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

搜索文档
坐上这列穿越大凉山的绿皮火车,去看“彝族风情画卷”
第一财经· 2025-05-29 11:17
在新书《绿皮火车,去乡野中国》中,齐栋记录了成昆铁路上仅存的两对非空调绿皮火车,它们穿越四川大凉山 地区,是一幅行走中的"彝族风情画卷"。 在高铁时代到来之前,绿皮火车主导着我国的铁路客运。旅行作家、摄影师齐栋的绿皮火车旅行写作已经持续了 20多年,他的探访之旅常带有"抢救"性质,与地方城镇、交通和社会的变迁赛跑。 在中国铁路12306客户端上,现在能买到的非空调绿皮火车仅剩下两对,它们都开行在成昆铁路上,途经四川大凉 山地区,车上的常规乘客有带着家禽去出售的彝族乡亲、上学或返家的学生,以及装备齐全的自媒体创作者们。 在新书《绿皮火车,去乡野中国》中,齐栋认为这两对列车可能是中国当今绿皮火车处境最典型的写照。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凉山地区的这些绿皮慢车,却在一定程度上被予以"污名化"。由于经济原因,从昭 觉、布拖等偏远山区跋涉而来的彝族人,总是选择这些票价低廉的慢车。台湾人类学家刘绍华在《我的凉山兄 弟》里写道:普雄镇也因火车站附近诺苏(大凉山地区彝族人的自称)聚众而"恶名昭彰"。越西的汉人不太敢与 大批诺苏青年同车搭乘,谑称那些慢车班次为"蛮车"。 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成昆铁路(一)穿越大凉山 ...
19张八十年代老照片,带你重回三四十年前,有没有你的记忆?
搜狐财经· 2025-05-23 08:03
第一张:那一代人曾经的青春,成为今天的怀念,那些艰苦的岁月,也让我们拥有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回想起那个年代,虽然生活贫困,然而人们的心地却 非常善良与纯真。那时,大家都乐于助人,互相支持与理解,奉献青春与热情以回报社会。怀念那个时代,曾经的菜肴总是充满原味,肉香扑鼻。特别是那 道经典的回锅肉,锅里冒出的油花,味道至今令人回味。与如今的做法不同,那时做菜全凭经验,回锅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几十年过去了,那份味道 依然深深烙印在记忆中。虽然往事不忍回首,但却永远值得怀念。 第二张:记得小时候,街头的小人书摊是我的乐园,每一本两分钱,我几乎每天都去翻阅。一角钱就能看十本小人书,那个简单而充满趣味的世界,在我的 童年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位置。 第三张:三四十年前的年画和挂历,真的是美得无与伦比。那时,电视和手机都没有,大家只能互相走访,亲朋好友邻里间总是亲密无间。年画、挂历和小 人书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那个年代的演员来说,他们的美丽自然纯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每到年末,大家都会互相拜访,去看哪 些家庭挂的年画最好看,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仿佛所有的回忆就发生在昨天。岁月匆匆,大家也都变老了。 第四张:那 ...
坐绿皮火车深入乡野,看到更多“中国的B面”
第一财经· 2025-05-16 09:34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绿皮火车越来越少。与之伴生的老铁道、小城镇和旧工厂,也在被遗忘。怀念是一种巨大 的吸引力,很多有心人抢在旧事物消失之前,去体验和记录。 在快节奏的当下,坐绿皮火车慢悠悠出游是一种奢侈。主动选择绿皮火车的人,显然不着急到达终点,而更看重 路途中的风景和情感状态。 文化和旅游部以及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长假国内有3.14亿人次出游,其中铁路客运量为1.017亿人 次,占近三分之一。中国人与火车之间的亲密关系长达数十年,整个国家庞大的铁路网络连接起人们的家乡与目 的地。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绿皮火车越来越少。与之伴生的老铁道、小城镇和旧工厂,也在被遗忘。怀念是一种巨大 的吸引力,很多有心人抢在旧事物消失之前,去体验和记录。 旅行作家、摄影师齐栋(笔名、网名"巴伐利亚酒神")就是一位有心人,他的绿皮火车旅行写作已经持续了20多 年。齐栋出版了《老火车的时光慢游》《绿皮车站》《我乘火车穿过俄罗斯》等书,曾在多家旅行网站上分享经 验,并在央视纪录片《乘着绿皮车去旅行》中出任嘉宾。 小时候,齐栋把火车视为玩具。打开绿皮火车的车窗,把头伸到窗外吹风,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船长"。如今,他 的探访之 ...
绿皮火车里的中国:慢行旅途中的烟火与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5-02 19:19
文章核心观点 绿皮车与高铁的选择差异反映中国社会生存现状,绿皮车因成本低、有独特体验、适合“穷游”等特点,成为部分人在速度与成本博弈中的选择,也体现中国发展不均衡 [1][2][12] 当时间成为隐形货币 - 从北京到成都高铁票价780元耗时4小时,K字头硬卧328元耗时23小时,同事小王因时薪低选绿皮车还挑夜班车省住宿费和请假时间 [2] - 2024年某平台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300元以下火车票售罄速度比高铁票快3倍,多数工薪族收入追不上消费升级 [2] 车厢社会学 - 绿皮车有独特“市井感”,抽烟区有借火大爷,陌生人因瓜子聊成老乡,老太太用方言讨论孙子彩礼还交换酸菜,高铁里这种微型社区几乎绝迹 [4] - 老一辈因抽烟等习惯更执着于绿皮车,绿皮车允许喧闹、包容杂乱、纵容“不文明”让人松弛 [6] 慢速美学 - 作家阿城说风景要慢看,绿皮车过秦岭能让人看清野山桃、瞥见放羊人,高铁窗外风景快如PPT翻页 [7] - 许多绿皮车夕发朝至避开中转住宿,有人因深夜找酒店经历宁愿坐28小时硬卧 [7] 被低估的“穷游”智慧 - 小红书上“绿皮车穷游攻略”收藏量比“高铁商务座体验”高两倍,大学生开发硬座生存指南 [9] - 五一假期上海到长沙高铁往返1400元,够买三张硬卧还剩钱消费,对低薪年轻人意义重大 [11] 钢铁动脉里的时代褶皱 - 铁路部门保留121对公益性“慢火车”,如穿越大凉山的5633次,最低票价2元,供老乡运货、乘务员照看留守儿童 [11] - 绿皮车是中国发展不均衡的实体标本,给底层群体出行尊严,花不起动车票的农民工可选择站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