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典版白金信用卡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银行高端信用卡权益调整趋势 - 多家银行近期集中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 包括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汇丰银行(中国)等机构在7月官宣更新产品权益及活动 农业银行 浦发银行 广发银行等此前也发布过类似公告 [1] 招商银行具体调整措施 - 招商银行自9月1日起将银联-Visa双标高端磁条卡逐步更换为芯片版 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规则从"1万积分免年费"调整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免年费" [2] - 附卡年费规则同步调整 从原5000永久积分免年费变为需额外消费满10万元才可享受兑年费 [2] - 此次调整被描述为技术迭代和长期经营策略的一部分 招商银行强调打造匹配客户长期需求的高端产品而非短期促销型产品 [2] 行业调整范围与案例 - 今年以来超过10家银行调整旗下高端信用卡权益 建设银行取消多款信用卡机场贵宾厅服务 浦发银行取消或降低境外消费返现权益 [3] - 光大银行终止机场接送机服务 租车免租金服务和健康洁牙服务 宁波银行将汇通白金信用卡礼宾车权益调整为按季度开展并取消多项健康关怀服务 [3]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信用卡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发卡量增速下滑 获客成本升高 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银行信用卡部门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3] - 银行通过提高门槛筛选客户 将资源向高消费 高贡献用户倾斜 以提升整体盈利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3] - 2025年以来超过3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关停 仅今年4月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就有10家分中心停止营业 民生银行 广发银行部分分中心也在年内终止营业 [3] 调整性质与行业意义 - 此轮调整被视为银行追求长期可持续经营模式和行业健康发展的主动举措 而非简单的权益缩水 [4]
信用卡逾期,这类费用将直接计入账单!
中国经营报· 2025-08-05 21:52
中经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例如,某股份行公告表示,自今年9月1日起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优惠规则予以调整。其中,新更换的 芯片版经典白金信用卡要从原本"1万积分免年费"变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免年费"。同时,附卡 权益也出现调整,原先是5000永久积分免年费,调整后需额外再消费满10万元,才可以享受兑年费。 目前,信用卡业务正在持续降本增效。 存量竞争加剧 近日,某国有银行公告表示,将于2025年9月14日起,对信用卡账户因逾期所产生的相关诉讼类费用, 一并计入涉诉信用卡的账单中。 央行今年发布《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 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2张,同比下降3.7%。 目前信用卡业务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部分信用卡产品权益相对缩水,信用卡业务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和 效益。 分行试点开展 上述国有银行公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后,计入账单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 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将按照司法判决或仲裁 裁决结果,逐笔或合计一笔(涉及上述多项 ...
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瘦身”,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08-05 07:48
信用卡行业转型趋势 - 多家银行对高端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包括提高使用门槛、调整积分规则、削减高端权益等,涉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 [1] - 超过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深耕 [1] - 银行信用卡业务正经历三大转向:从规模导向转为价值深耕,从依赖息差转为生态变现,从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 [1] 权益调整具体措施 - 浦发银行、宁波银行等提高权益使用门槛,如增加积分兑换里程比例、设置消费金额门槛 [2] - 调整积分规则,部分消费场景不再累计积分或积分有效期缩短 [2] - 削减机场贵宾厅、高端酒店住宿等高成本权益,补充购物折扣、生活服务类权益 [2] - 光大银行万事达世界之极信用卡贵宾休息室权益调整,服务商更换为本土企业,无限次使用权仅限于主卡持有人 [2] - 招商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优惠规则从"1万积分免年费"调整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达标免年费" [2] 信用卡产品"瘦身" - 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以航空、电商、娱乐等领域联名卡为主 [3] - 停发原因包括业务策略调整、提升服务质量、合作到期、业务发展需要等 [3] 行业转向存量深耕 - 信用卡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深耕,精简低效产品、聚焦核心客群优化运营 [4] - 消费者偏好向高频刚需场景集中,部分细分场景信用卡因用户规模有限陷入成本收益失衡 [4] - 行业面临信用消费市场竞争加剧、信用资产承压、金融消保要求细化等挑战 [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挖存量客户价值,针对高净值客户、活跃用户等设计分层权益体系 [5] - 强化自营场景覆盖,整合购物、出行、娱乐等高频消费场景 [5] - 构建权益闭环,将信用卡与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联动 [6] - 行业从"发卡获客"转向"精耕存量",以价值贡献重塑业务逻辑 [6] - 零售融合发展思路深化,串联储蓄、理财、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提升高端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质量 [6]
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瘦身” 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5 00:09
行业转型趋势 - 信用卡行业正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深耕 从依赖息差转向生态变现 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标志着行业从粗放阶段进入精耕细作质变期 [1] - 行业面临多重考验 包括信用消费市场竞争加剧 信用资产承压 金融消保要求细化 以及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对场景流量的抢占 推动行业向集约化方向转型 [4] - 行业创新重点将围绕场景化联名卡开发 数字信用卡迭代 AI精准营销落地及客群生态圈构建展开 通过动态客群分层与场景化经营筑牢价值护城河 [1] 产品权益调整 - 多家银行对高端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 包括提高权益使用门槛如增加积分兑换里程比例 设置消费金额门槛 [2] - 调整积分规则 部分消费场景不再累计积分或积分有效期缩短 [2] - 削减机场贵宾厅 高端酒店住宿等高成本权益 补充购物折扣 生活服务类等实用性权益 例如光大银行万事达世界之极信用卡贵宾休息室权益调整 服务商更换且无限次使用权仅限于主卡持有人 [2] - 招商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优惠规则从"1万积分免年费"调整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达标免年费" 附卡规则从"5000永久积分免年费"调整为"5000永久积分+额外消费满10万元" [2] 产品结构优化 - 多家银行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 其中航空 电商 娱乐等领域联名卡占比居多 停发原因包括业务策略调整 提升服务质量 合作到期等 [3] - 银行通过精简低效产品 聚焦核心客群优化运营 因部分细分场景信用卡用户规模有限导致成本收益失衡 [4] 组织架构调整 - 年内已有超过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 线下分中心关停现象突出 [1][4] - 组织架构优化是行业告别扩张期粗放式经营 进入精耕细作新阶段的标志 [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挖存量客户价值 针对高净值客户 活跃用户等不同客群设计分层权益体系 通过精细化运营激活潜在价值 [5] - 强化自营场景覆盖 整合购物 出行 娱乐等高频消费场景 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5] - 构建权益闭环 将信用卡与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等业务联动 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推动信用卡从流量入口升级为价值中枢 [5][6] - 零售融合发展思路深化 通过串联储蓄 理财 贷款 信用卡等业务提升高端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质量 提高留存率 增加机构盈利贡献 [6]
门槛暗升权益缩水?信用卡行业摆脱“低水平内耗”悄然蔓延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23:29
信用卡行业调整趋势 - 招商银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将银联-Visa双标高端磁条卡更换为芯片版产品,经典版白金信用卡主卡年消费门槛提升至18万元才能兑换年费,附属卡新增10万元消费门槛[2] -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包括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汇丰中国、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涉及提高使用门槛、调整积分规则、削减高端权益[3] - 光大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调整万事达世界之极信用卡贵宾休息室权益,服务商更换为本土企业,无限次使用权仅限主卡持有人[3] - 浦发银行关闭"里程兑换"平台充值入口,终止原"里程值"模式[3] 行业数据与表现 -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9685.90万张,较2023年末减少25.91万张[4][5] - 2024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44185.59亿元,同比下降8.23%,信用卡利息收入643.56亿元同比增长1.32%,非利息收入241.52亿元同比下降11.30%[5] -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906.44亿元,同比下降9.28%,占公司税前利润的50.74%,同比下降5.83个百分点[5] 