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1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EquitiesFirst易峯海外洞察:中小企业融资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21
亚洲企业融资环境变化 - 亚洲进取型企业传统依赖银行融资 但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导致银行态度更趋审慎 [1] -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融资增长放缓 评级机构对泰国及越南银行业持谨慎态度 [1] - 美国关税对中国需求的次级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加剧银行业谨慎情绪 [1] 亚洲宏观经济政策限制 - 泰国和马来西亚几乎没有降息空间 制约货币政策灵活性 [3] - 印度和菲律宾因政府借款成本上升 难以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 [3] - 企业获得公共部门扶持的机会有限 需寻求其他融资渠道 [3] 亚洲中长期增长动力 - 亚洲中小企业和中端市场企业仍具良好增长前景 [3] - 1990-2023年亚洲区内贸易额年均增长8.2% 高于区外贸易6.8%的增速 [3] - 预计2034年亚太地区中产阶级家庭数量将超10亿 支撑消费市场 [3] 供应链重构与投资机会 - 企业将通过"中国+1"战略受益于供应链重新布局 [3] - 运营良好的企业需另类信贷应对关税引发的短期不确定性 [3] 亚太私募信贷市场现状 - 亚太私募信贷市场规模过去五年增长一倍 但全球占比不足7% [4] - 加拿大养老基金CPP Investments已承诺向亚洲市场投入近50亿美元 [4] - 当前私募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大型企业 中端市场和中小企业获资有限 [4] 国际投资者机遇 - 国际投资者存在向亚洲新兴市场提供私募贷款的重大机遇 [4] - 可获得与本地或国际市场周期不相关的可预测回报 [4]
越美谈妥:确保“中国+1”投资,防堵迂回出口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15:18
美越贸易协定核心内容 - 越南同意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降至零以换取美国将对等关税从原计划的46%降至20% [1][2] - 双方对经越南中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40%关税 主要针对中国企业迂回出口行为 [1][2] - 该协定是特朗普政府继英国后在亚洲签署的首个贸易协定 通过电话磋商达成 [1] 越南战略定位 - 越南目标维持成本竞争力 争取成为"中国+1"战略中外国企业转移生产基地的候选地 [1] - 越南经济学专家认为20%的对等关税虽高于预期的10-15% 但仍属可接受水平 [2] 东南亚各国差异反应 - 菲律宾因对等关税仅17% 宣布迎来吸引直接投资绝佳时机 2025年上半年投资批准额同比大增59.1% [2] - 泰国在关税谈判中落后 正与美国就扩大进口和严格原产地证明等5项内容进行部长级会谈 [2] 区域关税对比 - 越南20%的税率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10%)和菲律宾(17%) 远低于最初46%的提案 [1] - 美国原计划对越南征收的46%关税在东南亚排名第三高 超过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1]
聚焦全球经贸变局下的中国增长与湾区机遇,2025第十届中欧思创会·香港站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17
论坛概况 - 2025第十届中欧思创会香港站以"全球经贸变局下的中国增长与湾区机遇"为主题,汇聚近300位全球政商学界领袖 [2] - 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联合香港数码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 [2] - 活动深度解析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定位,探讨国际都市在不确定时代的进阶蓝图 [2] 香港的战略定位 - 香港具备"背靠祖国"和"联通全球"的双重优势,拥有企业家精神、双语人才、开放营商环境等核心竞争力 [8] - 香港正推进"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以巩固国际商业枢纽地位 [8] - 在"中国+1"供应链新趋势下,香港可从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角色拓展为协助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战略平台 [11]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 中国内需市场增长潜力显著,服务消费(酒店/健身/教育等)将成为经济转型重要驱动力 [10] - 中国基本制度框架、创新投入、消费市场扩大等发展路径展现出相对稳定性 [10] - "火炬计划"实施37年来通过建设高新区和孵化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高科技生态系统 [4]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调连接思想与实践、推动跨行业合作、促进区域与全球联通的使命 [4] - 香港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的"灯塔"与"桥梁" [4] - 亚洲协会与中欧均致力于搭建中外交流平台,培养未来人才并促进跨文化合作 [6] 企业走访与产学研结合 - 中欧代表团走访高盛香港、数码港、科大讯飞、Votee AI等企业探讨合作 [11] - 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推动管理教育与企业发展融合,践行"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培养理念 [11]
“全球经贸变局下的中国增长与湾区机遇”2025第十届中欧思创会·香港站成功举办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20:33
