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换电站
icon
搜索文档
博众精工(688097):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3C设备、换电站业务齐发力
东吴证券· 2025-11-03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3C设备与换电站业务共同驱动,未来盈利预期强劲 [1][2][5] - 公司订单充足,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显示良好运营态势 [4] - 当前估值水平具有吸引力,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 [1][5]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6.53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30.9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7.77亿元,同比增长23.31%;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7.44%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46%,单季度同比转正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9.65%,同比下降5.13个百分点,主要因换电站收入占比提升 [3]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8.71%,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及投资收益增加 [3]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4.32%,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各项费用率均有下降 [3] 运营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负债8.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4.63%,表明在手订单大幅增加 [4]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存货47.60亿元,同比增长53.06%,主要系库存商品与发出商品增加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7.10亿元,同比大幅改善411.18%,主要因应收账款回款增加 [4] 业务板块展望 - 3C业务:绑定北美大客户,聚焦柔性模块化生产线及MR(混合现实)等重点项目,将受益于客户在2026-2027年推出折叠屏、Vision Pro二代等新品带来的设备更新需求 [5] - 新能源换电业务:作为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的换电整站集成商及核心设备供应商,将受益于宁德时代2025年完成1000座换电站布局及中长期1万至3万站的规划,截至2025年中报累计接单充换电站500多座,完成交付300多座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亿元、7.32亿元、9.34亿元,同比增长39.32%、31.94%、27.58% [1][12]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27亿元、82.77亿元、106.01亿元,同比增长21.65%、37.34%、28.08% [1][12]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7倍、20倍、16倍 [1][5]
“十五五”与碳达峰之一:碳达峰行业梳理:“碳达峰”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低碳化和技术创新-20251023
湘财证券· 2025-10-23 19:20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中国"碳达峰"目标与三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紧密相关,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低碳化和技术创新,并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2][6][9]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目前仍处于上升状态,但同比增速已呈现收敛趋势,2024年总量为1253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71% [4][5][15][20] - 各行业碳达峰进展不一,电力、钢铁、水泥、铝等行业已实现或即将达峰,而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实现2030年达峰难度较大 [6][24][25] - 投资重点将围绕非化石能源加码、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和终端用能电气化三大领域展开,短期市场受中美贸易冲突和3900点压力位影响可能宽幅震荡,但碳达峰相关方向预计成为关注焦点 [6][7][9][30] 碳达峰政策演变 - 中国已公布三轮NDC:第一轮(2015年)目标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比20%左右 [11] - 第二轮(2020年)目标升级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25%左右,风电、太阳能装机达12亿千瓦以上 [12] - 第三轮(2025年)覆盖全经济环节,首次设定绝对减排量,目标为2035年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占比30%以上,风电、太阳能装机力争达36亿千瓦 [3][13] 全球与中国碳排放现状 -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增长132%至408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创历史新高 [15] - 中国内地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1253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71%,居世界首位,美国、印度、俄罗斯分别占1252%、799%、551% [15][20] - 2014-2024年间中国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呈现震荡上升态势,但同比增长呈现收敛趋势 [5][22] 重点行业碳排放与达峰进展 -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大,为564亿吨,占总量的4500% [23] - 钢铁行业碳排放180亿吨,占比1436%;水泥行业约120亿吨,占比957%;交通行业约130亿吨,占比1037% [23]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水泥、铝、电力、钢铁等行业已实现或即将实现碳达峰 [6][24] - 交通行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但达峰难度仍大;石油化工行业因成品油消费问题达峰"极难" [6][25][26] 未来投资方向 - 能源系统清洁化:重点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配套储能系统(新型锂电、液流电池)、智能电网升级及煤电灵活性改造 [6][26] - 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钢铁行业推广短流程与氢冶金、废钢回收;水泥行业推广非碳酸盐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替代、配套CCUS集群;石化行业推行绿氢炼化、生物基材料研发 [6][27] - 终端用能电气化: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重卡、充电桩/换电站网络、船舶岸电改造、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建筑领域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7][29] 短期市场观点与建议 - 2025年10月以来中美贸易冲突升温,上证指数处于3900点压力位附近,预计对A股市场造成影响,延长宽幅震荡时间 [9][30] - "十五五"规划落地在即,碳达峰相关投资方向大概率成为重要关注方向 [9][30] - 建议关注前期已充分调整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反内卷、大环保相关板块,以及实现碳达峰相关的新能源领域 [9][30]
