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BCI)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眼镜将是下一个iphone!凯文·凯利最新对话:如果让我下注,我可能会押中国公司胜出,而不是苹果……
聪明投资者· 2025-07-07 14:54
未来技术趋势 - 智能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主流终端设备,但技术成熟仍需5-10年甚至25年[47][63][69] - 中国企业最有可能率先推出普及型智能眼镜,受益于供应链优势、材料科学积累和快速迭代文化[70][71][74][77] - 镜像世界将成为AI与人类交互的核心场景,通过智能眼镜实现现实与数字孪生体的融合[47][49][50] 人工智能发展 - AI将深度参与内容生产但人类仍需对结果负责,记者角色将转向可信度背书而非信息输出[33][34][35] - AI将具备情感交互能力,人类与AI的情感连接将成为未来25年最大冲击之一[51][52][53][55] - AI不会取代工作而是改变工作形式,人类需要适应与AI协作的新工作模式[27][28] 媒体行业变革 - YouTube将成为下一代超级平台,整合AI搜索、空间视频和沉浸式内容[43][44][45] - 小型媒体项目更具创新优势,建议保持高频试错并预留专门预算[39][40][41][42] - 新闻呈现形式将向沉浸式体验发展,如通过智能眼镜实现战地现场感知[36][37][38] 机器人技术 - 人形机器人将优先应用于工业场景,25年内难以在家庭普及[79][80][81] - 机器人手部灵活性仍是技术瓶颈,难以复制人类双手的精细操作能力[81] - 机器人发展路径类似VR,功能改进缓慢但成本将持续下降[84][85][86] 自动驾驶 - 自动驾驶普及后人类驾驶将变成特殊技能,需更高资质认证[89][90][91] - 城市核心区域可能禁止人工驾驶,传统驾驶权限将大幅收缩[92][93][94] - 未来汽车可能取消方向盘,自动驾驶服务比私家车更经济便捷[95][96] 太空探索 - 火星不会出现城市,最多建立科研基地作为技术展示[97][98][105] - 近地轨道开发比火星移民更具经济价值,如小行星采矿[100][101] - 太空探索主要价值在于技术衍生效应而非直接商业回报[99][104] 生命科学 - 延长健康寿命比追求永生更现实,癌症疫苗等技术有望实现[110][111][112] - 脑机接口技术将实现非侵入式应用,游戏和艺术领域或成早期场景[119][120][121][122] - 人口老龄化将抑制创新活力,需要社会机制创新来突破结构压制[113][114][115][116] 创业投资 - AI将改变风险投资模式,可能出现众筹式早期参与新形态[131] - 硅谷创新主体将持续更替,但区域优势地位不变[126][127][129] - 创业门槛降低将催生更多小型创业项目,传统大公司转型难度大[39][130]
最新!直觉医疗联合创始人加入脑机接口公司
思宇MedTech· 2025-07-04 16:37
人事任命 - Inner Cosmos宣布两项重要人事任命以加速其"Digital Pill"脑机接口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John Freund加入董事会,Greg Schulte被任命为咨询首席技术官[2] - John Freund是Intuitive Surgical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系统提供商,其达芬奇手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4] - John Freund还创立了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风险投资公司Skyline Ventures,并共同创立摩根士丹利医疗保健集团[4] - Greg Schulte此前担任Cala Health技术副总裁,该公司专注于可穿戴神经调节设备[4] - Greg Schulte曾在美敦力担任设计和工程类职务,并在多家医疗技术公司担任相关岗位[5] 产品技术 - "Digital Pill"脑机接口设备通过植入患者颅骨顶部皮肤下的微型植入物传递电信号,使患者能够在家中接受治疗[6] - 设备利用电极皮质描记术(ECoG)技术,基于2011年哈佛MGH合作研究,证明其与TMS疗效相当但更便携[8] - 设备直径约1.8厘米,通过微创手术嵌入头骨顶部,类似"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方式[8] - 精神科医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无线更新技术实时调整治疗方案[8] 临床试验 - Inner Cosmos正在进行FDA批准的器械豁免(IDE)试验,这是近20年来首个针对抑郁症的神经技术设备临床试验[6] - 2022年7月开启的人体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设备安全性和可行性表现良好[8] - 正在进行为期36个月的临床试验评估"Digital Pill"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8] - 三名患者初步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改善41%-83%,比之前最佳TMS结果高21%-60%[9] - 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表明设备安全性良好[9] 公司概况 - Inner Cosmo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脑机接口(BCI)技术的神经技术公司[11] - 公司旨在通过创新的医疗设备治疗抑郁症和其他认知障碍疾病[11] - 核心产品是名为"Digital Pill"的脑机接口设备,计划推向全球市场[11]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并计划继续吸引投资支持研发和市场推广[11]
脑信号实时转语音,不开口也能说话了?
