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投融资

搜索文档
植根中国融通世界 加快建设一流投行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16
中金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便注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资本市场 共生共荣。中金的3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从萌芽到成熟的生动缩影,更是金融力量赋能国家发展的实践 样本。从参与电信改革拉开国企改制序幕,到助力石油石化、银行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从科创板 开板、公募REITs试点到全面注册制落地,中金始终以先行者姿态,深度参与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实践。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金累计支持境内外市场直接融资约75万亿元,连续9年14次牵头承销财政部境外 美元债,化解企业债务风险超8万亿元。 在引领市场发展的进程中,持续锻造专业标杆。凭借创新精神与专业能力,中金在投资银行、私募股权 投资、跨境并购等领域长期位居市场前列,完成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单"项目和技术首创。例如, 公司在国内最早实践了发行路演、估值模型、发行簿记等国际通行做法,并引入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 吸收合并、A+H同步发行、港股"同股不同权"创新上市、资产证券化、可分离交易债等,推动中国资本 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又如,在盛京能源债务重组项目中,公司创新性地引入共益债融资,顺利保障 重整期间盛京能源供热业务稳定运营,以创新践 ...
大连银行上海自贸平台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37
自贸平台发展成果 - 公司依托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经过5年发展已成为专业化综合平台[1] - 2019年获得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业务资质,是全国第9家、东北地区唯一拥有该资质的城商行[1] - 截至2024年末自贸平台资产规模突破220亿元人民币,在城商行中排名第4[1] 服务模式创新 - 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资金在自贸区与境外有序流动,便利跨境贸易投融资业务[1] - 自主开发外币资金管理系统、分账核算单元外币资金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将线下操作线上化,提升结算汇兑和境外债投资便利性[1] "一带一路"建设参与 -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境外双边贷款、国际银团、跨境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2] - 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通过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实现8800万美元跨境放款[2] 绿色金融实践 - 2024年助力大连国企发行全国首笔"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双认证可持续发展债券,规模3亿元人民币[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深化金融创新,为环渤海、长三角、成渝经济圈企业提供境内外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3] - 将通过更灵活的跨境服务和数字化平台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金融桥梁[3]
外资独资券商再添新军:信和证券全控背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0 19:18
信和证券独资化进程 - 信和证券通过收购北京国资公司33%股权实现100%全资控股,成为继摩根大通、高盛、渣打、法巴证券后的第五家外资独资券商[1] - 公司股权演变历经三个阶段:2018年持股比例提升至51%成为首家控股内地券商的外资机构,2022年增持至67%,2025年完成全资控股[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9139万元,资产规模179亿元,跨境并购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5%,中概股回归项目市占率18%[5] 外资券商行业战略布局 - 2025年一季度外资控股券商数量增至11家,包括新开业的法巴证券和提交申请的城堡证券[6] - 外资机构重点布局三大领域:中国超200万亿元个人可投资资产的财富管理市场、硬科技领域投融资需求、制度型开放带来的跨境业务场景[6]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增长53.4%,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持续释放[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外资机构推动业务创新:高盛中国推出"AI+投资顾问"系统,摩根大通证券开发跨境碳排放权交易平台[6] -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渣打证券2024年协助中资企业在新加坡发行绿色债券超50亿美元[6] - 人才竞争加剧:某头部券商2024年流失的投行业务骨干中32%流向外资机构[6] 监管政策配套升级 - 2024年证监会修订《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投资门槛从3000万美元降至1000万美元[7] - 推出信用债ETF质押式回购试点,便利外资参与债券市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