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糕点
搜索文档
京东11.11看上海消费趋势:客单价全国第四 浦东新区购买力领跑
新华财经· 2025-11-11 22:17
上海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海展现出强劲消费力,客单价位列全国第四 [1] - 浦东新区为购买力最强区域,嘉定区为购买力增速最高区域 [1][2] - 本土特色消费中,“中式糕点”为代表产品,餐饮品牌“老香斋”受关注 [1][2] 高增长与高价值品类分析 - 成交额增速前五品类为:黄金吊坠增长331%、潮流盲盒增长294%、数码相机增长190%、运动相机增长126%、爽肤水/化妆水增长111% [2][4] - 人均消费金额前五品类为:笔记本7867元、手机6416元、空调4755元、平板电视4729元、冰箱3805元 [2][4] - 人均购物件数前五品类为:男士羽绒服5.5件、宝宝零食3.9件、婴童拉拉裤3.7件、卫生巾3.5件、垃圾袋3.2件 [2][4] 分年龄段消费偏好 - 00后偏好科技潮流品类,鼠标垫/腕垫用户占比26.8%、有线耳机26.2%、显示器25.9%、平板电脑25.6%、键盘25.5% [2][4] - 80后偏好母婴刚需品类,奶瓶奶嘴用户占比66.7%、婴童纸尿裤63.0%、拉拉裤62.1%、婴幼儿奶粉61.4%、宝宝零食52.1% [2][4] - 银发族偏好健康精致品类,加工蛋用户占比35.6%、辅酶Q10占比24.0%、黄酒23.0%、染发膏21.9%、蛋类21.2% [2][4] 消费趋势特征 - 消费呈现“硬通货”与情绪价值双主线,黄金与潮流盲盒为代表性品类 [4] - 3C数码与大家电仍是品质消费核心,同时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同频共振 [4]
《餐饮行业季度观察报告(2025年Q3)》发布
36氪· 2025-11-07 15:57
行业整体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7月的3.7%降至9月的3.0% [3] - 同期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呈现先涨后跌走势,9月同比增速仅为0.9% [5] - 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在7月和8月经历较大增幅后,于9月回落至98.0,环比降低14.5% [6] - 暑期与毕业季的聚餐出游是7、8月行业景气度回升的主要原因 [9] 细分赛道景气指数 - 2025年第三季度五大赛道景气指数均在波动中下降,并于9月开始回落 [10] - 中式正餐赛道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3.4%至96.0 [12] - 火锅赛道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5.7%至103.8 [12] - 烧烤赛道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9.9%至82.6 [12] - 小吃快餐赛道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2.7%至101.9 [12] - 现制饮品赛道景气指数环比下降17.1%至99.4 [12] 门店与人均消费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小吃快餐、中式正餐、现制饮品为门店数量前三的细分赛道 [14] - 现制饮品赛道门店数量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而小吃快餐和火锅赛道门店数量则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16] - 餐饮大盘人均消费从第一季度的32.4元微涨至第三季度的33.0元 [16] - 西餐赛道人均消费从80.3元降至78.6元,现制饮品从19.1元降至18.4元,小吃快餐则从21.5元涨至22.4元 [18] 各赛道产品上新概况 - 第三季度共监测330个品牌,其中235个品牌上新,总计推出3,039款新品 [19] - **西式快餐**:33个品牌推出301款新品,堡卷类新品占比最高达20.3%,辣味成为主流风味创新方向,约26%的风味创新新品以“辣”为核心卖点 [20][22] - **粉面**:31个品牌推出127款新品,粉面类产品占比58.9%,浇头创新占比高达33.1%,重点突出地域菜品与风味的运用 [23][25] - **茶饮**:71个品牌推出756款新品,茶饮类和咖啡类新品共624款,新品单杯价格主要集中在15元至20元区间(占比38.4%)和20元以上区间(占比28.5%),椰子、石榴、柚子等应季水果以及桂花、糯米元素被广泛应用 [27][28] - **咖饮**:32个品牌推出548款新品,咖啡类和茶饮类新品共287款,品牌密集推出茶饮类产品,新品单杯价格主要集中在15元至25元区间(占比38.1%)和35元以上区间(占比27.8%),桂花和糯米成为热门元素 [29][31] - **面包烘焙**:40个品牌推出1,025款新品,中式糕点类新品数量最多,共364款,占比35.5%,蛋黄元素应用最多,与中秋节月饼热相关 [31][33] - **火锅**:28个品牌推出282款新品,火锅配菜类新品数量最多,共127款,占比45.0%,强调优质食材的产地溯源,饮品类新品占比12.1%,着力开发冷门水果等食材 [35][36] 新锐品牌与供应链亮点 - 季度新锐餐饮品牌重点关注在规模扩张、品牌营销、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定位等方面有优秀举措的连锁品牌 [38] - 朴大叔拌饭和野人先生加速扩张,跑出千店规模;古鲁特烤肉自助餐厅和山野板扎·云贵川 Bistro分别在平价自助和山野餐饮赛道表现亮眼;茉莉奶白和流浪泡泡依靠创意营销出圈 [41] - 季度供应链新品创新要点包括质感升级、口味层次丰富、适配场景多元、高效便捷和科技赋能 [41] - 逮虾记和安井的食材新品强调真实肉感;李锦记和味好美的调味品风味层次更丰富且适用场景多元;德馨食品和仟味高汤的新品以科技赋能,走向多元应用场景 [43]
