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汽车

搜索文档
冲刺四季度盈利,李斌拼了
36氪· 2025-09-05 08:18
最近,李斌看的哲学类书籍比较多。这跟他这一两年在思考的问题有关。"就是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改变,不同层面的问题,应该到底怎么去面对。"9月3 日下午,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9月2日,蔚来发布了今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蔚来二季度营收实现190.1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57.9%;净亏损为49.95亿元,同比收窄1%,环 比收窄26%。 在9月2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上,李斌强调,第二季度是蔚来今年的底部,从第三季度开始,蔚来将迎来销量、营收、毛利、现金流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环比 改善。"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内实现毛利率20%的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进而实现盈利目标。"李斌说。 早在2024年年底,李斌就给出了2025年第四季度将实现盈利的业绩预期,但持续的巨额亏损让外界对蔚来的盈利目标表示担忧。在交流会上,李斌不否认 这个目标挑战很大,但蔚来已经到了不得不盈利的关键节点。 能否盈利,不仅影响到销量转化,还是企业经营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体现。 为实现盈利目标,今年以来蔚来聚焦运营效率、执行力提升的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并且在公司内部推行CBU机制(Cell Business ...
蔚来:财务资源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的持续经营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0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190.087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7.9% [1][6] - 净亏损49.948亿元,同比减亏1.0%,环比减亏26.0% [1][6] - 非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亏损41.267亿元,同比减亏9.0%,环比减亏34.3% [1][6] - 经营亏损49.089亿元,同比下降5.8%,环比下降23.5% [6] - 现金及等价物等流动资产272亿元(38亿美元) [6][7] 交付量表现 - 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72,056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 [2] - 分品牌交付:NIO品牌47,132辆、ONVO品牌17,081辆、萤火虫品牌7,843辆 [2] - 2025年累计交付量达166,472辆(截至8月31日),历史累计交付838,036辆 [2] - 7月交付21,017辆,8月交付31,305辆 [2]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整体毛利率10.0%,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 [6] - 汽车毛利率10.3%,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10.2%) [6] - 销售成本171.111亿元,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53.9% [6] - 毛利18.975亿元,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06.3% [6] 费用控制成效 - 研发费用30.070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5.5% [5] - 非公认会计准则研发费用24.889亿元,同比下降13.8%,环比下降14.6% [5] - 销售及行政费用39.649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9.9% [8] - 非公认会计准则销售及行政费用36.822亿元,同比增长2.4%,环比下降12.6% [8] 业务展望 - 第三季度预计交付量87,000-91,000辆,同比增长40.7%-47.1% [8] - 第三季度预计总收入218.12-228.76亿元,同比增长16.8%-22.5% [8] - 公司称降本增效措施见效,进入"财务结构性拐点" [8]
蔚来萤火虫发布BaaS模式,新车起售价将降至7.98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6-25 11:22
