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一线调研|走进长三角未来产业,看金融“活水”如何润泽科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21:06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商业银行正以硬科技内核重塑信贷经营模式 对金融服务流程、体验、风控决策等进行全方位数智化能力再造 [2] - 金融通过更精准、更高效、更具前瞻性的服务适配科技企业发展特性 [1] - 银行不断打破传统服务局限 努力读懂科技企业发展特性并优化服务方式 [18] 擎朗智能案例 - 擎朗智能是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在全球累计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 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 [4] - 该公司2021年酝酿开拓跨境出海业务 次年遇到境外支付审核时间问题影响资金支付效率 [6] - 浦发银行通过资金池产品和自贸FT账户体系帮助企业打通境外资金综合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浦发银行提供科技金融贷款并协助开通资本账户 解决收取海外投资款项的复杂问题 [6] 埃斯顿自动化案例 - 埃斯顿自动化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 连续7年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排名第一 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二 [11]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自2014年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及浦链通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产品 [13] - 企业获得科技贷款、研发费用贷款、供应链贷款等创新产品 过去民营制造企业获取此类金融服务是不敢想的 [13] - 供应链融资服务依托核心企业授信 帮助中小型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并留出更多利润空间 [13] 嘉晨西海案例 - 嘉晨西海是中国首个出海欧美且通过临床验证的RNA创新药及疫苗企业 拥有超过6款管线药物 [14][17] - 浦发银行提供6000万元综合授信和浦研贷等科技金融产品 采用随借随还方式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5][17] - 企业已使用约10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6个项目发展 稳定资金支持对实现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15][17] 行业发展趋势 - 出海已成为科技企业的必选项 业务模式必然涉及跨境资金需求 [7] - 科技企业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都需要适配的金融服务作为破局关键 [18] - 长三角地区在1650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下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8]
国泰海通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林:AI应用步入爆发临界点 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杨林 ◎记者 孙小程 "计算机相关的每一轮大行情均由技术驱动,2013年是互联网,2018年至2020年是云计算,当前则是 AI。"在国泰海通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林看来,AI的发展需经历"算力投资—模型迭代—应用落 地—数据反哺"的正向飞轮,目前算力端已率先发力,未来应用端有望逐步兑现价值。 近日,在以"AI开花,科技自立,迎接计算机大时代"为主题的上证首席讲坛圆桌环节上,来自人工智能 产业与投资领域的专家围绕AI技术的发展趋势、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及生态建设等关键议题展开深 入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AI发展正从"算力驱动"转向"应用驱动",从"技术突破"迈向"产业落地";既要看到 应用落地的短期机会,也要布局科技自立的长远价值,从而把握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谈及人形机器人的爆发,汇正财经首席投资顾问姚中元补充道,从曝光的视频来看,特斯拉机器人已经 能够完成家务劳动、陪伴互动甚至复杂决策。如果量产节奏能稳步推进,特斯拉机器人很可能成为搅动 机器人市场的"鲇鱼"。"一旦特斯拉机器人走进家庭,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普及一样,会彻底改变消费者 对机器人的认知和需求。到那时,服务机器人的消费市场才会真正被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走向世界的沪上具身智能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07
行业概况与定义 - 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 赋予其感知 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 核心特征在于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2] - 具身智能涵盖机器手臂 数控机床 机器狗 无人机 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 被视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和智能机器人高阶应用的主要途径[2] - 人形机器人被业界认定为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 行业正向"软硬结合"方向演进[2] 产业集聚与规模 - 上海张江科学城已集聚70多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 其中整机上下游企业超50家 初显集聚效应[1] -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已汇聚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4]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 占全球约2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 占全球约50%[5] 企业案例与产品 - 擎朗智能采用"通用+专用"模式 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构建人形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等全品类产品矩阵 服务餐饮 酒店 医疗 教育等多场景[1]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业务覆盖全球600多个城市及地区 在阿联酋 德国 韩国等国家设立子公司/办公室[3] - 华勤技术建立越南 印度和墨西哥制造基地 形成"China+VMI"全球化制造布局 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约50%[3] 技术发展与政策支持 - 具身智能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交互 借助大模型实现任务理解 自主决策与执行[2] -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系统部署关键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4] - 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指引[5] 全球化发展 - 企业通过"产品出海"与"制造出海"双路径拓展国际市场 深度融入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链与创新链[3] - 中国具身智能在自主创新与开放发展中壮大 为全球产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5]
