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显示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政府关门之际,不妨碍这家中国公司继续提交纳斯达克IPO申请
搜狐财经· 2025-10-13 16:28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10月10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计划募资最高1800万美元[1] - 公司计划发行4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区间为4美元至5美元[1] - 按发行价区间中值计算,公司市值将达到1.98亿美元[1] - 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BLTG,老虎证券是此次交易的唯一账簿管理人[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光学显示模组及整机产品设计、研发和销售的中国光学显示技术公司[3] - 公司通过控股南京栢拓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业务,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中国南京,全职雇员35人[3] - 公司致力于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消费电子及其他新兴行业设计、开发和销售光学显示模块及相关产品[3] - 公司是市场上少数能够量产Pancake 3P光学引擎的公司之一,产品性能领先于行业竞争对手[3]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服务于中国及其他国际市场的20多家客户[4] - 客户领域涵盖新能源车、彩色电子纸显示以及低空航天等领域[4] - 公司在车载智能座舱领域持续深耕,针对汽车、高铁等客舱产品开发了针对性产品[3] - 公司提供涵盖设计、工程和供应链管理的光学解决方案和服务[4] 产品与财务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近眼显示器、VR专用液晶模块、车载显示系统和彩色电子纸显示器[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2个月,公司营收为2600万美元[4]
来自南京的栢拓设定IPO条款,拟募资1800万美元,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35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计划融资至多1800万美元[2] - 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BLTG[2] - 公司以4至5美元的价格区间发行400万股股票,融资1800万美元[3] - 按照拟议区间中间值计算,公司市值将达到1.98亿美元[3] - 老虎证券是此次交易的唯一账簿管理人[8]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为总部位于中国南京的光学显示技术公司,成立于2022年[3][6] - 公司设计、开发和销售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消费电子和其他新兴行业的光学显示模块及相关产品[3] - 产品组合包括近眼显示器、VR专用LCD模块、车载显示系统和彩色电子纸显示器[3] - 公司为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的2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提供涵盖设计、工程和供应链管理的光学解决方案和服务[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2个月营收为2600万美元[6] - 2025财年营收为2619.7万美元,较2024财年的1092.0万美元增长1527.7万美元,增幅139.9%[7] - 2025财年毛利润为172.1万美元,较2024财年的61.6万美元增长110.5万美元,增幅179.3%[7] - 2025财年研发成本为163.5万美元,较2024财年的99.0万美元增长64.5万美元,增幅65.1%[7] - 2025财年净亏损为179.3万美元,较2024财年的168.8万美元增加10.5万美元,增幅6.2%[7]
京东方精电再跌超4% 公司可能被剔除港股通 上半年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40
股价表现与市场调整 - 股价下跌3.62%至6.12港元 成交额7317.46万港元 [1] - 遭剔除恒生综合指数 9月可能被剔除港股通 [1] 中期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益66.71亿港元 同比增长8% [1] - 股东应占溢利1.8亿港元 同比增长5% [1] - 归母净利率为2.7% [1] 利润率与业务投入 - 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因车载显示系统研发投入增加 [1] - 越南工厂额外投资及应收账款拨备计提影响利润 [1] - 员工成本上升对利润率形成压力 [1] 机构观点与业务展望 - 花旗指出上半年利润率疲软主因系统业务投资 [1] - 业务复苏进展缓慢 下半年国内市场面临去库存压力 [1] - 经营利润率未来两年难显著改善 目标价降至5.5港元 [1]
港股异动 | 京东方精电(00710)再跌超4% 公司可能被剔除港股通 上半年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37
股价表现与市场调整 - 股价下跌3.62%至6.12港元 成交额7317.46万港元 [1] - 遭恒生综合指数剔除 9月可能被移除港股通资格 [1] 中期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益66.71亿港元 同比增长8% [1] - 股东应占溢利1.8亿港元 同比增长5% [1] - 归母净利率为2.7% [1] 利润率与业务发展 - 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受研发投入增加、越南工厂投资、应收账款拨备及员工成本上升影响 [1] - 花旗指出上半年利润率疲软主要源于系统业务投资 [1] -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国内市场持续去库存 净利润率保持与上半年持平 [1] 机构评级与展望 - 花旗将投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沽售" 目标价从7.4港元降至5.5港元 [1] - 预计未来两年经营利润率不会显著改善 业务复苏进展缓慢 [1]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细分赛道众多,涵盖座舱显示、智能监控、OTA、座舱域控、车联网、语音交互六个领域,通过多系统融合可获得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综合体验[3] - 