虎嗅· 2025-06-16 08:41
说话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那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遭受神经损伤的人来说,失去说话能力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脑机接口(BCI)技术被认为是恢复语言能力的富有前景的手段。它通过解码脑活动,绕过神经系统中受损的部分,来帮助患者恢 复语言能力。 当前大多数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聚焦在将脑信号转化为文字,并显示在屏幕上。虽然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也有助于基本交流,但仅 靠文字输出仍存在对话延迟的问题,也难以还原语调等语言细节,无法真正替代自然说话。 在一项新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中,一个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新型脑机接口系统。他们在一名患有严重构音障碍的患者脑中植 入了四组微电极阵列,用以记录神经活动。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实现了语音的即时合成。 一组安装于大脑表面的微电极阵列,用于实时记录神经信号。(图/UC Davi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理 (ID:principia1687),作者:糖兽,原文标题:《首次实现脑信号实时转为语音》,题图来自:AI生 成 更丰富的语音输出 人类并不总是通过标准词汇表达所想,还会使用如感叹词、非语言声音等不属于固定词汇表的词来表达声音。为了实现这种开放式 表达,新研究采用了完全不设限制的 ...
对话依瑞德集团董事长蔡胜安|千元级脑机接口产品有望进入家庭 政策开闸或将催生下一个“家用医疗”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9:09
每经记者|鄢银婵 每经编辑|董兴生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BC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案例不断涌现。 比如,多个科研团队利用"脑脊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的一种),成功帮助截瘫患者实现直立行走,改写了脊髓损伤不可逆的传统认知;渐冻症患者借助 可穿戴眼动设备,重获沟通能力;湖北、浙江等地还率先将脑机接口治疗纳入医保,千元级定价也令这项"高大上"的技术走向普惠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化方面,中国企业的表现相对亮眼。近期,国内首张精神领域经颅磁刺激仪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背后站着的 研发企业,正是国内无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领域的依瑞德集团。而在磁电协同、多模态融合的创新路径下,无创脑机接口也从"替代功能"向"修复神经"升 级。在技术、政策与临床需求共振明显的当下,国产脑机接口技术要如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依瑞德集团董事长、高级工程师蔡胜安。以下为专访实录。 首张三类证获 批抑郁症患者迎来规范化治疗选择 NBD:全国首张经颅磁刺激仪(精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获批引发行业关注。你认为这对行业和临床实践意味着什么? 蔡胜安:这一批准确 ...
苹果将推出全新辅助功能:Mac版放大器、VisionOS升级
凤凰网· 2025-05-14 12:41
硬件辅助功能升级 - 公司推出Mac版放大器应用,支持多任务分屏、自定义亮度及色彩滤镜,帮助低视力用户阅读纸质或电子内容 [1] - Apple Vision Pro的摄像头系统在visionOS更新后增强缩放功能与实时环境描述能力,开发者可调用主摄像头API提供人工视觉辅助服务 [1][2] - Apple Watch新增实时字幕控制功能,用户可通过手表远程操作iPhone麦克风并同步查看字幕及收听音频 [2] 软件与生态整合 - 推出Accessibility Nutrition Labels,为App Store上的应用和游戏提供更详细的辅助功能信息 [1] - 发布系统级阅读模式Accessibility Reader,支持字体、间距、朗读等个性化设置,适用于iPhone和Vision Pro等多设备 [1][2] - 个人语音生成时间缩短至1分钟,新增西班牙语支持,车辆运动提示功能扩展至Mac以缓解晕车症状 [2] 盲文与输入技术 - Braille Access功能将iPhone、Mac等设备转化为盲文笔记工具,支持Nemeth盲文计算及BRF文件直接访问,集成实时字幕转录 [1][2] - 增强眼球与头部跟踪功能以提升输入效率,并首次引入脑机接口(BCI)协议支持无物理操作控制设备 [2] 车载系统优化 - CarPlay车载系统新增婴儿啼哭提醒及大字体显示功能,优化声音识别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2] 全球无障碍推广 - 配合全球无障碍宣传日,部分零售店将设置辅助功能体验专区,并通过Today at Apple课程普及使用技巧 [3] - Apple Music、播客及App Store推出无障碍主题内容,包括手语歌单和残障开发者故事 [3]
