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交通

搜索文档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城市?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体系要注重“人民视角”
广州日报· 2025-07-12 07:14
城市更新理念转型 - 城市更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成为涉及空间重构、社会治理革新、经济动能转换的系统性变革 [1]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导向,强调服务人民需求 [1][2] - 城市更新需兼顾空间优化、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2] 群体需求差异化策略 - 青年群体:需完善集体租赁住房配置,打造居住-就业-社交复合空间以降低生活成本并吸引人才 [2] - 老年群体:需加强养老设施、无障碍环境等老年友好型建设以提升生活品质 [3] - 低收入群体:需预留保障性住房指标并完善基础配套,避免社会排斥效应 [3] 片区统筹更新路径 -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提升,解决碎片化问题 [3] - 片区更新作为中观尺度桥梁,协调微观建筑改造与宏观城市规划 [3] 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 评价体系遵循全面性、可度量性、可比性、动态性四大原则 [4] - 空间维度关注土地利用效率、公共空间占比、绿地率等指标 [5] - 经济维度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占比及税收增长 [6] - 社会维度涵盖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可达性、社区参与度等软性指标 [6] 技术赋能与多元参与 - 运用GIS、卫星遥感等技术量化空间优化效果,AI模型预测经济效益与舆情风险 [7] - 企业提供运营数据,社会组织协助满意度调查,居民直接参与评价反馈 [8]
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4
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 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1] - 一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 同比增长4.9% 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1] - 形成超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运输服务市场、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 以及专业人才队伍 [1] 科技创新与智慧交通 - 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2] - 全面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2] - 交通运输是先进技术试验应用载体和新兴产业孵化成长的平台 具有丰富应用场景 [2] 绿色发展策略 - 交通运输领域是碳达峰目标的重点领域 需构建绿色交通发展长效机制 [3] - 推广新能源、减量化交通设施设备 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 - 推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 提升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规模扩张的要素投入驱动向智慧创新驱动转变 [1] - 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 -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挖掘新消费新需求 丰富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