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设施

搜索文档
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齐鲁晚报· 2025-08-25 05:34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出面积达36000平方米 折合标准展位1508个 [1] - 吸引476家体育企业及1200余个品牌参展 覆盖全国34省125地市 [1] - 三日展期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3.67万人次 [1] 产业联动与经济影响 - 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 文旅 购物等相关行业经济发展 [1] - 配套举办12场体育产业活动 包含政策发布与资源对接功能 [1][2] - 推动"体育+"融合发展理念 实现与商业 文化 旅游深度融合 [2] 展区设置与产业链覆盖 - 启用三大展馆设立六大展区 包括智能健身器材与冰雪装备展区 [1] - 形成覆盖健身器材 场馆设施 球类 服饰的体育全产业链展示矩阵 [1] - 以智能化 场景化 国际化为导向构建全周期体育产业生态平台 [1][2]
第六届“山东体博会”在临沂开幕 400余家体育用品企业参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21:3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吸引476家体育用品企业参展[1] - 展会集中展示1200余个体育品牌[1] - 展会展出面积达36000平方米[2] - 展会设置1508个标准展位[2] 展会主题与定位 - 展会以"体惠山东,聚焦临沂"为主题[1] - 展会瞄准"体育出海"趋势[1] - 构建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全方位平台[2] 参展品类与展区设置 - 展示品类包括健身器材、场馆设施、球类、服饰等[1] - 设置智能健身器材展区、智慧体育场馆设施展区等六大展区[2] - 现场展示智能体育产品[1] 国际化与跨境合作 - 吸引俄罗斯Wildberries、eBay、唯今国际、雨果跨境等国际电商平台参展[1] - 来自俄罗斯、德国、韩国、埃及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采购商参与对接[1] - 设置外贸优品展示区集中展示优质体育外贸产品[1] 产业对接与合作 - 国际采购商对接会围绕健身器材、运动装备、智能体育产品等全产业链品类展开[1] -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世界机器人大赛比赛设备[1] - 通过意念集中值达到65以上实现精准操控的技术展示[1]
1200余个品牌汇集临沂,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21:27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出面积36000平方米 设置1508个国际标准展位[1] - 汇聚1200余个品牌 涵盖体育全产业链[1] - 设置智能健身器材 冰雪装备 智慧场馆 教育装备 运动服饰 体育+综合六大展区[3] 参展企业阵容 - 吸引泰山 英派斯 利亚德 海洋王等产业领军企业到场参展[3] - 汇聚俄罗斯Wildberries 唯今国际 eBay 雨果跨境等国际电商平台[5] 创新突破领域 - 体育+赛事:联动2025定向运动联赛与中国皮划艇公开赛等专业赛事[5] - 体育+外贸:举办国际采购商对接会 设置外贸优品展示区[5] - 体育+潮流玩法:筹办首届临沂户外嘉年华融入潮流创新玩法[5] - 体育+科技创新:举办第六届中国体育智能制造大赛暨颁奖典礼[5] 配套产业活动 - 举行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7] - 举办新品发布会 省运会市场开发推介会 马拉松推介会[7] - 开展2025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活动 举办参展企业颁奖典礼[7]
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盛大开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2 18:41
展会概况 - 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于8月22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展出面积达36000平方米 折合标准展位1508个 参展企业476家 同期活动12场[1][3] - 展会以"体惠山东 聚焦临沂"为主题 启用三大展馆 设智能健身器材 冰雪户外装备 智慧体育场馆 教育体育装备 运动休闲服饰 体育+综合六大展区 汇聚1200余个品牌[3] - 吸引泰山 英派斯 速得尔 利亚德 科兴 海洋王等产业领军企业参展 涵盖健身器材 场馆设施 球类服饰等体育全产业链[3] 展会创新亮点 - 实现四大创新突破:体育+赛事(定向运动联赛 皮划艇公开赛) 体育+外贸(国际采购商对接会 外贸优品展示区) 体育+潮流玩法(首届户外嘉年华) 体育+科技创新(第六届中国体育智能制造大赛)[8] - 深化国际化布局 汇聚俄罗斯Wildberries 唯今国际 eBay 雨果跨境等国际电商平台 构建双向商贸桥梁[8] - 设置外贸优品展示区集中展示健身器材 运动服饰 户外装备等优质产品 国际采购商对接会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采购商现场洽谈[15]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 - 临沂市深化"体文旅商"一体化改革 打造"赛事之城" 承办国家级省级赛事58场次 吸引市外参赛观赛17万人次 带动消费5.14亿元[10] - 雪季期间4大滑雪场接待游客16万人次 综合消费9000余万元 沿沂河马拉松系列赛吸引1.8万名选手参赛 带动消费1.08亿元[10][11] -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成效显著 万人健步行 越野挑战赛等活动联动消费5000多万元[11] 展馆特色内容 - 1号馆构建"赛事+商贸"闭环 举办国际乒乓球友谊赛 青少年旱地冰球公开赛等赛事[15] - 2号馆聚焦体育场馆建设与专业器材 举办优质资源推介会 展示亲子健身魔方等4项创新成果及6项优质资源项目[17] - 3号馆围绕"体育+生活方式" 设置智能制造大赛展区(智能5G 数字体育 智能穿戴等) 打造首届户外嘉年华融合文旅 非遗 低空经济等元素[19] 产业融合与消费促进 - 推动展会与体育 文化 旅游 商业深度融合 举办2025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暨临沂时尚体育节 涵盖体育比赛 音乐会 趣味运动体验等内容[21] - 联动十余家热门旅游景区推出参会人员参观优惠 打造体育消费与体验平台[21] - 展会持续3天(8月22-24日) 呈现新品发布 商贸对接 高端论坛等精彩内容[21]
金陵体育: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2:57
公司信用评级 - 维持江苏金陵体育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展望稳定 [1] - 维持"金陵转债"信用等级为A+ [1] - 评级依据包括公司现金类资产对有息债务的充分覆盖 [4]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7.30%至3.74亿元 [5]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30%至0.30亿元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2.77%至0.44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转为亏损0.02亿元 [5] 财务指标 - 截至2025年3月底现金类资产4.93亿元,占资产总额38.77% [5] - 现金类资产是全部债务的1.99倍 [5]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22.90% [5] - 2024年EBITDA同比下降34.69%至0.78亿元 [8] 行业地位 - 多项产品获得国际篮球、田径、排球等联合会专业认证 [5] - 国际篮球联合会技术合作伙伴 [5] - CBA、WCBA指定器材供应商 [19] - 2024年为全国田径锦标赛等赛事提供器材服务 [5]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上为主,部分超过3年 [6] - 2024年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比例44.20% [7] - 体育器材下游需求与地方财政收支关联度较高 [5] 发展战略 - 计划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 [25] - 巩固国内市场同时开拓海外市场 [25] - 向体育场馆运营领域延伸产业链 [25] - 两个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 [26]
“苏超”概念引爆市场,金陵体育股价7日狂飙150%
经济观察网· 2025-06-09 20:05
股价与可转债表现 - 金陵体育股价从5月28日14.40元/股飙升至6月9日36.90元/股,七个交易日累计涨幅156.25% [1] - 金陵转债价格从5月28日123.04元/张上涨至6月9日186.93元/张,涨幅51.92%,其中6月9日单日涨幅达20%上限 [1] - 金陵转债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9.14%,触发深交所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标准 [2] 市场情绪与风险因素 - 江苏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火爆情绪蔓延至A股市场,导致金陵体育股票波动严重异常,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交易行为 [3][4] - 公司动态市盈率为-701.18倍,静态市盈率177.53倍,市净率5.99倍,显示估值处于高位 [3] - 若公司股票收盘价持续不低于转股价格(19.85元/股)的130%(25.805元/股),可能触发金陵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 [2] 业绩与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3.73亿元,同比下降27.30%,归母净利润2676.11万元,同比下降60.42%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169.16万元,同比下滑26.09%,归母净利润转亏至-169.3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83.15万元) [4] - 2024年前三大收入来源为球类器材(占比43.41%)、场馆设施(16.37%)、田径器材(8.35%) [5] 业务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为A股上市高端体育装备制造商,核心业务包括体育器材、场馆建设、全民健身和赛事保障 [6] - 苏超联赛部分场地使用公司足球比赛器材,但采用"赛事级器材+定制服务"模式对业绩影响有限 [4]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经济低迷、赛事减少(对比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大型赛事需求)导致器材销售和服务收入下降 [5]
