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推出自习室,星巴克中国为增长拼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01 16:33
星巴克"星子自习室"模式分析 - 核心观点:星巴克通过推出"零门槛自习室"服务,避开与竞品的价格战,以场景创新重塑品牌形象并吸引新客群 [4][12][15] - 试点规模:广州30家门店同步试点,主要分布在学校和补习班集中的天河区、番禺区、海珠区等区域 [4] - 空间设计:与饮品区共用长桌,未设独立隔断,利用原有客座区域,配备免费电源插座、温水、WiFi及共享读书角 [5][8] - 营业时间:与门店同步,约为早上7:00至晚上9:30 [8] - 营销活动:打卡分享至社交平台可获星巴克圆珠笔等定制文具 [8] - 用户反馈: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几千万,部分用户连续打卡一周 [10] 星巴克的市场竞争策略 - 竞争压力:瑞幸、库迪以9.9元咖啡抢占价格敏感客群,蜜雪冰城、喜茶通过"茶饮+空间"模式分流市场份额 [12] - 差异化策略:通过免费自习室避免价格战,定位为"公共学习空间解决方案提供者" [14][15] - 客群转化:试点数据显示早间时段70%新增客流会购买饮品,冰美式、星冰乐等提神单品热销 [15] - 协同效应:与"非咖场景"战略(如星冰乐降价至23元起)结合,构建全天候消费场景 [16] 线下商业空间转型趋势 - 行业案例:京东MALL、宜家、麦当劳等品牌相继试水自习室模式,开放免费学习空间 [17][19] - 趋势特征:从单一功能向"学习+社交+消费"复合空间演变,模糊传统"第三空间"与"第二空间"界限 [20] - 驱动因素:用户对氛围感学习环境的需求升级,以及品牌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21] - 品牌差异化路径: - 星巴克强化"公共学习空间提供者"形象 [21] - 宜家通过儿童共享书房吸引家庭客群 [21] - 京东MALL打造"文化复合空间"中和科技感 [21]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引流工具:免费自习室成为品牌缓解价格战压力、提升用户粘性的有效手段 [22] - 转型方向:线下商业空间从"商品销售"向"体验服务"转型,可能衍生付费增值服务 [22] - 挑战:需平衡非消费客群与付费顾客的体验,避免"占座内卷"稀释品牌价值 [23]
中国餐饮品牌扎堆出海,美国市场真的好做吗?(上)|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2025-07-31 18:09
中国餐饮品牌正掀起新一轮出海热潮,尤其是面对国内内卷严重、增长趋缓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餐饮 品牌选择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出海目的地中,美国成为许多品牌的「战略高地」——它不仅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也具备成熟的资本 与并购环境。但要在美立足远非易事,从高昂的人工成本、本地化的菜单设计,到复杂的法律合规,中国 品牌面临的是一场「慢热」的耐力战。 在本期节目中,吃货小分队创始人 Cosmo 与易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北辰,与我们分享了真实的投资案例与一 线运营经验,深度解析了中餐在美国落地的现实困境与潜在机会,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了餐饮出海的真正门 槛与路径。 本文整理自播客「科技早知道」 本期 人物 : 丁教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周玖洲 Aaron, 十年中金、华夏基金等顶级投资机 构工作经验,「不止金钱」主播 Cosmo Hu,易升资本合伙人,「吃货小分队」和 TOA(Taste of Asia) 创始人 胡北辰,易升资本创始合伙人,专注于北美餐饮与消费领域的早期投资与品牌孵化 焦点内容: 为什么餐饮都在争美国的战略高地? 出海连锁品牌踩过的坑 海底捞式服务很难复制 在美国开店, ...