六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
证券日报· 2025-10-16 23:57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底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政策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能源补给根基,并推动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加速普及 [1]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 [1]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新车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6.1% [2] - 截至2025年8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734.8万台,换电站4946座,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类型最全的充电服务网络 [2] - 当前充电设施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问题,东部10省公桩占比67.9%,农村覆盖率不足5% [4] 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 - 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8年以上老旧设施及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3] - 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含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3] - 超过90%的用户在公共充电场景中会首选超快充,75%的用户倾向于选择120KW以上功率设备 [3] 高速公路与农村网络建设 - 到2027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均需具备充电能力 [4] - 农村地区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4] 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 - 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需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补充充电设施 [4] - 推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的统建统服模式,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试点小区 [4] 车网互动创新 - 到2027年底新增双向充放电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5] - 完善新能源汽车与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推动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5] - 车网互动能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潜力,实现车—桩—网协同共赢 [5] 供电能力与服务提升 - 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重点围绕城市核心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乡镇聚集区等开展配电网架优化、台区增容 [5] - 简化报装接电流程,推广线上办理渠道,探索一小区一证明试点 [5]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机遇 - 全液冷超充和功率池化架构能在电力资源稀缺场景下实现高效充电,例如80千伏安电力容量实现480千瓦超快充,电力利用率超90% [6] - 充电桩将逐步从交流桩向直流桩渗透,直流桩也将从小功率向大功率迈进,预计大功率直流桩及其产业链的需求增速将显著高于行业 [6] - 大功率充电设施、车网互动相关设备、配电网改造等领域将迎来需求爆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发展 [6]
充电桩行业迎来大利好,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6 07:43
政策目标与当前市场现状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含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1]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 [1] - 2025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53.0万个,同比上升88.5%,私人充电设施增量达379.3万个,同比大幅上升103.3% [1] 产业链结构与市场前景 -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制造,包括充电模块、PCB等,主要参与主体有优优绿能、英飞源等;中游为充电设备供应,主体包括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下游为充电运营,主体包括国家电网、特来电等 [2] - 国内充电桩市场车桩比维持在3:1上下,行业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盈利模式日渐成熟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2035年达16,000万辆,民生证券测算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2025年或达503亿元,2030年或达2055亿元 [2] 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格局 - 行业技术趋势包括直流充电模块降价、光储充一体化、液冷技术解决超充温升,大功率快充和液冷超充成为未来主要布局方向 [2] - 充电桩市场正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大功率化对充电模块的耐压等级、功率密度、转换效率及可靠性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3] - 大功率充电设施加速渗透将优化制造端行业格局,桩和模块龙头有望因价格战接近尾声、出海及产品迭代而享受量利齐升 [4] 相关公司动态与布局 - 蔚来-SW已在全国建成3206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有972座,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 [5] - 理想汽车-W在2025年第40周上线105座超充站、568根超充桩,其超充站累计上线数突破3400座 [5] - 泰坦能源技术的充电设施已覆盖80多个城市、超600座充电站,包括大型场馆站、国网示范站及大型公交充电站等 [5]
