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存量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发卡不行了,信用卡改“拼”分期了
36氪· 2025-08-18 15:14
信用卡分期业务策略调整 - 银行主动营销信用卡分期业务 向信用良好客户提供打折券 年化费率约4% [1] - 分期业务作为小额消费信贷 通过手续费和利息实现盈利并增强客户黏性 [3]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通过购车 装修 分期通等场景化分期产品强化精准营销 [4]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全国信用卡发卡量连续十个季度下滑 2024年末同比减少4000万张至7.27亿张 降幅5.14% [6] - 工商银行发卡量减少1.96%至1.5亿张 建设银行减少300万张至1.29亿张 [6] - 招商银行流通卡减少25.91万张 平安银行流通户数同比下降12.92% [6] 资产质量与消费表现 - 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30个基点至3.28% 浦发银行上升0.02%至2.45% [3] - 光大银行信用卡逾期率上升20个基点至1.50% 兴业银行下降29个基点至3.64% [3] - 中国银行信用卡消费额下降7.66% 交通银行消费额下降12.81% 招商银行交易额下降8.23% [8] 经营战略转型 - 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关停 包括交通银行30余家及民生银行四大区域分中心 [5] - 行业从增量获客转向存量竞争 聚焦高净值客户和零售业务融合 [7][9] -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质增效 强化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管理 [2][9]
存量竞争时代 银行信用卡发力分期业务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9:47
信用卡分期业务营销策略 - 银行主动向信用良好的持卡人推销分期业务并提供折扣优惠如年化费率4%左右的分期打折券 [2] - 分期业务作为小额消费信贷产品通过收取每期还款额和手续费实现盈利并增强客户黏性 [5]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在购车装修分期通等场景强化分期产品布局以支持汽车置换家电换新等重点消费环节 [6] 信用卡行业结构调整 - 超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在2024年获批关停包括交通银行30余家分中心及民生银行华南华中东北华北分中心停止营业 [7][8] - 广发银行关闭昌吉分中心和牡丹江分中心反映行业向集约化转型趋势 [8] - 信用卡分支机构关闭源于行业面临信用资产承压和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竞争等内忧外患挑战 [3][8] 发卡量与消费额数据变化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开立数量从2023年末7.27亿张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7.21亿张较2021年三季度峰值8.07亿张连续十个季度下滑 [9] - 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50亿张同比减少1.96%建设银行发卡量减少300万张至1.29亿张招商银行流通卡减少25.91万张至9685.90万张 [9] - 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4692.61万户同比下降12.92%全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23205.10亿元同比下降16.57% [9] - 中国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降7.66%建设银行信用卡总消费额2.8万亿元同比下滑4.44%工商银行信用卡消费额2.13万亿元同比下滑3.23% [11] - 交通银行信用卡在册卡量6300.94万张同比下降11.66%累计消费额24513.35亿元同比下降12.81%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44185.59亿元同比下降8.23% [11] 不良率与资产质量 - 民生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3.28%较上年末上升30个基点浦发银行信用卡及透支不良率2.45%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5] - 光大银行信用卡逾期率1.50%较2023年上升20个基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5%与2023年末持平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3.64%较上年末下降29个基点 [5] 行业转型与战略调整 - 信用卡行业从增量获客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银行经营策略从发卡获客转向精耕存量和价值贡献 [9][12] - 银行通过零售融合发展将储蓄理财贷款信用卡业务串联以提升高端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质量和盈利贡献 [10][12] - 数字科技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被应用于传统信用卡业务以提质增效应对市场竞争和资产质量压力 [3][10]
信用卡逾期,这类费用将直接计入账单!
中国经营报· 2025-08-05 21:52
中经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例如,某股份行公告表示,自今年9月1日起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优惠规则予以调整。其中,新更换的 芯片版经典白金信用卡要从原本"1万积分免年费"变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免年费"。同时,附卡 权益也出现调整,原先是5000永久积分免年费,调整后需额外再消费满10万元,才可以享受兑年费。 目前,信用卡业务正在持续降本增效。 存量竞争加剧 近日,某国有银行公告表示,将于2025年9月14日起,对信用卡账户因逾期所产生的相关诉讼类费用, 一并计入涉诉信用卡的账单中。 央行今年发布《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 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2张,同比下降3.7%。 目前信用卡业务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部分信用卡产品权益相对缩水,信用卡业务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和 效益。 分行试点开展 上述国有银行公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后,计入账单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 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将按照司法判决或仲裁 裁决结果,逐笔或合计一笔(涉及上述多项 ...
为什么联名信用卡越来越少?
36氪· 2025-07-21 12:38
信用卡行业调整趋势 - 中国信用卡产业经历四十年发展后进入调整期,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中心并停发联名卡产品[1] - 2025年以来至少7家大行停发22款联名卡,包括浦发西贝莜面村卡、中信QQ音乐卡等产品[2] - 停发后原持卡人将换发标准信用卡,原联名权益终止并按新卡标准享受服务[4] - 停发原因集中于"业务调整"(占比63%)和"合约到期"(占比21%)两类[6] 联名卡运营模式分析 - 联名卡占停发产品76%,具有银行金融服务+合作方权益的双重属性[5] - 该模式曾帮助银行快速获客,但存在权益同质化(相似度达68%)、用户留存率低(仅32%持续使用)等问题[9] - 热门IP联名卡在热度消退后吸引力下降,导致银行运营成本上升(单卡年均维护成本约85元)[9] - 合作模式不可持续性凸显,第三方权益兑现率仅41%,影响用户体验[9] 监管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信用卡业务新规》全面实施,要求睡眠卡比例控制在20%以内[10] - 新规促使银行清理低效卡种,2024年行业卡量同比下降5.14%至7.27亿张[11][13] - 交通银行信用卡量减少831万张,招行信用卡消费额下降3900亿元[11] - 多家银行对18个月无交易卡片进行限制处理,信用卡中心网点缩减37%[16] 银行转型举措 - 产品策略转向标准卡升级,如浦发14款联名卡统一更换为梦卡系列[14] - 架构调整加速,平安银行等将信用卡中心并入一级部门[16] - 资源聚焦高频消费场景,数字化营销投入增长42%[7] - 目标客群年轻化(25-35岁占比61%),注重刚性需求挖掘[18] 行业数据变化 - 人均持卡量从2020年0.56张降至2024年0.52张[11] - 卡总量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减少4000万张[13] - 头部银行发卡量普降,交行卡量降幅达11.6%[11] - 联名卡在存量卡中占比从31%降至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