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HVDC产品

搜索文档
龙虎榜复盘 | 电源变压器受各路资金热捧,机器人反弹
选股宝· 2025-10-15 18:16
机构资金流向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32只个股,净买入与净卖出各16只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的个股为金盘科技(1.93亿)、向日葵(1.31亿)、美力科技(9157万) [1] - 金盘科技获2家机构净买入1.93亿,股价上涨20.00% [2] - 向日葵获3家机构买入,股价上涨19.97% [2] - 美力科技获4家机构买入,股价上涨20.00% [2] 数据中心电力架构演进 - 英伟达发布《800VDC架构白皮书》,指出中压整流器是快速部署800VDC系统的核心产品 [2] - 800VDC技术路线存在三大演进方向:过渡方案需额外配置整流器与配电单元、混合电力方案通过低压AC整流实现、未来终极方案采用中压整流器或固态变压器直接转换 [2] - 数据中心供电发展方向为:UPS→HVDC→巴拿马电源→SST直流架构 [3] - 巴拿马电源采用10kV中压交流直供直流技术,具有更高效率、更少占地、更低投资的优势 [3] - 固态变压器(SST)是基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超高效率、空间优化等优点 [3] 相关公司业务动态 - 中恒电气数据中心电源业务上半年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长60.6%,其第三代HVDC产品服务阿里、腾讯、快手等头部客户 [5] - 和顺电气旗下中导电力业务涉及数据中心建设及运维 [5] - 特斯拉向供应商三花智控下达价值6.85亿美元的Optimus线性执行器订单 [3] - 预计特斯拉Optimus V3将于四季度发布,零部件供应商定点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逐步落地 [3]
调研速递|杭州中恒电气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聚焦业绩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4 18: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增长14.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8.26万元 同比减少30.1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5.39万元 同比增长15.3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主要因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1] 业务板块表现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 同比增长60.6% 成为营收增长主要动力 [1] - 海外业务营收3418万元 同比增长591.88% 以新加坡子公司为依托推进全球化布局 [2] - 充电桩业务作为国内主流设备厂家 将继续深耕优质客户并强化产品竞争力 [2] - 站点能源领域聚焦"极简、智能、绿色"核心价值 为通信运营商提供多场景供电解决方案 [2] 技术研发与产品战略 - 致力于打造超高效、高可靠、智能化的第三代HVDC产品矩阵 满足智算中心高功率密度需求 [2] - 研发投入主要面向电力电子和电力数字化方向 [2] - 作为数据中心高压直流绿色供电技术方案先行者 助力智算中心达成"三零"目标(零故障、零工程、零损耗) [2] 市场拓展战略 - 提高数据中心电源在国内市场渗透率 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 - 继续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主要业务领域 [2] - 成功中标中国铁塔2025年开关电源产品集中采购项目 保持与移动、铁塔等运营商的紧密合作 [2]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上期存在股权转让收益3268.31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 [1]
中恒电气(002364) - 2025年09月0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17:5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14.27% [2] - 归母净利润4748.26万元,同比减少30.19%(主因上年同期含股权转让收益3268.31万元) [2] - 扣非净利润4475.39万元,同比增长15.3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 [2] 业务板块表现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60.6% [2] - 海外业务收入3418万元,同比增长591.88% [3] 技术布局与研发 - 开发第三代HVDC产品矩阵,支持智算中心高功率密度服务器需求 [2] - 关注新一代服务器电源、固态变压器技术发展趋势 [2] - 研发聚焦电力电子、电力数字化领域 [3] 市场拓展策略 - 海外业务以新加坡子公司为基地推进全球化 [3] - 充电桩业务持续深耕优质客户并强化产品竞争力 [3] - 站点能源领域为运营商提供模块化电源、一体化能源柜等解决方案 [3] - 报告期中标中国铁塔2025年开关电源集中采购项目 [3] 战略方向 - 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 [3] - 同步推进国内市场渗透与海外技术出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