全球经济秩序重塑与香港定位 - 全球经济秩序正经历重塑,中美贸易博弈与技术创新浪潮带来重大挑战,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和联通中外的超级枢纽,始终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部分 [1] - 技术突破、产业升级、逆周期战略转型是塑造中国经济新格局的核心动能,也将影响香港未来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 [1] - 深化大湾区科创协同及产业升级可能为香港培育新增长极,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1] 香港的独特优势与战略定位 - 香港具备"背靠祖国"的香港优势和"联通全球"的国际优势,包括企业家精神、中英双语人才、开放自由的营商环境、简明税制和透明知识产权制度 [7] - 香港正推进"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巩固国际商业枢纽地位 [7] - 香港可从"连接中国与世界"拓展为"协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战略平台,带来全新增长动能 [10]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展望 - 全球不确定性已成为"新常态",但中国的基本制度框架、创新投入、内需市场扩大等发展路径展现出相对稳定性 [9] - 服务消费(如酒店、健身、教育等)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消费者正在逐步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9] - 供应链全球化已成为过去式,"中国+1"战略成为新趋势,即分别建立服务于中国与全球其他市场的独立供应链 [10] 香港金融与科技发展新动向 - 恒生指数近期累计上涨16%,涨幅超过标普500指数,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上市成为2025年迄今最大规模新股发行 [13] - 香港通过税务法改革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建立海外企业注册平台,推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强化金融稳定与创新 [13] - 数码港已累计支持超过2200家初创企业与科技公司,香港正成为引领全球数字未来的重要催化剂 [19] 大湾区科创融合与区域合作 - 大湾区科创融合需从政府政策、资本赋能、硬科技孵化、创业生态和ESG融合等多维度推进,应对未来挑战需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 [15]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高盛香港、数码港、科大讯飞等企业探讨合作,推动学术界与企业界深度融合 [22] - 香港在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监管等全球性议题上可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设新的"VUCA"格局(远见、团结、沟通、适应力) [12]
突然出手!美国、印度,重大变数!
券商中国· 2025-05-13 14:50
印度提议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 - 印度向WTO提交通知,提议对部分美国制造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以对抗美国对印度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关税[1][2] - 美国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的措施影响了价值76亿美元的印度制造产品[2] - 印度此举旨在利用全球贸易规则推动其出口获得更公平待遇[2] 中美关税缓和影响"中国+1"战略 - 中美暂停"对等"与反制关税,使两国关税水平接近平等,削弱了"中国+1"战略的优势[1][3] - "中国+1"战略促使企业将制造业转移到印度、越南和墨西哥,但中美关税缓和可能导致更深层次制造业回归中国[3] - 投资者可能因美国政策倾斜而犹豫是否投资印度,除非印度能锁定竞争优势[3] 美印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财长表示印度可能是美国首批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2] - 印度准备向美国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并计划在90%的关税税目上让步以避免26%的"对等关税"[2] - 特朗普称与印度关税谈判进展顺利,认为会达成协议[2] 印度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 印度需要与美国达成明智的贸易协议以保留10%关税并防止特定国家关税税率升至26%[3] - 印度必须削减生产成本、改革物流并提高监管可预测性[3] - 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印度应抵制在没有获得互惠利益情况下开放汽车和制药等敏感行业的压力[3]
Shein率先上调美国售价,最高涨377%!服装、化妆品成重灾区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7:43
价格调整 - Shein在美国全面上调产品售价,美容健康类商品前100名平均涨幅达51%,部分商品价格翻倍[1] - 家居厨房用品和玩具平均涨幅超30%,其中10件套厨房用纸巾价格从1.28美元涨至6.10美元,涨幅377%[1] - 女装品类平均涨幅8%,前100种商品价格从8.68美元升至9.06美元[1][3] - 50件样本商品显示Shein美国整体价格上涨约10%,其中30种商品涨幅超10%,7种商品下架[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将终止针对中港小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政策,5月2日起实施120%关税[2] - 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45%关税,东南亚国家基准关税10%,越南/孟加拉国等面临37%-46%对等税率[5][6][8] - 美国97%服装鞋类依赖进口,2024年服装进口额达1080亿美元,超50%来自中国/越南/孟加拉国[11] - 关税导致未来三年美国消费者鞋类支出预计增加87%,服装支出增加65%[15] 供应链调整 - Shein为规避关税向中国供应商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其在越南建厂[3] - Temu采用"半托管"模式,要求中国工厂将产品批量直运美国仓库[3] - 贸易战促使企业实施"中国+1战略",越南成为全球第二大服装鞋类供应国[9] - 柬埔寨50%工厂为中资企业,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设厂规避关税[9][10] 行业格局 - 耐克50%鞋类和28%服装产自越南,16%服装来自中国[13] - 阿迪达斯38%鞋类来自越南,23%服装来自柬埔寨[13] - On Holding AG 90%鞋类产自越南[13] - Lululemon 40%产品在越南制造,17%来自柬埔寨,7%来自孟加拉国[14]
"中国+1"战略失算,制造业还得回头?
