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 ES6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小鹏汽车,智驾平权时代下扬帆远航-20250609
长江证券· 2025-06-09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小鹏汽车“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智能驾驶能力持续领先,随着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叠加强势新车周期,公司销量快速提升 [3][8] - 2025年公司处于新车大年,多款新车预期上市持续增强销量周期,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叠加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公司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3][8] - 复盘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产品力飞跃和价格下探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新能源渗透率在10%-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和成本控制强的车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5] - 智驾平权开启新周期,技术进步有望实现体验飞跃,视觉方案等持续降低高阶智驾成本,2025年将迎来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大年,智能驾驶将成为继电动化又一轮格局重塑的机遇,以小鹏为代表的强智驾和强新车周期主机厂有望持续突破 [5] 各部分总结 鉴往知来,复盘新能源看智驾发展趋势 新能源时代:技术+成本优势造就行业龙头 - 复盘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技术进步产品力提升和价格下探,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新能源渗透率在10%-3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和成本控制强的车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6] - 发展分为政策驱动期(2019年以前)、产品导入期(2020 - 2021年)、混动发力期(2022年以后)三个阶段 [16][17] - 国产特斯拉Model 3引领,技术进步解决痛点,优质新能源车型密集供给推动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高压快充技术和混动技术升级分别提升充电效率和解决纯电续航焦虑 [21][22][26] - 电池成本持续下探降低新能源车价格,混动车型技术革新降低用车成本,技术提升和成本优化使新能源车型价格持续下探,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下沉和渗透率提升 [28][33][35] - 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持续打造强产品力和高性价比的新能源产品,提升销量和份额,如比亚迪、吉利等 [39][40] 智驾平权时代:技术革新领航,成本下探加速渗透 - 技术飞跃,“端到端”技术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预期基座大模型和VLA推出,功能体验进一步跃迁,算法、算力、数据构成智能驾驶产业迭代的关键要素 [43][44] - 云端算力持续加配,国内车企持续深化与互联网厂商合作部署算力,国内新势力加速训练数据储备,同时需完善数据基建提升数据访问效率 [47][49] - 智驾功能体验从比拼城市NOA开城速度到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用户的智能驾驶可用边界和体验不断提升 [51] - 高阶智驾成本持续下探,芯片及激光雷达持续降本,视觉方案愈发成熟,高阶智驾下沉至20万元以下已成趋势,L2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53][55] - 类比新能源渗透率拐点加速逻辑,未来L2及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在10%-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以小鹏为代表的强智驾和强新车周期主机厂有望持续突破 [63][68] 软硬一体构筑智驾优势,组织改革夯实落地执行 智能驾驶软硬一体化,智驾浪潮下打造龙头优势 - 小鹏汽车规划实现城区智驾100%无图、门到门智驾、类L3智能驾驶辅助、部分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等目标,高频次、深度化OTA迭代,持续引领智能驾驶技术革新和功能落地 [70][72] - 智驾部门组织架构全面调整优化,搭建高效的AI智驾研发团队,注重AI端到端模型研发、智驾功能交付和用户体验以及AI训练效能,技术路线转向AI智驾 [74][75] - 小鹏汽车在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智驾基建方面具备领先优势,自建数据基础设施,高算力储备叠加高运行效率,“云端模型工厂”提升模型生产效率 [76][77] - 依托自研世界基座模型,将大幅提升AI汽车智力上限,启动72B大参数基模训练,开发强化学习的奖励模型,“规则时代”的领先经验赋能AI [80][84] - 自研图灵AI芯片,助力小鹏智驾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高效协同,提升智驾能力与体验,掌握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Q2量产上车 [90] 技术优势持续领先,平台化造车打开降本空间 - 小鹏汽车坚持全栈自研软件和核心硬件,上市车型不断带来技术创新,如G3的自动泊车、P7的高速NGP等 [104] - 整车制造平台主要有D、E、F、H平台和滴滴平台,扶摇架构是模块化造车的技术核心,覆盖从A级到D级的多种车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和成本通用化率 [107][108] - 拥有前后一体式铝压铸、CIB电池车身一体化、5C超充AI电池、图灵AI芯片等技术储备,入局增程,发布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首款增程车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111][114] 补齐短板,积极变革助力长足发展 - 历经G9和G6的失利,小鹏汽车在内部进行变革探索,优化组织管理、营销、渠道、供应链、生产能力等,MONA M03和P7+的市场表现是改革结果的逐步兑现 [120] 强势开启新车周期,智驾领先销量可期 - 小鹏汽车启动未来三年产品战略布局,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开启密集的产品迭代周期,2025年或将推出包括纯电SUV车型G7、P7改款E29及超级增程G01在内的三款战略级产品,形成持续性的新车周期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为991亿元,对应PS 1.4X,AI定义汽车,智驾进展持续领先构筑AI时代核心护城河,给予“买入”评级 [8]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用户画像解析
