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如意丸

搜索文档
奇正藏药董事长刘凯列:疗效是民族医药企业存续的根本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9:46
行业政策与趋势 - 民族医药因在慢性病管理和疑难杂症诊疗中的独特临床价值而重新受到关注 疗效需求驱动医疗体系的理性选择 [1]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优势病种研究力度 [1] - 《世界卫生组织2025-2034年传统医学战略》发布以提升全球健康覆盖 推动民族医药加速价值释放 [1] 民族医药发展核心 - 民族医药企业的核心关切是患者获益 产品疗效是企业存续的根本 [1] - 民族医药疗效价值历经数千年临床验证 在现代通过循证医学等研究方法打通传统与现代医学认知壁垒 [1] - 疗效释放需全产业链支撑 包括药材种植与供给源头品质把控 研发创新与绿色智能制造 学术推广与渠道建设及终端服务 [1]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通过研发和科技创新优化药品疗效与安全性 提升患者用药体验 [2] - 在骨骼肌肉镇痛领域 消痛贴膏深入人心 青鹏软膏 白脉软膏 铁棒锤止痛膏 如意珍宝片等产品备受认可 [2] - 呼吸领域十味龙胆花颗粒/胶囊 妇科领域红花如意丸 儿科领域九味竺黄散和小儿柴芩清解颗粒 消化领域仁青芒觉胶囊等产品口碑卓著 [2] 公司发展历程与目标 - 公司深耕藏药领域三十年 构建覆盖药材种植 研发 智能制造 营销 销售及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2] - 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筑牢经营根基 [2] - 公司未来目标为培育藏药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力争5年业绩翻番 10年冲击百亿 3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藏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2]
奇正藏药成立30周年 董事长刘凯列发布公开信
证券日报· 2025-08-25 14:3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95年在西藏林芝成立 是中国光彩事业投资扶贫援藏史上第一家企业 [1] - 公司作为"主营藏药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1] - 公司经过30年发展构建起覆盖药材种植 研发 智能制造 营销 销售 医院等的全产业链生态 [1][3] 财务表现 - 三十年来公司基本保持年营收两位数增长 [1] 核心战略 - 创新战略: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如真空冻干和低温粉碎开发独家湿敷剂型产品消痛贴膏 [2] - 创新战略:对藏药经典复方进行剂型改良 如仁青芒觉胶囊 提升药效稳定性和服用便利性 [2] - 创新战略:通过系统二次开发提升药物安全性 如独家产品红花如意丸治疗妇科疾病 [2] - 传承战略:与藏医大师建立联结 成立传统藏医药传承中心 建设藏医院 支持藏医教育 [4] - 融合战略: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推动藏药进入国家医保和基药目录 进入中西医诊疗指南 [4] - 融合战略:建立等级医疗 基层医疗 零售渠道 B2C 商销 招商六大销售渠道 [4] - 融合战略:强化品牌建设 践行"民族好药 重在疗效"价值主张 [4] 产品与业务 - 在骨骼肌肉镇痛领域外构建覆盖呼吸 消化 心血管 神经 皮肤 妇科 儿科八大治疗领域的产品集群 [2] - 依托3800年历史的藏药理论组方资源和差异化治疗领域优势 成为多治疗领域临床优效解决方案提供商 [4] 未来展望 - 推动藏药进入更多健康场景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藏医药健康第一品牌 [4] - 让东方智慧惠及全球 [4] 企业使命 - 公司使命为"让有病者健康 健康者长寿 长寿者自在" [3][4]
奇正藏药上半年业绩报喜 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2.2元
全景网· 2025-08-23 16:2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 同比增长16.36% [1] - 营业利润达4.19亿元 同比增长14.4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 同比增长10.0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7.36% [1] - 中报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 [1] 产品与营销 - 骨骼肌肉系统核心产品消痛贴膏市场份额持续巩固 [1] - 白脉软膏 如意珍宝片 青鹏软膏等产品贡献新增长点 [1] - 妇科产品红花如意丸实现较快增长 [1] - 多产品全域营销成效显著 [1] 战略与能力建设 - 遵循"双轮驱动 双翼领先 双基保障"战略指引 [1] - 营销体系及渠道效能持续优化 [1] - 深化藏药现代化并探索理论转化路径 [1] - 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支撑临床价值验证 [1] - 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 [1] - 资源保障体系与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有序开展 [1] 公司治理与荣誉 - 以长期价值创造与规范治理为核心打造价值引领型董事会 [2] - 锚定"百亿藏药"战略目标强化战略闭环管理 [2] - 报告期内获"全国文明单位"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 - 荣登《2025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26 [2] - 上榜"2025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并获ESG竞争力典范战略公益荣誉 [2]