充电桩行业迎来大利好 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6 07:40
政策目标与行业现状 - 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 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到2027年底 全国城市计划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 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1] - 截至2025年8月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 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 [1] - 2025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53.0万个 同比上升88.5% 私人充电设施增量为379.3万个 同比上升103.3% [1] 产业链结构与市场趋势 -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制造 包括充电模块 PCB 变压器等 主要参与主体有优优绿能 英飞源 [2] - 产业链中游为充电设备供应 包括直流和交流充电桩 参与主体有国电南瑞 许继电气 盛弘股份 英杰电气 易事特 [2] - 产业链下游为充电设备运营 参与主体包括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特来电 星星充电等 [2] - 国内充电桩市场逐渐迈入稳定运营新阶段 车桩比维持在3:1上下 盈利模式日渐成熟 建设由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2] - 大功率快充 液冷超充成为未来主要布局方向 直流充电模块降价 光储充一体化 液冷技术解决超充温升等趋势出现 [2] 市场规模与技术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2035年达16000万辆 充电桩市场空间将快速扩充 [3] - 预计20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达503亿元 2030年市场规模达2055亿元 [3] - 充电桩市场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 大功率化对充电模块技术要求显著提高 包括高功率密度 高转换效率 高可靠性 [3] - 政策驱动下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 高电压要求充电模块耐压等级提高 [3] 投资视角与受益环节 - 大功率充电设施加速渗透将为产业链带来业绩增量 制造端对桩和模块环节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加速行业格局优化 [4] - 国内价格战接近尾声 叠加出海与大功率产品迭代 桩和模块龙头或将享受量利齐升 推荐充电桩龙头盛弘股份 [4] - 运营端大功率充电设施渗透率提升将推动运营企业效率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 远期充电运营平台在需求响应 虚拟电厂等盈利模式可期 推荐运营龙头特锐德 [4] 相关公司动态 - 蔚来-SW已在全国建成3206座换电站 高速公路有972座 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 [5] - 理想汽车-W在2025年第40周上线105座理想超充站 568根超充桩 超充站累计上线数突破3400座 [5] - 泰坦能源技术充电设施覆盖80多个城市 超600座充电站 包括大型场馆站 国网示范站 大型公交充电站等 [5]
山东威达
2025-10-09 10:0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山东威达 一家电动工具零配件供应商 同时积极拓展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1][3] * 行业涉及电动工具配件 新能源换电站 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2][5][7]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主营业务(电动工具配件)表现与战略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稳健 是公司现金流较好的业务之一 2025年上半年黄金配件业务收入出现小幅下滑[10][15] * 公司在中国钻夹头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0% 核心客户包括TTI 百得 博世等国际厂商及巨星 全丰 东成等国内企业[3] * 营收下降主因海外核心整机制造商受关税影响及产能转移过程中的损失 公司已积极应对 越南厂从2025年6月开始满产 墨西哥厂正在进行送检并计划扩产[16][17] *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客户如巨星和群峰 以强化供应 合作基于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17][18]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小幅下降 但利润端基本持平 对2026年电动工具本体持乐观态度 受益于美国降息周期带动房地产上行 以及东南亚 非洲市场需求增长 行业将进入缓慢上升周期[4][29] 新业务拓展(机器人与自动化) * 公司战略聚焦拓展机器人领域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利用现有机加工 精密铸造 粉末冶金工艺技术及上海嘉定基地的锂电池包 PTBA板材供应能力[2][5][7] * 在机器人领域的拓展集中于零部件(如结构件和电池包) 而非整机 暂不进入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8] * 借助苏州德迈科的工厂自动化改造经验 为各类工业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2][5][7] * 转型具备管理层决心 主业稳健增长(拥有20多亿元现金储备) 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等条件[6] * 初期采取开放的投资合作方式 进行少量投资或业务合资合作[9] 新能源换电站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换电站业务营收和利润略有下滑 但整体维持稳定 公司与宁德签订了合作协议[11] * 2025年上半年每月建设约20台四代换电站 下半年开始五代站样机测试[13] * 收入确认模式从全站确认调整为加工费模式后 单台收入大幅下降至几十万元 但毛利率明显上升 整体盈利能力未显著提升 去年整体盈利约600万元 今年预计持平或略低[14] 其他业务板块 * 济南一机板块短期目标非仅为减亏 可能加大投入导致亏损增加 长期看是公司推进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环节 重点在汽车领域优势 并考虑拓展至车企复合或车模复合领域[24] * 济南一机可为机器人业务提供设备和工艺实现 产生协同效应[25] * 苏州德迈科业务下半年产出预计集中在盘柜 电气控制柜等 并正开拓风电及算力中心的控制柜市场[27][2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威海地区业务(钻夹头为主)和上海嘉定基地业务(电动工具开关 锂电池包等)各占公司整体营收的30%-40%[2][3] * 公司在手订单能见度以年为单位不佳 单个项目金额通常在几百万体量 品类繁多循环快 2025年第三季度为传统淡季 电动工具表现略弱 同比2024年基本持平[22] * 越南工厂生产钻夹头 电池包后端程序 轴及粉末冶金等配件 墨西哥工厂主要生产轴和夹头 正在进行认证并讨论二期扩建计划[19] * 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产能建设 一方面应对关税 另一方面因客户需求旺盛 客户要求增加对北美区域的投入[20]
