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悬架系统
搜索文档
深蓝L06正式预售 媒体沟通会同期举行
环球网· 2025-11-05 11:39
沟通会上,邓承浩分享了深蓝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考量。他介绍,深蓝L06搭载磁流变悬架系统,相较传统CDC悬架,其响应速度更快,可更精准处理路面信 息。该技术应用体现了深蓝在提升驾乘体验与技术适用性之间的平衡思考,阐明了品牌技术选择背后的用户体验导向。 2025年10月30日,深蓝L06预售发布会后举行媒体沟通会。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出席活动,深入介绍深蓝L06的产品内核,并对深蓝汽车在行业转型期的 战略思考与发展路径进行现场解读。 技术布局:前瞻投入与用户体验的平衡 体系能力:体系出海与规模化优势 智能座舱方面,深蓝L06采用3nm制程芯片。邓承浩表示,这一决策源自对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判断:"随着智能座舱功能日益复杂,对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增 长。采用先进制程芯片不仅满足当前需求,也为未来的功能迭代预留了空间。"这一选择体现深蓝的技术升级并非简单的"配置下放",而更关注技术的长期 发展潜力。 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与用户需求洞察 邓承浩阐述了深蓝在产品定位方面的差异化策略。深蓝品牌主要面向主流年轻用户群体,围绕其对产品的科技感和驾驶体验的偏好进行产品开发。他表示, 深蓝L06基于对目标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而生,而非针对某一 ...
开创全球磁流变悬架元年,京西智行的全球引领与科技惠民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1 14:09
在汽车工业百余年发展史中,底盘悬架系统的性能表现一直是衡量车企核心技术实力的标尺。在悬架前瞻技术领域,磁流变悬架技术凭借它迅 捷响应特性和卓越性能,加之成本高昂,仅配装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豪华品牌,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座高峰,不仅象征着极高的技术壁 垒,也代表着高昂的成本。 然而,这一延续近20年的市场格局,正被一家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以"真量产、真交付"的实力打破。 今年,随着京西智行与深蓝汽车联合宣布磁流变悬架系统正式配装深蓝L06车型,以及与多家欧洲豪华及中高端汽车品牌洽谈并逐步达成合作意向,京 西智行不仅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蜕变,更将这项尖端汽车悬架技术推向"全球磁流变悬架元年"的发展新阶段。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战略转型,京西智行的崛起,正是这一转型的缩影。这家供应链企业在磁流变悬架领域的 突破与创新,不仅重塑了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更为中国汽车工业向底盘技术"深水区"进军吹响号角。 从实验室奇迹到"全球磁流变悬架元年" 2025年,京西智行开启"全球磁流变悬架元年"。要理解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则必须了解磁流变技术本身。磁流变技术的发现 ...
从超豪华专属到国产大规模量产,京西智行携手深蓝汽车开启“磁流变元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11:29
合作与技术落地 - 京西智行与深蓝汽车合作,使深蓝L06成为国产升级搭载磁流变悬架系统的车型[2] - 合作始于2021年,双方确定一体化大压铸+磁流变的技术路线,重构整车架构以释放技术性能[3] - 此次合作被视为打破超豪华技术垄断、树立开放共赢行业范本的关键一步[6] 磁流变技术详解 - 磁流变技术通过磁场控制液态中磁性颗粒排列,实现毫秒级液固态切换,从而调节减震阻尼力[2] - 该技术每秒可动态调整阻尼多达1000次,提供毫秒级响应速度和智能阻尼调节能力[5] - 系统无需机械阀门,可靠性更高,并支持软件OTA升级和个性化驾驶模式定制[5] 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 磁流变技术源于1948年,早期用于航空与军工,2006年首次搭载于法拉利599 GTB超豪华车型[2] - 该技术在全球高端车型上累计装车已超过300万辆[2] - 京西智行前身于2009年收购德尔福相关业务,从而全面掌握磁流变技术核心专利与生产线[2]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磁流变悬架系统国产化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向底盘技术这一“深水区”进军[5] - 公司强调开放合作,推动磁流变悬架系统向更多车企开放,认为中国汽车崛起是群体成功[6][7] - 2025年被视为“磁流变技术国产搭载的元年”,预计到2026年搭载量将突破30万辆[7] 产品性能展示 - 在直线加速测试中,搭载该系统的深蓝L06车身俯仰控制精准,无明显“抬头”现象[7] - 麋鹿测试显示,毫秒级减震响应能快速修正车身侧倾,使避险动作更从容[7] - 飞坡项目中,系统有效缓冲落地冲击,避免了传统悬架的“弹跳感”,操控感和平衡感突出[7]