日经中文网· 2025-04-05 15:02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追加高关税的影响 - 美国对泰国追加36%的税率,高于对中国的34%税率,导致"China Plus One"战略面临转折点 [1] - 卡西欧计算机在泰国和中国分别生产计算器、手表和乐器,目前正考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生产基地 [1] - 超过30%的税率已破坏加工贸易基地选址的前提条件 [1] 日本企业对东南亚投资的变化 - 2017-2024年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额增长75%至4.4万亿日元,同期对中国投资减少65%至4900亿日元 [2]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2024年扩大至1000亿美元以上,是2017年的3倍多 [2] - 日资化学厂商正与美方客户讨论修改合同条件,可能考虑解除合同 [2] 电子产业链面临的挑战 - 越南日资电子零部件供应商担忧苹果可能要求其承担税收负担 [2] - 苹果在美对中国产品关税从10%提高至20%后仍保持售价不变,可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商 [3]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认为对东南亚关税可能使日资企业避免投资该地区 [4] 服装和食品行业的影响 - 迅销在越南有74家服装缝纫工厂,孟加拉国和柬埔寨分别有34家和30家,面临高关税 [3] - 伊藤忠商事旗下Dole公司在菲律宾生产的菠萝罐头对美出口可能获得相对优势 [3] - 住友商事在越南等地的工业园区暂未出现撤出动向,但密切关注影响 [4]
曾获渔利的越南此次或成最大受害者
日经中文网· 2025-04-04 15:34
中美对立下的全球供应链重构 - 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打击东南亚"中国+1"投资模式 越南等国家从受益者转为潜在最大受害者 [1] - 全球企业为分散中国生产基地集中风险 推动"China Plus One"战略 中国企业采用"绕道出口"策略 马来西亚、泰国成首选转移地 [2] - 越南成为战略最大受益者 吸引苹果供应商、三星电子等设立基地 对美贸易顺差2024年突破1000亿美元 达2017年三倍以上 成美国第三大顺差国 [2] 越南经济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美国对越南征收46%对等关税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税率20%-30% 均属全球较高水平 [3] - 越南对美出口占GDP超20% 穆迪预计出口放缓将拖累经济 花旗将越南GDP增速预测从6%-7%下调至5% [3] - 2024年4月越南股市VN指数单日暴跌7%创十年纪录 越南盾汇率跌至1美元兑25800盾 创1994年以来新低 [1] 东南亚投资吸引力变化 - "中国+1"战略吸引力减弱 新加坡Eastspring公司预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FDI将受不利影响 [4] - 中国作为东南亚最大贸易伙伴经济放缓 加剧区域压力 中国企业低价出口引发东南亚工业竞争力担忧 [4] - 东南亚央行面临政策两难:降息空间存在但可能加剧资本外流 瑞穗指出美利率上升将扩大利差 加速亚洲货币贬值 [4] 政府应对与市场反应 - 越南总理紧急成立副总理级工作组 重申2025年GDP增长8%目标 试图稳定市场情绪 [1] - 富达国际2023年曾看好东盟投资潜力 越南股指五年上涨30% 但关税政策逆转资金流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