行业竞争与监管动态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推出整治"内卷式"竞争的"1+3+N"制度体系,包括监管部门负面清单、自律公约、倡议书与承诺书[6] - 广东金融监管局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6] -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反内卷联合倡议书》,抵制恶性价格战、虚假宣传、诋毁同业等行为[6] 信用卡运营成本与挑战 - 信用卡高端权益运营成本高企,以深圳某信用卡中心为例,仅机场贵宾厅单项成本就超过1000元[7] - 第三方机构联合用户非正常套取或低价出售高端权益,形成专业"薅羊毛党",成本由信用卡中心承担[7] - 部分银行仍以"发卡量"为核心考核指标,睡眠卡率超10%却持续盲目扩张,消耗机构有限资源[7] 行业转型方向 - 信用卡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粗放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面临转型阵痛[8] - "反内卷"逻辑下,银行信用卡业务或将更专注、更审慎,推动行业进入更可持续、更注重价值创造的新周期[8] - 招商银行强调打造匹配客户长期需求的高端信用卡产品,而非短期促销型产品,旨在实现银行可持续商业模型[2]
大分化时代下,高端信用卡决定“不卷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22 22:12
行业调整背景 -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包括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汇丰中国等,涉及提高使用门槛、调整适用范围等 [1] - 调整原因是成本上升、风险管控压力增大,银行追求长期可持续的经营模型和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1] - 信用卡行业本轮权益优化周期已逐渐步入尾声,市场格局趋于明朗稳定 [1] 招商银行信用卡调整案例 - 招商银行将Visa双标高端磁条卡升级为芯片版,调整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和精致版白金信用卡的权益 [2] - 精致白(芯片版)新增每年2次"300精选酒店"贵宾价入住礼遇、外币消费免汇兑手续费 [2] - 经典白(芯片版)年费规则增加主卡消费满18万元、附属卡消费满10万元的门槛 [2] - 调整后权益配置更加贴合招行信用卡权益体系的整体脉络,保持高端产品的含金量 [2] - 招行信用卡秉承长期经营理念,打造匹配客户长期需求的高端产品,极少出现大幅调整 [3] 行业趋势分析 - 高端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高净值人群开展差异化经营 [4] - 高净值人群消费弹性更低、边际消费倾向更高,银行通过高端信用卡捕捉特定客群需求 [4] -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银行运营成本攀升,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5] - 不计成本的权益投入难以持续,信用卡黑灰产兴起影响金融机构正常经营 [5] 高端信用卡产品趋势 - 高端信用卡产品基于境内外市场变革进行技术升级,从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 [6] - 招商银行推出"一芯双应用"卡片,解决不同芯片标准兼容问题 [6] - 高端信用卡产品梯度建设愈发清晰,针对不同客群的差异化消费需求 [7] - 招商银行高端信用卡产品矩阵包括多款产品,分别瞄准高端商旅、家庭消费、跨境旅游等场景 [7] - 信用卡不仅是支付工具,更应是连接生活方式的载体,考验商业银行信用卡与财富管理协同生态能力 [7] 行业展望 - 随着主要银行调整陆续落地,高端卡权益体系将趋于明朗和相对稳定 [7] - 信用卡高端权益调整是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缩影 [7]
大分化时代下,高端信用卡决定“不卷了”
新浪财经· 2025-07-22 16:58
行业调整背景 -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 包括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汇丰中国等 7月集中更新产品权益及活动规则 如提高使用门槛 调整适用范围 [3] - 行业调整驱动因素包括成本上升 风险管控压力增大 银行主动优化经营模型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轮调整已逐渐步入尾声 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3] 招商银行案例 - 招行信用卡7月1日升级Visa双标磁条卡至芯片版 调整经典版白金卡年费规则 新增主卡消费满18万元 附属卡消费满10万元的门槛 同时保留积分兑换选项 [5] - 精致版白金卡新增每年2次"300精选酒店"贵宾价入住礼遇 外币消费免汇兑手续费等权益 通过权益加码为存量持卡人提供迁移出口 [5][6] - 公司坚持长期经营理念 高端卡产品呈现"整体稳定 局部优化"特征 调整过程注重平衡技术迭代与客群需求匹配 [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趋势明显 全球支付市场已完成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 招行2020年推出"一芯双应用"卡片解决标准兼容问题 本次升级进一步优化跨境支付体系 [10] - 产品梯度建设清晰化 同一银行旗下高端卡矩阵针对不同场景细分 如招行"Visa无限卡"主打高净值综合权益 其他产品分别覆盖商旅 家庭 跨境等场景 [10] - 信用卡功能从支付工具转向生活方式载体 银行更注重财富管理与信用卡协同生态建设 以提升高净值用户长期价值获得感 [11] 历史与挑战 - 国内高端信用卡始于2005年招行首张白金双币卡 通过专属权益连接高净值人群 激活产业链乘数效应 同时拓宽零售信贷边界 [7] - 当前运营成本攀升 机场贵宾厅单次成本达100-300元 持卡人用满6次权益将产生约1千元成本 黑灰产套取权益行为加剧模型失衡风险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