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女装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首次覆盖赢家时尚(03709):女装龙头锐意进取,25年盈利修复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5: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18-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22%和25% [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7%至65.89亿元 毛利率逆势提升0.8个百分点至76.4% [1] - 2020-2024年平均分红率超57% 股息率稳定在3.5%-5% 未来计划将年度分红率提升至60%-7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3亿元/7.02亿元/7.96亿元 同比增长31%/14%/13% 对应PE分别为8倍/7倍/6倍 [3] 行业格局与机遇 - 2024年中国女装市场规模达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行业格局分散CR10仅7.9% [1] - 女性消费者对服装颜值和材质关注度达34% 品牌力关注度达22% 为中高端差异化品牌带来发展机遇 [1] 产品战略与优势 - 通过内生培育及外延并购构建七大品牌矩阵 核心品牌Koradior与NAERSI营收占比超50% [1] - 实施"卓越商品体系"战略 2024年SKU总数5894个 同比减少约7.4% 年均推出超300个创意设计系列 [2] - 优化"黄金三角"产品结构 深化品类专项研发 升级材料工艺扩大优质面料应用 [3] 渠道布局与优化 - 2024年净减少125家门店至1839家 提升购物中心门店占比 线上收入2016-2024年CAGR达33.5% [2] - 线下推行"开大店、提店效"策略 一线城市布局旗舰店 线上实施平台差异化双店模式 [3] - 深化与小红书战略合作 通过内容种草巩固品牌DNA资产 探索跨境等新兴渠道 [2][3] 供应链与运营 - 构建强大中台体系 前五大采购占比30.41% 强化品类化集约化生产与物流优化 [2] - 严控折扣及费用 通过精简核心供应商保障产品品质和供应稳定性 [2][3] 品牌发展与估值 - 积极打造轻奢品牌管理集团 通过代言/IP联名/时装秀等多渠道传递统一形象 [2] - 综合PE与PB两种估值方法 PE估值对应10.4港元 PB估值对应10.2港元 取平均值10.3港元作为目标价 [3]
国泰海通首次覆盖赢家时尚:女装龙头锐意进取,25年盈利修复可期
智通财经· 2025-09-15 15:44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国泰海通证券首次覆盖赢家时尚 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0.3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18-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2%和25% [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7%至65.89亿元 [1] - 2024年毛利率逆势提升0.8个百分点至76.4% [1] - 2020-2024年平均分红率超57% 股息率稳定在3.5%-5% [1] - 未来2-3年计划将年度分红率逐步提升至60%-7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3亿元 7.02亿元 7.9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1% 14% 13% [3]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倍 7倍 6倍 [3]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女装市场规模达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1] - 行业格局分散 CR10仅7.9% [1] - 女性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颜值关注度占比34% 材质及品牌力关注度占比22% [1] 品牌与产品 - 通过内生培育及外延并购构建七大品牌矩阵 [1] - 核心品牌Koradior与NAERSI营收占比超50% [1] - 2024年SKU总数为5894个 同比减少约7.4% [2] - 年均推出超300个创意设计系列 [2] - 实施卓越商品体系战略 聚焦打造主销款 [2] - 强化面料工艺升级与品类专精 [2] - 持续优化黄金三角产品结构(主销款 流行款 时尚款) [3] - 深化品类专项研发 推进矩阵式架构提效 [3] - 升级材料工艺 扩大优质面料应用 [3] 渠道策略 - 2024年净减少125家门店至1839家 [2] - 提升购物中心门店占比 [2] - 2016-2024年线上收入CAGR达33.5% [2] - 线下开启全国旗舰店矩阵强化计划 布局核心商业体 [2] - 线下延续开大店 提店效策略 在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布局旗舰店 [3] - 线上实施平台差异化策略 天猫京东采用旗舰+优价店双店模式 [3] - 抖音布局全价+折扣矩阵 [3] - 深化与小红书战略合作 通过内容种草巩固品牌DNA资产 [2][3] 供应链管理 - 构建强大中台体系 [2] - 精简核心供应商 前五大采购占比30.41% [2] - 强化品类化 集约化生产与物流优化 [2] 发展战略 - 积极打造轻奢品牌管理集团 [2] - 通过代言 IP联名 时装秀等多渠道传递统一形象 [2] - 建立创意资源库助力品牌形象传播 [2] - 推动品牌亮相国内外时装周 [2] - 精耕私域并探索跨境等新兴渠道 [3]
