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珊瑚
icon
搜索文档
林药共生打开绿色富矿 ——对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5
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国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50万亩,年产值突破1048亿元,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范例 [1] - 广西东兰县森林面积289.78万亩,森林覆盖率75.78%,拥有768种中药材资源,是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核心产区 [1][2] - 东兰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80家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其中产值100万元以上的10家,50万元以上的30家 [3][4]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东兰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超18万亩,拥有28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7个千亩基地,林下间种百部1700亩、板蓝根500亩、山乌龟600亩、铁皮石斛800亩 [3] - 岩黄连干货亩产100-150公斤,按每公斤250元计算,亩产值超2.5万元 [3] - 油茶林下套种草珊瑚与百部形成立体种植体系,草珊瑚亩产鲜品12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3元,每亩年产值突破4000元 [5]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东兰县中草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5.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岩黄连注射剂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万支注射液、创收1.6亿元 [6] - 县级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支持林下经济,撬动社会资金2500万元以上 [9] - 建立育苗基地每亩补助1000元,脱贫户种植验收合格后按县产业奖补标准补助 [9] 技术挑战与市场瓶颈 - 传统种植模式占比70%以上,良种覆盖率65%,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率不足50% [10] - 加工转化率不足40%,电商平台覆盖率不足10%,90%以上产品依赖线下批发市场 [10] - 特色药材售价仅为贵州同类产品的70%,因缺少统一认证和品牌标识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中草药产业园二期建设,重点引进中药饮片、提取物生产企业,建立县域中药材交易平台 [11] - 联合高校推广GAP种植技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研发与标准制定 [11] - 注册"东兰林药"区域品牌,依托"中国气候宜居县"生态IP开展网络营销,布局东盟市场 [11] 多元化经营与文旅融合 - 林下中药材与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结合形成复合式经营模式,红里村基地带动1000多户农户务工 [5] - 推出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东兰县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9.4亿元,中医药康养占比超45% [7]
信用引擎助推消费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6-28 21:19
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消费升级 - 南昌市商务局通过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树立"诚信兴商、守信经营"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并增强消费信心,构建"信用促消费、消费强信用"的良性循环 [1] 信用引领消费品牌发展 - 培育三家赣菜餐厅入选"黑珍珠餐厅指南",提升中高端餐饮品牌消费 [2] - 引导75家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促进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经营 [2] - 计划2025年上半年引进培育超50家品牌首店,强化首发经济氛围 [2] - 3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中华老字号(江西东南食品、阳光乳业、李渡酒业),4家获评江西老字号(江中药业、草珊瑚牙膏等) [2] 信用融合消费场景创新 - 南昌天虹、T16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推出"信易+消费"模式,将信用积分转化为停车免费、购物折扣等权益 [4] - 2025年1-5月天虹商场送出53亿信用积分(兑换275亿分),惠及34万人,惠民金额达275万元 [4] 信用赋能商圈与街区升级 - 以信用推动八一广场、红谷滩等三大核心商圈建设,并改造14条商业特色街区(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及6条夜市街区(如洪都夜巷) [7] - 南昌百盛购物中心通过严控采购源头、提升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度,参与商圈诚信建设,打造"南昌放心消费"城市名片 [7]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瑶药飘香
瑶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最大、中国第二大药物基因库,拥有药用类植物1351种 [1] - 瑶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地主导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万亩,建成13个种植基地 [1] - 2024年瑶药年产量突破2.35万吨,产值达5.1亿元 [1] - 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建有20亩育种基地和200亩种植地,带动100多户群众就业 [2]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 新建12公里长、4.5米宽的砂石产业路解决原道路狭窄坑洼问题,提升运输效率 [1] - 纪委监委推动解决资金拨付不及时问题,加速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2] - 基地免费向农户提供种苗并保价回收药材,实现联农带农机制 [2] 监督机制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制定10项监督重点内容,开展"嵌入式"监督解决产业发展痛点 [2] - 通过列席会议、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累计推动解决20余个具体问题 [3] - 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和片区协作机制,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 [2]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产业覆盖育种、种植、加工全链条,形成规范化的示范基地运营模式 [2] - 重点聚焦瑶药材规范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 [2]