拟融资36亿!脑机接口明星公司估值冲上620亿大关
思宇MedTech· 2025-04-25 14:34
融资动态 - Neuralink计划以85亿美元投前估值筹集5亿美元资金 正在进行初步投资者讨论但条款未最终敲定 [2] - 2023年6月公司估值已超过50亿美元 2019年融资3930万美元 2021年C轮融资2.05亿美元 2023年D轮融资2.8亿美元 [41][42][43][44] 核心技术 - 专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开发 目标实现人机交互 通过微米级设备连接人脑与机器 [4] - N1植入设备仅硬币大小 含1024个电极分布在64根超细线程上 具备生物相容性封装和无线充电功能 [5][8] - 配套R1手术机器人配备5个相机系统和OCT成像技术 可实现微米级精准植入 [7][16][17] 产品进展 - 盲视(Blindsight)技术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通过刺激视觉皮层帮助盲人恢复光感 [11][13] - 2024年1月完成首例人体植入 患者可进行下棋等复杂操作 第二名患者术后实现思维控制电子设备 [21][22][24] - 截至2025年2月 PRIME研究参与者累计使用时间超4900小时 植入总时长超670天 [27]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预测BCI将在5年内实现医疗商业化 美国市场规模达4000亿美元 初期渗透率有限 [28][29][30] - 4000亿美元市场中 800亿来自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3200亿来自精神疾病等更广泛领域 [39] - PatentVest报告显示BCI技术正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同步验证4000亿美元市场预期 [38][39]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者包括Synchron(血管介入)、Paradromics(直接数据接口)、Precision Neuroscience(薄膜电极)等 [31][32][35][36] - Synchron的Stentrode产品通过血管内支架收集信号 Paradromics系统可实现失语患者沟通 [32][33][35] - Precision的7层皮质接口采用微创薄膜电极技术 减少脑组织损伤 [36][37]
获批FDA!首款中风康复可穿戴设备
思宇MedTech· 2025-02-14 11:39
产品信息 - NeuStim是一款创新型可穿戴设备,专注于通过高精度动态电刺激技术促进中风或脊髓损伤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恢复 [7] - 产品采用高精度动态电刺激技术,能够精准定位并动态刺激目标肌肉群 [7] - 设备配备可触摸操作屏,临床医生可快速扫描并确定需要刺激的肌肉群 [15] - 采用轻便可穿戴设计,方便患者日常使用,无线设计增强便捷性 [15] - 结合智能化技术,可根据患者康复进展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康复管理 [15] 市场前景 - 美国有540万例瘫痪病例,全球约1亿例 [9] - 美国每年有80万例中风,且有640万中风幸存者 [9] - 美国成年人中运动功能障碍比例达50%,65岁以上人群高达75% [9] - 美国门诊康复和物理治疗市场总值超过300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超过5% [9] 研发背景 - 中风或脊髓损伤会导致神经通路受损或中断,恢复能力有限 [2] - 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导致手部肌肉长期失用,引发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 [4] - 传统康复训练对严重手部功能障碍效果不理想 [4] - 脑机接口和电刺激技术虽有潜力但仍存在限制 [6] 公司合作 - 2024年12月公司与智能产品解决方案(IPS)扩大合作伙伴关系,推动NeuStim市场推广 [10] - IPS母公司Forward Industries与公司达成未公开投资协议 [12] - Forward Industries专注于为全球医疗和技术客户提供设计、开发和制造解决方案 [13]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兼CEO Chad Bouton拥有25年以上生物医学工程经验,持有70项专利 [17] - 高级电气工程师Sadegh Ebrahimi拥有10年神经技术和机器学习经验 [17] - 科学顾问Rory Murphy博士在脊髓损伤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 [18] - 科学顾问Sandeep Singh博士在脊髓损伤和中风领域拥有25年经验 [18] - 临床顾问Frank Hyland拥有35年职业治疗和物理治疗经验 [18] 公司概况 - 专注于开发神经刺激技术的医疗器械公司 [14] - 致力于为康复和物理治疗市场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4] - 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工程师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