汽车“制动革命”来了?京西智行谨慎应对EMB量产热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3:20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京西智行脱胎于德尔福 2009年京西重工成立并收购德尔福全球悬架及制动业务 2022年张家口产投控股集团领投控股 2025年更名为京西智行[3] - 公司主打产品包括磁流变悬架系统 空气悬架及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在中国 北美 欧洲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3] - 公司具备正向设计能力 包括电磁阀 注塞泵 驱动机构等核心部件设计 北美团队拥有30-40年制动行业经验 国内团队经验5-15年[3] EMB技术特性与优势 - EMB通过电机 减速器 滚珠丝杠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制动力 相比液压制动具有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度高 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点[5] - 可实现单轮独立控制 支持AEB ACC等智能驾驶功能 响应速度提升使ACC行驶速度从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20公里/小时[8] - 满足电动车轻量化需求 因取消液压管路和油液 EMB比液压制动系统重量更轻[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电动车加速性能激进 需要更高制动精准性和效率 追求"零拖滞"效果需配备冗余电源[8] - 高级别辅助驾驶及L3/L4自动驾驶刺激EMB需求 快速响应可缩短刹停距离 支持原地掉头等创新功能[8] - 电动智能汽车智能化 电动化 轻量化发展趋势使EMB成为合适的技术方向[10]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EMB存在热衰退 电子兼容 耐久性问题 各轮端差异大需通过算法纠偏[5][11] - 成本较高导致目前仅高端车型装配 中低端车型保持液压制动 存在前后轮混装制动系统情况[9] - 竞争对手包括博世 大陆等供应商及整车企业 京西智行凭借数十年制动系统认知和卡钳制造能力形成竞争优势[11] 商业化进展与成本结构 - 研发成本高昂 三年开发需投入数亿元 初期难以盈利因需解决电机 ECU电子兼容 防水 隔热 齿轮寿命等问题[12] - 卡钳成本5-7年内不变 电机和驱动机构生产成本预计下降40%-50%[12] - 海外客户预估量产时间2029年 国内客户预估2026年 2025年主要为小批量投产(100-200台)[12] 公司战略定位 - 京西智行具备全球化资源 在人才 研发 制造 产业链方面布局完整 有望成为首家走出国门的EMB企业[12] - 对EMB量产持谨慎态度 强调需保持自身节奏 尽管客户要求首发但需优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2]
115家工厂入选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9 04:45
智能工厂认定 - 北京市认定首批115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涉及生物医药 智能装备 汽车交通 电子信息 都市产业 材料产业等领域 [1] - 智能工厂分为基础级 先进级 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层级 先进级由市经信局组织评审认定 [1] - 认定为先进级的企业可自愿申报 择优推荐申报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1] 汽车行业智能制造 - 京西智行(北京)汽车电子科技年产600个智能悬架 是京西智行集团全球第5座智能工厂 亚太第二大智能工厂 [1] - 京西智行房山工厂实现生产与工艺双通道动态发展 关键工序参数精确追溯 全部工序批量追溯 [2] - 该工厂是全球唯一实现磁流变悬架系统规模化量产的企业 产品被国内外多家车企采用 [2] 知名企业案例 - 首批名单包括京东方 施耐德 曲美家居 北京奔驰 理想汽车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等企业 [2] - 理想汽车顺义工厂焊装车间使用600多台机器人 在线测量技术精度达0.1毫米 比人工提高一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