“新民市集”解锁文化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10 21:14
老字号企业表现 - 吉林省东发合食品有限公司作为139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市集上推出4款经典产品并设置免费饮水站,两小时内售出70多份商品,叠加消费券后价格比平时便宜近20% [4] - 长春市真不同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带来雪衣豆沙、风味小肚等热门产品,摊位前排起长队,旨在推广老长春味道 [6] - 市集集结30家老字号企业,包括鼎丰真、真不同、泉阳泉、榆树钱等省内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老字号体验 [8] 非遗技艺展示 - 市级非遗项目董氏糖人传承人董天让现场制作糖人,吸引众多儿童和游客,通过个性化定制推广非遗文化 [10] - 12项非遗技艺在市集集中展示,包括满族点翠饰品、李氏满族刺绣、乌拉草制品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吸引游客拍照打卡 [10] - 非遗传承人表示市集让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10] 消费促进措施 - 市集加量发放2.4万张10元、20元面额消费券,54家商户全部支持使用,有效激发消费热情 [13] - 推出"现场下单、邮寄到家"服务,方便游客购买长白山人参、通化葡萄酒等特产 [13] - 南湖宾馆、松苑宾馆等4家宾馆提供便携包装的熟食礼盒和中式糕点,成为热门伴手礼选择 [13] 市集整体规划 - "新民市集"作为长春市商务局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在8月9日至24日每周末举办,集合老字号、非遗展演和吉林特产 [14] - 2023年长春市已打造118个便民消费场景,新民市集推动商文旅融合,释放城市消费潜力和文化魅力 [14]
北京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冷藏非即食菜肴等规范
北京商报· 2025-08-01 18:46
北京市食品生产质量监管进展 - 北京市即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和冷藏非即食菜肴质量管理规范 [1] - 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到100% [1] - 推动益然、杜帮、斯利安等企业的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和孕妇乳母营养补充品快速投产上市 [1] 食品标准与技术创新支持 - 制定发布运动营养食品等多项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1] - 支持企业拓展养殖—生产全产业链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研发 [1] - 组织专家开展论证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技术支撑 [1] 企业研发与监管需求 - 北京稻香村公司加大对低糖低油健康食品和清洁标签食品的研发力度 [1] -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监管部门在标签新规执行细节上加强指导 [2] - 曼可顿等企业希望以案例形式讲解配料成分和过敏原标识等新规要求 [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北京市在产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 - 共任命食品安全总监489人和食品安全员1476人 [2] - 艾森绿宝油脂公司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管控机制 [2] 食品标签法规实施进展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标准于今年3月发布 [1] - 新规设有2年过渡期但许多企业已着手标签换版工作 [1] - 监管部门将组织专家对个性问题开展个别辅导对共性问题统一培训 [2]
中国企业品牌出海:乘风破浪,驶向全球新航道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01