36氪· 2025-05-29 16:23
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1%,标志着汽车市场进入"油电并行"新纪元 [1] - 充电桩建设加速与补贴政策落地推动下沉市场渗透,如内蒙古东部县域新能源皮卡通过"柴油加热包"技术解决冬季续航问题 [2] - 北京五环内新能源网约车占比达72%,充电网络密度支撑高频次使用 [6] 消费群体差异 收入与地域 - 上海高端车主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将高端新能源车视为科技品味与环保理念表达 [2] - 山东乡镇个体商户选择五菱宏光MINI EV,电费比燃油车节省85%,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成为下沉市场"生产力工具" [2] - 深圳中心城区充电桩密度达200台/平方公里,内蒙古东部县域38%消费者因"找不到快充桩"放弃电车 [2] 年龄与性别 - 25-35岁新能源车主占比61%,其中87%认为"车机系统比发动机参数更重要" [3] - 45-55岁男性偏好日系燃油车,车龄超10年的二手车溢价12% [3] - 女性车主在硬派越野领域占比从2020年8%升至2025年23% [3] 职业与价值观 - 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商使用新能源车后议价空间平均多出2%,临沂商贸城新能源渗透率达40% [3] - 高知高收入群体将新能源车减碳数据视为"ESG投资圈层的社交货币" [4] - 医生等职业因专业顾虑选择燃油车,形成"保守阵营" [4] 市场生态 - 极端环境下燃油车仍占主导:西藏阿里地区兰德酷路泽为无人区首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驳大巴98%为燃油车 [6] - 家庭车库出现代际调和现象,如北京家庭同时拥有燃油奥迪A6L和电车极氪001 [6] - 短视频平台"油电之争"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反映社会关注度 [6] 社会价值观映射 - 年轻群体将汽车视为"可移动智能终端",体现技术乐观主义 [7] - 传统消费者将燃油车视为"工业时代的浪漫遗产" [7] - 下沉市场用户关注"每公里使用成本",体现实用主义哲学 [7] 行业启示 - 汽车工业竞争核心是满足不同群体真实需求,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细分市场各自深耕 [7] - 市场多元共存是成熟标志,如北京望京车库同时停放理想L9、宝马X5、五菱宏光MINI EV等不同定位车型 [7]
深蓝汽车CEO道歉,车机屏幕加广告是“竭泽而渔”,太急了?
36氪· 2025-05-29 14:32
深蓝汽车车机广告事件 - 深蓝汽车因向车主推送10000元S09专属购车券的5秒弹窗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在车主上车时自动播放 遮挡360摄像头信息导致安全隐患 [1] - 部分车主反映广告干扰驾驶 差点造成碰撞事故 公司CEO邓承浩公开道歉并承诺优化流程 [3] - 该事件登上热搜 消费者对车机广告普遍持反对态度 即便广告内容是车主福利也难以获得支持 [3] 车机广告行业现状 - 深蓝并非首家推送车机广告的车企 哈弗H6 蔚来ES6 大众ID6等车型此前均有类似行为 [6] - 大众ID6的广告曾覆盖导航信息上半部分 直接影响车主使用体验 引发强烈不满 [6] - 目前所有涉事车企在用户反馈后均已停止推送车机广告 [6] 车机广告的商业考量 - 车机广告可大幅降低传播成本 通过系统推送即可触达百万车主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营收 [8] -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大 车企面临盈利压力 需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消费 [8] - 深蓝汽车2023年销量13.48万辆 2024年24.3万辆 均未达预期目标 2025年需翻倍至50万辆 [16] - 深蓝S09定价23.99万起 截至5月22日大定订单超21168辆 旨在与理想L9等竞品争夺市场 [17][19] 车机广告的安全隐患 - 广告弹出可能导致驾驶员分心操作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增加事故风险 [9] - 若因广告导致交通事故 将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口碑 [10] - 消费者担忧广告推送会常态化 甚至在等红灯时推送 完全背离安全驾驶理念 [9] 行业未来趋势 - 车机广告可能转向"订阅功能"模式 如奔驰后轮转向年费4998元 宝马远程车控年费298元 [22] - 部分新车功能采用"先上市后OTA"策略 影响用户体验 [22] - 行业竞争激烈 车企需谨慎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避免"竭泽而渔" [20]
不怪李斌不努力
新浪财经· 2025-05-21 21:26
编辑|蒋浇 经过几个月的密集调整与自我检讨之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先生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改变。 他刚刚举办的两场发布会都一改过去铺张华丽的风格,直接选在了蔚来中心 NIO House 发布。这两场 发布会对于蔚来都至关重要。一场是第三品牌萤火虫的新车上市发布会,一场是贡献蔚来销量大头的主 力车型 ES6/EC6 的年度改款发布会。 但这两场发布会都极度简洁,没有舞台,没有大屏幕,甚至连直播都是竖屏的。在蔚来中心的展厅内, 蔚来的产品负责人们直接坐进车里,像是车评人一样给用户介绍新车。ES6/EC6 的改款发布会上,李斌 手拿咖啡和员工们一起站着围观。他在画面中大概只出现了几秒钟。 "咱们现在变得比较务实,就不搞那些花活了。" 李斌在萤火虫上市次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说。用他的话 说,按照他们以前的做法,租一个影棚,搞个发布会,再省钱也要几十万。但现在他们不这么做了,要 把钱花在刀刃上。 去年继续创下 224 亿元的亏损新高之后,李斌试图从今年开始对外展示出变革的一面。除了各种公司内 部讲话、调整之外,他还多次举办媒体沟通会,在采访中不断对外强调今年蔚来要降本提效,在公司内 部强势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每一个经营报表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