转战港股上市又失败?八马茶业:非未通过聆讯,系招股书失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7:30
公司上市进展 - 八马茶业2025年1月17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因6个月有效期届满于2025年7月17日自动失效 公司可在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后重新提交申请 [1] - 公司强调招股书失效是资本市场常见现象 近一个月内有近2000则类似新闻 属于上市正常流程 [1] - 证监会7月17日发布备案通知书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913 34万股境外普通股 106名股东拟将4398 6875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7 44亿元 18 18亿元 21 2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63亿元 1 66亿元 2 06亿元 [5] - 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同比增长0 98%至16 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 6%至2 08亿元 [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3498家线下门店 其中直营店274家(2022-2024年累计减少136家) 加盟店3224家(同期累计增加1021家) [5] 商业模式与行业挑战 - 加盟模式发展乏力 门店数量增长和采购额下滑 下沉市场扩张受阻 全品类战略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4] - 家族化治理结构受质疑 王氏家族合计持股45 66% 与安踏 七匹狼等存在复杂关联交易 [3][4] - 行业层面 传统茶企普遍面临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澜沧古茶破发且股价持续下跌 中国茶叶曾终止IPO [3] 历史上市历程 - 2013年首次尝试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未果 2015年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摘牌 [4] - 2021年4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2022年5月撤回 同年8月转战深交所主板 2023年9月再次撤回 [4] - 2025年1月转战港股市场 为第四次冲击IPO [5]
餐饮业的下半年,从五星级酒店摆摊卖菜开始
吴晓波频道· 2025-07-27 23:40
餐饮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核心城市高端酒店转型 - 四五星级酒店推出平价餐饮业务 如10元炒面 38元乳鸽 39元烧鸡等 通过摆摊形式快速销售 3分钟抢购一空 单日销售额破万[1][2][4] - 转型核心原因包括主业下滑(婚宴 会议减少) 闲置资源(厨师 场地 食材)成本高 餐饮消费回归性价比经济[5] - 中高端餐饮企业同步跟进 人均80-150元餐厅通过摆摊日销三四千元 旨在争取转型时间和提振士气[6][7][8][9] 行业整体数据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 7万亿元 同比增长4 3% 但增速同比下降3 6个百分点 6月增速仅0 9%创历史新低[21][22][28][29] -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996亿元 同比增长3 6% 增速同比下降2 0个百分点[21][22] - 县域餐饮新增商家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但消费额同比增19 6% 订单量增24 1% 部分区域高端餐饮流水骤降70%[12][13] 结构性分化与增长亮点 - 增长品类:具备地域风味 烟火气 健康养生特征的鲜货烧烤 爆炒生料 蔬果茶 菌汤火锅等[34] - 增长企业:极致性价比品牌(兰湘子 乡村基) 社区口碑小店(酸菜鱼专营店) 文旅推动的地方特色餐饮[36][37][39] - 茶饮赛道表现突出 9 9-14 9元低价段新式茶饮成为现金牛 支撑餐饮模型现金流 并反向带动小吃 快餐品牌引入茶饮副线[52][56][57][58][59] 挑战与淘汰领域 - 中高端商务宴请餐饮受冲击 部分县城四星酒店收入不足往年三成[13][41] - 传统老牌大众餐饮因场景老化 缺乏品牌调性面临淘汰[42] - 快招品牌因市场理性化失去生存空间[43] 未来趋势与建议 - 头部品牌规模化:快餐领域可能出现万店品牌 如老乡鸡 米村拌饭等[68] - 区域特色化:结合文旅资源打造地方IP 如长沙 成都等地新品牌孵化活跃[53][69] - 小微商户社区化:聚焦2-3公里范围 建立邻里信任关系[70] - 运营策略:轻资产 高坪效 强复购 关注供应链优化和社区场景挖掘[64][65][66]
开加盟店是赚还是赔?算清楚这三笔账就明白了
36氪· 2025-07-25 11:31
加盟店投资分析 核心观点 - 门店火爆不等于盈利 加盟商需冷静计算三笔关键账目才能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1] 保本营业额计算 - 保本营业额公式为固定开支除以毛利率 固定开支包括租金、人工和运营杂费 [2] - 用电量大的品类如火锅、电烤类烤肉 电费差异显著 例如月营业额50万元的自助烤肉店电烤与碳烤电费差距达2万元/月 [2] - 电价因选址不同存在差异 单价0.8-1.2元/度 商场空调使用情况也影响电费成本 [2] - 毛利率需综合评估 营业额越低损耗占比越高 需考虑原材料损耗、品牌抽点比例、外卖占比等因素 [4] - 示例:茶饮店固定成本3.7万元/月 毛利率50%时保本营业额为7.4万元/月 日均需卖出2466元产品 [5] 理想业绩预估 - 需参考同类型门店实际经营数据 区域整体冷清则品牌势能难扭转颓势 [6] - 需实地蹲点记录竞对客流、翻台率、外卖销量等数据 避免依赖商场方美化后的信息 [6] - 对比同商圈不同品牌业绩差异 分析产品种类、营销方式等影响因素 [8] - 关注商圈特性差异 如周末/工作日客流分布、午市/晚市比例、促销活动效果等 [8] 建店成本拆解 - 品牌加盟手册常低估实际成本 忽略房租押金等关键支出 [9] - 装修成本可通过"利旧"或"自装"降低 例如烤肉店统一装修1200元/㎡ vs 自装800元/㎡ 300㎡门店节省12万元 [10][12] - 设备采购可考虑二手市场 符合品牌要求前提下降低成本 [12] - 租金支付方式影响资金占用 如押二付一、押二付三或年付等 [12]