2025女装上市企业半年考:谁在领跑,谁在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3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7426亿元 同比增长3.1% 但6月单月零售额1275亿元增速仅1.9% 显示需求波动[1] - 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1439.78亿美元 同比增长0.76% 其中服装出口额734.59亿美元同比下降0.2% 反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1] - 消费者偏好转向线上购物 对时尚感、舒适度、个性化与环保性需求提升 亚麻等天然材质服饰成为市场新宠[2] 赢家时尚 - 总收益31.04亿元同比下降6.12% 但纯利2.89亿元同比增长2.17% 纯利率从8.55%提升至9.31%[4] - 电子商贸平台收益5.95亿元同比增长8.88% 其中抖音渠道增长14.25% 微信视频号渠道爆发增长136.45%[5] - 高端品牌La Koradior收益增长9.65%至2.80亿元 核心品牌Koradior营收10.44亿元占比33.64% 微降1.22%但表现优于集团整体[6] 安正时尚 - 营业总收入11.46亿元同比上升12.38% 归母净利润2208.34万元同比上升282.36% 毛利率同比增3.46%[8] - 电商服务板块礼尚信息营收同比增长9.34% 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及直播带货提升转化率[9] - 优化一线城市核心商圈门店 同时向二三线城市渗透挖掘新消费群体[9] 锦泓集团 - 营业收入19.94亿元同比下降4.04%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23.03%[11] - 推动"文化运营商"战略转型 将南京云锦等非遗技艺融入产品设计提升附加值[12] - 线上线下销售比例约4:6 线下直营店聚焦新一线以上城市 划分概念店/旗舰店等多元店型[13] 日播时尚 - 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下降7.92% 但归母净利润3828.76万元实现扭亏 去年同期亏损2748.07万元[15] - 销售费用减少近4000万元 通过渠道优化/组织精简/AI应用等措施降本增效[15] - 主力品牌"播 broadcast"店铺550家较2024年末减少19家 营收同比下降10.59%[16] 地素时尚 - 营业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5.55% 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23.54%[18] - 主力品牌DAZZLE与无性别穿搭等流行趋势脱节 DIAMOND DAZZLE艺术溢价削弱 d'zzit未能契合可持续时尚需求[19] - 线上营收增长22.53%但占比仍小 线下直营渠道销售额4.90亿元同比增长7.88%[20] 歌力思 - 营业收入13.71亿元(剔除Ed Hardy品牌影响后可比口径增长4%) 归母净利润8506万元同比增长45.3%[22] - self-portrait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1% IRO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16% Laurèl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0%[23] - 线上销售2.68亿元同比增长21% 占比提升2.83个百分点至20%[24] 太平鸟 - 营业总收入28.98亿元同比下降7.86% 归母净利润7771.16万元同比下降54.61%[26] - 门店总数3179家较年初净减少194家 但旗舰店/集合店净增21家至84家[26] - 存货规模15.2亿元同比增9.8% 存货周转天数251天同比增加63天[27] 朗姿股份 - 营业总收入27.88亿元同比下降4.3% 但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上升64.09%[30] - 减持若羽臣股票确认投资净收益1.66亿元 影响净利润1.41亿元[32] - 医美业务集采率达91.5% 采购降价率9.1% 线上全渠道支付金额16.5亿元同比增长30%[31][32] 欣贺股份 - 营业总收入7.07亿元同比上升0.78% 归母净利润1469.79万元同比上升214.92%[34] - 毛利率同比提升3.53% 净利率同比提升212.5% 三费占营收比例54.24%同比下降1.63%[3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业绩分化源于品牌定位/渠道布局/成本控制差异 线上渠道成为增长关键[38] - 可持续时尚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受消费者青睐[39] - 企业需加强全渠道运营能力 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产品创新效率及供应链响应速度[40]
朝闻国盛:央地财政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盛证券· 2025-08-27 08:2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核心观点和按目录分类的详细总结: 核心观点 -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方向集中在培育地方税源、中央适度上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消费税改革预计为地方带来约2093亿元增量收入[5] - 锑行业7月供应大幅下滑,出口收紧或接近尾声,光伏玻璃回归正常采购节奏后或增强价格弹性[6][7] - 寒武纪-U 25H1营收同比+4348%,归母净利润同比+296%,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供需两旺[9][11] - 中科创达 25H1营收同比+37.44%,归母净利润同比+51.84%,AI端侧成为重要成长动力[13] - 农夫山泉 25H1营收同比+15.6%,归母净利润同比+22.1%,包装水份额持续恢复,饮料大单品坚持孵化[20] - 百济神州-U 泽布替尼25Q2销售9.5亿美元,同比+49%,25H1实现盈利[22] - 快手-W 25Q2收入350亿元,同比+13.1%,non-GAAP归母净利同比+20.1%[41] - 立讯精密 25H1营收同比+20.2%,归母净利润同比+23.1%,汽车&通信高速成长,AI驱动终端创新[60] - 三七互娱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10.72%,多款新游表现亮眼,AI多模态应用成效显著[33][36] 固定收益 -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方向集中在培育地方税源、中央适度上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消费税改革预计为地方带来约2093亿元增量收入[5] 有色金属 - 锑品7月供应大幅下滑,锑精矿进口2307吨,同环比-63%/+26%,1-7月进口2.02万吨,同比-37%[6] - 