智能座舱呈现多模态交互成熟、AI大模型上车、舱驾融合趋势显现、车载显示升级、跨界创新活跃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发展等特点[4] -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2021 - 2024年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均持续增长,未来预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座舱发展成高度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是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领域,可通过硬件增值和软件收费开辟新盈利增长点[6]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赛道 - **座舱显示**:多屏化是显著趋势,产品将朝大屏化、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涵盖中控屏、副驾驶屏等多种显示产品,各有不同发展趋势[13][14][16] - **智能监控**: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可监测驾乘状态和环境,识别安全隐患并提醒,2024年1 - 11月DMS和OMS标配渗透率分别为19%和5.7%,同比上升59.66%和46.15%[21] - **OTA**:按升级对象分软件升级SOTA和固件升级FOTA,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正朝产业链级OTA 4.0迈进,2024年1 - 9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OTA渗透率为74.4%,新能源乘用车达88.7%[27] - **座舱域控**:是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合管理座舱功能模块,与其他域控系统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座舱域控渗透率从15.2%升至27%[32] - **车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全方位连接通信,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其通信技术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车联网渗透率从77.2%升至83.2%[35][38] - **语音交互**: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车机互动,中国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是较成熟的交互方式,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语音交互渗透率从78.7%升至83.2%[44]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特点 - **多模态交互成熟**:多模态交互技术从单一/部分模态向全场景多模态演变,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出的模型趋于成熟[45] - **AI大模型上车**:呈现车企自研与合作研发模式共存、大语言模型仍是多模态交互核心、“AI + 汽车”带动座舱智能化变革等特征[49][54]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 - **整体市场**:2021 - 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CAGR达28.66%;中国从76.3亿美元增长至173.8亿美元,CAGR达31.58%,未来预计继续保持增长[5][59] - **细分赛道**: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有差异,2021 - 2024年座舱显示、车联网、座舱域控、DMS/OMS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9.95%、27.34%、101.57%、80.26%,预计2025 - 2030年CAGR分别为13.12%、28.97%、11.07%、47.44%[63]
越内卷越要建厂扩张?创维数字利润下滑超6成
观察者网· 2025-03-25 18:2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6.93亿元同比下降18.20%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减少58.34% 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减少63.85% [1] - 智能终端业务营收65.58亿元同比下降16.59% 占总营收75.43% 毛利率16.11%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 [1] - 专业显示业务营收17.15亿元同比下降28.7% 运营服务业务营收3.92亿元同比增长20.9% [2]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终端业务受价格战和需求疲软影响 中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采项目 8K机顶盒实现突破 海外新兴市场订单增长 [1][2] - 宽带设备受益国内"双千兆"建设 中标中国移动超7500万台网关集采 欧洲市场XGPON+WiFi网关批量商用 Strong品牌零售份额领先 [3] - 车载显示系统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24.9% 获42个新项目定点 为吉利银河E8提供45英寸8K显示屏 [7] - XR终端面向海外B端定制化销售 拓展日美韩印巴等国市场 AI智能眼镜进入量产筹备 计划2025年上市 [7][8] 产能扩张计划 - 拟投资不超过9.32亿元建设惠州产业园二期项目 其中ZKC-063-21地块投资不超过5.82亿元 ZKC-064-03地块投资不超过3.50亿元 [5] - 产业园总投资达22.7亿元 相当于2020年以来5年净利润总和 将新建数字厂房及智能终端生产线 [6] - 扩张逻辑为通过规模效应抢占市场份额 提升全球议价权 [6] 集团协同效应 - 预计2025年与创维集团关联交易额达5.87亿元 涉及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9] - 创维集团2023年营收690.31亿元 其中光伏业务233.96亿元占比33.89% 家电业务306.37亿元 创维汽车销量1.86万辆 [9] - 集团提出2025年千亿营收目标 需两年增长44.9% [9] 行业竞争环境 - 计算机通信电子智能设备制造业面临价格战和技术迭代压力 [1][10] - 光伏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家电业务面临多品牌竞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