萤火虫BaaS模式推出 - 萤火虫品牌提前两个月推出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即服务)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意外之喜 [2] - 选择BaaS服务可使车价立即减少4万元,自在版起售价降至7.98万元,发光版起售价降至8.58万元 [2] - 消费者需支付每月399元的电池租用服务费 [2] - BaaS模式的推出大幅降低购车门槛,使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萤火虫汽车 [2] - 这一举措体现了公司在服务创新和市场响应速度上的优势,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 [2] 萤火虫品牌定位与产品特点 - 萤火虫是蔚来旗下第三品牌,定位于高端小车市场,相当于宝马集团的MINI品牌 [3] - 首款车型firefly萤火虫于2025年4月19日正式上市 [3] - 搭载42.1kWh长寿命电池,CLTC续航420km [3] - 0.287Cd同级最低风阻,自研六合一电驱综合效率高达90% [3] - 百公里电耗仅10.9kWh [3] - 28Tops算力配合24个高性能感知硬件 [3] - 智能领航辅助NOP覆盖99%的高速及城市快速路 [3]
蔚来李斌,又站在了ICU门口
36氪· 2025-06-10 10:46
行业竞争态势 - 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矛盾公开化,车圈"恒大"言论甚嚣尘上 [1] - 余承东发言影射雷军小米,隔空交战火药味正浓 [1] - 吉利、奇瑞等车企跟进价格战,工信部下场维护秩序 [1] - 消费者质疑车企将精力花在互怼、降价而非技术打磨 [2] - 新能源市场竞争持续升温,造车新势力需首先确保留在牌桌上 [20] 蔚来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1%,环比收窄5.1% [3][6] - 现金储备减少159亿至260亿,股东权益首次转负至-2.72亿 [3][8][9] - 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3%,远超行业40%-60%健康水平 [8] - 累计亏损自2016年起突破1300亿元 [7] - 一季度交付量42094辆,同比增长40.1%,环比下滑42.1% [5][13] - 整车毛利率10.2%,同比提升100基点,环比下降290基点 [5][7] 销量与品牌表现 - 蔚来品牌5月交付13270辆,环比下滑31.1%,同比下滑35.4% [14][15] - 乐道品牌5月交付6281辆,环比增长42.8% [14] - 萤火虫首款车型5月交付3680辆 [14] - 目标为四季度实现三个品牌合计月销量5万辆 [11][15] - 三大品牌9款新车列阵,补全产品体系 [22] 成本控制与战略调整 - 研发费用31.8亿,同比增11.1%,环比降12.5% [16] - 推行CBU机制和车型产品线机制整合研发资源 [16] - 自研芯片应用预计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 [17] - 换电业务累计亏损占比约30%,已获宁德时代25亿投资 [18][19] - 2025年定义为"ROI至上"年,供应链成本核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22] 未来展望 - 二季度指引:交付量7.2万-7.5万辆,同比增25.5%-30.7% [11] - 二季度指引:收入195.1亿-200.7亿,同比增11.8%-15% [11] - 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需达成月销5万辆和17%-18%毛利率 [11] - 尝试依托换电站进行无店铺销售模式 [24] - 拥有1000多项专利和17项首发技术,用户粘性高 [22]
百万粉UP主团队解散两月后光速复活,大家都错怪B站了?
观察者网· 2025-05-21 14:10
铁秀团队解散与重组 - 原B站知名汽车UP主"铁秀IRONSHOW"团队于2024年3月15日突然解散 团队由5人组成 以高质量视频和创意内容著称 拥有百万粉丝和1.2亿播放量 [4] - 解散后两个月内 原团队成员分两组复出:一组以"难评H2S"账号发布专业评测 另一组保留叙事风格融入段子 显示创作理念分歧是解散主因 [8][18] - 团队解散前最后一期视频评测小鹏P7 通过重新定义"蔚小理"为蔚来、小米、理想 展现创意能力 但此类内容依赖灵感 导致产能受限 [11][13] 汽车评测行业成本结构 - 热门新车评测成本高昂:小米SU7 Ultra租车价格达2000元/天 极限测试场景升至8000元/天 奔驰E级等豪华车仅需500元/天 [14][15] - 完整评测需多日租车及场地 单次成本超万元 加上拍摄和人员开支 5人团队年运营需200万元收入支撑 [15] - 铁秀团队2024年仅更新35个视频 产能远低于同行 但单期广告报价20万元 8期商单中5期获B站热门推荐 显示商业化能力未被充分释放 [16][17] B站汽车内容生态 - 2025年Q1 B站汽车区日均用户超1700万 播放量同比增50% 汽车成为平台第五大广告收入来源 [19] - 平台用户偏好深度内容:百大UP主"保镖的车库"通过硬核技术科普获品牌青睐 非汽车类UP主如食贫道、影视飓风通过汽车合作内容实现流量变现 [20] - 汽车厂商将B站视为核心投放阵地 因用户高知属性适合种草 新能源品牌尤其重视 形成UP主-品牌-观众良性循环 [19][20][21] 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矛盾 - 铁秀团队创意模式导致产能瓶颈 年视频量仅同行1/3 高成本制作与低频更新形成恶性循环 [14][16] - 商单需等待团队档期 差异化内容反成商业化枷锁 分家后两组分别侧重专业性和娱乐性 试图突破原有模式 [18] - B站汽车区头部UP主证明 兼顾内容深度与商业转化可行 但需平衡创意可持续性与产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