用户痛点就是市场增长点(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产品创新与功能升级 - 扫地机器人安装机械臂并配备AI大脑 实现墙角及家具底部等狭窄区域的精准清扫[1] - 泳池清洁机器人增加排水功能并优化算法参数 实现池底和水面双重作业能力[1] 市场定位与用户需求 - 精准抓住海外用户痛点 将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商机[1] - 传统扫地机器人受机身限制难以清洁狭窄角落 传统泳池清洁机器人无法自动浮上水面[1]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创新深入真实场景理解用户实际体验 在反复验证中优化产品[1]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了解用户 创造优质个性化体验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1] - 以创新为驱动洞察市场 在海外竞争中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2]
海能实业:公司传统的优势产品信号线束、信号适配器和电源适配器在上半年都实现了份额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9:46
核心业务表现 - 信号线束 信号适配器和电源适配器等传统优势产品在上半年均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1] - 清洁机器人 智能安防产品和储能系统等新产品在2024年度量产后订单稳定增长 [1] - 新产品为上半年收入和利润贡献新增量 [1]
广州发布“机器人+”需求清单 涵盖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
广州日报· 2025-09-18 16:1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围绕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梳理难点问题和迫切需求 覆盖医院、公园、地铁、园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1] - 广州布局打造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 加快建设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制造业创新中心[2] - 全市将按照"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路径 加快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 打造"品牌赛+训练场+展示中心+专业展会"等系列平台[2] 产业发展现状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 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支撑作用较为突出[2] - 2024年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2万套 同比增长33% 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 同比增长22%[2] - 已培育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商企业 产业创新力与影响力位于全国前列[2] 供需对接活动 - 对接会吸引机器人场景应用方、需求方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等300余名代表参加[1] - 会议现场派发《广州市优质装备产品手册》 涵盖14个细分装备领域 包含541家企业的726项产品介绍以及应用领域[1] - 汇聚70家多元化装备用户以及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 通过"需求发布+新品推介"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3] 应用场景需求 - 14家企事业单位发布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采购需求 包括适用于编程教育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适用于模拟教学的医疗机器人 支撑人机交互实践的人形机器人等[3] - 广日股份需要巡检、安防、导览、清洁等方面机器人设备 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是过万亿级消费市场[3] - 对接会首次实现教育、医疗、园林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跨界"对接 智能装备能应用到这些领域之中[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近30家企业展示高科技产品 包括电磁网捕机器狗、眼科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康养机器人、骨骼机器人、复合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及精密仪器[3] - 8家供应企业进行路演产品展示推介 包括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智能微网技术中的核心产品以及应用[4] - 企业已有医疗系统智能物联网系统以及仓储运输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4]
海能实业(300787) - 2025年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8 15:50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60% 主要由传统优势产品(信号线束、信号适配器、电源适配器)份额提升及新产品(清洁机器人、智能安防产品、储能系统)订单稳定增长贡献 [2] 产品与技术 - 扫地机器人技术创新聚焦中高端全功能扫拖一体 包括毛发防缠绕、双机械臂、智能清洁拖布拆装、智能物体识别及基站自清洁 [2][3] 全球运营与市场战略 - 越南工厂自2018年成立 主要承接美国出口订单以应对关税风险 [3] - 公司致力于全球市场均衡发展 将国内市场视为未来重要方向 因其规模大、潜力大且拥有优质客户 [3] 活动信息 - 活动形式为现场参观及"理性投资伴我行"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参与人员包括11名个人投资者及5名中信建投证券专员 [2]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8日 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工业园 接待人员为董事及董事会秘书韩双、证券事务专员殷倩雯 [2]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3]
格力博:公司已经与浙江智鼎就清洁机器人业务达成了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7:47
