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器
icon
搜索文档
从1.6元一把的雨伞说起:聊聊营销中的价格问题
虎嗅· 2025-06-03 11:56
无利润繁荣现象 - 电商行业出现极端低价竞争现象,如1块5的T恤和1块6的雨伞,导致产业链整体毛利被压缩至极低水平[4][5][6][7] - 低毛利环境下,供应链各环节(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工人等)利润被大幅压榨,形成"供应链压榨"现象[9][10] - 价格战已蔓延至外卖、新能源车等行业,短期消费者受益但长期导致全行业收入下降[17][18][20][21][22][23][24] 价格战的形成机制 - 工业品供应弹性高,无法通过销毁库存调节供需,与牛奶等农产品存在本质差异[13] - 行业竞争者数量庞大且分散,难以形成价格联盟,导致个体厂商为回收沉没成本持续降价[15][16] - 共享单车行业经历颜色大战后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定价最终达到纳什均衡状态[28][29][30][31][32] 价格战的战略逻辑 - 具有网络效应或规模优势的行业(如社交软件、杀毒软件)适合通过价格战建立壁垒[34][35][36] - 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石油、白电)可通过价格战维护市场地位[37] - 德州仪器案例显示,1970年代通过经验曲线预测成本下降,将计算器价格从400-500美元压至10美元,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但最终因对手跟进导致行业性亏损[50][51][52][53][55][56][57][58] 行业健康竞争模式 - 苹果高定价策略为竞争对手保留生存空间,形成利己利他的行业生态[58] - 行业应保持合理利润水平,转向技术、服务等非价格维度竞争[61][62][63] - 成人用品行业案例显示,盲目价格战导致全行业利润率永久性下降[39][40][41][42]
"中国+1"战略失算,制造业还得回头?
日经中文网· 2025-04-05 15:02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追加高关税的影响 - 美国对泰国追加36%的税率,高于对中国的34%税率,导致"China Plus One"战略面临转折点 [1] - 卡西欧计算机在泰国和中国分别生产计算器、手表和乐器,目前正考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生产基地 [1] - 超过30%的税率已破坏加工贸易基地选址的前提条件 [1] 日本企业对东南亚投资的变化 - 2017-2024年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额增长75%至4.4万亿日元,同期对中国投资减少65%至4900亿日元 [2]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2024年扩大至1000亿美元以上,是2017年的3倍多 [2] - 日资化学厂商正与美方客户讨论修改合同条件,可能考虑解除合同 [2] 电子产业链面临的挑战 - 越南日资电子零部件供应商担忧苹果可能要求其承担税收负担 [2] - 苹果在美对中国产品关税从10%提高至20%后仍保持售价不变,可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商 [3]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认为对东南亚关税可能使日资企业避免投资该地区 [4] 服装和食品行业的影响 - 迅销在越南有74家服装缝纫工厂,孟加拉国和柬埔寨分别有34家和30家,面临高关税 [3] - 伊藤忠商事旗下Dole公司在菲律宾生产的菠萝罐头对美出口可能获得相对优势 [3] - 住友商事在越南等地的工业园区暂未出现撤出动向,但密切关注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