中餐出海,北美“碰壁”
创业邦· 2025-07-24 11:04
餐饮品牌出海北美趋势 - 2024年上半年已有10多家中国餐饮品牌在美国开出首店,涵盖饺子、新疆炒米粉、茶饮、咖啡、苏州菜等品类 [7][8] - 代表性品牌包括喜家德、花小小、喜茶、霸王茶姬、瑞幸咖啡等,其中喜茶在美国已开出近30家门店 [8][12] - 部分品牌采取差异化策略,如瑞幸通过优惠券将饮品价格降至2.17美元/杯(约15元人民币),低于星巴克 [10] 美国市场吸引力分析 - 美国居民人均消费金额达41.5万元(2024年),为中国市场的10.8倍 [16] - 餐饮市场竞争程度仅为中国的1/3,中美两国合计占全球餐饮GDP近50% [17] - 头部品牌如费大厨提供年薪15万美元(约108万元人民币)的店长岗位,反映市场溢价能力 [13] 出海落地挑战 - 开店周期长达9-12个月,远超国内1个月的标准,涉及3-5个月图纸审批和3-5个月装修 [24] - 选址受限:美国商业租赁合约通常5-10年,新品牌需等待原品牌退场或支付数万至数百万美元转让费 [26] - 审批复杂:需获取食品安全、消防等多类许可,各州法规差异大(如烘焙设备需特定认证) [30][31] 本土化运营难点 - 营销渠道碎片化:依赖Google Maps、Yelp、Instagram和TikTok,华人区侧重小红书 [37] - 产品调整需求:降低坚果过敏风险、优化茶饮风味浓度以适应当地偏好 [40][41] - 基础设施制约:老建筑电容不足可能限制设备使用(如烤箱数量减至1/3规划量) [32] 供应链瓶颈 - 核心原料依赖进口(如茶乙己从福建、台湾采购茶叶),新鲜物料本地采购 [45] - 北美供应链碎片化,中小品牌难以获得第三方支持,需自建配送团队导致成本上升 [47][49][50] - 前后端系统未打通,门店需手动订货,效率低于国内标准化体系 [48] 行业阶段特征 - 从单店模式转向体系化出海,头部品牌示范效应显著(如海底捞10年开出18+门店) [21][52] - 部分品牌采取渐进策略:茶颜悦色暂以电商试水,霸王茶姬耗时13个月筹备才开业 [9][22]
2024—2025餐饮闭店率公布,哪些品类是“死亡重灾区”?
36氪· 2025-07-24 10:42
餐饮品类闭店率核心数据 - 2024-2025年餐饮行业平均闭店率为22.66%,与上一年度22.63%基本持平 [1][37] - 闭店率最高品类为小龙虾(37.2%)、牛蛙(32.0%)、黄焖鸡(31.5%)和麻辣烫(31.0%),均超31% [1][7] - 闭店率最低品类为徽菜(8.9%)和咖啡(10.3%),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1][17] 高闭店率品类特征 - "死亡重灾区":小龙虾、牛蛙、麻辣烫等7个品类连续两年闭店率超29%,其中小龙虾闭店率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至37.2% [5][7][8] - 小龙虾高闭店主因:季节性供需失衡(旺季仅3-4个月)、价格战挤压利润、消费者理性化拒绝网红溢价 [8] - 黄焖鸡因食品安全事件(剩菜回收)导致闭店率上升5.2个百分点至31.5% [13] 闭店率显著上升品类 - 椰子鸡闭店率同比增幅最大(+9.5%至22.2%),从低基数回归行业正常水平 [12][13] - 酸汤火锅经历完整网红周期,闭店率从17.3%升至21.6% [14] - 拌饭品类呈现网红属性速生速死特征,闭店率上升4.3%至30.7% [9][12] 低闭店率品类表现 - 茶饮(16.0%)、咖啡(10.3%)闭店率下降但进入加盟品牌主导阶段,独立创业门槛持续抬升 [17][18] - 徽菜闭店率最低(8.9%),主因正餐品类稳定性高且全国门店仅1.7万家变动较小 [18] - 西餐(13.3%)、日料(16.5%)等品类闭店率降幅超2%且维持低位 [17] 火锅细分品类对比 - 火锅整体闭店率20.1%与行业持平,细分品类中猪肚鸡闭店率上升2.1%至24.2% [22][23] - 小火锅闭店率下降2.1%至21.9%,低于行业均值 [23] - 椰子鸡成为火锅细分中闭店率上升最快品类(+9.5%) [23]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同比+5.3%),2025上半年27480亿元(同比+4.3%) [24] - 小吃快餐品类因创业门槛低、"割韭菜"乱象导致闭店率持续高位(如串串香29.5%、牛杂29.4%) [20][21] - 正餐品类普遍闭店率低于小吃快餐,43个品类闭店率低于行业均值 [18]
茶百道宣布进军新加坡,东南亚市场布局再提速
快讯· 2025-07-21 19:00
市场扩张 - 公司正式进驻新加坡市场 加速东南亚区域门店覆盖 [1] - 首次落地即实现双店同步开业 选址两大知名商场 [1] - 门店开业初期客流量显著 部分门店排队等待时长超过2小时 [1]
茶咖日报|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主席:美国加征关税“害人害己”
观察者网· 2025-07-21 17:55
