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配件

搜索文档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5:17
中美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 环比5月下降16% 主要因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 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4][6] - 6月美国出口2773亿美元 环比下降0.5% 其中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出口分别减少48亿和12亿美元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和10亿美元 [4][6] - 6月美国进口3375亿美元 环比下降3.7% 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4][6] - 上半年美国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 增幅38.3% 出口同比上升5.2% 进口同比上升12.1% [6] 中美贸易关系 - 2025年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 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 绝对金额约381.7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7] -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就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进行交流 同意继续推动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8]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3:22
美国贸易逆差变化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环比5月减少115亿美元,降幅16% [1] - 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1][3] - 6月出口2773亿美元,环比下降0.5%,进口3375亿美元,环比下降3.7% [1] - 上半年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增幅38.3%,出口同比上升5.2%,进口同比上升12.1% [3] - 第二季度平均逆差640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减少260亿美元,同比减少98亿美元 [3] 进出口品类结构 - 货物出口减少13亿美元,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分别减少48亿、12亿美元 [3] -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10亿美元,其中挖掘机械和民用飞机分别增加16亿和8亿美元 [3] - 货物进口下降126亿美元,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3] 区域贸易格局 - 6月美国对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欧盟和中国大陆均呈现逆差 [3] - 对墨西哥和越南的逆差额分别超出中国大陆69亿和68亿美元 [3] - 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金额38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4]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举行三个月内第三场经贸会谈,讨论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 [1][4] - 双方同意继续推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4] - 中方期待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4]
美国进口商“末日狂奔”:特朗普关税后遗症刚开始,物价可能要涨到10月
第一财经· 2025-05-07 18:42
美国进口贸易现状 - 美国进口总额今年以来增长23.3%,3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赤字扩大至1405亿美元,相比上月增加173亿美元(+14%)[2] - 3月美国进口额大幅增加178亿美元,出口仅微增5亿美元[3] - 消费品进口创下历史新高,增加225亿美元,其中药品制剂暴涨209亿美元[3] - 资本货物进口增加37亿美元,其中计算机配件增加20亿美元[3] - 机动车、零部件及发动机进口增加26亿美元,其中乘用车增加21亿美元[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宣布自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高额关税,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实施同等税率关税[3] - 4月14日启动对半导体和药品的"232条款"调查,5月签署行政令推动药品本土化生产[3] - 预计制药、半导体和电影等行业还将面临更严厉的关税措施[4] - 关税引发前期备货效应,预计大部分影响将在9月到10月传导完毕[2] 地区贸易数据 - 3月美国对多个主要贸易伙伴逆差创历史新高:墨西哥186亿美元、爱尔兰293亿美元、法国39亿美元、印度74亿美元、越南135亿美元[4] - 与爱尔兰贸易逆差暴增153亿美元(增幅109%),与法国逆差增加24亿美元(增幅160%)[4] - 美国自爱尔兰进口激增中有280亿美元来自药品和医药品[4] 出口市场表现 - 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前后五周内,洛杉矶港出口量骤降17%,波特兰港出口暴跌51%,塔科马港下降28%,萨凡纳港减少13%[5] 供应链影响 - 4月21日至28日一周内,全美港口集装箱到港量同比暴跌43%[7] - 预计未来几周洛杉矶港集装箱船到港量将锐减15%至20%,本周货物吞吐量可能同比下降超35%[7] - 许多零售商库存仅剩5到7周存量[7] - 预计未来六到八周内到达的货物根本不会到达[7] 消费端传导 - 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将对今年实际收入增长构成压力[9] - 库存短缺将影响零售商的假日促销和折扣策略[9] - 消费者可能面临商品选择减少、库存快速耗尽的情况[9] - 春季和夏季时尚产品多来自中国,开学季和年底节日也是关键时期[9] 经济指标 -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已跌至48.7,出口订单大幅萎缩[9] - 需求疲软和新订单收缩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