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危机

搜索文档
欧洲停产引爆黑天鹅,全球TDI断供!中国工厂单日涨4千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22
供应链中断事件 - 德国科思创化工厂火灾导致30万吨TDI产能归零 占全球产能10% [1] - 万华化学匈牙利工厂25万吨TDI装置进行30天检修 远超常规15天检修时间 [1] - 新疆巨力工厂20万吨TDI装置停工35天 催化剂筛网堵塞导致检修延长 [3][6] 价格波动情况 - 中国TDI报价24小时内暴涨4000元/吨 创五年新高 [1] - 华东地区TDI现货价格达19500元/吨 3分钟内接到22个询价电话 [5] - 国内TDI均价单日暴涨1012元 创六年最大涨幅 [5] - 东南亚TDI到岸价预计涨至2200美元 [6] 企业应对措施 - 万华化学限量供应TDI 新订单排期至9月份 [5] - 西班牙Pikolin公司面临环保认证问题 考虑改用普通TDI [5] - 马来西亚Far East Foam工厂从三班倒改为单班制生产 [6] 市场影响 - 中国5月TDI出口量同比翻倍至5.16万吨 [5] - A股化工板块出现涨停潮 沧州大化股价单日飙升12% 三天累计上涨29% [5] - 汽车座椅厂每张座椅成本增加120元 被迫砍掉20%订单 [5] 生产恢复情况 - 科思创德国工厂预计停工半年 需重新铺设3公里电缆 [1] - 科思创复产时间从"八月下旬"改为"评估中" [6] - 万华匈牙利工厂需更换核心反应器 检修时间延长 [1]
特朗普加征50%铜关税引发市场动荡 机构提醒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或面临“断铜“危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21:13
美国铜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对进口铜征收50%附加税 远超市场预期的25%水平 [3] - 政策宣布后COMEX铜价单日暴涨9.63% 次日回落2.75% LME铜期货下跌1.94% [3] - 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前三大精炼铜进口来源国将受最大冲击 [3] - 贸易商抢运导致LME铜库存从亚洲向北美转移 形成COMEX高溢价套利空间 [4] 铜产业链自给可行性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吸引资金重启铜矿开采及冶炼产能 但铜矿开采非快速实现过程 [1][3] - 专家认为建立铜产业链自给难度大 更可能影响全球货物流向而非实质提升自给率 [1][4] - 国投期货指出政策本质是拉高价格刺激本土产能 上海钢联分析师强调库存转移效应 [3][4] 铜价走势预测 - 高盛将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从9140美元/吨上调至9890美元/吨 预计8月峰值10050美元/吨 [5] -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铜价先抑后扬 突破年内前高需更多刺激 当前铜精矿价格处历史高位 [5] - 长江证券指出全球制造业底部盘整超2年 铜矿供给增长弱于预期 库存低位支撑价格 [5] 半导体行业铜供应风险 - 普华永道预警气候变化导致铜供应中断风险 2035年或影响全球32%半导体产能 [2][6] - 智利作为最大铜产国面临缺水问题 17个铜供应国多数将遭遇干旱风险 [6][7] - 铜是芯片电路关键材料 尚无替代品能在性价比方面匹敌 材料创新迫在眉睫 [7] 国内铜相关企业动态 - 楚江新材年产34万吨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 铜导体材料年产44万吨 采取套期保值应对波动 [7] - 康强电子生产键合铜丝等封装材料 通过零库存和集中采购管理原材料风险 [8] - 有研新材12英寸铜靶材通过多家芯片客户验证 江丰电子铜锰合金靶材需求大幅增长 [8]
一刻也等不了!特朗普宣布好消息,中美达成多项协议,稀土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01:17
中美稀土协议 - 协议核心内容是中国加快对美稀土出口,美方相应取消贸易限制,但实质是5月日内瓦共识的执行框架细化,并非全新的一揽子贸易协议 [1] - 美方将协议降格为"稀土换关税"的交易式表态,凸显美国对中国稀土的战略依赖,中国掌控全球超九成稀土供应 [1] - 中国4月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雷神公司被迫减产、特斯拉生产线停摆,供应链危机让美方急于破局 [1] 中方态度与原则 - 中方强调协议需官方正式确认,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相应取消限制措施 [3] - 协议延续镜像反制逻辑,5月日内瓦会谈中中方取消91%反制关税的前提是美方同步取消加税 [3] - 