国货出海现状 -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众多行业在海外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1] - 2023年沪深北三地5356家境内上市公司中超过3300家具备海外业务,海外业务收入达8.5万亿元,同比增长4.35% [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增长率提升9.93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 [2] 出海行业分布 - 出海行业从传统制造业、纺织业、家电业扩展到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 [4] - 科技领域华为、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4] - 新能源行业比亚迪、宁德时代产品和技术在海外备受青睐 [4] - 跨境电商平台Shein、速卖通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商品快速流通 [4] - 传统行业如江苏食品、眼镜、日化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出海 [4] 区域布局特点 - 同时布局欧美发达经济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 [5] - 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5]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中国交建、三一重工参与众多项目 [5] -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因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成为新热点 [5] 面临挑战 - 贸易保护主义导致高关税壁垒和反倾销调查 [6] -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海外投资和运营 [6] - 不同国家政策法规差异带来合规风险,如欧洲GDPR数据保护条例 [6] - 文化差异导致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困难 [7] - 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存在刻板印象和认知度问题 [7] -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导致诉讼风险和技术被抄袭 [9] - 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建设复杂 [11] - 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短缺 [12] 海外媒体视角 - 路透社、彭博社等主流媒体关注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13] - 认可中国企业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14] - 德国《商报》指出"中国制造"品质提升,在汽车、机械工程等领域成为强劲对手 [14] - 部分媒体存在地缘政治偏见,将商业行为政治化 [15] -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时,部分媒体片面强调"补贴优势" [16] 出海策略 - 明确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如苹果公司的创新形象 [18] - 深入调研目标市场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 [19] - 通过海外媒体发稿、社交媒体营销、KOL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20] -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强研发投入 [21] - 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解决语言文化障碍 [22][23]
今年以来,南京江北新区引入各类品牌首店52家
南京日报· 2025-07-04 07:52
首店经济发展现状 - 南京江北新区今年以来引入各类品牌首店52家,包括全国首店2家、省级首店7家、市级首店13家,覆盖零售、餐饮、文化等领域 [1] - 泸溪河全国首家集合店创新融合中式糕点与西点、咖啡、茶饮,重构复合消费场景,开业后客流火爆 [1] - 超级安踏弘阳广场店作为江北首店提供超2000种运动服饰,价格亲民吸引家庭客群,稻田边湖南民间菜开业后晚间满座率极高 [2] 首店经济的商业价值 - 首店通过稀缺性、创新性和体验感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吸引年轻及活跃消费群体 [2] - 永辉超市南京首家调改店6月客流同比提升83%,带动龙湖天街商圈整体消费升温,周末需排队半小时以上 [3] - 品牌选址首店时综合评估经济活力、消费潜力及营商环境,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具备显著吸引力 [3] 政策与战略支持 - 江北新区出台青年发展型城市行动方案,明确加快首店、潮牌落地以打造"青春活力新主城" [4] - 新区计划通过业态调优、消费促进等四维度提升商圈品质,推动首店经济从"现象级火爆"向"常态化繁荣"升级 [5] 品牌案例与市场反馈 - 泸溪河基于桥北商圈大洋店的高业绩增长潜力,选择在同一商圈布局第二家创新集合店 [2] - 永辉调改店与龙湖天街"年轻力生活地标"定位契合,通过商品年轻化与服务升级精准吸引品质敏感客群 [3] - 稻田边计划年内再开5家南京新店,反映品牌对区域消费潜力的持续看好 [2]
