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鱼

搜索文档
新质生产力入海,广东正奏响蓝色狂飙曲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7:32
核心观点 - 广东省通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将"新质生产力"理念深度融入海洋经济,推动种业创新和产业升级[10][11] - 广东省在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和水产苗种产量方面位居全国首位,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创近10年新高[33][34][35] - 广东省探索出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实现科研反哺民生[38][39] 种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包括硇洲族大黄鱼野生群体驯养成功、章红鱼实现全人工繁育等[20][21][22] - 项目带动下,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得到丰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基础更加坚实[23][24]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种业对接帮扶机制,将科研成果与沿海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25][26] 产业布局与发展 - 广东省水产苗种年产量超1.3万亿尾,稳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鱼苗占全国超四成,虾苗约占全国1/3[34] - 2024年广东省海水产品养殖产量再创近10年新高,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占全国产量近一半[35] - 粤东粤西沿海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系列突破[4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广东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增殖放流科学化、规范化[47][48]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净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作用[45][46] -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蓝色引擎[49][50]
探访深远海养殖重器“湾区伶仃”号
新华社· 2025-06-11 16:39
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技术参数 - 船体尺寸达155.8米长×44米宽×24米深,最大吃水深度20米,形成近8万立方米养殖空间,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水量[1] - 水下部分采用15根方形立柱拼砌的开放式结构,挂设渔网形成12个独立养殖舱室,支持多鱼种混养[1] - 预计年产5000吨高品质海产,主要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品种[1] 船舶建造工艺创新 - 采用高强钢板作为主材料,通过预设反变形量、调整焊接顺序等工艺将结构变形量控制在许可范围内[2] - 技术团队经过多次试验解决高强钢板塑形调节难题,确保船舶整体强度满足台风频发海域作业要求[2] 智能化养殖系统 - 配备高精度GPS和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实现船舶位置实时监控[2] - 具备动态游弋功能,可根据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智能调整航速航向,优化养殖水域选择[2] 多功能运营模式 - 静态养殖期间可提供海上休闲服务,包括垂钓、主题食宿等增值业务[1] - 主要作业区域为珠海万山群岛海域,该海域具有台风频发、风浪大的特点[1][2]
珠海一季度GDP增速4.0%:服务业和外贸强势拉动,家电“以旧换新”激增84.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5:0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4月27日,珠海市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 1120.89亿元,同比增长4.0%,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9亿元,同比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9.37亿元,同比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655.13亿元,同比增长7.1%。 一季度,珠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6%、8.3%、7.9%。1—2月, 珠海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0.6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4.5%、32.2%、12.3%、 9.5%。 数据显示,珠海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高技术领域逆势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4.8%。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但支柱产业冷暖不均。精密机械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7%、电子信 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石油化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