中国稀土企业已与巴西、马来西亚签订替代采购协议,增强谈判底气 [3] 美方动机与压力 - 特朗普急于宣布"胜利"源于三重国内压力:7月9日关税战"大限"临近、145%高关税导致沃尔玛商品涨价40%、福特工厂关闭、通胀率达6 2%、共和党中期选举压力 [5] - 美国计划选定"十大交易对象"分化其他国家,但若无中国配合策略难行 [6] 协议局限性与潜在风险 - 美方仍保留20%芬太尼前体额外关税,并酝酿对半导体等征收全球关税 [6] - 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因执行争议沦为废纸,此次协议设置的90天观察期内双方仍可能重启24%暂停关税 [6] - 5月美国对华出口同比降18%,与"打开中国大门"的宣传形成对比 [6] 行业影响与供应链 - 中国已在全球布局稀土替代供应,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6] - 稀土供应的暂时缓和掩盖不了美国供应链危机 [8]
空难阴霾下巴黎航展低调启幕,订单收获背后供应链难题仍待解
华夏时报· 2025-06-18 12:28
巴黎航展订单表现 - 空客在航展前两日获得越南越捷航空100架A321neo确认订单及50架可选订单,为本届航展目前最大单笔订单[2] - 空客累计订单量已超过去年范堡罗航展的164架,包括沙特AviLease的10架A350F+30架A320neo(可增至22架+55架)及利雅得航空25架A350-1000(可增至50架)[2][3] - 全日空落实24架A321neo+3架A321XLR订单,波兰航空首次订购40架A220系列(可扩展至84架)[6] - 巴航工业虽失波兰航空订单,但获得全日空15架E190-E2确认订单,首次进入日本市场[7] 宽体机市场竞争格局 - A350系列累计订单达1390架,但A350-1000订单量未达预期,空客考虑推出加长衍生机型以满足中东客户需求[5] - 利雅得航空成为沙特首家A350-1000运营商,支持沙特"2030愿景"实现3亿人次年客运量目标[5] - 波音未派777X参展,仅由卡塔尔航空展示777-300ER,管理层因印度航空787坠机事故取消行程[8] 行业供应链挑战 - 全球飞机积压订单超17,000架(疫情前为10,000-11,000架),交付周期可能长达14年[10] - 2025年预计交付1,692架飞机,较此前预期低26%,供应链问题或持续至2030年[11] - 机队平均机龄从2015年13年延长至15年,10年内机龄飞机占比达3.8%(2015-2018年为1.3%)[11] 区域市场动态 - 中东航空业2025年预计净利润62亿美元,每位旅客收益27.2美元,为亚太地区的10倍[9] - 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等中东航司连续签下巨量订单,但飞机交付延迟将抑制运力增长[10] 制造商运营现状 - 波音因事故频发及管理问题持续低调,重点转向安全改进与信任重建[8] - 空客通过A220系列突破波兰市场,取代巴航工业E系列支线机型[6][7]
价格翻倍?断供70%?“碳酸锶”独角兽,拿下全球20%份额,又一个中毅达?
搜狐财经· 2025-06-16 20:56
地缘冲突对碳酸锶产业链的影响 - 中东地缘冲突升级导致伊朗阿巴斯港爆炸 该港口承担伊朗55%非石油货物吞吐量 直接中断中国高品位天青石进口渠道 [1] - 全球碳酸锶原料供应高度集中 伊朗提供85%以上高品位矿源 占中国进口量70% 中国本土矿山品位仅35%-60%且开采成本高 [1] - 阿巴斯港停运叠加墨西哥工厂火灾(4万吨产能停产)和西班牙环保审查 全球天青石供应量骤减 [3] 碳酸锶价格与市场需求变化 - 碳酸锶价格从2024年9月8000元/吨飙升至2025年6月16000元/吨 涨幅达100% 市场预期将突破30000元/吨历史高位 [3] - 供应短缺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机和消费电子等磁性材料生产成本 同时催生新能源和军工领域替代需求 [3] 相关企业产能与市场地位 **金瑞矿业** - 现有碳酸锶年产能2万吨 金属锶2000吨 铝锶合金5000吨 计划2025年底开工4.5万吨/年碳酸锶扩产项目 [5] **北矿科技** - 矿冶装备及磁性材料供应商 与碳酸锶产业链存在业务关联 [6] **红星发展** - 控股国内最高品位锶矿(铜梁玉峡59.35% 大足兴隆54.68%) 碳酸锶年产能3万吨 另有3万吨在建产能 市占率超30% [7] **未具名龙头企业** - 碳酸锶年产能3万吨 全球市场份额15%-20% 国内市占率超30% 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9] - 掌控国内两大锶矿区 天青石自给率100% 技术打破海外垄断 进入三星/LG等国际供应链 [10]
美媒急了:货架都要空了,小偷还在“猛攻”美国供应链
观察者网· 2025-05-10 22:42
