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轨道吊

搜索文档
日照港“十四五”蝶变:科技筑智慧标杆 绿色拓发展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智慧港口转型 - 依托"北斗+5G"技术实现厘米级精度装卸作业[1] - 1人通过远控系统操控10台轨道吊 单机平均效率提升50%[1] - 破解传统码头改造升级和无人集卡"去安全员"等世界级难题[1] - 采用顺岸开放式方案降低改造成本 实现集卡车自由通行[2] - 通过"5G+北斗"精准定位与车路协同 彻底取消安全员岗位[2] - 实现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全国产全自主 实时对接前端智能子系统[2] 运营效率提升 - 翻车机自动摘钩机器人作业成功率稳定在99%以上 作业效率提升12%[3] - 实现200余条作业流程全自动化贯通 全员劳动生产率较改造前提高3倍[3] - 全国产自动化粮食卸船机达到国际领先卸船效率 单位能耗大幅降低[4] - 通过物联网和GIS技术搭建环保管理平台 实时采集空气质量数据[4] 产业协同发展 - 临港产业产值占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23年80%提升至2024年85%以上[3] - 培育形成先进钢铁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粮油加工等临港优势产业集群[3] - 建成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高能级平台[3] - 深度服务中储粮等企业 通过物流整合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3] 财务与治理表现 - 现金分红占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从16.67%提升至40.39%[5][6] - 连续多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 明确稳定增长股利政策[5] - 连续多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6] - 货物吞吐量稳步提升 铁矿石 大豆等货种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5] 技术创新与应用 - 采用永磁直驱滚筒与全封闭负压除尘系统 有效减少年碳排放量[4] - 垛位色彩管理系统实现抑尘措施可视化管控[4] - 通过"云港通"平台让货主实时查询货物状态 实现物流链条透明化[2] - 自主研发调度系统 逐步引入国产化轻量化轨道吊和智能导引运输车[2]
智慧码头拔节生长
河南日报· 2025-08-26 07:30
项目进展 -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项目第三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正在加紧安装 计划9月初完成现场安装[1] - 项目年底前确保3台岸桥和6台轨道吊具备开港作业条件[1] - 前6个泊位面层结构基本完工 8月底13个泊位下部框架全部完成 10月底码头面层结构收尾 11月底满足调试要求[2] 技术优势 - 项目采用国内内河港口第一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 集成智能控制和高效节能等创新技术[1][2] - 自动化岸桥采用全管结构体系 圆管与单梁设计减轻自重并降低风载 抗暴风能力更强[1] - 设备适配沙颍河±3.5米水位落差与桥梁限高 航道通过性达100%[1] - 大车自动归位和低惯量设计搭配能量回收系统 实现双重节能 能耗水平行业领先[1] 运营效率 - 自动化系统使岸桥作业效率提高30% 年作业量可达12万标箱[1] - 轨道吊单循环仅需130秒 日处理能力达600箱[1] - 设备可实现集装箱装卸 运输和堆场作业全流程自动化协同[2] 行业影响 - 项目形成的《内河自动化岸桥技术规范》企业标准将为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等内河港口升级提供技术参考[1]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内河航运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