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颅磁刺激仪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成为医药新技术首发地 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
长江日报· 2025-06-28 08:41
武汉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 - 全球首创可视介入机器人、全球首款帕金森自体细胞治疗药物、全球首个子宫内膜癌早筛试剂盒等世界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 [1] - AI诊断系统"内镜精灵"覆盖44个国家,为1000余家医院提供服务 [1] - 经颅磁刺激仪获得国内首张精神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拥有国内外专利400余项,产品进入10余个国家 [1] - 共聚焦显微内镜、全数字PET/CT装备、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磁控胶囊内镜等高端医疗器械"出海" [1] - 武汉企业已有超1400个二、三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综合竞争力全国前列 [1]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 - "稻米造血"产业化基地预计2026年建成,年产1200万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 [2] - 帕金森新药NouvNeu001实现中美临床"双报双批",有望2028年上市 [2] - 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进入审评阶段 [2] - 全国首款眼科基因治疗药物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2] - 光谷近400个一类新药在研,去年4个一类新药冲刺上市流程 [2] 医疗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全球首款心肌旋切系统研发成功,团队受邀赴美国梅奥诊所作专题演讲 [2] - 日本医院教授专程学习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 [2] - 多模态影像融合穿刺系统吸引牛津大学副教授前来学习培训 [2] 产业规模与发展 - 武汉汇集大健康企业超4500家 [2] - 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2] - 逐步成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重要力量 [2]
国内首张三类证落地!经颅磁刺激设备获批治疗抑郁症
思宇MedTech· 2025-05-29 17:06
公司动态 - 武汉依瑞德自主研发的经颅磁刺激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国内首张精神领域经颅磁刺激仪三类证 [1][3] - 公司产品已获得ISO9001、ISO13485等国际权威质量体系认证 [6] - 公司计划参加2025年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19] 产品技术 - 经颅磁刺激仪基于电磁互换原理,通过无创刺激大脑皮层调节神经活动 [4] - 产品具有多样化刺激模式,包括单脉冲、双脉冲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6] - 采用短双相脉冲技术提升刺激效率,配备智能定位机器人提高精准度 [7][11] - 临床适应症覆盖抑郁症、焦虑症、失眠、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神经疾病 [7] - YRD系列磁场刺激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9] 研发进展 - 联合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完成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2] - 2025年3月启动全国首个磁休克治疗临床研究多中心项目 [15] - 公司拥有200余项发明专利,参与100多个科研项目 [18] 市场表现 - 2023年中国经颅磁刺激仪市场规模达数亿元人民币,全球8.18亿元 [16] -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至15.95亿元 [16] - 公司产品已出口10余个国家,全球5000余家医疗机构使用 [16] - 国内市场保有量超过1万台 [16][1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Magventure、Nexstim等国际企业 [17]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18] - 主营产品包括经颅磁刺激仪、经颅直流电刺激仪等脑科学设备 [18] - 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生产和临床医学团队 [18] - 产品使全球过亿患者受益 [18]
对话依瑞德集团董事长蔡胜安|千元级脑机接口产品有望进入家庭 政策开闸或将催生下一个“家用医疗”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9:09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案例不断涌现 包括帮助截瘫患者直立行走 渐冻症患者重获沟通能力等 [1] - 湖北 浙江等地率先将脑机接口治疗纳入医保 千元级定价推动技术普惠化 [1] - 中国企业在脑机接口科研和产业化方面表现亮眼 国内首张精神领域经颅磁刺激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 [1]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意义 - 三类证获批推动行业发展从无序走向规范有序 需要通过国家药监局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验证 [2] - 明确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抑郁症的合法合规性 促使更多医疗机构引入该设备 提升治疗规范性和普及度 [2] - 为拓展其他精神疾病如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应用奠定基础 推动临床治疗手段多元化 精准化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打造"一人一脑图"个性化治疗模式 整合磁共振 3D结构光成像等多模态数据构建个体脑图谱 [5] - "脑脊接口"技术通过微创植入电极实现"大脑—脊髓"信号闭环调控 打破传统脊髓损伤治疗不可逆困境 [7]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占比超80% 技术向"改善/恢复 增强"功效发展 [6][7] 临床应用与市场发展 - 医保定价如同"官方认证" 让医院敢采购 患者敢尝试 湖北 浙江 北京 山东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8] - 企业研发投入增加 家用便携设备加速落地 未来重点研发"便宜好用"的非侵入式产品 [8] - 市场竞争加剧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具备全链条技术能力和丰富临床数据积累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10] 技术融合与未来发展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单一辅助工具向多模态融合治疗方案演进 实现"神经功能可视化给药" [9] - 在康复训练领域 脑机接口能精准评估患者状况 实现闭环训练 显著提升神经可塑性 [9] - 未来突破点在于建立个性化协同治疗协议 形成"监测—干预—评估"的全链条整合 [9]
湖北脑科学研究新进展:这一仪器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一财经· 2025-05-24 14:29
医疗器械注册证突破 - 湖北企业自主研发的经颅磁刺激仪获批国内首张精神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在脑科学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1] - 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风险等级,审批流程严格且临床试验要求高[5]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特点 - TMS为无痛无创治疗技术,通过脉冲磁场刺激大脑神经改变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5] - 该技术适用于抑郁症(高频磁刺激提升前额叶皮层功能)、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治疗[5] - 与功能磁共振、脑磁图等技术并称为21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优势[5] 脑科学行业动态 - 中国脑科学大会同期发布阿米3S导航机器人、经颅聚焦超声(T-FUS)技术等最新成果[5] - 国内脑机接口企业数量超200家,代表企业包括衷华脑机(高通道侵入式电极)、品驰医疗(DBS)、脑虎科技(新材料电极)等[6]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同比+18.8%),非植入式占比82%(26.3亿元),2027年预计增至55.8亿元(CAGR 20%)[6] 区域产业布局 - 湖北聚集依瑞德(多物理因子非侵入式BCI)、衷华脑机等企业,计划加速推进脑科学在医学前沿应用[6] - 该省此前已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政策支持力度显著[1] 技术发展趋势 - 植入式电极芯片向高通量高灵敏方向突破,AI算法提升侵入式/非侵入式设备信号处理能力[6] - 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型,推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