7月氧化锑出口74吨,连续3个月维持百吨级出口,大幅低于千吨级水平[6] - 7月国内锑锭产量3729吨,同环比-36%/-25%,焦锑酸钠产量1915吨,同环比-41%/-2%[6] - 出口收紧或接近尾声,光伏玻璃回归正常采购节奏后或增强价格弹性[7] 计算机 - 寒武纪-U 25H1营收28.81亿元,同比+4348%,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296%[9] - 25Q2单季度毛利率55.88%,合同负债余额5.43亿元[9][10] - 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供需两旺[11] - 中科创达 25H1营收32.99亿元,同比+37.44%,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51.84%[13] 环保 - 聚光科技 25H1营收12.9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5050.1万元,同比-210.9%[14] - 华宏科技 利润大幅增长,稀土价格回升&新增产能提升盈利弹性[21] 食品饮料 - 今世缘 25H1营收69.5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9.5%[15] - 农夫山泉 25H1营收256.22亿元,同比+15.6%,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22.1%[20] - 乖宝宠物 25H1营收32.21亿元,同比+32.72%,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22.55%[47][49] - 仙乐健康 新消费市场突破,内生净利率再提升[53] - 恒顺醋业 25H1营收11.25亿元,同比+12.03%,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18.07%[58] 建材 - 赛特新材 25H1营收4.69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1210万元,同比-77.66%[16] - 真空绝热板收入4.52亿元,同比+1.78%,保温箱产品收入1308万元,同比+229.64%[17] - 国内收入2.85亿元,同比+26.34%,外销收入1.84亿元,同比-18.79%[17] 医药生物 - 百济神州-U 泽布替尼25H1收入125.27亿元,同比+56.2%,25Q2收入9.5亿美元,同比+49%[22] - 替雷利珠单抗25H1收入26.43亿元,同比+20.6%[22] 房地产 - 中海物业 25H1营收70.9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4.3%[24] 建筑装饰 - 中材国际 上半年业绩稳增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持续高增[26] - 江河集团 Q2业绩显著提速,海外业务蓄势待发[31] 家用电器 - 亿田智能 25H1营收1.74亿元,同比-49.09%,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507.01%[27] - 海信视像 全球份额不断提升,H1业绩持续增长[39] - 25H1百寸以上电视零售量市占率41.65%,零售额市占率48.66%[39] 机械设备 - 青鸟消防 25H1业绩短期承压,多元化布局展现经营韧性[32] 传媒 - 三七互娱 25H1营收84.86亿元,同比-8.08%,归母净利润14.00亿元,同比+10.72%[33] - 《时光大爆炸》《英雄没有闪》等新品表现优异[34] - 境外营收27.24亿元,同比-6.01%,占总收入比重32.10%[35] 海外 - 快手-W 25Q2收入350亿元,同比+13.1%,non-GAAP归母净利56亿元,同比+20.1%[41] 电力 - 皖能电力 新机组投产贡献增量,Q2业绩同比增长[43] 钢铁 - 新兴铸管 Q2归母净利2.67亿元,同比+3.92%,环比+94.77%[44] 纺织服饰 - 赢家时尚 25H1收入31.0亿元,同比-6%,净利润2.9亿元,同比+2%[45] - 罗莱生活 25H1营收21.8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17%[63] 汽车 - 贝斯特 25H1营收7.16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30%[49] 电子 - 立讯精密 25H1营收1245.0亿元,同比+20.2%,归母净利润66.4亿元,同比+23.1%[60] - 蓝思科技 25H1营收329.6亿元,同比+14.2%,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32.7%[70] 建筑 - 安科瑞 Q2业绩显著提速,后续有望重点受益零碳园区建设[62] - 中国化学 25H1营收907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9%[65] - 中钢国际 Q2扣非业绩增长显著提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68]
赢家时尚(03709.HK):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提升 资产质量稳健
格隆汇· 2025-08-27 03: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1.04亿元,同比下降6.1% [1] - 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2.2% [1] -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9.3%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3% [4] 品牌表现分化 - 主力品牌Koradior收入微降1.2%至10.4亿元,占比33.6%,门店净减22家至654家 [1] - NAERSI收入下降10.9%至6.55亿元,占比21.1%,门店净减11家至425家 [1] - NEXY.CO收入下降4.0%至4.84亿元,占比15.6%,门店净减9家至226家 [1] - 成长品牌La Koradior表现突出,收入增长9.7%至2.80亿元 [1] - 其他品牌ELSEWHERE、CADIDL、NAERSILING分别下滑22%、12%、13% [1] 渠道结构优化 - 线上电商收入增长8.9%至5.95亿元,占比提升至19.2% [2] - 电商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63.4% [2] - 抖音渠道收入增长14.3%,微信视频号收入大幅增长136.5% [2] - 线下净关闭门店74家至1765家,其中直营店减少56家至1388家 [3] - 直营零售收入减少7.7%至24.31亿元,占比78.3% [3] - 直营毛利率提升0.1个百分点至79.7% [3] - 奥莱及购物中心门店达480家,占直营店35% [3] - 核心购物中心万象城门店数量增长22%,收入增长43% [3] 成本费用管控 - 整体毛利率76.4%,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 [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8.1%,销售费用率56.