股价与流量齐飞,“苏超”踢的不止是足球
36氪· 2025-06-05 19:41
赛事概况 -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已成为中国足坛现象级爆款赛事,由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组队参赛,分为13轮单循环常规赛和八强单场淘汰赛[3] - 首届赛事观众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第一轮场均7745人,第二轮9852人,第三轮达15025人,远超2025中甲联赛场均6467人的上座率[4] - 11支参赛队主场容量超3万人,南京奥体中心(6.1万座)等大型场馆启用后,上座率有望逼近中超联赛当前24371人的场均水平[4][6] 商业表现 - 赛事门票出现二级市场溢价现象,原价10元的南京队主场门票被炒至600元,二手平台出现专业代抢服务(代抢费150元/张)[8][17][19] - 赛事带动相关概念股暴涨:金陵体育股价三连板,6月5日达29.38元/股(+20.02%),创两年新高;共创草坪实现四连板[23][24][25][28] - 赛事获得江苏银行总冠名及5个品牌联合赞助,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参与运作,形成完整商业矩阵[29][31] 运营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江苏省体育局联合13地市政府主办,整合文旅资源(如常州A级景区对客队城市游客免费开放)[32] - 官方新媒体主动造梗营销,"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网络热词通过"南京发布"等政务号传播,形成破圈效应[32][33][37] - 参赛资格灵活:允许现役职业球员(每队限3人)及符合户籍/青训条件的球员加入,实际形成半职业赛事结构[19] 区域经济基础 -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均为全国百强市,各地级市均拥有2万人以上专业足球场,曾承办2018年U23亚洲杯等国际赛事[31] - 省内现存"三甲二乙"职业足球格局(南通支云、苏州东吴等5队),足球人才储备丰富(产出吴曦、武磊等国脚)[31] - 独特的"十三太保"地域文化(苏南苏北经济文化差异)形成赛事话题张力,激发城市间良性竞争[37][39] 行业影响 - 赛事填补江苏队退出职业联赛后的市场空白,通过地域归属感实现情绪价值变现,带动群众体育参与度[39] - 为职业联赛提供运营参考,包括社区融合(如常州队更名"吊州"等网民互动)、文旅结合等创新模式[43] - 广东等省份尝试复制模式存在难度,因缺乏江苏特有的去中心化城市格局和经济均衡性[40][42]
业余联赛观众破2.2万创纪录!苏超“出圈”带火体育消费板块公司接连涨停
新华财经· 2025-06-05 15:07
苏超概念股市场表现 - 金陵体育、康力源、共创草坪5日涨停,星辉娱乐涨9%,雷曼光电、艾比森等跟涨 [1] - 金陵体育近四个交易日股价从14.40元飙升至29.38元,涨幅高达104% [2] - 共创草坪四连板,是全球生产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人造草坪企业,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3] 相关公司业务亮点 - 金陵体育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装备、场馆设施集成等,产品在中超比赛中广泛使用,正积极探索2C业务增长点 [2] - 共创草坪运动草产品在足球场等社会运动场地更新和升级上有广泛应用 [3] - 金陵体育足球器材配套产品已形成市场优势,以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体育消费品牌矩阵 [2] 苏超赛事热度数据 - 苏超第二轮联赛吸引5.9万余名球迷入场,场均观赛人数达9852人 [3] - 第三轮赛事南京五台山体育场1.3万余个座位三次放票全部售空,徐州场涌入超过2.2万名观众打破中国业余比赛观众纪录 [3] - 6月14日扬州站9.9元门票已全部售罄,二手平台出现高额溢价求购门票情况 [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体育产业规模由2019年2.9万亿元增至3.7万亿元,CAGR为5.7% [5] -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总产值由2019年309亿元增长至2024年752亿元,CAGR为23% [5] - 政策支持优化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流程,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5] 赛事模式分析 - 苏超由官方主导举办,展现差异化赛事基因,通过足球折射江苏13个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 [5] - 苏超火爆本质是情绪消费体现,观众和消费者在观赛时带有情绪归属感 [5] - 苏超是不同地市间良性竞争的反映,有望撬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