供应链盗窃问题 - 美国货物盗窃案激增,有组织犯罪集团袭击卡车、仓库和火车车厢,偷走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日用品 [1][3] - 2024年Verisk CargoNet记录3798起货物盗窃事件,总损失接近4.55亿美元,犯罪集团来源地遍布32个国家 [1] - 业内专家估计美国每年因货物失窃损失接近10亿美元甚至更多,2025年货物盗窃事件将增加22% [1][5] 盗窃目标与手法 - 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及电子产品是主要攻击目标,食品因可消耗且难以追查成为首选 [3] - 耐克运动鞋是窃贼最爱,飞利浦个人健康消费业务供应链问题明显增多 [3] - 犯罪网络利用供应链技术窃取产品,通过入侵物流网络或伪造发票转移货物 [3][5] 行业应对与立法 - 全美运输公司努力解决盗窃问题,Prosponsive Logistics处理一起罪犯窃取公司身份并预订货物的欺诈案 [5] - 多名两党众议员提出《打击有组织零售犯罪法案》,拟设立协调中心打击货物盗窃,但立法悬而未决 [5]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对华征收145%关税,洛杉矶港自华进口量下降50%以上,消费品价格暴涨约两倍半 [7][8] - 洛杉矶港45%业务与中国相关,关税将体现在商品成本结构中并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7][8] - 美国仓库库存开始耗尽,消费者选择将大幅减少 [7][8]
美国进口商“末日狂奔”:特朗普关税后遗症刚开始,物价可能要涨到10月
第一财经· 2025-05-07 18:42
美国进口贸易现状 - 美国进口总额今年以来增长23.3%,3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赤字扩大至1405亿美元,相比上月增加173亿美元(+14%)[2] - 3月美国进口额大幅增加178亿美元,出口仅微增5亿美元[3] - 消费品进口创下历史新高,增加225亿美元,其中药品制剂暴涨209亿美元[3] - 资本货物进口增加37亿美元,其中计算机配件增加20亿美元[3] - 机动车、零部件及发动机进口增加26亿美元,其中乘用车增加21亿美元[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宣布自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高额关税,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实施同等税率关税[3] - 4月14日启动对半导体和药品的"232条款"调查,5月签署行政令推动药品本土化生产[3] - 预计制药、半导体和电影等行业还将面临更严厉的关税措施[4] - 关税引发前期备货效应,预计大部分影响将在9月到10月传导完毕[2] 地区贸易数据 - 3月美国对多个主要贸易伙伴逆差创历史新高:墨西哥186亿美元、爱尔兰293亿美元、法国39亿美元、印度74亿美元、越南135亿美元[4] - 与爱尔兰贸易逆差暴增153亿美元(增幅109%),与法国逆差增加24亿美元(增幅160%)[4] - 美国自爱尔兰进口激增中有280亿美元来自药品和医药品[4] 出口市场表现 - 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前后五周内,洛杉矶港出口量骤降17%,波特兰港出口暴跌51%,塔科马港下降28%,萨凡纳港减少13%[5] 供应链影响 - 4月21日至28日一周内,全美港口集装箱到港量同比暴跌43%[7] - 预计未来几周洛杉矶港集装箱船到港量将锐减15%至20%,本周货物吞吐量可能同比下降超35%[7] - 许多零售商库存仅剩5到7周存量[7] - 预计未来六到八周内到达的货物根本不会到达[7] 消费端传导 - 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将对今年实际收入增长构成压力[9] - 库存短缺将影响零售商的假日促销和折扣策略[9] - 消费者可能面临商品选择减少、库存快速耗尽的情况[9] - 春季和夏季时尚产品多来自中国,开学季和年底节日也是关键时期[9] 经济指标 -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已跌至48.7,出口订单大幅萎缩[9] - 需求疲软和新订单收缩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9]
美国进口商“末日狂奔”:特朗普关税后遗症刚开始,物价可能要涨到10月
第一财经· 2025-05-07 17:24
美国进口贸易现状 - 今年以来美国进口总额增长23.3%,3月贸易赤字扩大至1405亿美元,环比增加173亿美元(+14%)[1] - 3月美国进口额大幅增加178亿美元,出口仅微增5亿美元[3] - 消费品进口创历史新高,增加225亿美元,其中药品制剂暴涨209亿美元[3] - 资本货物进口增加37亿美元,计算机配件增加20亿美元[3] - 机动车及零部件进口增加26亿美元,乘用车增加21亿美元[3] 关税政策影响 - 高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恐慌性囤货,进口量将在下半年出现断崖式下跌[1] - 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5月3日起对汽车零部件实施同等税率[3] - 