巴西咖啡产业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将于8月1日起对所有巴西进口商品征收50%关税 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主席称该政策对美消费者和巴西安卓生产者均不利 [1] - 巴西是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 拥有30多万咖啡种植户 其中75%为小农户 关税政策将损害数万家庭生计 [1] - 巴西与美国贸易关系超100年 协会主席认为加税是政治秀 最终需通过对话解决 政策若持续将导致巴西面临困难局面 [1] 甜啦啦全球扩张加速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签约门店1135家 全球累计签约门店突破8000家 海外门店达200家 [2] - 6月在印度尼西亚实现十店同开 该国累计签约门店数达137家 [2] 库迪咖啡供应链建设升级 - 全球供应链基地超级工厂在安徽开工 占地385亩 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年产能40亿杯现制饮品 [3] - 工厂集运营、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 为全球咖啡行业单体产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工厂 [3] 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策略调整 - 为应对美国10%咖啡关税冲击 计划拓展至20个出口市场 重点加强与中国、日本、德国等现有贸易关系 [4] - 2024-2025财年咖啡出口46.8万吨(同比增17万吨) 出口额26.5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美国关税预计影响出口额35% [4] 茶百道供应链能力突出 - 供应链覆盖全国31个省区 配套25个仓储中心和300+三温配送车 通过三方冷链实现"当日达"服务 [6] - 92%门店支持下单次日达 95%门店每周获两次以上配送 在北上蓉等地开通41条夜间配送路线提升效率 [6]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泡泡玛特预告上半年利润至少增3.5倍/消费电子产业链加速出海,赴港上市布局全球
36氪· 2025-07-20 12:34
公司动态 - 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全球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百度美股盘前涨超4.56% [2] - 泡泡玛特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2] - 茶百道在新加坡首批两家门店试营业,位于热门商圈,提供18款饮品,价格区间2.5-6.9新币 [2] - 健力宝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计划进军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市场,同时拓展澳洲、加拿大和美国市场 [3] - 安克创新正在研究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以扩大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奥克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025年Q1海外收入占比达57.1%,已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 [3] - 伯恩光学考虑重启香港IPO,已与顾问进行初步讨论,可能最早今年提交文件 [4] - Temu计划进军德国食品市场,凭借低价策略和灵活供应链吸引消费者 [4] - TikTok Shop推出东南亚飞轮计划PLUS,升级五项政策助力商家出海,包括降低入驻门槛和优化经营成本 [5] - Meta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股价上涨1.5% [5] - 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能力 [5] 宏观政策&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产业链加速出海,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赴港上市,全球化产能布局成为标配 [6] - 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20% [6] - 前4个月中国出口玩偶、动物玩具达133.1亿元,增幅9.6% [7]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增长7.2% [7] - 我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总量规模稳居世界前三 [7] - 特朗普宣布对印尼征收19%关税,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和45亿美元的农产品 [8] -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是Physic AI [8] 投融资 - MiniMax近3亿美元新融资基本完成,估值超40亿美元,服务超1.57亿名个人用户和50,000余名企业客户 [9] - 智元机器人获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将开启全球化布局 [9]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用于飞行汽车研发和量产 [10] - 蓝点触控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用于产品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10] 近期活动 - IFZA自由区为出海中东企业提供低成本注册及运营支持 [10] - KrASIA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11]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17,000位出海人加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