领跑节庆食品代工新纪元:七匹黑马,您的一站式、规模化、智造伙伴
中国食品网· 2025-06-25 13:51
规模化产能与规范化管理 - 公司拥有福建及安徽三大智能化超级工厂 月饼日产800万枚(行业领先) 中式糕点年产15亿枚 饼干桃酥年产2万吨 糖果及冷加工糕点年产均达1万吨 日产馅料150吨 [6] - 聘请原好丽友、徐福记前厂长及雀巢前品控总监进行生产管理 实现精细化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输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4] - 全面导入ERP系统 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SOP)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规范化 [4] - 智能云仓物流与京东、韵达、中通等形成战略合作 建有覆盖24省48小时达的高效物流网络 年处理订单超5000万单 [4] 垂直整合与智能制造 - 核心馅料100%自研自产 原料采购到炒制全流程把控 成本降低15%-20% [7] - 全链路自动化 人工干预减少60% [12] - 高速设备单机产能100个/分钟 [12] - 智能钢板带烤炉对比传统设备产能提升40% 能耗降低20% 人工减配1/3 [12] 研发专业化与产品市场化 - 广式月饼总糖≤21g/100g 对比传统配方下降48% 油脂≈13g/100g 较传统配方油脂负担约下降19% [10] - 坚持0添加山梨酸钾 以工艺优化替代防腐剂 [10] - 开发药食同源系列(五谷杂粮、亚麻籽、黑藜麦等) 契合低GI、高纤维健康趋势 [13] - 聘请吴衍庆大师(原天伦品牌创始人)担任首席顾问 [13] - 2022-2023年奶黄流心月饼、巧克力流心月饼全网销量破亿枚 [15] - 2023年苏式豆乳月饼火爆全网 2024年台式蛋糕皮月饼客户接单率超80% [15] - 2025年持续创新储备 深化开发米月饼、小黄油月饼、黄金月饼及药食同源系列 [17] 全链路一站式服务 - 基于市场大数据分析及大师经验 洞察消费趋势(如健康减糖、功能性食材) [19] - 提供配方参数调整、特殊工艺实现(如0防腐剂)、个性化口味开发等定制服务 [19] - 提供包装创意设计(材质/结构/视觉)、标签合规审核 同步输出品牌推广及销售策略策划 [19]
从原料选择到制作工艺全面革新 烘焙食品从“被动式健康”转向“主动式健康管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9 08:13
烘焙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烘焙市场规模2022年达2488亿美元(约17901亿元人民币),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3943亿美元(约28370亿元人民币)[2] - 中国烘焙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8595.6亿元,消费结构以蛋糕和中式糕点为主(占比81%)[2] - 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向工业化+品质化升级,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构建护城河,区域性企业聚焦差异化竞争[3] 消费群体特征 - 80后和90后女性为消费主力,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超50%,中高收入群体主导市场(占比超50%)[2] - 年轻一代接受度提高,电商渠道占比持续提升,传统节日和大促期间为销售高峰[3] 健康化转型方向 - 行业从高糖/高脂向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转型,低GI食品应用广泛(涵盖原料替代、功能强化、工艺改进)[4] - 33.3%的企业将超20%研发资源投入健康化创新,特种原料和研发投入占比达26.7%和46.7%[5] - 清洁标签受追捧,71%消费者愿为清洁配方支付溢价,无麸质细分市场显著增长[7] 技术创新与挑战 - 企业采用全谷物/杂粮、天然代糖、发酵/酶解技术降低GI值,开发抗老化技术保持质地[4] - 转型面临成本增加和技术难题,企业认为技术创新和消费者教育是关键突破点[5] 产品创新实践 - 健康烘焙产品复购率优于传统产品,中式糕点品类随国潮兴起需求扩大[1][2] - 清洁标签应用覆盖配方设计/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如长时间发酵和高效空气过滤系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