4月14日启动半导体和药品"232条款"调查,5月签署推动药品本土化生产的行政令[3] - 制药、半导体和电影等行业可能面临更严厉关税措施[4] - 关税引发供应链冻结,全美港口集装箱到港量同比暴跌43%[6] 地区贸易数据 - 3月美国对墨西哥贸易逆差186亿美元,爱尔兰293亿美元,法国39亿美元,印度74亿美元,越南135亿美元[4] - 与爱尔兰贸易逆差暴增153亿美元(增幅109%),与法国逆差增加24亿美元(增幅160%)[4] - 自爱尔兰进口激增中有280亿美元来自药品和医药品[4] - 美国制药公司在爱尔兰经营近20家工厂,向美国出口产品[4] 出口市场表现 - 洛杉矶港出口量骤降17%,波特兰港暴跌51%,塔科马港下降28%,萨凡纳港减少13%[5] - ISM制造业指数跌至48.7,出口订单大幅萎缩[7] - 需求疲软和新订单收缩预示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7] 供应链与零售影响 - 洛杉矶港未来货物吞吐量可能同比下降超35%[6] - 许多零售商库存仅剩5到7周存量[6] - 第二季度进口维持较高水平,下半年将急剧下滑[7] - 零售商库存仅能支撑1到2个月销售,可能陷入缺货危机[7] - 假日促销期间商品选择可能减少,库存快速耗尽[7] 价格与消费趋势 - 商品定价调整从4月下旬开始,全面影响将在9-10月显现[1] - 价格上涨将对实际收入增长构成压力,促使消费者减少支出[7] - 消费者不太可能接受比去年高2.5倍的价格[7]
美国物流企业CEO:关税对美国小企业是一场“灭绝危机”,就像小行星灭绝恐龙那样
华尔街见闻· 2025-05-04 16:28
供应链危机与关税影响 - 美国高额关税政策可能对小企业造成灭绝级打击,导致成千上万企业倒闭和数百万就业岗位消失 [1] - 供应链专家将关税影响类比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消灭恐龙",强调对健康企业的毁灭性冲击 [1] - 小企业面临双重困境:无法承受关税成本又难以快速转移供应链,陷入类似苏伊士运河堵塞的进退两难局面 [1] 企业应对困境 - 企业通常需要90天准备海外订单发货,无法提前为突发高关税定价 [3] - 部分企业通过提前囤积库存缓解短期压力,但产品短缺和价格暴涨可能在数月后显现 [3] - 海运预订量已出现骤降,部分船运公司缩减规模或取消航班,预示供应链危机正在酝酿 [3] 数据监测与预警 - Flexport公司掌握美国约1%贸易数据,通过13000家客户实时追踪运输成本和关税影响 [2] - 物流数据系统已显示危机信号,专家预测若关税持续将必然引发系统性供应链崩溃 [3] - 公司CEO曾租船实地考察加州港口瓶颈,结合客户数据构建完整供应链画像 [2]
突传重磅!白宫将设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关税危机!
券商中国· 2025-04-19 17:28
美国供应链危机应对 - 特朗普政府内部讨论组建工作组应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引发的供应链危机 [2][4] - 工作组可能包括副总统、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等高层官员 [4] - 特朗普4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4] 关税政策升级 - 美方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从34%提高至84% [5] - 随后进一步提高至145% [6] - 最终宣布中国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7] 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提高至84% [7] - 随后调整至125%并明确表示如美方继续加征将不予理会 [7] - 外交部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将坚决反制 [8] 政策影响分析 - 加征关税政策被专家称为"休克疗法"将加速美国经济失血 [2][10] - 美国通货膨胀加剧依赖进口企业可能破产引发失业危机 [10] - 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将受严重冲击 [10] 制造业回流挑战 - CNBC调查显示57%企业因成本过高不愿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14] - 21%企业因难以找到熟练劳动力不愿在美国生产 [14] - 65%企业估算在美国建立新供应链成本至少是当前两倍 [15] 供应链重建时间 - 41%有意重建供应链的企业认为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16] - 33%认为需要五年以上 [16] - 61%企业认为将供应链迁移到关税较低国家更具成本效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