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建设108新线高速、京密高速等项目
新京报· 2025-11-20 18:15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北京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建设成果显著,通行能力与服务量大幅提升 [1][2] - 公司通过智慧化改造、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及多元化服务,打造高效、智慧的出行体验 [2] - 未来“十五五”期间将继续推进一批重点高速公路和快速路项目,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1][3] 高速公路建设成果 - “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91.6公里,城市快速路35.4公里 [1] - 服务交通量突破34.93亿辆次 [1] - 京哈高速(东五环-东六环)拓宽工程将主线双向6车道扩容至8车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1] - 大兴机场北线高速西延段、京雄高速(北京段)、京蔚高速(北京段)已建成通车,串联大兴机场、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 [1] 城市快速路与智慧化建设 - 新建开通5条城市快速路,包括广渠路东延、京良路西段等 [2] - 完成356条车道的智慧化改造,建成北京市数字孪生高速公路 [2] - ETC发行量突破1200万 [2] - 重大节假日期间累计保障免费通行小型客车1.58亿辆次,免收通行费约16.16亿元 [2] 道路养护与绿色通道政策 - 累计投入养护资金超34亿元,完成462.2万平方米路面专项工程 [3] - 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764.31万辆次,减免通行费3.14亿元 [2] - 开展桥梁加固改造及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自主研发智慧巡查车 [3] - 织就30分钟应急救援网,保障道路通行顺畅 [3] 低碳节能与未来规划 - 推进服务区新能源设施建设,投运6座超充站,打造北京市首个高速公路近零碳服务区 [3] - “十五五”期间将推进108新线高速、京密高速(二期、三期)、京秦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1][3] - 目标为打造高效畅通、智慧便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首都高速公路运营样板 [3]
调研速递|杭州中恒电气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聚焦业绩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4 18: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亿元 同比增长14.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8.26万元 同比减少30.1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5.39万元 同比增长15.3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主要因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1] 业务板块表现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 同比增长60.6% 成为营收增长主要动力 [1] - 海外业务营收3418万元 同比增长591.88% 以新加坡子公司为依托推进全球化布局 [2] - 充电桩业务作为国内主流设备厂家 将继续深耕优质客户并强化产品竞争力 [2] - 站点能源领域聚焦"极简、智能、绿色"核心价值 为通信运营商提供多场景供电解决方案 [2] 技术研发与产品战略 - 致力于打造超高效、高可靠、智能化的第三代HVDC产品矩阵 满足智算中心高功率密度需求 [2] - 研发投入主要面向电力电子和电力数字化方向 [2] - 作为数据中心高压直流绿色供电技术方案先行者 助力智算中心达成"三零"目标(零故障、零工程、零损耗) [2] 市场拓展战略 - 提高数据中心电源在国内市场渗透率 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 - 继续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交通及综合能源服务等主要业务领域 [2] - 成功中标中国铁塔2025年开关电源产品集中采购项目 保持与移动、铁塔等运营商的紧密合作 [2]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上期存在股权转让收益3268.31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 [1]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城市?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体系要注重“人民视角”
广州日报· 2025-07-12 07:14
城市更新理念转型 - 城市更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成为涉及空间重构、社会治理革新、经济动能转换的系统性变革 [1]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导向,强调服务人民需求 [1][2] - 城市更新需兼顾空间优化、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2] 群体需求差异化策略 - 青年群体:需完善集体租赁住房配置,打造居住-就业-社交复合空间以降低生活成本并吸引人才 [2] - 老年群体:需加强养老设施、无障碍环境等老年友好型建设以提升生活品质 [3] - 低收入群体:需预留保障性住房指标并完善基础配套,避免社会排斥效应 [3] 片区统筹更新路径 -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提升,解决碎片化问题 [3] - 片区更新作为中观尺度桥梁,协调微观建筑改造与宏观城市规划 [3] 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 评价体系遵循全面性、可度量性、可比性、动态性四大原则 [4] - 空间维度关注土地利用效率、公共空间占比、绿地率等指标 [5] - 经济维度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占比及税收增长 [6] - 社会维度涵盖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可达性、社区参与度等软性指标 [6] 技术赋能与多元参与 - 运用GIS、卫星遥感等技术量化空间优化效果,AI模型预测经济效益与舆情风险 [7] - 企业提供运营数据,社会组织协助满意度调查,居民直接参与评价反馈 [8]
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4
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 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1] - 一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 同比增长4.9% 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1] - 形成超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运输服务市场、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 以及专业人才队伍 [1] 科技创新与智慧交通 - 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2] - 全面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2] - 交通运输是先进技术试验应用载体和新兴产业孵化成长的平台 具有丰富应用场景 [2] 绿色发展策略 - 交通运输领域是碳达峰目标的重点领域 需构建绿色交通发展长效机制 [3] - 推广新能源、减量化交通设施设备 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 - 推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 提升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规模扩张的要素投入驱动向智慧创新驱动转变 [1] - 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 -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挖掘新消费新需求 丰富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