公司业务合作 - 格力博与浙江智鼎就清洁机器人业务达成合作 [1] - 公司将依托产业链及全球市场网络优势为合作赋能 [1]
杭州人工智能终端企业迎新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9-16 09:28
政策规划 - 杭州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3000亿元 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00个 打造爆款产品30款 培育自主品牌20个 选树典型应用场景50个 [2] - 重点发展智能视觉终端 智能计算终端 智能机器人 智能可穿戴设备等10类赛道 其中智能视觉终端聚焦视频监控和多维感知融合 智能计算终端侧重国产AI芯片边缘计算服务器 [2] - 提出培育百亿级企业5家 10亿级企业20家 "新势力"企业1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 省级以上链主企业15家 [4] 产业支持措施 - 政府提供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助 优化空间供给 发展产业集群 强化数据 算力 算法等基础要素支撑 [3] - 采用"补贴变订单"模式 通过示范场景清单锁定市场 技改补贴提升毛利 数据脱敏开放降低成本 基金跟投加容错稳住估值 [3] - 企业可围绕"场景换股权 退税保利润 数据当资产"三大方向布局 通过运营场景获取长期收益 出口退税提升硬件毛利 数据产品化增强现金流 [5] 企业布局进展 - 浙江大华技术完善AI大模型终端产品矩阵 包括视觉终端AI枪机 融合感知终端雷视一体机和行业大模型服务器 [4] - 虹软科技以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推动视觉大模型落地 车载DMS系统通过欧盟ADDW认证 在岚图 吉利海外车型取得ENCAP测试优异成绩 [4] - 萤石网络完成百亿参数蓝海大模型2.0升级 嵌入全系列终端产品 带动智能锁 清洁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三大品类出货量同比增长46% [5]
南都物业20250915
2025-09-15 22:57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南都物业成立于1994年 2018年在A股上市 是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独立第三方物业服务企业[3] * 业务覆盖住宅 商写 城市服务三大领域 包括基础物业服务 增值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3] * 公司从杭州起步 逐渐向长三角及全国拓展 80%以上的项目分布在长三角地区[3] * 大股东为浙江南都产业发展集团 实控人为董事长韩方 直接持股比例21.5% 通过浙江南都产业发展间接持股比例34.4% 总持股比例55.8%[3] * 管理层经验丰富 董事长及两位副总裁均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历[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8.1亿元 同比下降 主要因主动退出亏损项目[2][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9.1亿元 同比增长2.75%[2][5] * 基础物业服务占比超80% 2024年上半年基础物管收入占比89%[2][5] * 公司毛利率下降至约15% 主要由于基础物管毛利率下滑及长租公寓项目退出导致一次性摊销成本增加1000多万元[2][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2亿元 受安邦护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中大惠普物业商誉减值影响[2][5]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增长533% 扣非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 同比增长2.8%[2][5]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3.7% 2024年上半年现金流为负 主要由于企业习惯年底一次性支付物业费[14] * 2024年上半年末在手现金4.12亿元[14] 业务发展 基础物管业务 * 2024年上半年末签约面积8789万方 同比增长2.2%[7] * 江浙沪区域占比86% 住宅项目占比63% 商写占比26.6% 城市服务占比10.4%[7] * 2024年上半年新签41个项目 新签面积492万方 同比下降38%[2][7] * 新签项目中江浙沪区域占比92% 住宅占14% 商写60% 城市服务26%[7] * 2024年上半年基础物管收入18.1亿元 同比增长2.8% 毛利率15.4%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8] 增值服务业务 * 社区生活服务板块包括社区零售 到家服务 美居经济等一站式服务[9] * 2024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7300万元 同比增长14% 毛利率40.5%[2][9] * 业主增值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不到10% 需长期培养客户付费意愿[9] * 非增值业务包括案场与顾问咨询服务 受地产行业影响明显下降[9] * 2024年上半年非增值业务收入900万元 毛利率34.8%[2][9] 资产管理业务 * 主要针对产业和商业客户提供招商运营及长租公寓运营[9] * 目前盈利仍在修复过程中[2][9] 战略投资与创新业务 * 持有安邦护卫3.75%股份 计划择机减持以应对股价波动对业绩的影响[2][6] * 2020年以4718万元认购安邦护卫403万股 占IPO前总股本5%[6] * 安邦护卫在浙江省武装押运领域具有垄断地位 并拓展证据押运 出海安保 低空经济等新业务[2][6] * 战略投资云巷机器人 增资1500万元持有8.6%股权[4][12] * 云巷机器人已落地150多个项目 清洁面积超7000万平方米[4][12] * 物业公司倾向于租赁清洁机器人 月租金2000至5000元不等[4][13] * 与中间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同研发除草机器人[12] * 与浙大网新景业智能赛致伯乐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设立杭州赛致助农基金 规模1亿元 公司认缴出资3300万元 占比33%[13] 运营效率与分红政策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 从区域制调整为业绩专班制[14] * 清退亏损项目 自2023年以来期间费率明显下降[4][14] * 2024年上半年期间费率5.9%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管理费率5%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14] * 自2019年以来分红比例均超过30% 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分红比例[14] 未来展望 * 基础物管业务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3% 毛利率分别为13.4% 13.9%和14.4%[15] * 业主增值服务预计收入增速分别为2% 3%和5% 毛利率分别为44% 45%和47%[15] * 非增值业务预计收入增速负5% 毛利率分别为18% 19%和20%[15] * 资产管理业务预计收入增速3% 毛利率分别为8% 12%和16%[15] * 综合来看 公司未来三年营收增速预计为2.8% 2.9%和3.1% 毛利率预计为16% 16.8%和17.5%[15] * 将继续深化市场拓展聚焦战略 提高商写项目新签比例 提升整体基础物管毛利率[10] * 通过依托新零售到家供应链平台等逐步提升客户渗透率[10] * 持续修复资产管理业务盈利并优化运营效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