广西:超1.8万个公共充电桩助推“双节”绿色出行
新华社· 2025-10-06 16:30
新能源汽车旅游趋势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广西成为自驾游热门目的地新能源汽车在公路上时常可见[1] - 依托日趋完善的充电补能设施游客实现了绿色畅行[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广西公共充电桩数量快速发展已实现全区供电区域的1118个乡镇全覆盖[3] - 截至今年9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建成3191座充电场站184万个充电桩14座换电站9座电动重卡超充站[3] - 实现14个地市车网互动站点全覆盖[3] 乡村地区创新技术应用 - 新设施新技术拓展了乡村的绿色出行半径[3] - 河池市东兰县投运全区首个乡村区域智慧能源站[3] - 南宁市宾阳县古辣稻花香里综合能源示范站可满足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车网互动业务需求为农村地区推广车网互动提供示范[3] 未来建设规划 - 到今年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累计建成投运3200余座充电场站2万个充电桩12座重卡超充站[3] - 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充电网络布局[3]
让假期出行“电力”更足
辽宁日报· 2025-10-04 10:02
新能源汽车出行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前两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达1328.7万辆次和1236.7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1] - 新能源汽车自驾成为假期出行主力之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大幅上涨 [1] 充电基础设施保障措施 - 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219台移动充电设备,并对50对服务区的173根充电桩进行补全加密,充电桩总量及移动设备储备较平日提升40%以上 [2] - 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并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执行"123运维模式"以保障设备可用性 [2] - 湖南省已开放运营服务区187.5对,配备1308台充电桩、2379个充电车位、41座换电站和32台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甘肃省在敦煌至阿克塞县当金山口高速公路多处服务区投运新充电设备,阿克塞服务区双侧充电站配备8桩16枪快充桩,可同时为32台车辆充电 [3] 充电服务优化与引导策略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优化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充电设备等措施 [1] - 湖北省通过构建"固定设施加密+移动设备补充"体系,可从容应对约60%的充电量增长 [2] - 相关部门通过情报板、LED屏、广播等实时发布充电站状态,高峰时段引导车辆至附近收费站充电区或空闲服务区 [2] - 驾驶员可通过"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查看邻近服务区充电桩实时状态,根据剩余电量规划充电 [3]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出招 让假期出行“电力”更足
新华社· 2025-10-03 21:45
针对"双节"假期出行高峰,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219台移动充电设备,增配服务人员约2100人, 并完成对黄梅、积玉口、西流河等50对服务区的173根充电桩补全加密,其中在20对充电特别繁忙、24 对充电繁忙及22对自营充电利用率较高的服务区,部署180台移动充电设备以应对重点区域需求。通过 构建"固定设施加密+移动设备补充"的服务保障体系,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总量及移动设备储 备较平日提升40%以上,可从容应对约60%的充电量增长。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很多人与亲朋好友一同踏上自驾之旅,其中新能源汽车自驾 成为假期出行主力之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大幅上涨。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湖南交通运输部门提前部署、全力奋战,已开放运营服务区187.5对(含20对停车 区),配备1308台充电桩、2379个充电车位、41座换电站和32台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全省已运营服务区 (停车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可以更好保障人们假期出行自驾无忧、畅快出游。 来自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前两日(10月1日、2日),全国高 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次、1236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出招,让假期出行“电力”更足
新华网· 2025-10-03 21:09
四川省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交通执法、公安交警"一路三方"提前部署行动,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繁忙 服务区清单制定"一区一策"方案。假期期间,执行"123运维模式",即节前1次排查检修、故障后2小时 人员到场、3小时恢复使用。同时,相关部门通过情报板、LED屏、广播等实时发布充电站状态,高峰 时段引导车辆至附近收费站充电区或空闲服务区。目前,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 覆盖、超充站与换电站覆盖关键路段。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出招,让假期出行"电力"更足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很多人与亲朋好友一同踏上自驾之旅,其中新能源汽车自驾成为假期出行主力 之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大幅上涨。 来自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前两日(10月1日、2日),全 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次、1236.7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26.2%、30.1%。 面对集中释放的出行需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将新能源汽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 公路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充电、科学优化单车充电时长定量充电、增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等举措。同 时,投入人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