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岛免税服务

搜索文档
消费者服务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主题游热度高,出游转型新阶段
东莞证券· 2025-06-16 17:22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消费者服务行业受性价比消费抬头与消费意愿修复等因素影响,服务消费延续量增价减趋势,企业盈利压力增大,行业分母端提升较小 展望2025年下半年,暑期旅游热度或增长,对板块分子端有提振作用,“苏超”等主题对旅游经济拉动显著 更长周期看,行业需政策兑现改善消费预期,经济回暖踩实估值拐点 建议关注景区及OTA、人力资源服务、酒店板块 [6][7][68] 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服务板块回顾 - 行业指数相对稳定但近期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初以来消费者服务指数走势稳定、波动率小,截至6月13日整体下跌3.43%,近期走势弱于沪深300指数 [16] - 细分板块走势分化 截至6月13日,仅综合服务指数、教育指数取得正收益,分别上涨7.67%、0.30%,旅游休闲及酒店餐饮受人均旅游消费下行影响走弱,分别下降1.26%、8.91% [17] - 2024年社零消费稳定增长,消费者意愿持续修复 2024年以来社零总额稳定增长,924后消费意愿加速修复,消费者服务指数景气度有望随消费升温复苏 [20] -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持仓下降,降幅收窄 2025年一季度,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基金持仓比例为2.38%,同比小幅下降但降幅收窄,长周期看持仓比例趋于稳定 [22] 旅游景区OTA:出游需求持续恢复,景区及OTA有望受益 - 国内出游人数快速恢复,旅游行为改变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人次,同比增长26.43%,但人均消费1003.34元,未延续上涨趋势 旅游需求旺盛,游客转向高性价比出游方式,长期旅游或单价下降但频次提升,部分自然和人工景区有望受益 [25] - 2025年节假日制度变化带动出游火热,人均消费增长 春节到端午假期出游人数与旅游消费稳定增长,春节到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同比增长,端午假期因暴雨小幅下降 长线旅游向节假日集中,或促使地方落实节假日和调休制度 [27] 免税:海南市场降幅收窄,外部环境改善 - 海南免税销售额下滑但降幅收窄 2025年1 - 4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133.30亿元,同比下降10.75%,降幅较2024年同期大幅收窄 购物人数及件数下降,但客单价触底回升,2月达83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1% [32] - 代购竞争力或弱化 疫情后韩国免税渠道为清库存提高对大型代购商折扣,近年国内相关消费需求减少,韩免商销售额下降、利润承压 乐天免税店终止MG代购模式,有助于中国免税渠道价格竞争力提升 [35] - 国际客流快速恢复,国际航线集中利好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 入出境游快速复苏,至2025年4月,首都机场国外航线客流量、浦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国际航线向国际枢纽机场集中,带动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店发展 [37] - 市内免税店快速铺开,或成国货出海新渠道 政策对市内免税店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商务部和文旅部推动国货“潮品”进入市内免税店,其或成为国货出海重要渠道 [40] 酒店:竞争高压方显龙头盈利韧性,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 酒店数量快速增长,竞争压力加剧 2023年防疫措施取消后住宿业供给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住宿业设施数下降但客房规模增长 酒店价格下调挤出部分其他住宿业设施 [42] - 特殊事件结束后两年中低端酒店供给增长最多,竞争压力较大 2021年来经济型酒店数量增长最多,中档、高档酒店同比增速更高 中低档酒店供给大幅增长,经济型酒店竞争压力大 [47] - 价格竞争挤压低档酒店,中高端化与品牌价值赋予连锁酒店集团强劲竞争力 游客注重质价比,酒店价格体系受冲击,价格下探挤压经济型酒店利润率,凸显连锁酒店品牌溢价,利好中高端酒店 龙头酒店集团品牌黏性强,利润率有优势 [51] - 龙头集团在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下沉市场旅游热度提升,带动消费升级 连锁酒店在下沉市场更具竞争力,龙头有望开拓下沉市场,维持扩张趋势 [54] - 三大酒店龙头开店稳步增长,储备店庞大,看好龙头业绩逆势增长 酒店行业供给压力延续,但三大酒店集团品牌附加值高,RevPAR表现稳定,吸引加盟 2025年一季度新开门店数量同比增长,储备门店数量稳定,预计未来开店速度高、实现利润增长 [54] 人力资源服务:就业回暖,政策持续发力 - 就业压力小幅上行,人力资源服务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2020年以来就业人数加速下降,2024年仍同比下降 2025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略有上升,主要源于毕业人口 就业压力上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对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57] - 促就业政策频出 2023年以来多个政策通过扩岗支持、就业补贴等推动就业增长 2024年国务院提出就业优先导向,202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等具体举措 [61] - 企业降本大环境下,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受国内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波动向上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3 - 2028年CAGR达12.7%,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5.03万亿元 [64] - AI赋能人力资源服务 多部门重视“人工智能+消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工作多,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在消费侧率先落地场景之一 科锐国际探索AI大模型与招聘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匹配效率 [65] 投资策略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 建议关注热点频出、需求旺盛的景区及OTA板块,顺周期业绩逐步改善的人力资源服务板块,规模有望逆势扩张的酒店板块 [68] - 细分板块投资要点 - 旅游景区OTA:关注长白山、峨眉山A、众信旅游、祥源文旅、宋城演艺 [69] - 酒店:关注首旅酒店、君亭酒店 [69] - 免税板块:关注中国中免 [70] - 人力资源服务:关注科锐国际 [70]