江中药业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江中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84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5.91%;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14%;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近160% [3]。 - **分业务表现** - **非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8.85亿元,同比下降约12%,主要因业务节奏调整和感冒类产品需求下降,但OTC毛利率提升2.09个百分点 [2][3]。 - **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同比增加9.2个百分点,增长动力源于影片业务以集采为契机进行市场开发和节奏变化 [2][3][12]。 - **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长超两位数 [2][3][4]。 - **各业务策略与发展目标** - **非处方药领域**:围绕高频场景推动感冒药品牌换新,打造咽喉产品用药组合,加强与重点连锁渠道合作,拓展新客群 [2][5]。 - **大健康板块**:健康消费品事业部组织重塑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围绕重点核心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6]。 - **健康消费品业务**:加速构建品类集群、打造产品梯队,推进线上线下渠道建设,预计2025年呈现复苏性增长 [2][8]。 - **外延并购**: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2025年坚定外延并购方向,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关注产业投资并购机会 [2][9]。 - **OTC业务**:监控渠道库存和终端动销,调整供应链节奏;坚持大单品强品类路径,拓展新零售渠道,打造产品梯队 [3][10]。 - **处方药业务**:保持增长势头,规划仿制药业务;融入行业新格局,加强院内业务合规和市场准入,借助集采开发市场,布局院外慢病特色品种 [12][13]。 - **产品动销与库存**:核心产品动销整体良好,部分咽喉咳喘和补益品类终端动销下滑;OTC核心大单品渠道库存整体健康可控 [7][10]。 - **财务指标趋势**:2025年一季度医药工业业务毛利率为68.24%,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33.8%,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 [15]。 - **协同合作规划**:与华润集团及兄弟公司在产业链建设、外延并购、研发创新等方面加强资源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 [16]。 - **产业链任务与新品**:承接集团产业链任务,涵盖上游种植标准化等多方面;2025年将推出大健康领域新品,如体重管理益生菌产品 [18][19][20]。 - **贝菲达情况**:保障院内供应,探索零售渠道;推进精益管理和工艺优化提升产能,金田医药产业园区2026年投产后年设计产能达12亿粒 [21][22]。 - **中药饮片业务**:借助饮片集采开发市场,围绕智慧煎药中心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中药制剂业务发展 [23]。 - **过去五年业绩与未来策略**:过去五年营收复合增长16%,净利润复合增长13.6%;未来品牌和创新双轮驱动,实现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红政策**:十四五期间每年分红两次,未来综合考虑资本性支出保持稳定持续分红政策 [14]。 - **OTC二线潜力产品**:围绕江中品牌构建传播矩阵,推进乳酸菌素片与贝菲达单品,草珊瑚含片与复方鲜竹沥液优化价值链,打造红芪生脉饮与肾宝胶囊等二线产品 [11]。
江中药业2025033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 - 公司:未提及具体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发展态势 - 2024年医药行业整体沉压局部崩坏,民众市场增速持续放缓,院内市场预计下滑,线上市场保持快速增长[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5亿元,同比下降2.59%;规模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9.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58%,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10.82%,同比增长0.53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总营收同比下降2.79%,毛利率保持稳定,脾胃、肠道类两大核心品合计贡献超60%的营收,咽喉咳舌类突破5亿元,补医类营收率下降[2]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4.95亿元,同比下降约8.89%,销售费用率下降2.36%至33.7%;管理费用2.29亿元,管理费用率为5.16%,整体稳定[3]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占七天规模经营人合计数比例超60%,十四五期间每年派发两次现金分红,各年度分红率位居中小行业前列,2024年度预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占规模净利润的95.77%[3] 公司重点业务布局 - OCC业务坚持大单品强品类发展之路,核心单品稳健发展,提味品类核心单品收入规模双位数增长,围绕江苏品牌拓展美食消费场景链接[4] - 乳酸菌树片和双极杆菌三联活菌肠绒胶囊收入规模均突破6亿元,构建肠道健康产品组合;富方产商货行片和富方千数利液合计收入持续增长,富方千数利液2024年营收近2亿元;多元素片营收规模稳定[5] - 健康消费品业务优化品牌定位,重塑业务架构,制定1加3加N业务战略模式,收缩天牌系列AM品类,聚焦机会大品[6] - 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在院内和基层医疗市场优化产品价格链,加强代理商管理;在院外市场借助江东品牌优势拓宽品类赛道,塑化药业务围绕多领域挖掘潜力品种[7] 公司研发举措 - 加大研发资源投入,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31%,研发投入强度达4.82%,提升科研股权基地比重,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8] - 加强研发网络建设,围绕国家级平台与多地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战略合作,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申报项目落地[8] 公司生产制造 - 推进装装药果连续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升级,优化海石制药生产工艺,突破产能瓶颈,推进新浆源项目建设,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9]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提高绿电应用比例,获评明达工厂首个三星明达工厂[9] 公司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 - 围绕智慧交通战略定位,在多业务领域应用数字化技术,成为医药行业首家获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三星级论证企业[10] - 深入推进组织变革,优化事业部组织架构,打造不同类型人才队伍,推进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完善激励机制[10] 公司2025年规划 - 力争实现收入和利润双位数增长,内行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OTC、健康商品、处方药业务各有发展重点[11] - 外延并购加快投资并购体系建设,完善投后管理体系[11] - 住宿赋能筑牢EHSQ体系,提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能力,推进项目落地,强化产能统筹[12] - 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组织成熟,优化决策机制,加速人才引进培养,探索创新考核机制[12] - 产业链建设落实华人集团中药现在产业链链长履职工作,捍卫产业链建设[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次业绩说明会内容含前瞻性描述,具有不确定性,不构成业绩承诺,投资者可在商交所网站查阅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