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苯醚(PPE)
icon
搜索文档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13
公司重组与收购 - 中化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蓝星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100%股权 [1] - 交易旨在强化公司作为中国中化旗下材料科学核心平台的战略地位和核心功能 [1] - 通过业务和产能技术整合实现覆盖原料端、产品端和应用端的"强链延链补链" [1]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南通星辰核心业务为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 拥有江苏南通和山西芮城两座生产基地 [1] - 主营产品包括双酚A、环氧树脂、聚苯醚(P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及系列改性工程塑料 [1] - 环氧树脂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PPE产能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改性PBT和改性PPE产品国内前列 [1] 交易协同效应 - 增强环氧树脂产业链竞争力 发挥工程塑料产业链协同效应 [2] - 提升高附加值新材料营收占比 强化"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树脂"等上下游一体化优势 [2] - 标的公司地处长三角 覆盖国内超60%环氧树脂下游客户 包括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头部企业 [2] 市场与行业前景 - 并购有助于公司向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拓展 [2] - 环氧树脂下游应用包括风电、胶黏剂、电子电工产品、涂料等领域 竞争程度有限且需求增长空间大 [2] - 标的公司主要原材料外购 在环氧树脂景气周期底部仍保持盈利 [2]
两年累亏近50亿,这家公司发起关联收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11:08
收购预案 - 中化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蓝星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100%股权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及交易作价尚未确定 [1] 市场反应 - 中化国际复牌后涨停收盘价为4 25元 [2] 标的公司业绩 - 南通星辰核心业务为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拥有南通和芮城两座生产基地 [3] - 2023年-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 49亿元、44 1亿元、23 7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405 12万元、4630 27万元、15752 98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2024年全年3倍业绩波动显著 [3] - 化工行业周期性显著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未来业绩 [3] 业务协同 - 中化国际主营业务覆盖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材料营销 [4] - 收购将增强环氧树脂竞争力并发挥工程塑料产业链协同 [4] - 南通星辰PPE、PBT技术优势可扩充中化国际高端工程塑料产品线 [4] - 交易或提振中化国际业绩 [4] 中化国际财务状况 - 2020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1 62亿元、806 48亿元、874 49亿元、542 72亿元、529 25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 41亿元、65 70亿元、21 80亿元、-18 53亿元、-30 88亿元 [4] - 2023年-2024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8 068亿至9 491亿元 [5] - 基础原料板块收入增长25%-35%高性能材料板块收入下降3%-8% [5] - 聚合物添加剂板块受新产能冲击价格下跌15%收入下降13%-20% [5] - 环氧树脂等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原材料成本处于中高水平 [5][6] - 碳三一期项目转固加剧业绩下滑 [6]
两年累亏近50亿,这家公司发起关联收购!
IPO日报· 2025-07-30 09:30
收购交易概况 - 中化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蓝星集团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100%股权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尚未完成[1] - 交易公告次日(7月29日)中化国际复牌涨停 收盘价4.25元[2] 标的公司业务与业绩 - 南通星辰核心业务为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 拥有江苏南通和山西芮城两座生产基地 覆盖双酚A、PPE、PBT等产品全产业链[4] - 2023-2025H1营业收入分别为46.49亿元、44.1亿元(-5.1%)、23.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5405.12万元、4630.27万元(-14.3%)、15752.98万元(+240%) 2025H1净利润达2024全年3.4倍 波动显著[4] - 业绩波动主因化工行业强周期性 受宏观经济及产能过剩影响 产品价格处于历史10%-60%分位区间 原材料成本处于30%-80%分位区间[4][8] 战略协同效应 - 中化国际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 收购可强化环氧树脂产业链互补性 扩充PPE/PBT等高附加值工程塑料产品线 与现有ABS/PA产品形成协同[6] - 标的公司技术优势覆盖工程塑料中间体至改性材料 助力上市公司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及一体化解决方案[6]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中化国际营收从541.62亿元降至529.25亿元 净利润从17.41亿元恶化至-30.88亿元 2023-2024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7] - 2025H1预计再亏8.068-9.491亿元 主因环氧树脂等产品价格低位运行 叠加碳三项目转固后产能爬坡成本压力[7][8] - 分板块表现:基础原料收入增25%-35% 高性能材料收入降3%-8% 聚合物添加剂受新产能冲击价格跌15%[7]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高端化工新材料布局再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2:12
交易概述 - 中化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蓝星集团下属南通星辰100%股权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尚未完成 [1] - 公司股票将于7月29日复牌 [1] 战略意义 - 强化公司作为中国中化旗下材料科学核心平台的战略地位 [1] - 实现原料端、产品端和应用端的产业链深度整合协同 [1] - 提升新材料业务规模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速打造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 [1] 标的公司业务 - 核心业务为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 拥有江苏南通和山西芮城两座生产基地 [2] - 主营产品包括双酚A、环氧树脂、聚苯醚(PPE)、PBT及改性工程塑料 [2] - 环氧树脂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PPE产能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2] - PPE产品列入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 [2] 行业地位 - 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电工、风力发电等领域 [2] - PPE产品切入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光伏发电等高景气赛道 [2] - 改性PBT、改性PPE等改性工程塑料产品稳居国内前列 [2] 协同效应 - 增强环氧树脂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强化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 [3] - 扩充高性能工程塑料产品布局 与现有ABS、PA产品线协同 [4] - 实现双酚A、环氧氯丙烷等核心原料的运营协同 降低采购生产成本 [4] - 长三角区域集中超60%环氧树脂下游客户 实现更贴近市场的布局 [4] 财务影响 - 中化国际2024年化工新材料业务营收207.90亿元 占总营收39.45% [6] - 标的公司去年营收约45亿元 并购后新材料营收占比将接近50% [6] 行业前景 - 化工行业处于低位运行与转型升级并行阶段 [5] - 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 [5] - 国家政策支持突破电子级环氧树脂、高端聚苯醚等关键材料 [5] 市场观点 - 并购有利于公司往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拓展 [6] - 环氧树脂处于景气周期底部 工程塑料需求上行 [6] - 标的公司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突出 需求端强劲增长 [6]
上半年业绩最高预亏9.49亿元后,中化国际停牌重组,此前2年已亏46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7-25 19:48
中化国际收购南通星辰股权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南通星辰100%股权 交易尚存不确定性 股票自7月1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3] - 南通星辰为蓝星集团全资子公司 主营PBT、PPE、改性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 总产能超40万吨 [3][4]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3] 南通星辰业务亮点 - 公司拥有PBT、PPE、双酚A、环氧树脂等多套大型生产装置 环氧树脂产能将强化中化国际高性能材料板块龙头地位 [4] - PPE技术壁垒高 国内电子级产品依赖进口 是5G、AI服务器高频高速电路用覆铜板关键材料 [5][6] 中化国际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6.85亿元(2023年亏18.48亿元 2024年亏28.37亿元) [2][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7亿至9.49亿元 主因化工品价格低位运行及缺少上年同期8.4亿元资产处置收益 [7] - 2024年计提锂电池等业务资产减值准备16.06亿元 [8] 环氧树脂行业现状 - 2023年起行业供大于求 主因2020-2021年风电抢装后需求放缓叠加新产能集中投放 [9] - 2025年风电需求预计回升 供需博弈下价格或小幅上涨实现微利 [9] - 山东新装置投产后市场竞争加剧 传统旺季或推动价格窄幅上涨但涨幅受基本面压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