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

搜索文档
天海防务(300008):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106.69%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40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22.00%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6.69% [1] - 25Q2收入10.97亿元 同比增30.95%环比增46.88% 归母净利0.85亿元同比增183.35%环比增107.73% [1] - 毛利率19.67%同比提升2.80个百分点 净利率6.85%同比提升2.59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分析 - 交付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14艘(同比增2艘) 设计业务39艘(同比增30艘) 监理业务9艘(同比增1艘) [3] - 船海工程EPC建造业务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32.33% 毛利率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2.14%同比增1.07pp 主因海外业务扩张致代理费用增加 [2] - 财务费用率1.50%同比增0.69pp 主因短期借款规模扩大 [2] 订单与产能 - 在手订单总额143.21亿元 其中建造业务141.43亿元(较2024年末增1.3%) 设计业务1.31亿元 监理业务0.47亿元 [3] - EPC新签生效订单中海工类船舶6艘(占比24%) 运输船19艘(占比76%) 海工类占比显著提升 [4] - 通过优化项目组织架构及推行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3] 行业前景与政策 - 船舶更新需求及国际海事组织低碳减排政策推动绿色船舶需求 [3] - 深海科技政策支持推动海洋开发项目落地 海工类业务受益 [4] - 系列化运输船订单形成规模效应 毛利率有望维持高位 [2] 业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18/2.88/3.34亿元(较前值上调15%/16%/17%) [5] - 对应EPS分别为0.13/0.17/0.19元 给予25年65倍PE估值 [5] - 目标价8.21元(前值7.15元) 基于造船高端化趋势及深海科技发展机遇 [5]
特朗普威逼下,日本航运叫停对华交易,中方将迎战,港口出现异动
搜狐财经· 2025-06-01 14:43
美日钢铁收购案动态 - 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出现戏剧性反转 特朗普突然表示支持美钢和日铁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1] - 美日之间最大问题已从收购案转向关税谈判 日本坚决不妥协甚至拿出美债威胁特朗普[1] - 特朗普在收购案上松口可能是为了迫使日本在关税谈判上让步[3] 日本航运业异常动向 - 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集团决定叫停对中国船厂下的运输船订单 这一举动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日本非常反常[3]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下水船只中一半以上为中国造 新接订单占全球近8成[3] - 商船三井拒绝中国船只可能是美日政治交换的结果 美国给日铁收购行方便 日本则打击中国造船业[3]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的打压 - 美国颁布法案对中国相关船只征收净吨50美元的进港费 每年最多收费五次[5] - 美国造船业从二战期间年产近3000艘船的引领者沦为边缘角色 影响国家安全和全球海洋统治力[5] - 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与美国造船业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引发美国担忧[5] 美国造船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造船业面临四大障碍:高昂成本 技术人才短缺 政府采购机制问题 需求管理不足[7] - 全球尚无能力替代中国造船业 美国打压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一体化进程[7] - 中国对美出口未受显著影响 中美联合声明后中国输美集装箱数量暴增300%[7]
天海防务:毛利率显著提升,深海产品景气向上-20250512
华泰证券· 2025-05-12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 7.15 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收入 39.45 亿元,同比+9.40%;归母净利润 1.39 亿元,同比+36.40%;25Q1 收入 7.47 亿元,同比+10.86%,归母净利润 4079 万元,同比+32.32%;若剔除子公司退款影响,24 年营业收入为 39.73 亿元,同比+10.17%,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63.94% [1] - 24 年公司毛利率 14.81%,同比+3.76pp,25Q1 毛利率 19.48%,同比+0.04pp,主要系毛利率更高的运输船收入占比提升,后续毛利率有望维持高位 [2] - 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深海装备制造与配套技术发展,公司有望受益;4 月 IMO 排碳法规中期协议落地将提振绿色船舶需求,公司在该领域领先有望受益 [3]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5.5%,1.6%)至 1.90/2.49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87 亿元,给予 25 年 65 倍 PE,目标价为 7.15 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36.06 亿、39.45 亿、44.66 亿、51.36 亿、59.0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2.13%、9.40%、13.19%、15.02%、15.02% [6][18] - 2023 - 2027E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02 亿、1.39 亿、1.90 亿、2.49 亿、2.8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26.62%、36.40%、37.04%、30.90%、15.29% [6][18] - 2023 - 2027E EPS 分别为 0.06、0.08、0.11、0.14、0.17 元 [6][18] - 2023 - 2027E ROE 分别为 5.48%、6.88%、8.68%、10.32%、10.71% [6][18] - 2023 - 2027E PE 分别为 105.99、77.70、56.70、43.32、37.57 倍 [6][18] - 2023 - 2027E PB 分别为 5.57、5.14、4.71、4.25、3.82 倍 [6][18] - 2023 - 2027E EV/EBITDA 分别为 42.27、37.79、31.20、25.78、21.68 倍 [6][18] 业务情况 - 2023 年交付设计建造总承包类运输/海工类船分别为 16/5 艘,2024 年交付运输/海工类船分别为 22/5 艘,运输船在建造收入中占比提升 [2]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船海工程设计业务在手订单 1.39 亿元;监理业务 3413 万元;建造业务 139.57 亿,建造业务订单同比+29.37% [2] 行业趋势 - 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深海探测、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深海装备制造与配套技术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3] - 25 年 4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达成航运排碳法规中期协议,协议包含限制化石燃料使用的标准,并将于今年落地罚款条款与减排目标,将大力提振绿色船舶需求 [3] 可比公司估值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39 倍 [4] - 中国海防、中船防务、迪威尔 25 年 PE 分别为 58、36、23 倍 [12]