东中:茅台集团持股6.79亿股(占比54.07%),香港中央结算持股7979.8万股(一季度增持1228.64万股),中央汇金持股1039.71万股(占比0.83%)[8] 南京高科 - 净利率66.04%超越茅台,毛利率22.59%[9] - 高利润源于167.79亿金融资产投资(超过129亿总市值)及创投业务[9] - 中央汇金持股4618.09万股(占比2.67%),刘少鸾持股4039.32万股(占比2.33%)[10] 东方财富 - 互联网券商龙头,毛利率95%,净利率334.79%[11] - 高净利率因投资收益/利息等非营收业务[11] - 中央汇金持股1.52亿股(占比1.14%),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72亿股(一季度增持1700.96万股)[12] 川投能源 - 净利率416.05%(一季度3.6亿营收对应14.7亿净利润)[13] - 核心资产为雅砻江水电45%股权(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开发主体)[13] - 中央汇金持股4636.18万股(占比0.95%),证金公司持股1.15亿股(占比2.35%)[14]
广州: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14 11:03
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 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金融产品供给 稳步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基金 理财 储蓄 保险产品发展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1] - 支持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机构开发专属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 [1] - 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定制化的家族信托 家庭服务信托 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 [1] - 适时争取将广州市更多法人金融机构纳入个人养老金等各类政策范围内 [1] 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 - 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 [2] - 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 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的信贷支持 [2] - 鼓励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 [2] - 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等开展医养康养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2] - 鼓励金融机构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2] - 探索银发经济全产业链融资支持模式 [2] - 引导金融业行业自律组织与养老产业行业组织加强对接交流 [2] 养老产业融资渠道拓展 - 支持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 挂牌 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3] - 用好区域性股权市场 为非上市养老产业企业非公开发行 转让证券提供服务 [3] - 支持国有企业发起设立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向广州市银发经济产业领域的种子期 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和骨干企业 [3] - 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和并购重组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3] - 探索养老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3] - 探索提升养老产业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支持养老产业企业自主借用外债 [3] - 鼓励地方金融组织为养老产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3]
以丰富供给壮大耐心资本
经济网· 2025-04-30 10:21
我国耐心资本发展现状 - 近年来以股权投资为主的耐心资本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但私募股权机构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仍存在堵点 [3] - 2024年全国机构LP共出资6863笔 认缴出资金额达1 27万亿元 政府资金LP出资金额6692亿元显著领先 [4] - 产业资本2024年披露出资金额1998亿元 占比相较2023年下滑0 4个百分点 [4] - 金融机构和社保基金LP 2024年合计出资2245亿元 占比增长0 9个百分点 其中银行业机构出资增长近一倍 [4] 股权投资市场结构变化 - 2024年创投基金和成长基金募资活跃 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占比63% 募资4498亿元占31% 成长基金数量占比30% 募资6431亿元占45% [5] - 小规模基金数量占比自2018年持续提升 2023年已超募资基金总数六成 [5] - 种子期 初创期项目投资案例数占比达41% 较2021年提升4个百分点 天使轮 Pre-A轮 A轮投资案例合计占比66% [5] - IT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 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2024年投资案例数占比74% 金额占比63% [6] 壮大耐心资本的路径建议 - 推进国有资本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优化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治理方式 引入专业管理机构 [7] - 推动QFLP试点扩容 优化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准入流程 统一境内外机构监管标准 [7] - 放宽银行AIC股权投资范围限制 建立与股权投资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8] - 鼓励保险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强化行业研究能力 优化内部投资决策流程 [8] - 推进实体投资 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一体化发展 丰富耐心资本退出渠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