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服饰
搜索文档
中国女装出海新十年
36氪· 2025-10-31 13:23
行业趋势核心观点 - 中国女装出海正从以Shein为代表的第一代价格与速度竞争,升级为新一代品牌在文化、设计与身份认同层面的综合较量 [1] - 出海模式从早期跨境电商的“生存”速度战,演进至中期关于“品牌”的攻防战,并出现从线上独立站走向线下实体店的趋势 [24][26] - 品牌构成呈现多元化,既有原生于海外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也有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并主动进军国际市场的成熟品牌,两者在全球化浪潮中汇合 [23][25] 主要出海品牌及策略 - **Shein**:2008年成立,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380亿美元,已转型为平台模式,属于第一波出海浪潮的代表 [4] - **Urban Revivo (UR)**:2006年成立于广州,定位“快奢时尚”,全球门店超290家,计划未来五年开设200家海外门店,以伦敦2700平方米旗舰店为代表进军主流市场 [1][4][8] - **Cider**:2020年成立,一年内估值超10亿美元,服务全球Z世代,新品开发周期仅7天,业务遍及超100个国家,注册用户突破1500万,复购率超40% [4][6] - **Urbanic**:2019年成立,核心团队来自Google、阿里巴巴等,主攻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成为印度排名第一的DTC快时尚品牌 [4][5][6] - **BloomChic**:2020年成立,专注北美大码女装市场(尺码10-30码),抓住身体包容社会议题,成立两年内完成三轮融资 [12] - **Halara**:隶属北京全量全速科技,主打高性价比运动休闲服饰(价格区间17-85美元),为Lululemon平替,2025年4月独立站营收达2500万美元 [14][15] 细分市场与差异化定位 - **快时尚女装**:代表品牌包括Shein、Cider、MICAS、Commense等,特征为上新快、性价比高、社交媒体爆款驱动 [11] - **大码女装**:代表品牌为BloomChic、Shapellx、Buykud,聚焦体型多元与包容自信,解决欧美女性身材痛点 [11][12][13] - **运动塑身**:代表品牌Halara、WISKii、Shapellx,强调科技面料、舒适与社交穿搭结合,Shapellx塑身衣价格在40-100美元 [11][14][15] - **优雅/轻奢风格**:代表品牌MO&Co、Bella Barnett、Commense,走品牌化路线,设计感突出,对标欧美轻奢品牌 [11][17] - **黑人/多元文化审美**:代表品牌Ursime、LORAGAL,针对非裔女性市场,突出性感、力量与文化认同 [11][16] - **泳装/度假装**:代表品牌Cupshe、Zaful,聚焦海滩文化,产品视觉吸引力强,Cupshe2021年营收达2.5亿美元 [18][19] - **婚礼/庆典类**:代表品牌Bella Barnett、Parthea,主攻婚纱、派对礼服,Parthea在TikTok美区年销售额超3000万美元 [18][20] - **家居/睡衣/丝绸类**:代表品牌Lilysilk、SilkSilky,主打真丝质感、礼品属性,Lilysilk产品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年营收近千万美元 [18][21][22] 关键成功因素 - **数据与算法驱动**:Cider将社交媒体热度作为上新信号,数据分析后小单测试,7天快速上架 [6];Urbanic采用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6] - **供应链创新**:Shein的小单快返模式被广泛借鉴,Halara自主研发预测库存分析软件优化供应链 [14] - **精准营销与渠道**:品牌普遍利用TikTok等社交媒体与KOC合作,采用独立站与亚马逊等平台双渠道布局 [12][19];Urbanic通过入驻本土电商平台打开新兴市场 [6] - **设计与文化融合**:UR邀请曾任COS、Topshop设计总监的团队加入伦敦设计中心以提升国际化形象 [8];Commense通过“反快时尚”的高质感视觉叙事在TikTok上形成差异化 [7][8] - **本土化运营**:针对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如Urbanic主攻印度和拉美市场,与当地红人合作 [6];BloomChic在营销中采用多肤色、多身材比例的模特 [12]
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齐鲁晚报· 2025-08-25 05:34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出面积达36000平方米 折合标准展位1508个 [1] - 吸引476家体育企业及1200余个品牌参展 覆盖全国34省125地市 [1] - 三日展期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3.67万人次 [1] 产业联动与经济影响 - 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 文旅 购物等相关行业经济发展 [1] - 配套举办12场体育产业活动 包含政策发布与资源对接功能 [1][2] - 推动"体育+"融合发展理念 实现与商业 文化 旅游深度融合 [2] 展区设置与产业链覆盖 - 启用三大展馆设立六大展区 包括智能健身器材与冰雪装备展区 [1] - 形成覆盖健身器材 场馆设施 球类 服饰的体育全产业链展示矩阵 [1] - 以智能化 场景化 国际化为导向构建全周期体育产业生态平台 [1][2]
今年以来,南京江北新区引入各类品牌首店52家
南京日报· 2025-07-04 07:52
首店经济发展现状 - 南京江北新区今年以来引入各类品牌首店52家,包括全国首店2家、省级首店7家、市级首店13家,覆盖零售、餐饮、文化等领域 [1] - 泸溪河全国首家集合店创新融合中式糕点与西点、咖啡、茶饮,重构复合消费场景,开业后客流火爆 [1] - 超级安踏弘阳广场店作为江北首店提供超2000种运动服饰,价格亲民吸引家庭客群,稻田边湖南民间菜开业后晚间满座率极高 [2] 首店经济的商业价值 - 首店通过稀缺性、创新性和体验感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吸引年轻及活跃消费群体 [2] - 永辉超市南京首家调改店6月客流同比提升83%,带动龙湖天街商圈整体消费升温,周末需排队半小时以上 [3] - 品牌选址首店时综合评估经济活力、消费潜力及营商环境,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具备显著吸引力 [3] 政策与战略支持 - 江北新区出台青年发展型城市行动方案,明确加快首店、潮牌落地以打造"青春活力新主城" [4] - 新区计划通过业态调优、消费促进等四维度提升商圈品质,推动首店经济从"现象级火爆"向"常态化繁荣"升级 [5] 品牌案例与市场反馈 - 泸溪河基于桥北商圈大洋店的高业绩增长潜力,选择在同一商圈布局第二家创新集合店 [2] - 永辉调改店与龙湖天街"年轻力生活地标"定位契合,通过商品年轻化与服务升级精准吸引品质敏感客群 [3] - 稻田边计划年内再开5家南京新店,反映品牌对区域消费潜力的持续看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