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话梅
icon
搜索文档
藏在山林间的清新绿,是汕尾给舌尖宝贵的礼物|汕尾食色·绿
南方农村报· 2025-10-18 17:31
文章核心观点 - 汕尾市依托其独特的山林生态资源 发展出以青梅 茶叶 油柑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 这些产品被誉为舌尖上的“绿宝石” [1][3][4] - 当地通过生态种植 传统工艺与精深加工相结合 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拓展了多元产品形态 [7][8][14] - 这些绿色农产品将亮相2025年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 旨在向世界展示其生态与品质 [21][22][23] 青梅产业 - 陆河县是“中国青梅之乡” 拥有青梅林面积12.3万亩 年产青梅 [5][6] - 青梅品种包括青竹梅和白粉梅 特点为果形饱满 皮薄核小 酸度适中 富含有机酸与微量元素 [6][7] - 产业已发展出34项专利 产品从传统蜜饯延伸至精深加工的青梅酒 梅醋 梅精等 [7][8][9] 茶叶产业 - 海丰莲花山茶是粤东传统名茶 种植于海拔80-700米的山地 得益于云雾缭绕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优势 [11][12] - 核心品种包括蜜兰香单丛 桂花香单丛和高山绿茶 茶叶肥嫩厚实 茶汤清甜回甘 [12][13] - 茶农坚持生态种植与传统工艺 包括日光萎凋 摇青发酵和炭焙提香 以保留茶叶本味 [13][14] 油柑产业 - 油柑学名余甘子 口感先微涩后回甘 维生素C含量约为橙子的8倍 [16][17] - 陆河县是主要种植区 油柑种植面积约6.1万亩 总产量1.28万吨 产值达3亿元 其面积和产量在广东省内位居前列 [17][18] - 除鲜食外 油柑被加工成油柑汁 油柑蜜饯 油柑气泡水等潮流饮品 [18][19] 市场推广 - 陆河青梅 莲花山茶和油柑将集体参展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 [21][22] - 参展旨在向全球市场展示汕尾农产品的生态之美与食味之鲜 [22][23]
这届零食,越贵越高端?
投中网· 2025-10-11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零食行业正经历一场由品牌方主导的“反逻辑”价格热潮,将普通零食包装成“轻奢体验”,导致大众“零食自由”消失 [5] - 这种脱离消费者真实需求、缺乏坚实价值支撑的“高端化”被指为“行业病”,其本质是将“高价”等同于“高端” [5][14] - 市场已出现反噬,以极致性价比为核心的零食集合店迅速崛起,而坚持高价策略的传统品牌面临业绩下滑困境 [10][11] - 行业健康的高端化路径应基于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提升,而非单纯的定价策略和营销包装 [14][16] 零食市场格局演变 - 早期零食市场品牌意识薄弱,消费者选择基于“好吃、划算”,购物篮中品牌混杂 [6] - 2010年前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零食巨头崛起,通过价格战、精美包装和口味细分快速抢占市场,改变了市场格局 [6] - 品牌竞争初期为消费者带来红利,例如2017年消费者可通过拼团凑满减券,花费约100元购买一箱零食 [7] - 品牌方通过持续营销投入进行消费者教育,使消费者形成“有品牌=有保障”的认知,并愿意为包装和口味支付溢价 [7] 品牌高端化策略与市场反应 - 品牌认知度提升后,零食巨头通过换包装、请明星、堆原料走上高端化道路,相关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7] - 良品铺子于2019年明确打出“高端零食”定位,提出“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标准,并将价格与“高端”强绑定 [8] - 高端化导致产品价格显著上涨,例如一款190g鸭脖产品价格从2017年的10元左右涨至18元 [8] - 品牌方采用隐蔽的计价单位变化(如将价签单位从“500g”改为“50g”)来模糊消费者的单价感知 [8] - 高端化策略引发市场反噬,2020年后以“平价白牌”为核心的零食集合店(如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迅速兴起 [10] - 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1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809亿元,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0% [10] 传统品牌困境与平价化尝试 - 传统零食品牌业绩出现显著下滑,三只松鼠营收从2019年超百亿元降至2023年的71亿元,良品铺子2023年营收同比减少14亿元 [10] - 传统品牌尝试降价自救,例如良品铺子2023年启动改革,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后降价范围扩大至500种 [11] - 降价举措收效有限,品牌难以扭转“价格虚高”的负面印象,良品铺子2024年正式陷入亏损,三只松鼠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 [11] - 高端化戏码仍在继续,新兴品牌如薛记炒货的坚果类产品价格普遍突破百元/斤,手剥松子售价达268元/斤,蘑菇脆130元/斤 [11] 行业“高端病”与价值回归 - 行业“高端病”本质是集体失策,误将“高价”当“高端”,依靠包装和营销支撑高价,缺乏让消费者感知的价值提升 [14] - 许多品牌试图对工艺成熟、供给充足的“大宗商品”收取“稀缺品”的费用,引发消费者价值质疑 [15] - 消费者完成品牌教育后愈发理性,“价值回归”成为必然趋势,问题的核心在于品牌能否为高价构建坚实、透明且被认同的价值底座 [15] - 健康的高端化应让消费者清晰感知“贵有所值”,例如薛记炒货的“现炒现卖”具差异化,但需明确高定价中原料成本与品牌溢价的合理占比 [15][16] - 零食承载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其根深蒂固的“亲民属性”决定了行业可以走向高端,但绝不能只有高价 [14]
老广养生哲学,北上新疆与你分甘同味|舌尖六味·尝尽岭南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6-23 18:06
活动背景 - 广东食品推广活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将于2025年6月26日至30日在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间举办[3][4] - 活动以"舌尖六味·尝尽岭南"为主题 通过甜咸酸腊甘香六味展示广东美食文化[4][5] 甘味文化内涵 - 广东形成"甘味"养生哲学 通过微苦回甘性凉食物清热祛湿生津润燥健脾开胃[7][8] - 甘味饮食文化源于应对岭南夏季高温多雨导致的疲倦食欲不振湿热内生等问题[6][7] 具体甘味品类 - 水果类代表油柑和橄榄体现先苦后甜的生活哲学 初食酸涩后涌强烈回甘[10][11][12] - 凉茶采用化橘红等药食同源原料 切片泡水后汤色金黄入口微苦喉间甘润舒爽[16][18][19] - 糖水以豆类谷物果蔬为原料 龟苓膏由龟板土茯苓草本熬制 初尝微苦后转草本甘香[21][22][23][24] 文化交流意义 - 化橘红龟苓膏等岭南特色产品将在亚欧博览会与新疆人民开展"分甘同味"美食交流[27][28] - 以食为媒促进两地生活智慧与文化情感交融 酝酿醇厚悠长的时代之甘[28][29]
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销售环节抽样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信息(2025年第3期,总第97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1 16:34
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 广州佳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的芥蓝检出虫螨腈含量0.35mg/kg,超出标准值≤0.1mg/kg [2] - 广州市高德美居置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销售的三赢牌话梅铅含量1.34mg/kg,超出标准值≤0.8mg/kg [2] - 华南理工大学食堂销售的竹升面检出苯甲酸钠1.96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2]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食得欢粮油日杂店销售的干辣椒二氧化硫残留量3.40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2]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洪发日杂店销售的干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量2.00g/kg,超出标准值≤0.2g/kg [2] - 广州市天河区长湴经济发展公司陈凤婵销售的葱检出毒死蜱含量0.11mg/kg,超出标准值≤0.02mg/kg [2] -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光哥蔬菜档销售的山药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1.04mg/kg,超出标准值≤0.3mg/k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