奇正藏药(002287) - 002287奇正藏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20 19:56
公司概况 - 国内藏药龙头企业,从事新型藏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有25个独家品种和141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覆盖多领域 [2] - 2009年上市,业绩稳步增长,累计分红超26.9亿元,拥有24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有141个药品批准文号,156项专利技术,其中129项发明专利 [4] 藏医药介绍 - 藏医1300年前绘制人体胚胎发育图,成果超前且具科学性 [2] - 藏医学诞生于“世界屋脊”,传承3800多年,有完整体系、高活性药、独特炮制工艺等 [2] - 用树的根、干、枝、叶介绍四种治疗方法,倡导预防与治疗、身体与心灵同治 [3] 奇正藏药发展要素 患者关爱 - 丰富产品线,有60个OTC品种、3个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级)品种,覆盖多治疗领域 [3] - 以患者为中心,挖掘产品医学循证证据,提升品牌力和用户体验,保障药品安全 [3] 科技创新 - 以藏药现代化为战略,创新发展藏医药理论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3] - 推进自动化、数字化和绿色工艺技术,构建智能制造体系,获多项荣誉 [3] 员工发展 - 扎根藏区,培养有扎实知识、包容自信和兼收并蓄视野的人才 [3] - 通过内部培养、竞聘等促进人才流动,建立人才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 [3] 文化传承 - 与藏医专家建立传承关系,出版典籍,重建学院,保护遗迹等 [4] - 捐建和资助藏医学校,开展百家藏医诊所计划,创办展览馆和博物馆 [4] 资源保护 - 追求药材质量与生态保护平衡,开展藏药材资源调查、种植技术研究等工作 [4] 产品布局 - 主要产品有外用系列(消痛贴膏等)和口服藏药、中药产品(红花如意丸等) [5] - 从单一产品到多产品全域营销,构建外用止痛品类优势,拓展多治疗领域 [5] 市场分析与策略 中药贴膏行业 - 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加强使市场需求增大 [5] - 2019 - 2023年,传统中药贴膏以外剂型贡献外用镇痛药市场增长的81.80%,非甾体类抗炎药成分贡献62.93% [5][6] - 公司从管理和产品方面提升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渠道下沉,加大研究投入,加强品牌营销 [6] 渠道拓展 - 院内市场:贯彻学术引领营销模式,深化KOL体系建设,拓展基层和社区医疗市场 [6] - 院外市场:聚焦运动人群,结合新零售模式,加强品牌投入,发展新零售模式 [6] 产品增长规划 - 软膏剂产品(青鹏软膏、白脉软膏)构建消痛系列产品线,打造骨骼肌肉系统镇痛一体化诊疗模式 [6] - 青鹏软膏入选多个专家共识和指南,白脉软膏向新科室新适应症拓展 [6][7] 可转债与新药研发 可转债 - 公司专注核心业务,提升效益,发行可转债希望改善股本结构,有现金流还本付息 [7] 新药研发 - 小儿热立清颗粒为中药创新药1.1类,已获批临床试验,将开展Ⅱ期和Ⅲ期试验并申报上市 [7] - 催汤颗粒国内进行商业化再验证,开展澳门同名同方药注册申报,获形式审查通知书 [7]
奇正藏药2025年一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4-26 06: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0.39%,但归母净利润7567.98万元,同比下降22.35%,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毛利率81.53%,同比微增0.19%,但净利率18.63%同比大幅下降31.07%,反映成本压力显著 [1] - 三费占比57.51%同比下降1.93%,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合计2.32亿元,费用控制略有改善 [1] - 每股收益0.14元同比降22.47%,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8元同比激增233.48%,现金流状况明显好转 [1] - 货币资金达5.23亿元同比增46.42%,有息负债18.1亿元同比降8.74%,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1] 业务运营 - 公司ROIC为11.42%显示资本回报率一般,但净利率24.87%反映产品附加值较高 [3] - 商业模式依赖营销驱动,需关注营销效率与可持续性 [3] - 主打产品消痛贴膏为核心,计划通过基层医疗渗透、B2C/O2O渠道深耕及专属队伍建设扩大市场份额 [4] - 白脉软膏、红花如意丸等独家产品市场覆盖率与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战略规划 - 研发聚焦藏药创新与经典名方开发,包括独家品种二次开发及新适应症拓展,战略品种药材基地化率超50% [4] - 医药产业基地已建成,2025年重点推进产能释放、效率提升及外用贴膏剂型布局 [5] - 上市16年累计分红26.94亿元远超融资额4.84亿元,分红融资比达5.56,体现较强股东回报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