增持海南发展:控股股东彰显信心,看好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08 20:49
海南控股增持计划 - 海南控股将在未来6个月内以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的金额增持海南发展股份,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2% [1] - 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体现国有资本对海南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深度认可 [2] - 增持行动是对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坚定信心,为市场注入长期价值预期 [1]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 - 2025年4月8日国家明确要求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海南控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2]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临近,政策红利加速落地,离岛免税市场蓬勃发展 [2] - 预计2027年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将超600亿元,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 海南发展战略转型 - 海南发展作为海南控股承诺注入免税资产的上市平台,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 - 免税资产整合注入是海南发展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控股股东对业务优化后的免税资产注入充满期待 [3] - 控股股东增持为后续免税资产注入及全球精品业务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2] 市场信心与长期价值 - 控股股东增持向市场释放强烈信号,体现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坚守 [3] - 增持行动是对中小股东的信心提振,表明控股股东正积极推进资产整合工作 [3] - 海南发展有望在国有资本支持下实现业务转型和价值提升,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重要资本市场标杆 [4]
免税概念股风景独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9 08:08
免税概念股近期表现 - 4月初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中免、王府井、众信旅游、海汽集团等免税概念股逆势大涨,中国中免4月8日涨7.45%,4月9日涨停,4月10日涨4.99%[1] - 免税运营商明确表示业务不受关税影响,税差加大反而能吸引游客消费[1] - 中国中免股价在4月10日突破72.46元后回落,市场对关税战影响出现分歧[7]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变化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309.4亿元,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437.6亿元,2022年487.1亿元)[4] - 2024年海南旅客吞吐量比2019年增长17%,但离岛免税购物人次下滑15.9%,客单价5445元,较2023年下降15.9%[5] - 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84%),中国中免当年营收676.69亿元(+28.65%),净利润95.92亿元(+56.23%)[3] 中国中免业绩波动 - 2024年营收564.74亿元(-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36.44%),Q4净利润暴跌76.93%至3.48亿元[2] - 股价从高点下跌86%,市值缩水逾6000亿元,2024年前四个月股价持续低于70元[2][5] - 2022年营收544.63亿元(-19.52%),净利润50.25亿元(-47.95%)[4] 关税政策影响 - 海关总署明确免征关税的进口货物不纳入加征范围,海南离岛免税继续享受三税全免政策[8] - 免税运营商采购未受关税战实质影响,海南成为进口商品价格避风港[8][9] - 专家认为海南免税体量有限(年销售几百亿元),原产美国商品占比不高[8] 中国中免业务结构 - 2024年海南地区收入288.92亿元,占总营收51.2%,北京机场免税收入增长115%,上海机场增长32%[10] - 疫情前2019年口岸业务占比66.3%,覆盖中国前10大机场中的9个,拥有123家口岸免税店[10] - 全球建立430+供应商和1400+品牌直采渠道,2023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4.2%[11] 行业发展潜力 - 中国中免投资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免税城三期,布局新业态[11] - 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等政策持续利好牌照齐全的龙头企业[11] - 行业认为海南离岛免税天花板远未达到,中国7亿中产阶层是潜在客群,需提升客单价(目前4000元 vs 海外3万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