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债混合型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债市定价逻辑阶段性切换: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9:13
债市短期逻辑切换 - 7月以来债市定价逻辑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尽管资金面宽松(资金价格略低于历史中枢)且PMI处于收缩区间,但10年国债收益率仍上行[6] - 机构行为敏感性和大类资产比价效应是核心驱动:纯债基金表现弱于货币基金(高波动低收益),而含权资产如混合型二级债基收益显著领先[10] - 固收资产相对弱势明显,权益类资产赚钱效应具有连续性和稳健性,大宗商品表现也优于债券[10][12] 债市逻辑演变三大线索 - **居民资产重配置**: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陡峭下行(图4),叠加房地产价格长期下跌,固收类资产赚钱效应减弱导致资金分流[14][16] - **风险偏好抬升**:融资融券余额达十年峰值,A股开户数加速增长,居民配置重心从固收转向权益资产[17][20] - **债券赔率与胜率双低**:长债收益率已透支未来降息空间,权益市场走强进一步削弱债券吸引力,市场筹码向权益倾斜[21][23] 股债性价比临界点观察 - **比价关系**:权益股息率与债券收益率比值是关键指标,若股市快速上涨导致股息率下降可能重新平衡[30] - **资金流向信号**:需监测两融数据、开户率等指标,个人投资者情绪过热或预示债市性价比回升[30] - **基本面变化**:若经济压力超预期且政策对冲不足,债市或迎来阶段性机会[30] 债市策略与估值判断 - 10年国债收益率1.7%附近性价比不足,预计8-10月区间为1.65%-1.80%,下行条件苛刻而上行易现脉冲式冲击[28] - 中短端资产可能表现稳健,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8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或引发流动性对冲,三四季度交界为风险窗口期[31] - 当前债市交易拥挤度与股市资金分流压力需重点关注,理财安全垫薄弱加剧市场波动敏感性[28]
债市为何回调?机构反馈客户加速赎回,后市这样看
券商中国· 2025-07-27 22:41
债市调整与资金流向 - 近期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至1.75%,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1.9475%,处于年内绝对高位[2][4] - 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双双走高是债市调整的直接诱因,上证指数周内涨幅达1.67%,创年内新高[5][6] - 风险偏好抬升导致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债券资产因利率点位过低、性价比差而受到明显压制[7] 赎回压力与持仓成本 - 债券类产品赎回压力持续增加,7月24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负值扩张至29.2,遭遇去年"9·24"行情以来最大单日赎回[9][11] - 各期限利率债收益率已普遍上行至基金、理财的平均持仓成本以上,5年、10年、30年期国债平均持仓成本分别为1.61%、1.68%、1.86%[12][13] - 若债市利率进一步上行,可能触发较大规模赎回,需关注中长期信用债的赎回风险[13] 机构观点与利率展望 - 机构普遍对债市持谨慎态度,多数观点判断利率或将上行,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不会明显下行[3][15] - 市场预期逐渐修正悲观预期,降息预期下降、股市上涨、通胀预期抬升等因素可能持续扰动债券市场[16][17] - 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1.9%的中期判断,利率调整可能尚未完全结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