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下降15.2%,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10.1% [3] - 股份奖励开支由去年同期9948万元大幅降至本期534万元 [1][3] 资产质量与财务状况 - 存货金额14.9亿元,较年初下降5.5% [4] - 期末资产负债率(银行贷款/总权益)为10.6% [4] - 批发业务收入下降38.3%至0.78亿元,占比2.5% [3] - 批发毛利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73.5% [3]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以打造中国轻奢品牌管理集团为愿景 [4] - 多品牌运营能力出众,全新定位和管理升级下有望展现更强增长动能 [4] - 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10倍,公司当前PE为9倍 [4]
赢家时尚(03709.HK):净利润表现稳健 渠道优化持续推进
格隆汇· 2025-08-27 03: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收入31.0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2%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76.4%,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56.3%,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10.1% [1] - 净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9.3% [1] 品牌线表现 - Koradior品牌收入10.4亿元同比下降1%,期末门店654家较年初减少22家 [2] - NAERSI品牌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11%,期末门店425家较年初减少11家 [2] - NEXY.CO品牌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4%,期末门店226家较年初减少9家 [2] - La Koradior品牌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0%,Elsewhere/NAERSILING/CADIDL/FUUNNY FEELLN品牌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2%/13%/12%/10% [2] - 产品SKC总数5894个同比减少7.4% [2] 渠道结构 - 直营渠道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8%,毛利率79.7%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3] - 加盟渠道收入0.8亿元同比下降38%,毛利率73.5%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3] - 电商渠道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63.4%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 - 期末直营门店1388家较年初减少56家,加盟门店377家较年初减少18家 [3] 运营效率 - 期末存货金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7%,存货周转天数376天同比增加97天 [3] - 公司通过开大店关小店策略优化渠道结构,预计2025H2门店数量趋于平稳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全年收入同比可能下降,但净利润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4] - 通过降本控费、优化产品及渠道效率提升盈利质量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5.59/6.24亿元 [4]
实探主理人网红店TWOI:有爆款二手价炒5倍 进店需预约
新京报· 2025-08-24 12:46
品牌热度与市场反应 - 公司上海首店开业引发极端消费者热情 开业首日出现顾客排队8小时及因高温晕倒送医事件 随后因安全原因被要求立即闭店 [1] - 品牌主理人于8月17日发布道歉声明 并于次日公布补偿方案 同时实施分时段预约进店模式以控制客流 [1] - 热门产品werwer发夹在二手平台出现显著溢价 中号款原价78元转售价达459元(溢价488%) 大号款原价88元转售价达168元(溢价91%) [7] 门店运营现状 - 上海门店采用预约制后客流大幅减少 现场无需排队 记者预约后仅40分钟即可进店 观察两小时未见排队现象 [3] - 商场设置回形走廊应对潜在客流压力 每小时预约名额从初始30人提升至100人 但实际到店顾客不足预约量30% [5] - 店内呈现店员数量多于顾客状况 热门产品werwer发夹缺货且补货时间不确定 但其他货品供应充足 [5][7]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公司为设计师女装品牌TWOI 创立于2018年 目标客群为18-28岁女性 所属公司为壹贰伍文化创意(北京)有限公司 [8] - 2022年进入电商市场 2024年5月在北京开设全国首家长时间运营线下门店 同年10月在北京三里屯开设第二家门店 [8] - 2024年618期间电商旗舰店GMV达2000万元 远超团队预期 销售来源呈现多元化均衡发展态势 [8]
“经济上行的美”,是真繁荣还是怀旧幻象?
虎嗅APP· 2025-08-18 17:47
女装市场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女装市场呈现分裂景象 蕾丝荷叶边等柔美元素与强调理性极简的"高智感"风格并存[4] - "高智感"风格要求穿着者身形削瘦 神情疏离 具有超模脸特征 实则设立新的审美门槛[4] - 内衣市场重点推广"无痕"概念 使用"动态追踪无痕""no-W""特调粉底液真隐形"等技术性消费语言[4] - 市场推出针对性商品 包括遮挡三角区的安全裤和内嵌护垫的瑜伽健身专用内裤 以"修正"被视为问题的身体特征[4] 身体规训与审美标准 - 使用"骆驼趾""鲍鱼线"等羞辱性词汇将女性身体自然轮廓妖魔化 定义为不雅与尴尬[5] - 这些词汇的可见性往往通过低位镜头偷拍或狗仔视角蓄意凝视制造 而非日常自然观察[5] - 女性不断被推向经过压缩与修饰的"标准身体"想象 从紧身裤下的尴尬线到脸部平整度 每处不完美都被视为需要处理的问题[5] - 美颜算法成为手机厂商宣传重点 "拍不出废片"成为默认设置 技术滤镜与固有审美规训交织[28] 服装符号功能与社会表达 - 服装意义发生根本转变 符号功能被空前放大 穿什么 不穿什么 如何搭配成为划分立场 宣告身份甚至道德判断的视觉宣言[6] - MAGA棒球帽成为符号战争极端象征 红底白字设计高效传递政治主张 标榜男性气概 拒绝多元文化并排斥女性气质[7] - 国内兴起"上班恶心穿搭" 美国流行"普通硬核风" 优衣库式穿搭被视为对成年生活保障缺失的补偿[19] - 这种穿衣表达反映对世界的看淡 普通服饰作为未被时尚大资本触碰的物品 象征开放心态和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穿衣方式[19] 社交媒体与自我认同 - 社交媒体拓宽自我表达边界 穿什么内衣 用什么洗护用品 健身计划 家居植物等私密细节都成为公开信息并被赋予政治意味[22] - 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新型生产资料 生活细节成为工厂棉花原料 商家迅速商业化热门话题[24] - 社交媒体在名人与普通人之间营造虚假相似性 制造"距离人人平等只有一步之遥"的伪民主幻象[25] - 网红将"女性友谊"打造成营销策略 通过"宝宝们"等亲密称呼建立虚假亲密关系 实则进行销售转化[25] 时尚产业供应链现状 - 快时尚行业依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品牌通过层层外包将生产转移到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获取低廉劳动力[31] - 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曾聚集5200多家小型制衣厂 10万人口中大部分为湖北等地女性外来务工人员[31] - 制衣女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甚至达15小时以上 劳动价值按元和角计算 如缝制珠扣每件仅获0.5元报酬[31] - 全球快时尚劳动力80%为18-34岁年轻女性 但国内年轻女性更倾向选择美容美甲等行业而非进厂工作[32] 服装产业经营困境 - 工厂陷入生产与不生产两难困境 机器不响固定成本流失 机器响起来也面临亏损[33] - 工人月收入5000-8000元且近两年未涨 沿海地区才可能达到8000元 收入稳定性下降[34] - 仿版和抄款成为行业最狠商战 原创设计刚推出即被低价抄袭 甚至使用AI换脸替换模特照片[35] - 电商平台价格战导致行业恶性循环 高品质产品利润微薄而低品质产品通过高退货率反而获利更多[36]
“淘系女装第一股”戎美走不出舒适圈
新浪财经· 2025-08-12 11:03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现代制造服务业基地项目实际投入2.4亿元,较原计划4亿元节余1.9亿元,已结项并将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 - 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近4000万元,节余418万元,基本按原计划实施[2] - 展示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从原计划9253万元减少至3200万元,信息化建设项目从5023万元减少至780万元,两项目合计节余约1.2亿元,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 - 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7.33亿元(含超募11.32亿元),最终仅约3.2亿元用于募投项目,超募资金账户余额通过多次补充流动资金操作已被清零[2] 业务运营与战略调整 - 现代制造服务业基地项目因业务扩容跟不上导致产能过剩,部分闲置场地已对外出租[2] -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缩减源于AI产业发展、宏观经济下行、直播消费冲击传统电商及消费习惯变化等因素[4] - 展示中心建设从原计划六城缩减为集中铺设上海,上海展示中心面积近3000平方米,购置于2023年但至今未开业[4] - 公司解释线下策略调整源于区域商业活力分化及行业共识,将重点提升线上运营质量而非追求实体店数量[4] 市场表现与竞争地位 - 主要淘宝店铺为19年老店,拥有679万粉丝,2025年二季度在淘天平台女装店排名保持第4至第12位,月销售额保持在1亿元出头[6] - 营收从2022年峰值9.49亿元下滑至2023年7.67亿元、2024年6.8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7%[7] - 库存量从2020年66.82万件增长至2024年124.75万件,增幅近一倍[7] - 毛利率为42%,低于行业中高端女装上市公司普遍60%以上的水平[9] 品牌与产品策略 - 线上渠道保守,未走出淘系平台,线下展示中心未开业[7] - 品牌调性粗糙,依赖创始人IP带货,但缺乏大众圈层好感度[8] - 产品多标注"禾同款同料"仿大牌设计,引发著作权侵权诉讼(如之禾2016年胜诉、Fabrique 2025年胜诉)[8] - 通过缩减推广投入压缩成本,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缩减34%,带动净利润增长26%[9] 行业环境与公司定位 - 面临直播消费对传统电商的冲击及消费习惯变化[4] - 行业中仍有中高端女装品牌通过线下布局快速发展(如CHIC JOC、COCO ZONE)[7] - 分析师指出公司上市后停留舒适圈,对品牌化与资本化运营存在恐慌感,需明确品牌定位与中长期规划[9] - 股价从发行价33.16元/股跌至14.86元/股(截至2025年8月11日),跌幅超50%[10]
“女装一姐”,卖不动了?
36氪· 2025-07-21 07: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财年集团营收净利双降,2025年一季度继续下探,一年内关闭门店超百家 [3] - 旗下四大品牌DAZZLE、DIAMOND DAZZLE、d'zzit和RAZZLE收入均出现下滑,主品牌DAZZLE营收下滑18.37% [3][10] - 2024年华东区营收下滑15.16%至9.62亿元,线下营收同比下降17.88%至18.46亿元 [10][25] - 2024年末门店总数减少至890家,较上年减少147家,主品牌DAZZLE净减少103家 [25] 市场竞争与品牌定位 - "618"大促期间,moco、cos、edition等同类品牌进入天猫女装销售前十,地素旗下d'zzit排名第十四,DAZZLE未入榜 [3][25] - 小红书平台DAZZLE、d'zzit相关词条浏览量总计约6.5亿,低于moco单品牌的4亿和江南布衣的14亿 [24] - 品牌标签模糊,缺乏清晰定位,设计优势弱化,在多元化市场中竞争力下降 [21]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反馈 - 品牌紧跟流行趋势,涉及miu系学院风、高智风、新中式风等,但被质疑缺乏差异化 [10][13][18] - 新品设计中尝试在流行款基础上做加法,如蜻蜓刺绣、泡泡袖等,但消费者评价两极分化 [13][18] - 闲鱼平台出现大量低价转卖地素服饰,原价一两千元的商品仅售1-3折 [6] 营销与渠道表现 - 签约刘雯、舒淇等明星代言,并与赵丽颖、佟丽娅等合作推广,但流量未有效转化为销量 [22][24] - 2024年线上营收同比减少7.31%至3.68亿元,占总营收16.60% [25]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5.28%,品牌推广费用相应缩减 [24]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职场着装休闲化趋势明显,高跟鞋、华丽裙装需求下降,影响地素核心产品线 [4][5][26] - 消费者转向运动鞋、休闲服饰,对设计感女装的偏好减弱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